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學習的真實方法及誤區分析(中)

三、實踐篇

“先聽說,不讀寫”

對於中國同學來說,認為這四個方面的區別比較明顯,而且我們常常把“聽說”歸在一類,把“讀寫”歸在一類。這和中文的特殊性有關。中文的“聽、說、讀、寫”是分家的,大家會“聽說”交流後,並不會認字,要去“學習”認字。因為中國的漢字確實是需要通過“學習”的方法掌握,也就是主要用記憶的方法。不學習,漢字是無法掌握的(新的腦神經學研究還發現中國人在辯認漢字時大腦使用了特殊的區域,以後再給大家介紹)。而英文,和許多其他的拼音文字一樣,讀音和文字是緊密相連的。會了“聽說”,只要掌握了讀音規律,拼寫自然就會了。所以嚴格來講,外國小孩上學不學習“認字”,而是學“拼音規律”。英文叫做Phonics。(我們有時翻譯成“弗尼斯”。)

我們已經明確了“建立英文思維主要是建立英文聲音的思維”這個概念,結合“二語悉得”的理論,再根據母語掌握的規律,可以先明確這一理念:“先聽說,後讀寫。”大家笑了,就這呀!早就聽過這個老生常談了,而且知道母語學習都是這個順序。

其實很多人並不真正明白它的含義,也不照著做。它的實際含義是叫你在你學會“聽說”之前,不要急著學“讀寫”。所以說得過分一點,把它稱為:“先聽說,不讀寫”。到高階段再說。

對大多數中國同學而言,主動迴避“文字”更十分必要。因為大多數中國同學,只要上到大學程度的,多半是“視覺學習型”(Visual Learning Style)。而“聽覺學習型”(Audio Learning Style)和“動作學習型” (Kinesthetic Learning Style)的同學,一般會被我國這種教育體制淘汰掉。“視覺學習型”的同學,建立英語思維時,很容易受到“文字”的干擾,忍不住看文字,甚至先想一下文字,再過度到含義。成了“聲音”—“字型”—“含義”的路線。應該避免想到字型,直接將“聲音”和“含義”建立聯繫。

關於學習類型的問題網絡上的測試很多,附錄會有一個參考樣本,大家試試!

每個人的現階段水平,所處環境,資源情況等不同,解決方法當然不一樣,但宗旨是一樣的,就是參考語言學的研究成果制定解決方案。而設計方案是根據目前的級別高低而定。

一般語言學家會把外語學習過程的能力階段分為四到五個。簡單點,我們分四個。

1. 早期(Early Stage)或初始理解期(Pre-production/Comprehension Stage)。

2. 提高期(Upping the Ante)

3. 增長期(Getting Serious)

4. 高級期(Scaling Everest)

每個階段情況不同,每個人的英語現有能力情況也很不同,應用的方法也不同。

一 、早期(Early Stage)

如果單純從零基礎開始,早期(Early Stage)應該是一到兩個月(由於英語與中文差異比與其他語言大,中國同學至少兩個月,但也不應過長。我們的經驗是一般中國同學會拖長時間。)具體實施方法建議如下:

大量使用視覺輔助工具,直接建立“畫面”與“聲音”在大腦中的“聯繫”。最典型的手段有兩個,

一個是“看圖識音”(不是看圖識字,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在看圖片的同時聽與圖片相關的英語聲音;另一個是我們以前談到過的“全身肢體反應”(TPR)。在這一時期,有幾個嚴格的要求:

1. 避免使用中文翻譯,充分建立條件反射;

2. 不要試圖說英語,只練聽力;(還在沉默期內);

3. 不要看任何拼寫,把拼寫的學習完全放棄;(不認識字母又和妨?)

4. 如果有外教參與,外教可多用肢體語言或用手畫圖協助這一過程,不要教課;

5. 不要怕聽錯,要放鬆和有信心;

這一過程結束時,應該達到1000個左右的詞彙+短語量。(沒問題,這個量大多數人在這期間內都達的到)。順便說一句,以前學過一種外語的同學,再嘗試這種方法時會出奇的快,而且發現跟以前學的其他語言一點不會混淆。

下面說明“看圖識音”和“TPR”的具體操作技術。

看圖識音(簡單說法,實際原理還是挺複雜的)

為了“看圖識音”,需要準備相當多的照片。要自己準備是有一定難度的。但因為科技發展到了今天,數碼相機可以低成本,快速方便地拍實景照片,自己製作素材冊。網絡上的照片更是取之不盡。做照片集,相當不錯,缺點是背景有些亂。比如要拍一輛車,就拍一輛普通車,不要把背後複雜的背景廣告牌等都拍進去,畫面信息太多不利於形成聲音與圖象的準確對應。拍了圖象後還要想法加聲音,還有按一套特定的原理排出畫順序和重複點。如果有外國老師就好解決,但沒有外教就不建議自己製作了,因為自己加聲音有點難。所以我只給大家介紹使用原理和技巧,大家有興趣的自己製作素材,嫌麻煩的去找這個軟件“羅塞塔石碑”。這個軟件在中國沒有銷售公司,推薦它沒有為商家宣傳的嫌疑,(有同學有辦法免費下載)大家如果明白了方法論,自己就會選擇和判斷。

但象所有的“單一”產品的通病一樣,它把自己包裝成一個“感冒藥” ,試圖用一個方法解決所有階段的問題,當然是不可能的。本人認為,它在我們說的早期(Early Stage)中使用,甚至到提高期的開始部分,它是非常出色的解決方案。當然,正是因為它所犯的毛病,所以有些問題,不應該完全按它說的做,而且開始階段的“名詞圖片”太少了。

另外大家在這階段,不要試圖說,同時不要打開字幕,把“說”和“閱讀”練習部分統統跳過。大家最多在聽時小聲重複一下就好。再有就是大家不要“想中文”。(所以建議大家儘量不用中文菜單的界面,選用英文界面

這樣幾十小時一個級就能完。大家一定不要拖,非得“全會”不可那就麻煩了。覺得70分以上就好了。第二級如果從零基礎直接這麼上來有點費力,但有一點基礎的同學沒問題。一共兩個月,每天也就一小時吧,我們的(Early Stage)就成功了。(這要靠以前傳統學法,非一年不可。)

不是零基礎的同學也強烈建議過一遍該系統,把自己腦子裡的只有中文解釋而沒條件反射的單詞這樣在腦子裡加上畫面,形成思維。大腦在同時接受到相關聯的“聲音”和“圖象”刺激,會促使你大腦中的某個負責聲音細胞和某個圖象的細胞同時激發而同時將神經纖維結合在一起。

