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文化意义?

聿剑培训师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语出《论语·里仁》篇,此句中,“欲”译为“要、需要”。“讷”字很多时候会被译为“谨慎”或者“迟钝”,“在这里事实上是指“不迅速”之义,就是不着急慢慢来;“讷于言”就是说话时不要慌乱,缓缓从容道来,孔子讲的是作为一个君子说话上一定要慢一点。

“敏”就是“疾速、敏捷”。“行”就是“行动”;敏于行,就是行动上要快速。

孔子在此句要求君子要做好两个方面,一个是说话,一个是行动。说话的要求是:缓慢;行动上的要求是:快速。

这一快一慢很有些意思,像东方哲学中的阴阳之说,一个表现形态刚健强劲,一个表现的柔弱守拙。说话要做到缓慢内敛,行动要疾速激情,这样就合符“一阴一阳谓之道”了;一张一弛、一块一慢按照道的规律做事就会少犯错误。事有阴阳,这句中也是阴阳并存,如果抛开阴阳观不论,我们就事论事地看待孔子这句话,也是可以发现不少生活智慧的



静说贤论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此古语我是这样理解。

孔子说:”德行高尚的人对人处世从不夸夸其谈,而是用敏捷的行动来证明。"

人有三类。一类烂言不干。二蛮干实干。三类巧干实干。

第一类人巧舌如簧,夸夸其谈,做事拈轻怕重。大多情况充当领导指挥者,遇到自己一个人的事则有头无尾,一事无成。

第二类人少思考只懂埋头苦干,不看效果不计时间不管好坏。黄牛的精神可嘉,就是恨铁不成钢。

第三类人是巧思巧干的人,做事多快好省。这类人智商高,若再修行品性道德,就是孔子说的君子了。

在芸芸众生当中,君子就是鹤立鸡群的人。武能治国,文能安帮,名满天下。


88何明远


【原文】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注释】 讷nè:讷,言难也.――《说文》.不善于讲话,迟钝.这里指说话要谨慎.敏:敏,疾也.――《说文》.聪明,机智,迅速,反应快.【意译】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意义】君子说话的时候要谨慎,而在行动的时候要积极.直白点的;管好自己的嘴巴,做好自己的事情要积极的哦!【出处】 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孔子强调真正的君子应该少说话多做事,夸夸其谈并非最佳选择。

东晋时期,王徽之三兄弟曾到太傅谢安家里做客。王徽之和王操之说话较多,且谈的多为琐事俗事,而王献之简单问候之后再无多言。事后谢安的宾客问这三兄弟谁更胜一筹。谢安认为是王献之,其理由是“吉人辞寡”。

把该说的话说到就可以了,不必啰里啰嗦个没完,那样反而会“败品”。即中国人常讲的“多说无益,点到为止。”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这里的“讷”是忍而少言,“敏”是机敏、积极,意思是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这句话告诉我们说话要慢慢说,要三思而后说,不要口不遮拦,信口开河;办事情一定要积极敏捷、果敢决断、雷厉风行,不要拖泥带水。不然言多必失,祸从口出,却不知所以然,岂不误了大事;而做事优柔寡断,机会必将贻误殆尽。


攀阅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欲讷之于言,而敏之于行”现在不难看出,这句话的意思:作为一名真正的君子,就需要讷于言说之词(讷于言:少说无关的话语,慎于言),而且还要在做事行动方面要快捷!总的来说就是,君子在言语方面要慎于言词,以免招来祸患,在行动方面要迅速果断,以免错失良机!


心道无极


这句话实际断法上需要重新调整一下,应该是: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欲,可以解释为,想法,需要,应该,结合,君子欲,解读为应该更为合适。那相反的是什么?应该是:小人欲,敏于言,而讷行。

讷者,言在内也,讷于言,就是把话放在肚子里,别有什么说什么,想到什么说什么。

敏者,快也,敏于行,就是行动要及时,快速,别拖拉。

与其说,理解文化意义,不如说是人生意义,每个人的风格意义。

换成现代的话就是,少说话,多干事。

现在不是也有人说:好马长在腿上,好人,张在嘴上。实际意义在于叫我们善于表达,及时表达,正确的表达,光说不练是假把式,光练不说是傻把式。

孔子为啥要这么说呢?

