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见深:入错行的皇帝,出色的画家

时人对于明宪宗成化帝的认知,多源于当年红极一时的《明朝那些事》。然该书戏说成分过多,时常招人诟病,而且书中对成化朝的篇幅也很简略。故时人对成化朝的认识,很难说不是极为刻板的。

朱见深:入错行的皇帝,出色的画家

成化登基

一提及成化皇帝朱见深,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他在土木堡之变中被瓦剌部虏去的父亲,和在危机关头继承皇权废立太子的叔叔。幼年的朱见深数度卷入叔父们的夺门复辟的政治斗争之中,这些早年经历为他的性格打上了一层灰色的基调,也使他少了几分跋扈之气,多了几分谨敏之情。作为皇帝,他废黜皇后,始终宠爱万贵妃,可谓用情专一。然而除此之外,我们似乎都忘记了成化皇帝还是个热衷书画,内心宽仁的艺术家。

明宪宗朱见深工绘画,从传世作品如《一团和气图》轴(1465年)、《岁朝佳兆图》轴(1481)、《树石双禽》图轴(1480年)可知,他既能创作精致工笔人物画,也能作阔笔写意花鸟画,是少有的技法全面的画家。

朱见深:入错行的皇帝,出色的画家

子母鸡图 朱见深

不得不说,因为鸡缸杯的关系,朱见深这个名字的含义也逐渐丰富起来。几年前,说起朱见深,大家印象最深的也许是他一生独宠万贵妃,也许是创立了“新龙门客栈”里所演绎的西厂。而随着鸡缸杯的走红,这个口吃又痴情的皇帝身上文艺的一面逐渐被人所知。虽然他在政治上未有太多建树,他在艺术上却是一位成功者,他的喜好影响深远,在中国艺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朱见深:入错行的皇帝,出色的画家

刘益谦以2.81亿港元拍下

因万贵妃爱瓷器,尤其是小巧精致的官窑瓷器。于是,朱见深下令景德镇烧造了许多小巧的瓷器,并限量挑选品质最优的上供御用,其余一律毁掉。《明史·食货志》叙述了当时盛况:“成化间,遣中官之浮梁景德镇,烧造御用瓷器,最多且久,费不赀。”而这批精美绝伦的官窑艺术品正是后世大名鼎鼎的成化瓷,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斗彩鸡缸杯。

朱见深:入错行的皇帝,出色的画家

一团和气图

《一团和气图》是成化帝朱见深的工笔人物画,为故宫馆藏瑰宝。该作品意在阐释华夏自古的中庸思想,代表了本土的儒、道与外来的佛和平共处的和谐观。

此图作于1465年,明宪宗十八岁时。粗看似一笑面弥勒盘腿而坐,体态浑圆,细看却是三人合一。左为一着道冠的老者,右为一戴方巾的儒士,二人各执经卷一端,团膝相接,相对微笑,第三人则手搭两人肩上,露出光光的头顶,手捻佛珠,是佛教中人。作品构思绝妙,人物造型诙谐,用图像的形式表达了世界和谐的美好愿望。

朱见深:入错行的皇帝,出色的画家

著名书法家范文才题,张雅歌临摹

另有一说主人公为佛印、苏东坡与黄庭坚。不论哪种说法,都是历代文人渲染所致,未必真有其事。

朱见深:入错行的皇帝,出色的画家

明 朱见深 《岁朝佳兆图》

朱见深对书画艺术家礼遇非常。据统计,成化一朝,宫中养了共4700多位传奉官。所谓供奉官,是指他们不经吏部,不经选拔、廷推和部议等正规过程,而由皇帝直接任命。其中有1300多人是能工巧匠,也包括鸡缸杯的制作者。此外,还有300多位民间艺术家、300多位书画家,浩浩荡荡的艺术队伍进驻宫中,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的一项纪录。

2018年松美术馆的“明月松间照-中国古代绘画中的松”展览中,周海圣所藏《四季赏玩图》展出,在一片松风雅致中,犹如一朵奇葩,别样引人瞩目,一如明代这个“最奇葩的王朝”,从中可窥见奇葩皇帝朱见深。

朱见深:入错行的皇帝,出色的画家

朱见深:入错行的皇帝,出色的画家

明佚名 四季赏玩图 周海圣藏 松美术馆供图

朱见深:入错行的皇帝,出色的画家

朱见深御笔《松鹰图》。此作品于2011春拍以425.6万元成交。这幅《松鹰图》工写结合,全面展示了画家娴熟的笔墨技巧。作品着力刻画一只雄踞于松枝之上的苍鹰,造型精准,渲染细腻,虽赋色无多,形神俱现。

作为一个皇帝他不知道天下已经是自己的了,却还想着和天下人挣利,霸占天下人的田地。他不懂的治理天下却懂得怎么创造出好的艺术,他不懂了子民,却懂得如何将艺术活灵活现。这个入错行的皇帝,可惜不是平常的艺术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