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道德經》:對不起,你有你的規則,我有我的“道”!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jiào)。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我讀經典】

第一句話:道可道,非常道

古文今譯:可以用言詞表達的道,就不是常道

我的理解:道可以用言詞表達,可以去遵行,但那不是永恆不變的道,為什麼?

首先,語言是有侷限的,把道講出來,也就變成一個有侷限的道了,就變得片面了。像我們現在不都這樣講嗎?“我的語言不足以表達我的思想和情感”。其次,無論是任何事物,我們可能只理解了其中一部分,落到紙面上的都是其中的一部分。一旦被我們以固定形式講出來了,那其中的奧妙可能就沒有完全表達出來。

所以,話講完了,大家不要執迷,就是這麼一說,理解了“道”的內涵可以去遵照執行,但不要執著於文字,執著於形式,應該根據當下的情況調整和變化,生活中很多錯誤不都是因為執迷了嗎?

比如,有人發文斷言說“人一天要喝八杯水”,這真的對嗎?我們想冬天和夏天應該一樣嗎?老年人和年輕人一樣嗎?陰虛和陽虛一樣嗎?不應該這麼理解。我們知道了多喝水有益於身體健康這個道理了,在生活中根據自己身體的需要去調整,還要視不同的情況而變化。

再比如,我們要到某個地方,你知道了一條路可以到達,但這絕非恆定的一條,你又何苦執著於自己的“道”才是對的,或者認為僅此一條呢?去往這個地方的道路可以有無數條。

我讀《道德經》:對不起,你有你的規則,我有我的“道”!

第二句話:名可名,非常名

古文今譯:可以說得出來的名,就不是常名

我的理解:萬物可以被定義、命名,但那不是永恆的名,什麼意思?

比如,我們可以說一個人是好人或者壞人,但這個“名”不是永恆不變的。為什麼?有時候壞人一念向善做了好事,就這個事他是壞人還是好人?有時候好人心生惡念做了一件壞事,那他是好人還是壞人?所以一個人本身是沒有所謂的好或者壞。

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對萬物定義、命名,這叫“名可名”,然後便有了各自的稱謂、概念,但那不是永恆的名,所以是“非常名”,可能只反映了這個事物的一部分,無法涵蓋它的所有,而且時刻在發生著變化。不要認為我們窮盡了事物所有的本質,什麼都瞭解了。

比如,一個在工作中沉默寡言的人,回到家對老婆和孩子呵護備至,在同事看來他可能是個不近人情的人,但在太太眼裡他是個好丈夫、好父親。

所以,對事物不要過於執著,一切事物的稱謂、概念都是人為定義、命名的,並非是永恆不變的,換個角度就可能完全不一樣了。如果過於執著,往往會作繭自縛,讓自己困於其中而徒增煩惱。

我讀《道德經》:對不起,你有你的規則,我有我的“道”!

第三句話: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古文今譯:無,是天地的本始;有,是萬物的根源。

我的理解:名,不就是定義、命名嘛,天地萬物開始的時候,“不見其形”,混沌一片,給它起一個名字,就叫做“無”,但其中卻含藏著未顯現的生機,等萬物產生了,我們把這萬物之母,給它起個名字,叫做“有”。

所以,世間萬物都是從無到有,從無名到有名。

......

第四句話: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jiào)。

古文今譯:所以常從無中,去觀照道的奧妙;常從有中,去觀照道的端倪。

我的理解:天地萬物開始的時候叫做無,後來又有了,萬物產生了,沒有無就不知道什麼是有,所以我們觀察事物要從無和有的角度,常從無中去觀照它的奧妙,常從有中去觀察它的邊際。

比如一個杯子,它為何會產生?是怎麼形成的?這是從無中去觀照它的奧妙。這杯子出現了,它是怎麼樣的?都有什麼妙用?這是從有中去觀察它的邊際。

......

第五句話: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古文今譯:無和有這兩者,同一來源而不同名稱,都可說是很幽深的。幽深又幽深,是一切奧妙的門徑。

我的理解:萬物從無到有,有和無是任何一個事物都具有的,是一體同源而不同名稱。所以我們看問題、看事物不能只看見有的方面,也得看見無的方面,都可說是很幽深的,這叫做玄。無中還有“有”,有之中還有“無”,這就是玄之又玄,是一切奧妙的門徑。

我們總能看到萬物有的妙用,而容易忽視無的妙用。比如,我們住的這房子,沒有中間無的部分,那還怎麼住人呢?

......

你有什麼更好的想法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