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除了裁員、降薪,企業如何留住人才?

私信小編“績效”兩字,免費發送60分鐘薪酬績效管理內部培訓視頻。

疫情下,除了裁員、降薪,企業如何留住人才?

在利益面前,

最容易看到真實的人性。

疫情下,除了裁員、降薪,企業如何留住人才?

或許誰也沒想到,萬科當年的一句“活下去”,竟然成了當下企業生存的最高綱領。


沒有什麼比安全更重要,“節衣縮食”是疫情下大多數中小企業的首選應對策略。


但許多企業家一想到節流,第一反應便是裁員、降薪,似乎只剩這條路能走。


但這真的是個“屢試不爽”的好辦法嗎?


疫情下,除了裁員、降薪,企業如何留住人才?

不管白貓黑貓,活著才是好貓?


中國中小企業協會一份調研顯示,目前約86.5%的受訪中小企業經營受到較大影響,近50%已有裁員安排。


資金自然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清華北大聯合調研995家中小企業結果顯示,近85%的企業現金流撐不過3個月,能夠支撐半年以上的企業不到10%。


如何穿越3個月的生死火線?一些企業選擇裁員,另一些選擇降薪:


3月9日,攜程發佈內部信稱,從本月開始CEO和董事局主席0薪,公司高管層提出自願降薪,最低半薪,直至行業恢復。


2月20日,瓜子二手車被曝變相裁員1000多人(原來7000元的工資變成了1700元)。


2月17日,諾亞財富向全體員工發佈了一封全員戰疫倡議書,宣佈疫情期間所有員工每月5個工作日無薪休假,同時3位董事主動降薪為零。


教育創業公司松鼠AI創始人慄浩洋也在2月15日宣佈:全員3.5折工資5個月,最核心高管零工資。


……

疫情下,除了裁員、降薪,企業如何留住人才?

若是此時搜索百度指數會發現,“裁員補償標準”一詞的搜索量飆升,成為一時熱詞,大約是去年同期的4倍多。


難道說在疫情寒冬下,不管白貓黑貓,只有活著才是好貓?裁員、降薪,果真是不二選擇嗎?


疫情下,除了裁員、降薪,企業如何留住人才?


企業生長靠員工,而不是靠裁員


在這種艱難時刻,也有不少企業堅決不裁員、降薪:


疫情期間,老鄉雞1個月門店虧損5億。面對員工主動申請不要工資的請求,老鄉雞董事長束從軒直呼“你們太糊塗”,稱“賣車賣房也要確保員工有飯吃、有班上”。


伊利集團給員工漲薪。董事長潘剛說:“雖然這次疫情讓我們面對著更大的經營壓力,很多方面的費用都需要控制,但我始終堅持,省什麼錢都不能省員工的錢。”


樂凱撒披薩疫情期間每月虧損1300萬元,但也是不裁員,反而給一線員工加薪25%-30%。


他們難道不懂開源節流的道理?為什麼有些企業明明都“入不敷出”了,還要“逞能”不裁員不降薪呢?


世界500強企業霍尼韋爾原CEO高德威曾告誡過企業家:


“多數管理者低估了裁員帶來的破壞性:它會讓全公司員工在至少1年時間裡感到震懾;管理者還往往高估了裁員所能節省的成本:不懂得再糟糕的衰退期也比人們所預期的要短。”


一遇到危機便選擇裁員、降薪,或許是一種“過激反應”。因為降低成本的方式不只有這一種。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時,三星為了自救,提出了這麼一個詞“挑戰極限式的降低成本”,但並沒有將裁員、降薪放在第一位來考慮。


三星做了這幾件事:


1.所有浪費都拿掉。管理中浪費是很多的,可能可以不用出那麼多差、開那麼多會、在外面耗那麼多時間。可以把這些浪費的成本都減掉。


2.虧損的業務要砍掉。


3.儘快找到業務流。減掉一些東西,還要增加一些東西,其實就是產生當期現金流,增加一些動作。


管理學家陳春花教授也認為:在逆境中企業如何生長,這是要靠員工的,而不應該靠裁員。


陳春花說:“如果認真去理解一家公司的管理架構和成本模型,會發現員工並不屬於成本的概念,員工決定著這麼幾件事:


1.員工決定著企業的成本。如果員工的產出高,創造的價值大,整個企業的成本其實是低的。


2.員工的貢獻決定了公司的品質。公司的產品、服務好不好,其實跟董事長、總經理沒啥關係,真正接觸顧客的是員工。


3.員工決定了公司的效率。某件事情反應快還是慢,老闆再著急,如果員工不動,事情就是不能推動。”


所以在危機之中,真正解決問題的核心在於能否讓員工的能量釋放出來。


比如這次疫情,許多餐廳或零售都停頓了,但有的員工當起了直播員。他們在抖音、快手賣出的貨,比在線下做店員賣的還要多。這就是能量的釋放,以前可能需要找個網紅來帶貨,現在全體員工都是網紅。


所以,裁員、降薪並非企業在危機當中的首選策略。當然如果本來就冗員,可以優化;但如果裁員是因為危機而去裁,或許便不是個好主意。


疫情下,除了裁員、降薪,企業如何留住人才?

老闆如何扛過疫情、更快復甦?


1】老闆你還能扛多久?

固定工資帶來高企的固定成本,房租+工資,老闆扛的太辛苦、也扛不了太久!


2】老闆還要一個人扛嗎?

彈性薪酬是調適性模式,讓員工跟老闆一起扛,疫情下員工少賺點、老闆少虧點!


3】疫情之後要多久才能復甦?

拿彈性薪酬的員工更有創造力,為了補回疫情損失的收入和增長個人收入更努力拼搏!

全國最實用、快效、前沿獨創“KSF薪酬全績效模式 、PPV量化薪酬模式”如何系統操作設計?

★《全優績效》——最適合本土化績效管理的兩大創新模式大揭秘,

私信(書本)獲取★《全優績效》行動版一書

讓員工加薪,不加企業運營成本的管理的方案,讓員工自動自發的拼命工作的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