如果是有外教的條件,外教應該是應用這一原理和流程,輔助學生實現這一過程。效果是一樣的,只是跟真人稍有趣些。

在這一階段,無論自學還是用外教,都要用標準發音。聽非標準音的時候還沒到。

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全身反應法”。把“語言”和“行為”聯繫在一起,通過左右腦的共同協調訓練建立語言思維,達到掌握外語的目的。具體實現方式是:通過語言學習者聽到一個外語指令,用身體動作對它做出對相應的反應,從而使聽者逐漸自然建立語言能力。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當聽到“Stand Up”就從坐位上站起來,聽到“Touch your nose”就去摸自己的鼻子。應用更多的手勢和簡單實物教具,TPR完全可以展示動詞的不同時態以及複雜的句子形式。

T.P.R是典型的符合二語悉得基本理念的一個非常有效的教學體系。它的特點符合SLA的關於語言形成的各項假說和建議:

1. 主張學習者通過“可理解輸入”先建立聽力能力,不強迫學生開口說;

2. 降低學生緊張情緒;

3. 左右腦協調使用,共同實現語言能力(左腦負責接受指令,右腦負責做動作);

4. 模仿真實的語言環境;

5. 不教語法知識,也不急於學讀寫;

TPR一般需要由有經驗的教師輔導學生完成,特別是零基礎者。但有一些基礎的同學可以在學友之間甚至自己(先把指令錄下)完成。有一點基礎的同學也要自己嘗試一下TPR。通過TPR的經歷,可以很好地幫助建立英文思維。所以同學們不要認為:我懂Stand up的意思,不用做了。知道你懂了,但可能它只是一個記憶中的知識或中文的解釋,它還不是你思維的一部分。直到重複過幾遍,最後能迅速對指令不假思索地作出反應後,才逐漸實現融入自己的思維。大家可以想象這對咱們今後聽複雜句子的“反應速度”會有多麼重大影響。

大家要注意“Response”的意思是作出反應,所以是聽指令反應。最理想的狀況是大家一起做遊戲,聽一個人發“指令”,大家都照做,要快,最慢的和做錯的“出局”或“受罰”。

各國的對比實驗和測試都表明,這種學習方式比傳統外語教學方式效率高出幾倍,還不用說它實現的是“外語思維”這一根本區別。

但是(大家已經開始習慣了這種思路了),任何單一的方法都有適用範圍,不能又成了“感冒藥”。TPR的最大侷限是很難表達抽象的事物和太過複雜的句式,甚至複雜的時態。如果勉強為之,理論上可以實現,但反到降低了這種方式的有效程度,甚至已經超出了它的基本方式。後期在TPR基礎上衍生出的TPR-B,TPR-O和TPRS都有類似的問題。但這幾個變種在我們的下一階段“提高期”中可以應用,我們下階段再做詳細分析。(

附錄會附上典型TPR詞彙

大家已經能分析得出,“看圖識音”和“TPR”正是嬰兒掌握母語時所處的理想環境的“提純”版。扔掉嬰兒在語言環境中聽到的一些“無效聲音”(其實那對嬰兒來說,除了熟悉語音外,也是浪費時間的。比如聽到大人之間對話的一些內容等),優化了理解條件,同時提供輕鬆的氛圍。所以從理論上,如果成年人能夠應用這一系統,對一個新語言的掌握,不應該比嬰兒慢。這兩個系統實際是有很多相重疊的部分,簡單講“看圖識音”是從名詞出發逐漸與“動作詞”等結合,“TPR”是從動作詞出發,逐漸結合動作中能夠聯繫上的名詞。其核心技術,就是提供“可理解的輸入”讓使用者通過“猜測”而非記憶來掌握。大家一定要時刻圍繞著“猜測”這一核心技術,猜錯了都是進步的過程(既然是猜,必然有可能錯,否則就不叫猜),千萬不要因為有可能猜不到就去看答案,那就又反回“學習”了。舉例而言:兩個老師都要教學生學會door 和window。前一個老師不斷 讓學生重複This is a door. That is a window. 而後一個老師問學生Where is the door? 讓學生猜。這麼一個簡單的問題,兩老師的教學方式不同,學生對語言掌握的機制天壤之別,實現的效果明顯不同。兩個都是很優秀的系統,建議大家都嘗試一下。

在這一(Early Stage)階段,大家是在很直觀的系統中進行的語言思維訓練,在此係統下,一般以前的舊習慣和自己的母語干擾的程度比較小,效果顯著,學生也比較“老實” 。很快,“小學”神速畢業了,第一階段PASS了,就要進入第二階段“中學”階段了。大家的思想快要開始“不老實”了,系統的控制力也會逐漸減弱,成長的“快樂”與“煩惱”都會同時大量出現。如果我現在是好的老師,更應該去引導大家,指出成長的道理和做人的原則,讓大家根據自己不同的情況去分析和體會,而決不能說“用這個方法!你應該這樣做!”好了,下面就把這些第二階段的“原則”先發給大家,然後再“引導”吧。

關於語法幫助考試的說法,以後可能會提到,先跟大家說明:考試不需要會語法,考試也從不考語法知識,都是選擇正確答案或改錯或填空,會說英語就會答,而且又快又好。問你為啥選這個答案?如果你說:“不知道,念著順嘴。” 那就對了。

二 、提高期(Upping the Ante)

經過兩三個月的“圖象+聲音思維”訓練,已經掌握了1000個左右的“聲音”,它們會在很多英語句子中頻繁出現,而且大部分是句子的“骨架”。雖然這時聽整句子還不懂,但已經不再是完全莫名其妙的聲音了。而且經過了TPR等條件反射式的訓練,對很多“聲音”的反應速度還是相當好的。這時,我們要開始提高了。首先明確目標:

1. 要學會聽懂單句子,建立整句的英文思維;

2. 達到能聽懂簡單的,可能是慢語速的整段英文;

3. 在提高期後期開始嘗試簡單“說”英語,實現簡單溝通;

4. 開始引入閱讀材料(不是學習如何閱讀);

另外還有,很小聲地說:“要瞭解一點英文語法。”我們先談這一點,省得有人激動。再重申一遍:是瞭解一點英文語法,它的一些語法現象以及與中文的不同點。這是本人對語法知識在整個外語掌握中能容忍的最大限度,還是因為我們中文造成的。

語言的變化多大家都一樣,不能相對比,關鍵是在學習英文語法變化時,對中國同學來說,一般是往復雜變化,當然有些難度。要達到英文思維,更要習慣用英文事態思考,這更加明確了背會語法公式不能讓我們會流利交流。

進入第二階段的開始,有必要了解英文有時態的變化,動詞需要變,位置會變等等,最好是找個人講一下(最多個把小時)。知道有變化,大概變成什麼樣子就好了,可千萬別深入,什麼詞性語態啥的,都別碰。今後正確的語法是靠會說實現的,不是瞭解知識實現的。我們瞭解語法的主要目的是今後看到變化時知道是怎麼回事,不要感到恐懼或迷惑就行了。正規的語法學習應該到此為止。

★★★★★★★★★★★★★★★★★★★★★★★★★★★★★★★★★★★★★★★★★★★★★★★★★★★★★★★

題外:中文很難學??

