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曾在禹城张庄修盖,现已基本无存

大明朝朱元璋曾在禹城张庄修盖了三十三间大庙,现已基本无存,该村人文之士邢繁禄等人,正在搜集资料,意重修三十三间大庙,铭记历史。

三十三间庙的由来|朱元璋曾在禹城张庄修盖,现已基本无存


(图文无关)

三十三间庙的由来

整理者|邢繁禄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建立大明王朝,修建皇宫的同时也在“家乡”盖起了三十三间大庙,人称“民间小朝廷”。但却不在凤阳而是在禹城,这其中也不乏传奇故事。

三十三间庙的由来|朱元璋曾在禹城张庄修盖,现已基本无存

(实景拍摄图)


旱地捞鱼


禹城市张庄镇北去三里有一千人大村,因村西有一古老的三座大殿的庙而得名三殿庙。相传村里有一风水先生名叫李闲云。因为他为当地百姓办了不少逢凶化吉的事而深得人们崇敬。他膝下三子三媳,但都无后。一天三儿媳回娘家去了,大儿媳和二儿媳找到公爹埋怨,“您整天给这家破灾、帮那家除难,咋也不看看咱自家的风水宅?”李闲云正在闭目捻须养神,听到儿媳问话便睁开眼道:“有一紧要事我正想告与你妯娌俩。待傍黑时,你俩抬上鱼网到村西庙场院上拉鱼。切忌,东西拉三网南北拉三网便回。”言罢又闭目静思。 傍黑时分妯娌俩按公爹吩咐,抬上鱼网来到村西庙场,先东西后南北各拉三网。她们边拉着网心中边嘀咕,拉鱼不到湾里、河里,偏让到这光光的庙场,莫非要旱地拾鱼?拉罢最后一网正欲愤懑收网而归,忽见亮光一闪,一金身鲤鱼跃入网中。俩人惊喜异常,这次老三回娘家没沾光,咱俩拉来的鱼咱俩吃,连刺也不给她留。 老大媳妇拿碗盛鱼吃时却嗅到一股恶臭味,便将碗推向老二媳妇。老儿媳妇一闻也直皱眉头。二人推来推去谁也吃不下,便想着留给老三媳妇好了。 老三媳妇从娘家归来,受到大嫂的“盛情款待”。不过她端碗吃的时候,忽想起公爹,婆婆早已去世,公爹少人照管,应先给公爹享用。于是她端着鱼来到上房,请老人吃鱼。老人称赞:“还是三媳妇心肠好,这鱼谁都享用不了,只能你一人吃下。”推让再三后,三媳无奈,只得一人吃下了那条金身鲤鱼。

三十三间庙的由来|朱元璋曾在禹城张庄修盖,现已基本无存


紫气东来


一日清晨,紫气城里的观象师李野鹤发现,东南方向的上空似有紫气缭绕。待观望一会,便匆忙禀报了皇上“通观东南方天象,怕是有乱臣贼子降世反我天下。”皇上闻听怒目圆睁,誓要捉拿乱臣贼子。 李野鹤率两千人马一路巡察至禹城张庄镇后,便下令驻兵张庄,每日派亲兵把守路口要道,但凡有孕妇,格杀勿论。

涂灰变容


一日,几个亲兵行至三殿庙,而李闲云三儿媳妇正身怀六甲,他掐指一算亲兵要来,便唤三媳至上房,找出老伴穿过的衣服让她穿上,随后用香灰往三媳脸上抹了三把,三媳竟成了一个奇丑无比的老太婆。 此时窜进两个亲兵,见是对老夫妇,便要离去,但一亲兵却发现老妪身怀六甲,便要杀人,李闲云解释说是老伴儿身染气鼓症,并非怀有身孕,两亲兵闻罢这才离去。闲云野鹤


闲云、野鹤四十年前是五峰山道长李长清的门徒,闲云长野鹤五岁为师兄。二人在五峰山中熟读《老子》《庄周》,修炼十年,各有千秋。出山后一个归居田园还俗布衣;一个青云直上,辅佐皇朝,一别三十年未曾见面。一日野鹤却私访到了闲云家中。而此时闲云三媳正于东厢房卧床待产。 野鹤发现闲云家中似有福星高照,不过二兄弟见面先是阵长拉短叙。当问及家人时闲云表示:夫人早已下世,长次子也已夭亡,只剩下三子在江南跑生意,常年不归,祠下无丁。但野鹤却说闲云家宅吉星高照,将有大富大贵之人降生。 野鹤离开一个时辰,三媳便诞下一个满脸折皱似疤痂,丑之又丑的男婴。闲云却说这是金鲤投胎,新帝转世。而且要送之三殿庙借宿的朱氏夫妇方可活命。 朱氏夫妇接过婴儿后,闲云说“孩子若是命短,就冻饿而死;孩子若是命大,就是一代帝王。”


三十三间庙的由来|朱元璋曾在禹城张庄修盖,现已基本无存


-------------------本文由三十三间庙村人文之士邢繁禄先生供稿,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