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成化帝朱见深为什么要肯定朱祁钰和于谦并未他们翻案?

导读:这个结果既简单又复杂,不但有两代帝王常见的帝王心术的套路又见明宪宗朱见深的博大胸怀。很多历史事件往往用旁观者视野或者尘埃落定以后全局的眼光来看,才会有更客观的结论。成化帝朱见深为叔叔朱祁钰和于谦这一对京城保卫战的功臣平反,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并且这样的结果与国与民都是最好的结局,下面我们尝试对明宪宗对朱祁钰和于谦的平反原因做一下推测。

明朝成化帝朱见深为什么要肯定朱祁钰和于谦并未他们翻案?

明宪宗朱见深虽然不是从土木堡之变到夺门之变的主要当事人,但是在这两场风波中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朱见深先后三次被立为太子,这样的心路历程估计仅次于唐睿宗李旦(这位两次登基,两次让位)。明宪宗登基后为叔叔朱祁钰也于谦平反绝对有其博大胸怀的一面,同时还是多种因素的叠加。


从明英宗朱祁镇到明宪宗朱见深父子无论是杀还是平反都符合帝王之术精髓

我们先举个例子,在《雍正王朝》中康熙在驾崩前把雍亲王胤禛、廉亲王胤禩、上书房大臣马齐以及张廷玉等人一撸到底。这是为什么?邬思道的分析一针见血-帝王心术。先帝把一众有才能的大臣做贬官处理,一旦新君登基一纸赦书就可以让被贬官的能臣们官复原职。由此新君既可以迅速坐稳皇位又能赢得朝臣的拥戴,而朱祁镇和朱见深父子玩儿的不过是这个套路的升级版。

明朝成化帝朱见深为什么要肯定朱祁钰和于谦并未他们翻案?

于谦是个诚实君子,历史记载“工于谋国,拙于谋身”所以于谦是典型的读书人。以江山社稷为主,忠于大明王朝。他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这个天下,至于谁来做皇帝取决于实际情况需要。无论是朱祁钰废朱见深太子之位还是夺门之变中朱祁钰政权被颠覆,于谦都采取了默认的态度。甚至为了大明王朝的稳固,在明知石亨发动政变的情况下不惜牺牲自己生命向大明献祭。朱见深作为帝王对这种臣子的精神是提倡并欣赏的,且与于谦之间仅仅有点不太明显的私仇。从这个角度来说,朱见深登基初年就为于谦平反也就可想而知了。

《明宪宗实录》记载“当国家之多难,保社稷以无虞,惟公道而自持,为权奸之所害,在先帝已知其枉,而朕心实怜其忠”


朱祁钰在太子朱见济去世后没有皇子可以与明宪宗朱见深争夺皇位,所以朱见深完全可以没有任何风险的为朱祁钰平反。

从朱祁钰和朱见深叔侄两个来说私仇甚深,因为朱祁钰不但囚禁了朱见深的父亲朱祁镇而且亲手剥夺了朱见深的太子之位。如果不是朱祁钰的亲儿子朱见济夭折,恐怕大明王朝也不会轮到明宪宗朱见深登基。所以从这方面说明宪宗朱见深有充足的理由可以选择不原谅朱祁钰,但是朱见深还是原谅了这个叔叔。

其一、可以说朱祁钰虽然狠毒,但是还是没有学会帝王的冷酷无情。如果像武则天、李世民那样可以杀亲生骨肉一样狠毒的话,朱祁镇以及朱见深早就归位了。哪里会选择软禁,更不会有夺门之变的可能。如果那样的话哪里还轮到朱祁镇、朱见深父子翻盘,所以朱见深对叔叔朱祁钰在漠然中带着谅解“景泰以往过失,朕不介意。”

其二、朱祁钰在京城保卫战中挺身而出毕竟对大明有贡献,况且也有不少人对明代宗朱祁钰怀念。所以如果能够通过对朱祁钰平反恢复帝号就可以收拢人心的话,自身又没有损失何乐而不为呢?

第三、最重要的是景泰帝朱祁钰没有子嗣延续香火,所以明宪宗朱见深也不用担心为叔叔平反带来什么政治风险。景泰帝只有一子二女,这个儿子就是夭折的怀献太子朱见济。所以叔叔没有后人可以对自己造成威胁,朱见深为叔叔平反还能收拢人心也许是朱见深为叔叔朱祁钰平反的最大原因。

明朝成化帝朱见深为什么要肯定朱祁钰和于谦并未他们翻案?


小结:

综上所述,明宪宗朱见深为于谦和叔叔朱祁钰平反是出于多方面的考量。也就是说是多种因素的叠加让在大明特殊历史时期做出过贡献的君臣获得应有的评价。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