我們中文的語法,是全世界各種語言中最簡單的,這也是造成漢語是世界上好學的語言的原因之一。怎麼漢語是世界上最好學的語言了?不是聽說漢語天下最難嗎?誰跟你說的呀?又是人云亦云的誤區。大家可能認為中國文化豐富,語言古老美麗,想必很難。其實正相反,而是巧妙而簡潔。另外以前說漢語的外國人少,感覺一定因為它難學。其實並不是因為難,因為人家不愛學,中國太落後,學它沒用。現在中國富強了,學漢語的外國人越來越多,大家發現身邊中文好的老外越來越多吧。

一個外國人,在中國生活一年左右,就能把“生存漢語”掌握的不錯,聽著還不怎麼犯錯誤。而一箇中國人同樣到了外語環境下一年,儘管以前還學過多年英文,對英語的掌握程度也比外國人低,而且還錯誤不斷。這一現象,在與來華後許多掌握了中文的外國專家一起分析後,發現是由兩個主要原因造成的:

1. 漢語對話是世界上最好學的,只要你不太計較“四聲”的準確度,那學中文對大多數其他國家的人來說,是最容易的。在美國和加拿大的中國同胞們,如果有機會接觸摩門教的傳教士(加拿大非常多。在街上看到兩人一組白襯衫黑褲子的年輕人就是。他們教會要求他們為不同民族人傳教使用對方的語言而不說英語),會對他們身在美國加拿大的英文環境下從零基礎,僅用半年多就掌握相當流利的漢語交流能力感到驚奇的。當然他們一定會跟你說是上帝幫他們的。儘管要認中國字時可就沒那麼快了。

2. 外國人在中國能找到的語言環境非常特殊的而且是“非常理想”的,其中包含太多的通過語言環境自然掌握語言“有利條件”,而中國同胞在國外是很難找到的相似的環境。一會兒我們重點分析為什麼會這樣並重點分析這些條件是,看我們如何能“提純”出比這更好的條件幫我們掌握語言。所以外國人來中國後,在中文環境中學中文比較容易。

再看我們中國同學到了國外,那裡的環境是怎樣對他們的。首先,美國加拿大的當地人大多並沒有什麼興趣特地去交中國朋友,不以見到華人為奇,甚至認為華人的英文好是應該的,因為當地的“華裔”英文是和他們一樣好的。所以當他們見到我們中國同學時,並不調整自己的難度,而是用和當地人一樣難度和速度的話跟你講英文,其中充滿了大量聽不懂的(無效的)成分(我們以前舉過的房東的例子)。當他們發現你的語言程度低時,有的人是會調整一下自己的難度,趕快把事情說清楚就走掉了,很少有人會耐心繼續跟你用調整後的英語繼續交流,甚至有些人連臨時調整一下的耐心都沒有。(以前每次在美國過海關時,總看到中國一些年紀較大的中國父母們去探親,在通關時言語不通很著急,每次我都趕快要求去幫忙翻譯,有時一下幫幾個。但經常發現的是,這些父母很多並不是一點英文都不會,有的甚至是大學退休教授,可這些美國海關官員就是沒有耐心稍微調整一下自己的語言或有其他動作圖畫等方式讓這些簡單的問話變得能懂。當我幫忙後,他們會假裝客氣地對我說個謝,但那份不耐煩是寫在臉上。)所以大部分的中國同學在國外是處在一個不適合自己的程度,有效成分少,

但又沒有任何輔助手段讓這些“無效”的東西變“有效”的艱苦環境中。所以這個自然的外語環境對掌握外語是很不理想的。當然不是一點都沒用,每天還是能遇到一些“有效”成分的。(注意完全能聽懂的也不是有效成分,因為那是以前會的。我們指的有效成分是原來不懂,但通過觀察,推斷和猜測能“變得懂了的”部分,這才是理解輸入的要素。)所以一般需要5年的時間,有效成分加起來才夠用。而在國外的中國同學的英語交流能力的另一個特點是:在一個語言階段內有提高,然後就停住了。比如從幾乎完全不懂到懂一點基本交流(仍第二級內),或從只簡單交流到基本能用英文工作(仍第三級內),很難跨幾個級提高。原因當然主要跟國外自然語言環境有關,還有一個原因是這些中國同學達到了一個能應付交流的某個程度後,就拼命用這個能力去應付生活,而且可以勉強應付。於是守住這種“舒服”的能力,不再去提高了。有人甚至不承認需要再提高。經常觀察到一些中國同學很自信地和外國人交流,講的還很快。當遇到有難度的東西時,裝作懂或忽略不聽,繼續急著往下交流,直到雙方誤會到實在進行不下去的程度。這一現象令很多外國人覺得難以理解。把“語言”和“自信”也聯繫得太緊了吧。

★★★★★★★★★★★★★★★★★★★★★★★★★★★★★★★★★★★★★★★★★★★★★★★★★★★★★★★

聽力內容設計

這一時期聽力訓練的材料準備是最關鍵的問題,也是平時和同行討論最多的問題。先把原則告訴大家:

關鍵還是要提供“可理解性輸入i+1”。這時,材料最理想還應該是有視覺輔助的,最重要的是其新增內容的出現(+1)是在我們現有水平(i)下 “可預測”(Predictable)的。

介紹一個比較理想的學習條件,它可以是如下形式:(我們先分析理想條件可以是什麼樣的,後面會分析如果在缺少資源的情況下怎麼辦?其實就是如何模擬或尋找理想條件的替代品。我希望最後能幫助大家的是達到自己會判斷分析如何能讓自己接近理想狀態的能力。)

大家的水平(i)已經有1000個左右的“聲音”在腦子裡了,“可理解性”的實現難度降低了。這時候,一個比較理想的學習體系可以由兩個部分組成。第一個部分,順序也是在先,叫做“續列法”(Series Method),第二部叫做“生成對話”(Dialogue Generation)。兩部分可單獨使用,一起用最理想。第一部分從某種意義上說,是TPR的發展和延續,需要外教的參與。

1.續列法 (Series Method)

外教用簡單英語結合肢體語言,實物和實景向你描述你日常生活中很熟悉的一個連續動作,難度控制在有(+1)為大約為10%-20%的新詞彙(用1000個左右的詞彙描繪這類動作很容易做到)。這種連續動作典型的是:

