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王右丞輞川詩真跡》行草書


董其昌《王右丞輞川詩真跡》行草書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號思白、香光居士,松江華亭(今上海閔行區馬橋)人,明代書畫家。萬曆十七年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卒後諡“文敏”。為明代集書、畫、鑑、藏、文論於一身的文化界顯赫人物,其書、其畫、其論皆對後世影響甚巨。

董其昌書《王右丞輞川詩真跡》。此冊用筆含蓄而凝斂,線條圓厚潤澤,卻又不失清勁與力度,豐富多變的墨色,反映出運筆的動作與書寫節奏,可謂虛無之妙,在乎天真。

1600年暮春,董其昌到宜興(荊谿)拜訪同年進士吳正志(1562-?),並為他書寫王維(701-761)〈輞川詩〉。吳氏為宜興收藏家,兩人交往相當密切頻繁,《奇峰白雲》圖也是為他所作。董其昌收藏過的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後來也轉入吳正志手中,其子吳洪裕臨終前試圖燒掉此畫,所幸搶救出來。

作品欣賞

董其昌《王右丞輞川詩真跡》行草書


釋文:吹簫凌極浦,日暮送夫君。湖上一回首,山青卷白雲。

董其昌《王右丞輞川詩真跡》行草書


釋文: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董其昌《王右丞輞川詩真跡》行草書


釋文:仄徑蔭宮槐,幽陰多綠苔。應門但迎掃,畏有山僧來。

董其昌《王右丞輞川詩真跡》行草書


釋文:檀欒映空曲,青翠漾漣漪。暗入商山路,樵人不可知。

董其昌《王右丞輞川詩真跡》行草書


釋文:秋山斂餘照,飛鳥逐前侶。彩翠時分明,夕嵐無處所。

董其昌《王右丞輞川詩真跡》行草書


釋文: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董其昌《王右丞輞川詩真跡》行草書


釋文:分行接綺樹,倒影入清漪。不學御溝上,春風傷別離。

董其昌《王右丞輞川詩真跡》行草書


釋文:結實紅且綠,復如花更開。山中儻留客,置此芙蓉杯。

董其昌《王右丞輞川詩真跡》行草書


釋文:新家孟城口,古木餘衰柳。來者復為誰,空悲昔人有。

董其昌《王右丞輞川詩真跡》行草書


釋文:飛鳥去不窮,連山復秋色。上下華子崗,惆悵情何極。

董其昌《王右丞輞川詩真跡》行草書


釋文:文杏裁為梁,香茅結為宇。不知棟裡雲,去作人間雨。

(圖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