这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孔子倡导的行为准则,其更深原因实际与孔子自身的遭遇与生活环境是有极大的关系的。

我们知道孔子是一个破落贵族的子弟,在冠带之前,其实他都不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所以才有了那句“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的说法。

本来以为自己是一个青铜,结果发现自己是个贵族的后裔,想想对少年的孔子是有很大刺激的,特别是当他知道自己是贵族身份,而又想以贵族身份去参加一个活动,被无情的拒绝以后,可以说对他的打击是很大的。

应有的身份得到承认,不能与其他贵族有着同等的地位,在少年时期,其实孔子只能

讷于言,因为没有人愿意听他说,当时的贵族大夫是看不起他的。

但孔子坚信自己的贵族身份,又想要得到别人的承认,特别是他把“恢复周礼”作为自己的毕生的理想与志向,他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同。

那唯一的办法,只能是,敏于行,做出来叫你们看看。

用周礼当中贵族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做到凡事“合身合理”,这种与众不同的做法与行为,自然慢慢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标签。不是贵族的老百姓会说,你看,孔丘才是真正的贵族,你们这些贵族都不如他。

随着人气不断的抬升,孔子才逐渐引起权贵的注意。从孔子的成长经历上来讲,讷于言,而敏于行,就是孔子自身成长的真实写照。

而他因此要求自己的弟子这样做,就显得很正常了。

这句话对不对呢?其实说对也对,说不对也不对,他从文化意义的角度上看,正好与西方倡导的行为风格相反。

在西方,最能说的是谁?不是脱口秀演员,不是新闻评论员,而是总统大人。

不管是干啥,你首先得能说,干的好不好是之后的事,得先说的好,总统说的不好,那就没机会干了。

换个角度来看,其实说就是行,行就是说了。

中国自古受讷于言,而敏于行的思想影响,所以大多数中国人似乎不善言辞,但现在社会不同了。从某个角度上看,我们现在奉行的大多数行为准则是西方的。

纳于言会吃很大亏,而敏于言就有成功的可能。

能说的人一样可以功成名就,比如能说的口吐白沫的张雪峰,靠着一张嘴满中国的说;当然他比罗永浩就差了,一场发布会妥妥的就是一个“相声专场”,手机说没了,还可以直播带货,凭什么,不久是凭着敏于言的那张嘴么?

当然,最好是敏于言又敏于行,看看我们的马云先生,两个做的都炉火纯青,自然也就成了“亚洲首富”。


子平易的逻辑命理


这句话的意思是告诫我们要做行动的巨人,不要做行动的矮子,少说多做。这一点让我联想到闻一多先生,他有一句名言,叫别人是先说后做,我是先做后说,别人是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闻一多用平易近人的语言说出了讷言敏行的真谛。在当今社会,做人做事也如此。要少说多做,少说多想,只有这样才能脚踏实地,做出一番事业。



涂涂读书


字面意思就是君子希望自己在言行上木讷,而在行动上敏捷。

说得多永远不如做得多。说话说得越多就越容易出错,说多了常常容易陷入他人口舌是非中,这不利于君子自我修为。《道德经》里说到: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所以不要总想逞口舌之快,总想争赢谁,把宝贵时间用在磨练自己,多干实事上,才是明智的选择。


天雨长风


这句话是指多动手实践,少说大话。

对我们来说有很重要的意义,实干兴邦,空谈误国。整天夸夸奇谈,不如动手一干,实践才能出真知。对个人来说可以提升自己是素养,让事业更加一帆风顺。对国家来说,如果人人都是实干家,可以增强国家的竞争力,实现国家的复兴大业。


傫傫若遗


少说多做,别夸夸其谈,做行动的巨人[灵光一闪]


禄和书话


少说话,多做事。

但凡有能力的人,话语少,但是都是说事物的本质,抓住关键点。然后做事,机敏,干练,不拖泥带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