如何泡茶?如何開車?如何用鑰匙打開房門?如何刷牙等等一些生活經歷的全過程,用全程動作和實物配合來邊說邊完成。

比如如何開門:“First you take out your keys.(拿出鑰匙) This is the key.(晃晃鑰匙) Then you find the lock on the door. (找到鎖)Use your key to unlock it.(用鑰匙開鎖) Turn the doorknob this way.(擰門把手) Then you push the door open,(推開門) enter the room,(進屋) and then close the door behind you. (回身關上門)。”

有第一級基礎的同學,結合老師動作完成聽這個難度沒問題。又形象,又直觀。這種訓練進行一段時間,很快就能聽懂各種與生活經驗相關的簡單句了。

上面這種訓練還是單人的“獨角戲”,達到一定熟練程度就可以進入接下來第二部的 “生成對話”(Dialogue Generation)。

2.生成對話 (Dialogue Generation)

大家注意,“生成對話”不是自己試著對話,還是聽人家對話。對話只是指從“續列法” (Series Method)中的單人獨白式的解說,變成了有交流,有反應的實景對話。對話的背景先用“續列法”同樣方式單人介紹完畢,讓你已經對對話的程序和大致內容瞭解,然後聽對話。比如“如何打車”。先由“續列法”開始:First, walk to the street. Then hold out your hand when you see an empty taxi. If the taxi stops, you get on to the back seat. Say hello to the driver and tell him where you want to go. Make sure he has reset the meter. When you arrive, pay the amount shows on the meter and say good bye. Then close the door behind you. (當然不一定為此真打一趟車,可用教具模擬)然後聽對話:一個人攔住了出租車,司機問“去哪裡”,答“去…,離什麼著名大樓或什麼街很近”。路上人多車多,司機頗有怨言,“週末會好些…”到站了,“多少錢?”“多少多少”“給你100”“找錢50”,“拿好發票,別忘了東西”“再見”。 這一對話可以再來一段,程序差不多,內容不同,句子不同。但由於背景熟悉,程序限定,所以很容易“預測”對話內容。幾個回合下來,這種場景的對話就非常熟悉了。生成對話的製作可以都用真人,但也可以找到一段對話的錄音,再由外教把背景介紹和對話程序按上述方法表述出來加在對話前先聽,再開始聽對話。

這兩部聽力練習的原則大家要掌握的是:

1. 使用生活經驗中熟悉的情景或經驗能夠預測的情景;

2. 儘量使用視覺或動作代替語言解釋,全過程都用“親身經歷”完成;

3. 啟始難度控制在第一遍聽能到80%~90%能懂;

4. 注意聽,不要試圖說話;

5. 絕對禁止閱讀和記筆記;

6. 可以把過程錄音以後聽。

美國、加拿大有一電視節目“Yan Can Cook”,一個著名華裔電視廚師Yan教大家做中國菜。他一邊幽默地叨嘮一邊切菜、炒菜,幾乎把每個菜、原料,製作過程的每個動作等,全部同步地用英文仔細地敘述一遍,當時驚歎為理想的“可理解性輸入”體系!只是沒好意思介紹給周圍人,怕他們說我拿他們開逗.

看到了這階段理想的體系的應該的樣子,也就不難理解中國同學在國外自然英語環境中學習效率很低,而外國人到中國後很高的緣故。拋開兩種語言特點的區別不談,外國人在中國是很容易找到這種理想的“提高期”環境的。大家都觀察到的是外國人來到中國,在中國人中生活和工作,是非常受到周圍中國人的關注和歡迎的。尤其是咱們的年輕人,對外國朋友不但友好,還很願意和他們交朋友,很多人以有外國朋友為驕傲。現在中國發達到了今天的地步,“崇洋媚外”的心態已很少見,大家這樣做的原因主要是對外國文化,外部世界和外國人感興趣,甚至有人也希望能這樣提高一些外語能力。於是,當這些外國人在開始聽中國人跟他們講中文時,發現中國同學既耐心,又聰明,並努力調整自己的語言難度和速度,通過各種手段力求讓聽的外國人能理解(可理解性輸入Comprehensible Input),而且從不嘲笑外國人的理解錯誤或很友好和開玩笑式地指出錯誤。(情感過濾Affective Filter)

當他們能聽懂或說對一兩句中文時,受到的鼓勵是如此令人感動,很多外國朋友都因此感到心裡無比的溫暖。沒人給他們講語法,也沒人說你必須認識中國字才能學中國話。典型的“續列法” (Series Method) “生成對話 ”(Dialogue Generation)條件隨時隨地都存在。有的外國人這樣描述:身邊常有不是一個,而是一群中國朋友。開始時覺得奇怪怎麼他們中有的人講的中文有的好懂,有的難懂?後來發現是有的人善於自動調整和自己說中文時的速度和難度,而且通過各種方法巧妙的演示意思,所以才好懂。於是這些外國人很快先和這些“友好的交談者”接觸較頻繁,而隨自己漢語水平提高後,才和其他人到後來花時間多接觸。這種“友好的交談者”在語言學中有個名詞,叫做(Sympathetic Speaker)或叫做 (Care-taker Speaker)。父母教嬰兒說話時,不就是最先成為這樣一個角色的嗎?

如果能創造這些理想的“條件”,學習效率大幅度提高,時間大量節省,那麼學習外語絕對沒有那麼難,也不該那麼難,更不應該把外語學習神秘化。

下面分析大家應如何尋找這樣的理想系統。大家一定要明白道理才會選,所以在下還是不能偷懶,要認真給大家分析,大家也不要嫌煩。

分析清了上面的問題,大家可以清晰幾個問題:

1. 在自然外語環境下是否掌握外語快,跟具體是什麼樣的環境,提供給你的是什麼難度,什麼內容,如何通過各種“暗示”手段幫助你理解不懂的東西決定的。所以我們已經學會不再簡單地說“關鍵要有語言環境”,而是如何找到理想有效的語言環境的問題。很明顯,國外的自然語言環境,對第二階段甚至第三階段的同學效率並不高。(第四階段的效率最高)

2. 除了“關鍵期”的區別外,兒童所處的自然母語語言環境,或者兒童是到了國外後的自然外語環境,實際跟成人的語言環境非常不同。兒童的自然語言環境實際上是比較多地符合我們上面提出的“理想”條件。

稍微分析一下兒童的語言環境:首先他們有Care-taker Speaker用簡單的語言,有耐心地指著實物同Baby講話。“這是貓貓,貓貓。”(Comprehensible Input i+1, where i=0)下次又見到貓,大人馬上抱著baby跑過去,一邊指一邊說:“看,貓貓。”嬰兒的大腦原來一片空白,既沒有對貓的認識,也沒有“貓”這個語音。但經過幾次這樣的經歷後,“貓貓”這個聲音是什麼就掌握了。當嘗試說的時候,如果說對了大人會欣喜地給以鼓勵(Affective filter),這一正面刺激又強化條件反射。說錯了不予鼓勵,慢慢就弱化刺激。逐漸,語言能力開始增長,care-taker speaker也隨著提高自己的語言難度。成人之間的成人語言對話對Baby來說,儘管他們在聽,也有一點點其他作用,但在初期基本上是沒有意義的(

