Deadline是第一生产力?别再为你的拖延症找借口了

以下这些情况,说的是不是你本人?

如果公司实行弹性打卡,9点——10点上班都行,你会踩点吗?

如果领导要求每周日中午前要写周报,你会提前写吗?

如果一个你付费过的线上课告诉你可以永久回放,你还会看吗?

如果你的回答是【不会】,那么,恭喜你,我们是同类。虽然,这个同类好像也没什么可喜可贺的。

Deadline是第一生产力?别再为你的拖延症找借口了

最近报了一个免费线上课,课程为期一周,在这一周的时间内,我似乎每天都很忙,但又不知道自己下班时间具体在忙啥。不管怎样,结果就是:这7天的课程,我一天都没看!

眼看着课程结束了,在结束那天的下午,我收到了课程助理发来的微信:今天的课程,如果你在今晚24点前全部看过一遍,你就能永久保存这个课程,否则,今天之后你都没有权限再观看这个课程。

助教一席话,吓得我赶紧开始把课程内容播放了一遍,当然,我没有太仔细听,我只是想赶在deadline之前把这个课程保存下来而已。

在我一顿操作后,课程终于被我永久保存了下来。然后偶然的,看到这个听课机构在课程内容里有介绍,他们做过测试,如果一个课程讲完后可以让用户后期永久会看,只有很少的概率的人会按部就班完成课程学习;但如果你设置一个deadline,用户几乎全部都会把内容学习一遍。

Deadline是第一生产力?别再为你的拖延症找借口了

报过一个为期一个月的付费课程,课程作业要求在这一个月内,每周需要发布几篇文章,但是在开营课程中,我听到了一个关键点——鉴于大家可能上班比较忙,所以每周的作业也可以不在当周完成,在课程结束后的一周补完作业就行。

就因为听到这个关键点,在课程即将关闭的最后一天,我苦逼兮兮地花了一天时间来补前面3周的作业。

虽然deadline极其刺激我的肾上腺激素,但是不得不说,无数次事例证明,正是deadline激发了我无穷的斗志,让我一个月都完不成的东西能在最后一天完成。

感受过deadline带来的神奇功效之后,我却并没有沉浸于一天完成一个月工作量的喜悦,而是陷入了深深地自责:如果我在一个月内合理安排我完成作业的进度,我的思考一定更深入,写作质量一定更高。

Deadline是第一生产力?别再为你的拖延症找借口了

由于一次又一次挑战deadline,使得事情没有如预期得那样顺利完成,我对自己拖延事务直到截止日期的行为颇有反感,在不断反思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这负面情绪产生的根源。

根源其实是缺乏时间规划,并缺乏执行按计划执行的习惯。

每次在做事情之前,全然没有规划,我只是想尽可能拖延,而拖延期间内,空余时间都用来不限时地刷抖音、刷微博、参加各种娱乐活动了。

而以上面的写作班为例,如果我能合理规划自己的业余时间,给需要做的事排个序,我可能会发现,这件事的优先级应该更高。

虽然提升写作能力这件事虽然在短期来看不是特别紧急,但是我自己希望能成为优质的内容创作者,因此这件事对自己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可能不到deadline那天,完成写作任务这件事就不是特别紧急,但是这件事很重要,所以我应该把这件事放到重要不紧急之列。

而了解过四象限的人会知道,一直处理重要且紧急的事情并不是最好的,始终未雨绸缪去解决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才是人与人之间拉开差距的原因。

Deadline是第一生产力?别再为你的拖延症找借口了

找到了deadline给我带来负面情绪的原因之后,我总结了一下2点方法,来缓解拖延给自己造成心理压力:

1、接纳轻微拖延症

拖延症每个人都有,只是轻重程度不同,从内心接纳它,承认它的存在,不要因为有拖延症而进行不必要的自我否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学会与拖延症相处,并把它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而不是彻底消灭它。

2、给自己制定一个计划

制定计划,分步骤严格按照时间节点进行。你会发现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走会容易很多,这样能够缓解我们的拖延行为。

人生大部分重要的事,往往是没有deadline的。所谓成长,就是从他律到自律,人越长大,越没人监督你,你需要对自己负责。希望大家规划好自己的人生路,不要因为拖延而让自己永远得不到更好的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