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關係好的家庭,家長都做對了哪些?

親子關係好的家庭,家長都做對了哪些?

來源:錢志亮工作室(ID:qzlgzs)


後臺不時會收到家長這樣的一些留言:


“孩子不喜歡和我們說話,在家裡的時候基本就把自己關在房間,吃飯的時候才出來一會。”


“孩子今年上二年級了,平時讓他做什麼全當耳旁風,一點都不聽我的話,氣死了!”


“孩子自從到了青春期,和他爸的關係越來越差,經常吵架,天天和他爸對著幹。”


具體情況不同,但反映出來的問題本質是一樣的:家庭中的親子關係不好,隨之產生了一系列的教育難題。


《正面管教》一書中說到:“要獲得孩子心甘情願的合作,我們需要先贏得孩子的心。”


親子關係好的家庭,家長都做對了哪些?


你願意和誰談心,接受誰的建議,通常是尊敬的、信任的、關係好的人。


我們與不同的人對話,產生的情緒也會不同。比如同樣一句開玩笑的話,從不熟的人口中說出來,可能會讓你火冒三丈,但從親密的朋友口中說出來,你只會覺得搞笑、歡樂。


孩子也是一樣。


如果他和父母一直有一個良性的互動,尊敬、信任父母,那麼父母說的話更加會讓他信服,和父母對話時的情緒也更加理智、平和,而不是憤怒、激動。


如果親子關係不好,父母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力就會大大減弱,教育的有效性隨之大打折扣。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總是強調,親子關係大於教育。父母若想教育好孩子,首先就要把親子關係建立好。


觀察過許多親子關係良好的家庭,那些家長主要都做對了這4件事:


- 1 -

懂得剋制

宅家期間,一位曾經教過的學生跟我分享了她和孩子之間的故事:


有一段時間,上初三的孩子成天打遊戲,也不寫作業,她忍不住天天嘮叨,“該寫作業了吧”、“天天玩手機,你真不急啊!”“手機給我!看你這個樣子就煩!”


這樣的提醒並沒有起到作用,反而每次她越是說,孩子越是拖延、不行動,面對她的時候一臉不爽和不耐煩。


看情況沒有好轉,她乾脆也不說了,自己做好自己的事,想讓孩子自己意識到問題所在,靠自覺


沒想到這樣的“不作為”,孩子卻發生了變化,慢慢地開始規劃自己的假期,每天完成一定量作業,按時收看老師的課程直播,做筆記、寫錯題,母子之間的關係也變得更和諧。


後來她和孩子聊天時,孩子坦言:


“有時候不知道為什麼,你越是讓我做什麼事,我反而不想做了,你一說,我就會覺得好像變成這件事是為你做,於是非常不情願、很抗拒。其實媽媽,我都這麼大了不是嗎,我可以自己處理好自己的事情,你也應該給我充分的空間。”


她一下子明白了很多,自己認為是“為孩子好”的提醒、囑咐,反而是一種對孩子的干涉和控制,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與叛逆,隨著孩子的成長,他需要更多的空間和自由,學會自我管理,發展內驅力。


不得不承認,現實生活中許多父母,恰恰就是以“愛”為名,行“包辦、控制孩子”之實。


他們總說“為孩子好”,卻沒有想過孩子到底需不需要,沒有問過孩子“喜不喜歡”,更多的只是為了滿足自己內心的某些需要,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孩子身上。


比如給孩子過度的照顧,替孩子解決一切問題,鞋帶散了,趕緊給他繫好;和同學發生矛盾了,跑學校找同學問情況;


比如按自己的喜好讓孩子每天穿自己搭配的衣服,哪怕孩子不喜歡、哭鬧;


孩子不喜歡鋼琴,卻強迫孩子上鋼琴補習班,責怪孩子“不知好歹,我小時候想學還沒這麼好的條件”;


親子關係好的家庭,家長都做對了哪些?


父母的愛,不小心就變成了一廂情願的干涉與控制,孩子掙脫束縛、渴望獨立的行為,逐漸演變為對父母的不滿與反抗。


想要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父母需要尊重孩子成長髮展規律,不做孩子走向獨立路上的阻礙。


剋制那顆包辦的心,永遠不要在孩子請求幫助前干涉、插手,讓孩子充分體驗、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


剋制對孩子的控制慾,尊重孩子的喜好、個人想法,給他可以做選擇、做決定的自由。


做一個有界限感的父母,隨著孩子的成長捨得放手,給孩子充分的成長空間。


- 2 -

學會信任

很多孩子小時候都被父母不信任自己的行為傷害過:


上初中住校錢丟了,回去跟媽媽說,媽媽質問我:“怎麼就你的錢被偷了?自己悄悄花了不敢承認吧。”


小學時被人欺負打了回去,結果對方的媽媽找到家裡,我解釋,我爸不相信,轉身給我一巴掌:“你不招惹別人,別人會欺負你?”


初中下晚自習和男生同桌一起走一段路,媽媽看到了,回家後說我“早戀,女孩子不自愛。”


生活中也有許多父母,總是用懷疑的目光看待孩子:


孩子手機發訊息,就覺得是在早戀;

在房間呆的時間長了,就覺得孩子是在玩遊戲;

孩子明明說的是實話,卻認為他在撒謊······


知乎上有人問:成長過程中,是什麼導致孩子不願再跟家長溝通了?