讓baby聽新聞聯播顯然是無意義的)。設想如果不讓baby見到貓,僅用解釋的方法,那他們永遠也不明白什麼是貓。盲童在掌握語言時遇到的挑戰可想而知,家長們必須把貓抱來讓他們觸摸,他們只能通過觸覺和聽覺構建“貓”的概念並把它和“貓”的詞相聯繫,但他們的這種能力是驚人的,反應出他們內心對了解世界的強烈願望。聾啞兒童遇到的挑戰來自另一面,他們可以觀察到事物,但沒辦法建立與聲音符號的聯繫。他們的辦法是使用手語,把事物的同某個手型代碼建立聯繫,建立特點同樣符合正常人的規律,同樣也有關鍵期。所以家長們要對有這些障礙的孩子有格外的耐心,抓緊時間幫助他們建立另一種符號進行的語言思維。

所以兒童到了國外,他們所處的環境也是和我們很不同的,比如幼兒園裡的小朋友們大家在一起做遊戲,有大量的圖象和肢體語言等等。而相反,成年人的語言環境,幾乎是純“對話”的環境,對話的內容和對話當時周圍的情景大部分情況是沒有關聯的。比如同樣談論貓,成年人不需要指著貓來交談,大家隨便什麼時候都可以進行沒有情景的純對話(情景在對話者的腦子裡,通過語言符號的交換,實際是交換了頭腦中的情景,比如他家那個可愛的貓長什麼樣子,有什麼行為等,你隨著聽他的描述,展開想象,得到了他頭腦中的描述的情景還原)。

我們討論上面這些的目的是:既然成人的語言環境不理想,而且兒童的語言環境也是隻有部分因素起作用(只是比成人多),那麼理論上是可以“提純”這些自然環境中起作用的因素,緊密地編輯在一起,讓使用者高效率地建立語言能力。答案當然是肯定的,這也就是我們上面層提到的各個研究層所努力的目的。而很多人嘗試了各種方式收效不高時,得出結論“學外語沒辦法,就是要刻苦,多聽、多讀、多背、多練”的結論,把是否練得有效完全放在一邊,把學習外語搞得難了。(先不談學語言,大家都熟悉的健美。比如要訓練增長肌肉。如果是“越多舉重物”越好,那應該搬運工最健美。大家知道當然不是。應該是在“舉適當重量的槓鈴,每個動作8-12次,做幾組”的條件下效果最佳。重量選擇一般是剛好能舉這12次的。太輕了,多練多練多練,效果也差。太重,一次都舉不起,完全無效。)

第二階段“提純後理想體系”應該的樣子的簡單描述:

這樣一個系統,能在這一階段語言難度下,由簡單句組成的,對帶有畫面的故事情節進行連續的語言描述。故事最好是連續的,情節和畫面的設計,應該是通過我們的觀察,現有語言成分的掌握,與實際生活經驗的聯繫以及故事情節的發展和上下文的關聯,“預測”得出每句話的含義。下面詳細分析具體的技術環節。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尤其是多媒體技術的發展,人工模擬真實情景成為了可能,甚至可以作到比真實場景的條件設計得更加科學合理。計算機輔助語言學習Computer-Aide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CALL)就可以從技術上實現我們的要求,提供這一理想條件。如果設計得符合語言學的要求,可能會比真人環境和教學好得多的。在真人教學中很難找到的教具(比如貓,總不能抱著貓去上課吧?大象怎麼辦?)而多媒體實現這個太容易了。另外,在我們聽真人說話時,有時聽得並不十分清楚,但戴上耳機效果可就不一樣了。另外一般來說,跟多媒體學焦慮度較低(Affective Filter)。多媒體唯一的問題是跟它說話的時候它無法反饋,可理解性輸出(Comprehensive Output)不好實現,但好在這一階段初期,我們還不用著急說英語呢。國際CALL協會和許多專家對應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語言學習做了許多研究,下面把和我們尋找系統最相關的最佳條件的技術細節列出:

1. 每個畫面最好是靜止的。因為人在觀察畫面同時聽與其有關的聲音進行理解時,我們大部分的注意力放在眼睛上(70%左右),而對聽覺的依賴很低。固然通過畫面幫助我們理解了意思,但對耳朵的刺激程度是不夠強的。而我們的眼睛在觀察劇烈運動的圖象時,是很不老實的,一直在追逐畫面。這方面的理論很複雜,但我們已經知道必須降低視覺的注意力而把注意力轉移到聽力上。最直接有效的辦法是固定畫面,變成了“連環畫”式的情景。

2. 畫面要求簡單,信息儘量少,相素要低。因為即使畫面靜止了,我們的眼睛還是不老實。我們不可能盯住畫面而不動眼珠,那樣做除了一個點,什麼其他信息都收不到,所以眼睛必須不斷地快速跳動來回“掃描”畫面才能獲取畫面上的信息。每次眼睛跳動的時間大約是五百分之一秒。這樣一來,我們又“累著”了,注意力還是在眼睛上偏高,耳朵上偏低。所以只有通過減低畫面的信息量,去掉沒用的東西,降低圖象像素,甚至要特意用計算機處理“模糊掉”背景圖象,只要能明白是什麼環境就好。有的設計者用簡單的卡通畫或flash來設計畫面,理念是非常正確的,只是到了比較抽象的詞語,需要依賴人物表情的細微處去體會時,卡通畫顯然不太合適,所以最好在人物的臉部用真實照片,同時人物的表情要做得比較誇張。

3. 故事情節應該是連續的,故事人物,背景,故事的發展要有很強的相關性。不必每個場景上述要素重新來過。連續的故事才有助於提高聽者的“預測”能力。

4. 根據情況,有的聲音要稍先於畫面出現,讓聽者先試聽猜測,然後再用畫面“證實”,有的情況需要聲音後於畫面出現,靠畫面帶動理解聲音。

具體的技術相當複雜,需要好的語言教學專家參與。這一點大家不用太深揪。凡事無絕對,不可能有100%理想的情況,我們也不必瞭解太細,否則又複雜了。

5. 難度非常緩慢地逐漸加大。每個小段落完成後,有簡單的重複練習和小測試。練習的方式最好是剛聽過的內容稍變個形式再重複出現,別完全是原句子。另外80分萬歲,打倒100分!得了100分只有兩個可能,一是太容易了,需要調整難度,另一個是本來應該很快掌握80%,但為了從80到100,多花了幾倍的時間(跟把空調從26度改到25度需要多花一倍的電力一個道理)

