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學習計劃總成廢紙?搞清這3點,珍惜這延遲的一個月高考

制定學習計劃簡單,

讓孩子執行難,

讓孩子堅持執行更難

……


因為疫情的突然來襲,致使今年的寒假變得格外長,孩子們也因此開始在家自學之旅。但不少孩子卻因此暴露出學習上的一些問題:計劃定製了一大堆,真正實行起來卻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這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呢?我思考了很久。


直到我發覺,太高太遠的目標都是虛妄,目標可分解可觸及,孩子才會注滿動力。比如最近很多孩子都將自己的夢想設定為“長大想成為醫生”。“長大當醫生”——這個目標其實也是模糊的,孩子以為自己想象就能達到,或者ta根本沒有想過如何去實現這個目標。這時,就需要家長幫助孩子將這一目標拆解+具體化——翻出醫學院的錄取分數線,並告訴孩子這個分數線是同齡考生中的百分比位置,要達到這個位置,可能需要做出怎樣的努力……


相信,這個目標越具體,動力也會越足。


孩子的學習計劃總成廢紙?搞清這3點,珍惜這延遲的一個月高考


1

孩子不遵守學習計劃?


別讓完美的學習計劃嚇退孩子的學習積極性。


前一段時間,我們辦公室有位同事,和幾個朋友一起給孩子報名了一堂網課,為了方便溝通上課時間,幾個家長為了也建了一個群聊,在群裡有一位媽媽跟大家訴苦:


“放假時候制定的學習計劃,快收假了也沒有完成。”


“說好練琴一小時才能玩,結果練了10分鐘就不練了!”


本來只是順口的一句抱怨,沒想到引起了群裡幾位家長的深度共鳴,都紛紛在群裡聲討自己家的娃:


“學習要催著才能學,遊戲自己就能玩一天。”


“我家娃的計劃是自己定的,計劃的全面,執行就特別不全面。”


孩子的學習計劃總成廢紙?搞清這3點,珍惜這延遲的一個月高考


在假期的開始,她的孩子也給自己定製了很完美的學習計劃,每天都要完成很多項課業,將自己的時間安排非常緊湊,做好計劃表之後,還拿來給她看,然後她當著孩子的面劃去了好幾項,還跟孩子商量將抄古詩計劃變成讀古詩計劃。


她老公對此非常不解,覺得既然孩子有學習的盡頭,作為家長我們不鼓勵就算了,怎麼反倒阻攔起了孩子呢?


我這位同事說,因為她太瞭解自己的孩子了,這張計劃表根本不在孩子的承受範圍之內,之所以要劃掉幾項,並不是阻攔孩子學習,而是將孩子的學習計劃放在了他的“最近發展區”當中。


孩子的學習計劃總成廢紙?搞清這3點,珍惜這延遲的一個月高考


蘇聯著名心理學家維果斯基在高級心理機能理論的基礎上,建立了一個教育心理學著名理論——最近發展區(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並指出:


“如果兒童在最近發展區接受新的學習,其發展會更有效果。在這個區內,如果能夠得到成人的幫助,兒童比較容易吸收單靠自己無法吸收的東西。”


孩子的學習計劃總成廢紙?搞清這3點,珍惜這延遲的一個月高考


舉個例子,如果我們直接讓一個5歲的孩子去讀《紅樓夢》,就算計劃得再詳盡,孩子也無法理解其中深意,這樣不符合孩子本身能力的學習計劃,不僅效果不好,孩子還會因為無法完成計劃,而被打消學習積極性。


而“最近發展區”就是指孩子努力一點就可以達到的區域,也是最適合孩子發展的學習區域。


因此在孩子制定學習計劃時,我們一定要根據孩子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符合孩子發展現狀的計劃,給予孩子可控感,並且讓孩子體驗到完成學習計劃的成就感。


制定學習計劃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讓孩子完成,千萬不要讓一份“完美而遙不可及”的學習計劃,嚇退孩子的積極性。


