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谱”,手中有“数”,他们是疫情下昌平走街串巷的信息员

心中有“谱”,手中有“数”,他们是疫情下昌平走街串巷的信息员

心中有“谱”,手中有“数”,他们是疫情下昌平走街串巷的信息员

“今天新增返村人员29人,信息全部统计并核实,具体如下……” “今天新增返村人员33人,信息登记如下……” “今天解除居家观察人员8人,已经全部核实并通知到位。”……这是马池口镇白浮村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信息员日复一日陆续上报的工作内容。


数据在每天更新,人数在每天增长,统计需要做到全村覆盖,一户不落,绝无死角,这使用的不是什么高科技数据统计技术,而是白浮村17名信息员每日上万步挨家挨户收集而来。


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及时掌握返村人员数量及信息,为镇党委、镇政府、村两委对疫情的管控及决策部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心中有“谱”,手中有“数”,他们是疫情下昌平走街串巷的信息员


16+1

娘子军是这支信息统计队伍的主力军


白浮村作为马池口镇“第一大户”,外来人员超过1万人,今年春节期间未离京的有2000余人,春节后返京的截至目前已有6000余人,日均返京人数达百人以上,如果不将人员情况登记核实清楚,将给疫情防控工作带来极大隐患。


疫情就是命令,为了及时掌握返程人流动态及居家观察人员的健康状况,村党支部、村委会在腊月29紧急召开工作部署会,17名信息员第一时间全部集结到位,准备披挂出征。


他们主要由原白浮村信息员队伍——16名娘子军组成,她们中时间最长的已经做了20多年的信息员,短的也有3-5年的经验,她们的平均年龄已有57岁,最年长的两位大姐已经64岁。白浮村共有村民773户,按照每片40-50户分为16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1名“娘子军”。同时,因防控工作需要新加入了唯一一位男信息员高玉泉,专门负责村内60余家企业,他成了这支“娘子军”队伍的编外人员,据了解,他还是村里联防队的工作人员。


心中有“谱”,手中有“数”,他们是疫情下昌平走街串巷的信息员


“我们这支队伍里的17人都是本村的村民,对村里情况非常熟悉,与每位房东也都认识,互相都信任,工作开展起来相对容易一些。”“娘子军”张保生对记者说。


“我们这支娘子军参与过全国人口普查、流动人口监管、换届选举.......我们和这些小数字打交道非常有经验。”在白浮村做了十多年信息员的王春平告诉记者。


7×24

耐心细致是这支队伍的基本素质


“姥姥,您的手机最近怎么那么多信息啊,总是响个不停。”“姥姥的信息可重要了,你可千万别淘气,别给姥姥手机关了静音,那是要误了大事的。”这是王秀萍和她11岁的小外孙的一段对话。在孩子眼中,平时不那么频繁使用手机的姥姥近期变得很反常,手机似乎成了“宝”,握在手里能看到半夜,一大早又拎起手机走出家门……


这正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每一位信息员的日常工作,他们每天下户到家,展开地毯式排查,坚决不落下一人,他们用脚步丈量着村里的每一寸土地;他们翔实地记录所有重要信息,个人身份信息、健康状况、现住址、出京目的地、返京日期、乘坐的交通工具、途径路线、工作单位……,一张张登记单上留下了每一笔用心的记录。


心中有“谱”,手中有“数”,他们是疫情下昌平走街串巷的信息员


他们坚持每日排查、每日上报,随叫随到。“每一位返村人员回来,房东都会及时通知我们,哪怕已是深夜我们也决不耽误,立刻起身过去统计他的信息,核实他的身份。”门玉香对记者说,“现在是非常时期,决不能有一丝懈怠和侥幸。”


最初的那段时间,由于返村人员多,信息量大,再加上手机使用不够熟练,他们常常统计信息至深夜才能休息。“也会遇到返村人员不配合的情况,我们就会当起宣传员,将市、区、镇关于疫情防控的工作措施、注意事项耐心的进行讲解。”刘敬丽告诉记者。


心中有“谱”,手中有“数”,他们是疫情下昌平走街串巷的信息员


为了在及时收集信息、传达防控要求的同时,尽量保障双方安全,他们还发明了“无接触式”工作方法,有的透过栅栏传递信息,有的通过升降绳交接材料,还有的选择在空旷处隔空传音......在困难面前更加显示出了这支队伍的勇气和智慧。


孩子、老人、病人

坚守责任的背后是暂时放下的牵挂


“前几天,一位外地租户未提前联系突然自驾返京,需要我及时过去核实身份、登记信息,可是家里碰巧其他人外出,只剩两个孩子留给我照顾,我情急之下将两个孩子锁在家里,跑了出去。”李淑清对记者回忆道,据了解,两个孩子大的13岁,小的才5岁,这位“狠心”的姥姥就将他们锁在了家中。李淑清的女儿是医院的一名护士,自疫情发生以来,她也一直奋战在抗疫一线。


信息员中年龄最大的卢淑敏,在爱人重病期间,依然坚持工作。据了解,她的爱人在腊月26开始卧床不起,子女因为工作原因不能时时照顾,她一人扛起了工作和家庭两份重担,“我没有跟村里说的很严重,不能在这么关键的时刻将这份工作扔下,临时找人顶替也是不容易的,所以咬咬牙我也得坚持。”卢淑敏说。


心中有“谱”,手中有“数”,他们是疫情下昌平走街串巷的信息员


和李淑清、卢淑敏一样,这些信息员放下统计表,都是普通人,家里都有父母、爱人、子女在等着他们。门玉侠有88岁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老父亲需要照顾;石胜尔每天都要为78岁双目失明的公公准备好生活用品才能出门;王丽苹80多岁的婆婆、肖玉林80多岁的婆婆都在等着他们照顾……


心中有“谱”,手中有“数”,他们是疫情下昌平走街串巷的信息员


然而,工作信息一响,拿起登记表,他们就是训练有素的战士。作为村两委开展工作的神经末梢,信息员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工作中必须确保上传下达口径一致、收集信息准确到位,在白浮村疫情防控工作全面展开以来,她们不顾疫情危险,心系村民安危,时刻保持战时状态。


心中有“谱”,手中有“数”,他们是疫情下昌平走街串巷的信息员


在马池口镇的各个村、社区,都有像他们一样的“信息小分队”,数以百计的信息员活跃在抗疫一线上,每一位返京人员都被他们认真记录、及时上报、时刻关注。同时,他们还为居家观察人员提供全面的服务保障,全镇的疫情防控工作离不开这些信息员的辛苦付出。目前,虽然疫情正在逐步好转,但绝不能掉以轻心,在这关键节点,全镇人民在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下,正上下一心共克时艰,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心中有“谱”,手中有“数”,他们是疫情下昌平走街串巷的信息员

心中有“谱”,手中有“数”,他们是疫情下昌平走街串巷的信息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