6. 在這一階段,應該使用標準發音,多種非標準音下一階段才用。

7. 不要閱讀,所以不必有英文字幕(當然更不能有中文字幕)。在該階段後期才建議嘗試說英語。但這階段可以跟讀每個句子,但不必嘗試說。

分析完了以上最佳條件的一些重要細節,大家可能覺得有點複雜。其實回到根本上就是一個原則:

能否提供在本人現有水平上的“可理解性輸入i+1”的條件。大家本著這一原則,就基本會判斷如何選擇了。另外,語言產品的設計為了統一結構和形式,甚至在各階段的學習方式上幾乎相同。比如幾乎無一例外地在各階段都有“讀,說,寫”的練習。這些練習不是不能做,而是時機未到,練習效果不如放到後面好,甚至有的同學反而因此放慢了聽力形成的速度。

所以完美的體系不存在,只能接近。大家應學會排除明顯有問題的產品。給大家舉個具體例子:看原文電視劇《老友記》是否好?答案是,在這個階段不好。先不說這一級的同學聽起來難度偏高,大家發現《老友記》中的英文大部分是以生活中成人之間的“對話”形式出現的,跟看到的圖象情景關聯度不大甚至完全沒關係。比如大家一起講笑話,並沒有通過演員的動作完全把該笑話的細節和情景“表演”出來,而是大家一聽,從語言上就聽懂了,所以哈哈一笑。再加上這一階段的同學對美國語言中文化的成分也缺乏瞭解,所以這種語言的“可理解性”很低。(只對更高階段的同學比較起作用,因為英文水平到那時,很多東西的理解已經不主要依賴於圖象了,甚至許多抽象的詞和概念,本來就是圖象和動作無法展示的,而是靠其他條件,關於這些我們下在階段會討論)。有的同學找到的一些專門教語言的教程,是有帶圖象的。拿來一看,兩個老外在畫面上你一言,我一語地在進行英語對話,這些也是典型的“無效畫面”,因為從影片中完全無法根據圖象推斷和對話內容有任何聯繫,跟回家聽錄音差不多。

還有一些最近出現的對傳統教材的改良設計,應用了右腦輔助的功能,主動採用增加“圖畫”的方法。方向是對的,但難度比較大。因為很多傳統教材當初並非是為能夠使用圖畫和設計,所以加圖象的時候有些困難,有的圖畫看起來甚至比楊子榮上威虎山帶的聯絡圖還複雜,這顯然有點搞過頭了。

好了,目前就對該階段分析的判斷產品的技術,先講到這裡,以後可以再詳細討論。大家只要把握我們說的有效原則,同時又能凡事不絕對化,在語言教學產品十分豐富的今天,還是可以收集許多“有效”成分的。下面我們回到這一階段的學習和教學繼續往下進行。

★★★★★★★★★★★★★★★★★★★★★★★★★★★★★★★★★★★★★★★★★★★★★★★★★★★★★★★

題外:摩門教如何學習外語

耶穌基督末世聖徒會The Church of Jesus Christ of Latter-day Saints,是基督教的一個特殊的門派,教徒們稱自己為末世聖徒,簡稱LDS。該教會的的俗名叫做摩門教,原因是該教會除信奉普通的聖經外,還有一本更受該派教徒重視和信奉的《摩門經》The Book of Mormon。該教派於十九世紀中起源於美國。該教會自稱擁有教徒約1000萬,分佈於世界各地,但主要集中在美國猶他州的鹽湖城。所有教徒都會把自己收入的十分之一奉獻給他們的教會,所以據說該教會每年有十億美圓的收入,所以很富有,大量蓋教堂。大家如果看到頂上有個吹金色號角天使的建築,那就是摩們教堂了。

這樣一個特殊教派想要在提他主流教派統治下發展新信徒,一定需要大批志願的傳教士。他們的辦法相當有效。由於可以免兵役和保送上楊百翰大學(沒錯,大家熟悉的楊百翰大學正是摩門教會大學),很多年輕人很願意傳兩年教。於是19到25歲的年輕摩門教徒(男生為主),都踴躍報名當傳教士。有意思的是,傳教士們都是二十出頭,卻被稱成為“長老”Elders。“長老”們都先集中到一個猶他州傳教士培訓中心Missionary Training Center (MTC)進行兩個月左右的培訓,然後兩人一組,奔赴世界各地去傳教。傳教工作的一個嚴格要求,就是必須使用當地語言而非英語傳教。而這些傳教士在開始培訓前,完全不知道可能被派往的國家和需要講的外語,而且對這些外語是完全零基礎的。要求他們馬上到一個全新的國家或美國加拿大的外來移民中,而且還要用全新的語言傳教,聽起來幾乎是天方夜談。但他們不但全都做到了,而且掌握外語的速度和水平十分驚人,甚至成為他們成功發展教徒的最有利的工具和“見證”。這一能力對那些在美國加拿大的英語環境中苦苦掙扎而對學習英語幾乎絕望的外國移民來說,無疑是個重大打擊,同時也是巨大的吸引。那麼這些傳教士是通過什麼方式,在美加這種英文環境下,迅速掌握外語能力的呢?

先看一下這些“長老”們的外語水平提高的速度:第一個星期,簡單外語語音、語法知識的講述。後幾個星期,聽說練習。九個星期後,能夠達到“生存外語”的能力,就出發了。半年左右,已經可以簡單交流並嘗試用外語傳教。一年左右,已經達到流利的外語交流而獨立進行用外語的傳教工作。一年以後,已經開始帶新人了。這些傳教士外語掌握速度之快,水平之高,往往讓美國中央情報局鎖定和招募退役傳教士去工作。美國中情局鎖定這一目標人群了理由是:1,他們一般是土生土長的美國人,以白種人為主,不太可能受民族因素影響而偏向其他國家;2,一般在國外呆得時間短,每天就是傳教,不太有機會培養和外國的其他複雜聯繫和被“策反”。作為在加拿大和美國學中文的傳教士更是如此;3,外語水平高超,其他經過培訓很難做到如此效果。

外語傳教歷程:

告別了家人,未來的“長老們”就帶著行李來到了“傳教士培訓中心”報到,開始了兩到三個月的培訓。幾萬名學員在一起,除了每日的傳教培訓外,最主要的就是外語培訓。在開始學習時,大家並不知道自己要派往的國家。等到分配語言訓練時才知道大概要去的目標。被分到學歐洲語言甚至亞洲部分語言的的學員都沾沾自喜,知道將要到歐洲或亞洲遙遠的國度去體驗新奇。而被分配學中文的同學一個個愁眉苦臉。一方面知道中國不許傳教,所以他們的命運是被分到美國和加拿大,負責在中國移民中傳教。這兩個國家對他們來說,實在沒有任何新奇感。另一方面,大家這時候還認為中文很難學。(等到一年後他們學會了中文後,他們就又都不這麼想了。一方發現中文沒他們想象的那麼難,另一方面,又都十分慶幸自己掌握瞭如此有用的語言。)