孩子的學習計劃總成廢紙?搞清這3點,珍惜這延遲的一個月高考


2

給孩子驅動力


想讓孩子在學習上加足馬力,就讓孩子自己樹立一個目標。


最近,因為假期的延長,加上寒假作業都已經做完了,很多孩子都變得鬆懈起來,不同於假期剛剛開始時,嚴格按照學習計劃學習,總是悄悄給自己“放假”,即便家長態度強硬,孩子依舊態度敷衍,就像強制完成任務一樣。


為此,家長和孩子時常會爆發一場“戰爭”,家長越是將自己放在孩子的對立面,孩子就越是不聽話。


孩子的學習計劃總成廢紙?搞清這3點,珍惜這延遲的一個月高考


很多家長都將孩子不學習的原因歸結在手機、遊戲等之上,可對於絕大多數孩子來說,讓孩子的學習計劃變成一紙空文的真正病灶,其實是缺乏目標,也就是不明白自己為什麼要學習。


我們都習慣於替孩子制定目標,但無論是學習還是人生,我們無法替代孩子。


沒有目標的學習,就好比一場沒有終點和裁判的長跑比賽,孩子找不到跑步的意義,自然也提不起學習的勁頭,因此最重要的就是,讓孩子自己做主,找到學習的目標。


孩子的學習計劃總成廢紙?搞清這3點,珍惜這延遲的一個月高考


在孩子拒不配合的學習態度下,學習質量自然可想而知,所以家長千萬不能強迫孩子,而是應該悄悄幫他們找回學習的目標。


受到疫情的影響,一批又一批偉大的醫生和科學家們,成為了孩子最好的榜樣。好多孩子都非常崇拜鍾南山、李蘭娟等等奮鬥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和病毒學家們,每天都在家裡說自己未來想要成為醫生。


那麼家長就可以找出各大學校醫學院的錄取分數線,來告訴孩子想要達到這個分數,可能需要努力學習到何種程度才能達到。這樣孩子對於學習目標就會有非常直觀的認識。


孩子的學習計劃總成廢紙?搞清這3點,珍惜這延遲的一個月高考


如果將孩子的人生比作一場長跑比賽的話,家長給孩子設定的終點,常常會讓孩子一種被迫參賽的感覺,所以在努力時也沒有動力。


而想要讓孩子在學習上加足馬力的最好辦法,應該是幫助孩子自己樹立一個目標,讓孩子生髮出一種自己的事自己做主的自主感,激發孩子執行目標的最大動力。


3

幫孩子給目標分段


太高的目標就像天上星星,遙不可及就會想要放棄。


當然,還是有很多孩子即便有了目標,但還是很難堅持下去,針對這種情況,分享給大家一個曾任英特爾首席運營官安迪·格魯夫曾提出的一個小辦法——

“目標與關鍵成果法”。


家長可以幫助將孩子的大目標,分成若干個小目標,只有孩子能不斷地完成目標,看到自己的進步,才能產生對下一個成功的渴望。


孩子的學習計劃總成廢紙?搞清這3點,珍惜這延遲的一個月高考


比如很多學生都會抄寫必備的古詩詞,如果將所有的古詩詞抄寫一遍,不僅是一個巨大的工作量,而且將整個目標的成果都放在了抄寫之後,很難讓孩子在抄寫的過程中,就獲得成就感。


所以更科學有效的做法,是將“背古詩”這個大目標,分成了幾個小目標。首先是將所有的古詩都讀熟,然後再弄清楚每首詩的意思,最後再去抄寫,熟悉古詩中的字。


孩子的學習計劃總成廢紙?搞清這3點,珍惜這延遲的一個月高考


這樣,孩子每天都能按照這些小目標行動,因為能不斷看見自己實現目標,所以也就格外有動力。


孩子的學習計劃總成廢紙?搞清這3點,珍惜這延遲的一個月高考


太高的目標就像天上星星,孩子想要,可一直摸不到的話就會放棄,而如果將大目標,分成若干個小目標,就好比幫助孩子架了一部可以登天的梯子,逐漸靠近星星的過程,就是孩子堅持下去的最好動力。


只是如何去建造這把梯子,需要父母付出更多的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