有個高贊回答:“失去信任”。


親子關係好的家庭,家長都做對了哪些?


不信任孩子的父母,也不會贏得孩子的信任和好感,只會變得更加反叛,親子關係更加冷漠、疏離。


就像一位同事曾經說:


“我家孩子每次在房間的時候,孩他媽總喜歡時不時送點水果、牛奶,我知道她是不相信孩子,想看看他是不是在寫作業。有一次我認真地跟她討論過,以後不要這樣了,我們應該信任孩子。後來孩子的表現也沒有讓我們失望。”


不管是何種關係,一旦出現不信任,肯定很難變得緊密和深厚。


想要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父母要充分信任孩子,不要總是用懷疑、質問的語氣去猜忌孩子:


“早上起這麼晚,昨晚玩手機熬夜了吧?”

“學習成績下滑這麼多,是不是談戀愛了?”


與其總是懷疑這懷疑那,不如坦誠地和孩子好好聊一聊。


父母給孩子信任,孩子會更有勇氣和自信,更加自覺自律,因為他會不自覺地想要對得起父母的這份“信任”。


否則,你越是懷疑什麼,孩子反而越是會變成你懷疑的那個樣子。


- 3 -

注重有效溝通

美劇《小謝爾頓》中有一個片段,讓我印象很深。


為了還上修冰箱的錢,小謝爾頓去賣報紙賺錢,付出很多卻收到很少的報酬。


晚上回到家,看到家裡人說說笑笑開心吃飯的樣子,心裡不平衡,朝家裡人發了一通脾氣後就回到自己房間。


這時候爸爸去房間找他,沒有批評和斥責,耐心地聽小謝爾頓的抱怨並表示理解,接著現身說法,聊起了自己一天的生活,然後問他,“但你有沒有發現,我不會回到家裡來拿你出氣。”


小謝爾頓思考了一下給出了肯定回答:“是的,你沒有。”


爸爸最後告訴他:“每個人都很辛苦,但不對愛你的人亂髮脾氣是最基本的責任。”


親子關係好的家庭,家長都做對了哪些?

我覺得這一段可以算是父母與孩子溝通的範例。


對於孩子不當的行為,第一反應不是朝孩子發脾氣、斥責孩子,而是真誠、耐心地和孩子深入溝通,瞭解孩子發生了什麼,知道情緒產生的原因並表示理解。


至於該教給孩子的道理,再從自己的經歷中或是其他的方式,讓孩子能夠換位思考,從中懂得。


然而現實生活中,面對同樣的情況,有多少父母可以做到這樣呢?


大多數父母,平時和孩子的對話中,經常充滿了情緒的宣洩、對孩子的壓制、情感上的綁架。


比如朝孩子發脾氣、大吼大叫、居高臨下地講大道理、命令孩子做什麼,以及最常用的”我還不是為了你好”。


親子關係中,比起道理、對錯,情感和感受上的接納和理解更為重要。


要做到有效溝通,意味著家長應該放下指責、評判、說教,平等、真誠地和孩子對話。


不管發生什麼,首先能夠控制住自己的情緒,瞭解背後發生了什麼,再做處理;


學會站在孩子的立場,設身處地地體會孩子的感受和情緒,表示接納和理解,而不是站在大人的立場忽視和否定。


父母與孩子之間多進行有效溝通,才能增強親子鏈接,親子關係得到良好發展。

親子關係好的家庭,家長都做對了哪些?


- 4 -

不把全部重心放在孩子身上

中國式親子關係中,有一種很畸形的現象,那就是父母把全部精力和資源都放在孩子身上,哪怕犧牲自己,也要成就孩子。


然而這種模式,最容易導致父母和孩子雙方的心態和狀態問題。


父母操勞疲憊、過度焦慮、情緒不穩定、急功近利;孩子在高要求、高期待下,也充滿壓力和焦慮,內心備受痛苦和折磨。


在這種情緒和狀態都不穩定的情況下,親子關係的那根弦最容易繃斷。


就像電視劇《小歡喜》中媽媽宋倩和女兒英子,表面平靜的日常生活下,藏著英子壓抑、疲憊、想要逃離的心,母女二人多次爆發激烈的爭吵。


其實教育孩子,從來都不應該是一個犧牲父母成就孩子的過程,好的教育,應該是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長,實現雙贏。


親子關係好的家庭,家長都做對了哪些?


育兒專家王人平老師也說過:


“親子關係,本質上也是一個人與自己的關係的投射。我們說‘愛人如己’,沒有‘己’,沒有‘自我’,便沒有能力去真滋養孩子。”


對自己足夠接納、滿意的父母,能夠更好地接納孩子、看到孩子本身的樣子,不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在孩子身上,不會執著於通過孩子來實現自己未完成的心願。


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也要注重個人成長和學習,二者是不矛盾的。


父母把一部分精力和能量用在認識自我、完善自我身上,處理好與自己的關係,才能更好地處理與孩子之間的關係。


父母努力進步的樣子,也會被孩子看在眼裡、當做榜樣,同時得到孩子的尊重。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