語言訓練的種類達50種之多。第一週,先對外語做一般性瞭解,發音規律,語法規律等。對學中文來說,還要學一個漢語拼音。(漢語拼音對美國人來說,除了四聲外,實在是非常容易的,幾天就掌握了。因為我們的拼音是從英語的拼音規律中借鑑來的。)然後開始聽力訓練。在有些培訓中心還建有“語言屋”。曾有個學員興奮的說:“傳統課堂上可以學到的是複雜的語法知識,但沒人教會我上廁所如何問別人要手紙。”學員們需要大量聽住在裡面的語言教師在生活中如何使用該語言。很多都是退役傳教講外語,學員規定必須經常和他們一起做飯等。很多形式的TPR或Series Method得到普遍實踐,入門效果十分明顯。

掌握了“生存外語”,長老們上路了。開始時是跟著“老長老”一起訪問教民的家。來到了移民的家,禮貌地敲開門,然後“老長老”面帶微笑,用流利的外語說:“我們是耶酥基督末世聖徒會的傳教士,為您帶來了上帝的福音。可以跟您談一談嗎?”這些移民們,除非對教會極端反感,一般都會有禮貌地讓這些流利地講著自己民族語言的人進屋談談。畢竟平時可交流的人不多。然後大家開始家長裡短地談起來。而這些幾乎只聽得懂零星幾個字的實習長老,仔細地觀察和聆聽老長老與教民的交談。交談過程包括與教民聊家庭生活,並經常可以通過他們的一些動作實現理解,比如一起看家庭像冊來講述家庭成員,一起作飯,逗小孩子玩兒和輔導小孩子功課等(Series Method 和Dialogue Generation)。天聊完了,老長老們開始傳教。長老們用外語開始講聖經,特別是摩門經,實習長老在一旁靜聽。儘管經書上的語言,這時對實習長老來說難度過高,但一個特殊因素讓這些內容的“可理解度”變得很高,那就是這些實習生對經書內容非常瞭解,只要能抓住幾個字,就知道講到哪裡了。通過聽單純講述和聽有關此話題的提問和對答,十分有效地迅速跨越了這第二語言階段而同時進入第三階段。(當然這裡還應用到了幾個語言學的其他要素,比如:Parsing, Culture Bank, Top-down vs. Buttom Up等等,我們後面會詳細討論。)不用太多分析,大家已經發現他們就是能夠充分使用我們分析的第一階段,第二階段中提到的各種“最佳條件”,所以速度快。

偏要當文盲

在此需要特別提到的是:傳教士們在學其他大部分語言時,對文字的掌握而並太不費力,就算是放在實現交流之後學習,也沒有引起大家多大注意。而在學習中文時,大家一年多的時間達到了流利的程度,大部分人根本不認識中文字,因為他們根本不學認中文字,只學漢語拼音,一心就想著趕快成為漢語的文盲!翻開他們手中的聖經和摩門經,居然是用漢語拼音寫成的。這一點實在是太精彩了!這剛好反映出摩門教對外語實現過程理解的正確性,深刻性,也正是他們語言掌握效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這一點,也正是最值得中國同學深思的一個現象。因為中文的特殊性剛好能夠說明這一點。大家發現無論是長老們,還是咱們身邊的會講中文的外國人,很多都是不認識漢字的。(有人是因為學著覺得很困難,有人乾脆懶得學。而學漢字的外國人在學習漢字速度上表現出明顯的差異,正和他們個人的“學習能力”有直接關係。)

語言的本質是思維,更準確地說,是以聲音為主的思維,所以語言能力,首先建立的是用這種語言的聲音交流的能力;一

般其他語言裡文字的掌握,是通過學習“字母如何代表聲音”來實現的對文字的掌握,除了中文以外,都是聲音的符號,本質上是不學習“認字”的;惟獨中文是特例,幾乎是世界上唯一在使用的象形文字,跟聲音沒有太多關係;而中文的識別,是需要通過努力學習才能會的。非常不同於識別其他文字的原理,甚至使用了大腦不同的部位。

結論:掌握任何語言,都應該先掌握其語音的交流,然後在學習文字;一般語言的文字,是可以根據語音的規律自然掌握,不需要學認字。而學認英文字,對中國同學來說,是實在太容易的事情。

★★★★★★★★★★★★★★★★★★★★★★★★★★★★★★★★★★★★★★★★★★★★★★

使用了Series Method 和 Dialogue Generation,聽的能力逐漸提高。這時候千萬不要著急,還差得遠。能力有一定的了,但還太侷限,到第三期才會增長和拓展。第二期的總時間跨度每個人會比較不同。如果能夠達到理想狀態,專家分析應該是三到六個月可以完成。我們還是保守一些,至少六個月吧。在進入第二期的後段,我們可以開始可以試著說一點我們熟悉的外語了(錯了沒關係,既不要著急,也不要忙著更正)。然後可以開始接觸文字了。接觸文字的目的完全不是為了學習拼寫,而是在下一階段,可能學要文字資料幫助我們掌握英文理解能力。因為我們說過,

英文是不需要學認字的,會說就會認,而且中國人都是認字高手。

第二階段的策略講到此處差不多了。總之,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練習聽力,而關鍵是找“可理解性的入。”這種輸入可以來自老師,來自多媒體教程,來自外語環境的某些特定場景,等等。關鍵點再給大家總結一下:

