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外國人不能有特權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小時候學過的這句論語還縈繞在耳畔,當我們打開國門,滿懷熱情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來中國生活學習和工作的同時,似乎我們忘記了這些來自國外的“朋友們”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懂得感恩,都懂得遵守,都懂得謙讓。為什麼這麼說呢,這兩天的兩則新聞真的是讓人義憤填膺,不吐不快。

一,青島嶗山的老外檢測插隊事件,事情經過大家都已經清楚,再此不再過多贅述,讓我們明白一個道理,所謂的老外,都是紳士,彬彬有禮,這些只會發生在擁有嚴厲懲戒制度的地方,之前我們看過很多中國人在國外大聲說話,都會招來外國人的鄙夷的報道,使得我們認為國外的人都是紳士,國外的人文環境都是相當的優秀,現在我只相信,沒有嚴厲的懲戒制度,再偉大的國度照樣都會遭受別人的踐踏,


疫情之下,外國人不能有特權


我們來分析一下,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件事,與現場群眾爭執中,幾名外國人說是中國的工作人員電話告知他們直接來隊伍前面排隊,然後他在現場的爭執中並未說出是哪個人, 然後又有檢測人說,讓正常排隊的市民給個面子,我們不禁要問,電話裡的工作人員是誰?現場讓市民給個面子的檢測人員是什麼心態,說白了,其實就是懶得管,因為,我們沒有嚴厲的讓外國人遵守中國法律和社會規則的規章制度,或者說有,但是執行起來很費事,導致很多地方部門不願意招惹外國人,非得要事情鬧大了,掛不住了,才會去做,說實話,看到這位老外手寫的道歉信,真的沒什麼誠意,完全就是覺得事情鬧大了,影響自己的正常生活或者工作了,沒辦法了,才寫的,如果今天的中國是還是滿清半殖民地時期,某個外國人來插隊,和中國人發生爭執,你覺得他會寫道歉信嗎?百分百不會,所以我才說,此時寫的道歉信完全不是他的本意,而是不得已而為之,所以,我不接受他的道歉,如果人人不遵守規則,道歉了之,那我可以天天開車闖紅燈,超速,然後寫一份不清不楚的道歉信發到網上,就完事了,那還需要交警嗎?那罰款和其他處罰制度還需要來幹什麼?我們國人最恨就是所有的規章制度最後執行起來都是給自己國人定的,所有的嚴格執法在操作起來都是隻針對自己國人的,然而所有的批評教育都是針對外國人的,換做是個中國人幹這事,會是什麼後果,光是疫情時期,不遵守公共次序,辱罵他人,就讓他變成人人喊打的對象,何況是個外國人在中國的領土上對中國人喊出,中國人出去,這樣的話,初聽這句話,真的有點覺得這個老外是不是腦子進水,是不是他幻想自己在他的國家,敢這麼耀武揚威喊中國人出去,轉念一想,這個老外得平時得狂妄到什麼地步才會在中國人的地盤喊中國人出去?反過來想,他們產生這種畸形的狂妄是誰慣的?是誰在一直奴顏歡笑的對待他們?我們都知道,但是我們都不願意管,那些在地鐵上胡吃海喝的外國人,那些丟掉自行車半天就找回來的外國人,在中國,他們的待遇真的太好了,好到他們都不願意回去了。

國家要強大,國家要發展,都離不開人才,引進人才。吸引外國友人來中國,這無可厚非,但是我們同時也要有配套的專業的可操作的法律法規來約束在華外國人的言行,你不敢管,我不想管,誰管就是誰的麻煩,抱著這個心態總有一天會釀成更大的社會麻煩。在中國,普通老百姓非常痛恨特權階層,外國人超越普通公民的待遇,會讓一個社會失去公平,長此久往,會助長外國人的囂張氣焰,會給他們一種幻覺,我在中國是大爺,難道我們希望看到將來,外國人都覺得自己在中國是大爺嗎?那個任人欺壓的清末時代已經過去100多年了。我們自己應該硬氣起來,不卑不亢有禮有節。

二,廣州尼日利亞外國人打傷中國護士,發生在廣州八醫院, 一個男人打女人就不應該,何況在疫情期間,毆打醫護人員,我想不明白,我們國家的人已經淪為連非洲國家的人也可以這樣欺壓了嗎?到底是誰給了他們這麼大的底氣,讓他們居然敢在另一個國家隨意毆打他人,在疫情防控期間毆打醫護人員,甚至用嘴去咬,這完全是潑婦野蠻的行為,試想,中國人在外面遇到這種情況,敢這麼隨意毆打他們嗎?受傷護士發朋友圈訴苦之後,紅腫的面容,血跡斑斑的臉龐讓人怒火中燒,居然還有所謂的醫院主任大罵護士說她擴大影響,真不知道這樣的人是什麼心態,自己的醫院的同事被外國人打了,自己不去譴責反而還希望低調處理。就為了保住烏紗帽?

疫情之下,外國人不能有特權


有時候真的覺得這個軟字,壓在心裡很沉重,不知道什麼原因的軟,按理說,目前國家強大了,沒人敢隨意欺辱我們,為什麼這些外國人在中國可以無所顧忌地做出傷害中國人尊嚴和身體的行為?為什麼?我們真的拿這些人沒辦法?

我覺得,只有自己強大,別人才會尊重我們。別人才不敢隨意踐踏我們的尊嚴和身體,當我們對錯誤的行為沒有規則制度去有效的限制和懲罰,當我們只會忍耐的時候,不會激發他們的同情心,。只會讓他們覺得我們很好欺負,只會讓他們產生錯覺,認為踐踏我們的尊嚴無所謂,隨意違反我們的社會規則只會挨批評而已,社會必須要公平才會讓社會更加和諧的向前發展。

縱容惡人,就是傷害好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