1, 千萬不要著急學文字,語言掌握的關鍵解決“聲音”。

2, 不依賴語法知識和中文翻譯,重點是“猜測”著聽。

3, 參考Series Method, Dialogue Generation。

4, 在後期能聽懂簡單段落和簡單對話時,可以模仿和重複一些句子並嘗試自己說。

5, 最後,可以開始閱讀一些與聽到的對話有關的文字。注意一定要在聽之後才能讀,千萬不能一發現聽不懂馬上去翻看文字來幫忙。

這一階段的結束,應該可以聽懂生活中簡單的語言。如果非要與詞彙量掛鉤,應該是2000到4000。用知識量來衡量,應該也就是高中畢業左右的量,當然聽力程度相對高。

在進入第三階段之前,有兩個遲早要講問題先探討一下吧。一個是單詞,一個是拼寫。

英文到底有多少單詞呀?韋氏字典上是四十五萬個,牛津字典上五十萬個,英國伯明漢大學曾編纂的單詞集有兩千萬個。這就是英語的特點,單詞量巨大。那一般Native Speaker掌握多少單詞?有人認為是50000,這顯然有問題。讓一般Native Speaker考GRE單詞,才20000以內,大部分人已經很困難了。一般認為Native Speaker應該在15000到30000單詞量之間。跨度如此之大,跟個人受教育程度十分有關聯。這一點很有意思:在中國,儘管個人文化程度有差異,很少會出現在交流中聽不懂對方詞彙的現象(專業術語不算),而這在英文中是常發生的事情。另外在中文中,誰要是使用了一個文雅的詞彙或成語,聽者大多都能懂,也沒人會有意見。在英文中確不同,說一個“大詞”,經常有人聽不懂,不是讓別人感到慚愧,就是讓人反感,有人還會不客氣地說一句:“English please!”。另外我們看中文小說,很少有不認識的字或詞,但Native Speaker看英文小說,碰到不懂的詞是常事。我們一般能有15000以上的單詞量,應該算可以了。當然Native Speaker除單詞外還掌握了大量的短語,這一點我們先不討論。這15000左右的單詞,出現頻率和非常不同。某個統計資料顯示:

最常用的200個單詞,出現幾率或使用頻率達10%。

最常用的2000個單詞,出現幾率或使用頻率達80%。

最常用的前5000個單詞,出現幾率或使用頻率達97%。

最常用的前10000個單詞,出現幾率或使用頻率達98.5%。

最常用的前15000個單詞,出現幾率或使用頻率達99.5%。

統計的背景和條件不同,這一數據會有所不同,但大致比例如此。大家發現單詞量越大,使用頻率增長百分點越小。經常有同學說:“一般英語交流就使用5000個單詞。”從某種意義上說是有道理的。一方面是使用中97%的單詞就是這5000個,另一面是假如你就流利使用就這5000個單詞組合的句子,完成複雜交流也應該沒有任何問題,但閱讀還有困難。

最前200個單詞,雖然量少,使用率最高。這些單詞是:hello, bye, good, bad, this, that, he, she, is, are, come, go, before, after, on, in等。這些詞彙太基本了,使用頻率太高,相信大家就算當初是背的,也基本上換成自己的思維了(he和 she可能還沒有)。

第二層2000個單詞,應該是高中英語範圍內的。如果能流利使用,已經可以聽懂簡單生活對話了。第三層的5000單詞(包括那2000),是無論對話和書面,使用最頻繁的單詞,達97%了。

所以這5000單詞,一定要建立“聲音的思維”,否則交流困難。大家常說的“啞巴英語”現象的表現之一就是已經掌握這5000單詞的知識而沒有建立“聲音的思維”。建立方法我們已經在第二階段討論了簡單形象2000到4000左右的單詞。還有一些,特別是一些抽象的詞彙怎麼辦,我們到第三階段討論。

該背時就背吧(不常用的單詞)

從5000到15000這10000個單詞,數量巨大,但使用頻率低。要依在下的意見,您願意背就背吧,不用管什麼“英文思維”了。在下的“實用主義的情節”,在此可以氾濫一下。凡事不可絕對化。出現幾率這麼小的詞彙,建立英文思維的條件太不容易實現,強迫自己實在不必要也不現實,反而會降低效率。設想聽到的大段英語中,每100個詞才出現三個是靠中文翻譯“背”下來的詞,就算先從記憶中提取,在腦子裡再翻譯一下,對理解速度的影響實在是太小了。甚至即使沒想起來意思,也基本上不影響整體理解。要是再抱著嚴格執行“英文思維”的要求死教條,那就有走上“極左”錯誤路線的危險。所以大家就開背吧。好消息是,這10000個詞彙,實在太好背了,最多三個月就好了。“背單詞”儘管不能解決交流,但“背單詞”本身實在是件容易事,怎麼老有人喊難呢?俞老師的方法大部分同學知道,而且很多人手裡有老俞的“紅寶書”。

1, 大家希望掌握的英語單詞中,80%以上由詞根構成,而且剛好是大家現在不會的複雜詞(2000個基礎詞以上)。越簡單越不用詞根,比如this, that, big ,bag.

2, 同一詞根使用的單詞在幾個到幾十個之間,會一個就會了一串;

3, 常用英文詞根有幾百個,大家只需要250個左右就可以了。而且這250箇中,有大約100個大家已經認識了,可能沒意識到;

4, 每天不要貪多,用30分鐘就記100個,再用10分鐘稍微看一下昨天的。三個月一到,10000個拿下,才花了60小時。

方式嘛,舉一組詞根大家玩一下吧:pel 推, tract 拉. pro向前或向上, er/or 人或機器, re再次或往回, dis 離開, com/con 一起, ex 出, at去。

Propel, propeller, repel, dispel, compel, expel.

Protract, tractor, retract, distract, contract, extract, attract. 十幾個即使都是生詞,三分鐘足夠了。

(大家可以參考蔣爭老師那本258個詞根9000多單詞的那本英語詞彙奧秘和俞敏洪的紅寶書)

好了,關於“背單詞”就先談這些。大家千萬別激動,還要要囑咐大家的是:“背單詞”並不提高您的交流水平,所以單詞不應該這樣背。但因為“背單詞”本身很容易,尤其是幾千基礎單詞以上的單詞,願意背就背吧。

而且這些頻率低詞,即使是用中文記憶的,也不太影響大家的聽力和交流。比如就說centipede一詞。本人在國外居住,工作和讀書許多年,從未在任何場合聽到過這個詞。出現幾率太小了,centipede這一詞估計也沒有能夠建立英文思維。但就算偶然聽到,因為知道它的讀音,應該不會聽不懂,在腦子裡翻譯一下也無所謂。但如果因為出現幾率小而放棄認識這個詞,還是不應該的。下面講閱讀和拼寫問題。

瞭解了一些有關背單詞和英文拼寫的一些背景知識,我們得出:

1, 背英文單詞本身並不難。用比較巧妙的方法,大部分英文單詞很快可記下來。

2, 常用的5000以下的單詞,對英文思維要求很高,要達到聽到後馬上反應的是該詞表達的事物本身而非中文解釋,否則聽力障礙太大。

3, 因為5000個常用詞以上的單詞,出現的幾率較小,就算用先中文記憶也沒有太大關係,效率反而高。大家不要在這些單詞上追求立即達到英文思維。熟悉後有機會再慢慢轉就是了,不必鑽牛角尖。

4, 英文字的閱讀和拼寫,對中國同學來講是很容易掌握的,大家以後找個有關英文和拼寫讀音規律的解說,看一下就好,一共也就兩三頁。在開始階段,要把精力重點花在掌握聲音上,不要依賴讀文字,也不要抄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