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苑水世界

時間 |2020.04.01作

沙苑在大荔縣境南部,居渭洛之間,“繭狀”橫亙40公里、面積400平方公里,可謂廣袤、更稱得上神奇。她前世是水,今生是沙,漫長的中間帶亦水亦沙亦精彩,河、湖、泊、池、泉、溪……沙的王國、花的海洋、水的世界,沙苑水墨丹青萬千錦繡。

沙苑水世界


沙苑水世界

水 之 源

300萬年前洪荒時代,眾多的河川、溪流齊聚今大荔東南,就此形成了面積達2.3萬平方公里,封閉於秦晉豫金三角地區的龐大水系——古三門湖。碧波盪漾的三門湖存在200萬年之後,受地質構造運動影響,盆地逐漸上升,氣候趨於乾旱,湖面日漸縮小,湖水鹽鹼提升,但依然壯觀浩渺。滄海桑田的根本改變在於人,大禹破中條、秦嶺,導水成大河滾滾東去,“緊水沙,漫水泥”,渭洛河成型,沙苑應運而生。要說三門湖就此徹底消亡也不確切,今天運城鹽湖、渭南滷陽湖和大荔朝邑湖,都是寶貴的地質遺留。

沙苑世家馬自強贊曰:“沙阜來天地,夾流渭洛分。推移猶浪跡,起伏故龍紋。”道出了沙苑因水而靈,天生飄渺、神秘的魅力風韻。這片中國內陸最大的沙漠地帶早見於經典,《周禮》記載沙苑地理形勝,“正西曰雍州,其山鎮曰嶽山,其澤藪曰弦蒲,其川涇汭,其浸渭洛。”其中“鎮”為一方的主山;“藪”(sou)為大澤,水聚集的地方;弦蒲為大澤的名稱,而“其川涇汭,其浸渭洛”的意思是“能通航的河流有涇水和汭水,能灌溉的河流有渭河與洛河”。沙苑泉脈湧動水草萋然,最是適合牧養,自殷商時期劃“囿苑”西周時大荔戎部落在沙苑專事畜牧,“五胡亂華”時期大漠地區少數民族逐鹿中原定居沙苑,隋文帝楊堅建立皇家圍場,唐建沙苑城宋置牧龍坊“苑中騋牝三千匹”“內外馬數將盈億”,全衝著沙苑的豐草青青、碧水潺潺。

沙苑水世界

水 之 利

沙苑的地質地貌最是特殊,有谷有嶺,泉流潛在深沙下谷,經過天然沙濾甘瀾清甜,宜於飲用、農灌,彙集在一起便成聚寶盆。曾幾何時,沙泉、沙井遍佈,鯽、鯉、鰍、鯰野生,人們栽藕種菱,頗有江南之風。《沙苑志》載,苑內泊池甚多,麻子池、太白池、蓮花池譽美“四泓”。太白池在韋林馬坊頭西南三里處,周長十多里,深幽難測的樣子,池的上空常有云氣繚繞,也能招致降雨。傳說池中有大鱉,曾經抓吃飲水的馬,人們把它當做神明。太白池的北面是蓮花池,遍生蘆葦,產藕產鱔。麻子池在太白池正北五里處,周圍長約二十里,多植蓮花,開花時一片燦爛,映照雲天。

民國本土史學家李自反先生在《沙苑志》言道:沙苑田必有井,井必有水,水必暢旺,然後生計有把握,此沙苑農家之定律也。每井一口或架三枝轆轤,或搭兩輪水車。鐵聲、木聲彼此相應,人稱為沙苑一景。井之周圍高者喬木,矮者灌木,果蓏藥蔬或架或棚,農夫乘涼乾梆秦腔,此沙樹濃蔭,又為沙苑之一景也。景之所在即水之所在,水之所在即利之所在,田之有景、水之有利是農家特殊之苦交換之所得也。比起作者筆下的述說美,現實中的沙苑曾幾何時滿眼綠樹、遍地花生,“潽滻井”澆水灌田,清水盈盈,水面如鏡。岸邊的蘆葦因水豐而挺拔,水車代替了柳罐提水澆園的歷史。橫穿沙苑的排鹼渠,綠草如茵,清水盈盈。村前樹下的吃水井,水擔勾掛上桶就可把水提上來。沙苑人形容“牛蹄窩裡都是水”,水的豐富營造出一派勃勃生機。

沙苑水世界

水 之 秀

歷史的沙苑雖是幹沙瀚海,但生態的沙苑並非不毛之地,若干年前沙丘間有泉水,沙坑、沙窪、沙池、沙濠、沙瀵溢出涓涓細流,匯成線線沙溪、串串明珠,清水盪漾、波光粼粼,泉旺魚肥,滋生出豐茂的水生植物,養育出魚蛙蝦蟹,浸潤著乾燥的沙漠。於是,沙窪里長出了青草,沙湖中鋪滿了荷萍,沙溪旁栽滿了喜水的金針,沙丘上植滿了耐旱的棗樹,沙地裡種上一片片花生,一年四季詩情畫意。春暖時節洛岸桃紅,清淺如鏡的蓮池水塘平添滿袖清香;初夏細密的棗花綻放,香氣瀰漫十里不散;中秋佳節棗子成熟,紫紅泛光的累累果實壓彎枝頭極像惹人的寶石瑪瑙;深秋冬初鷹鵲鷺鸛盤旋上空,雁隊高歌掠過沙山,沙苑一幅天設地造的水墨丹青。

沙苑漆沮夾流,其間泉池絕不僅兩三處之多,泊子池環繞泊子村,能使該村地靈人傑,出了“王家一門四進士”等名流。楊樹屯的飲馬池形如半璧,唐代將士渴飲戰馬留美名。隋煬帝築“看花臺”觀花遊勝,上起馳道,下觀水色,官池、龍池、青池、蓮池等莫不清水豐盈,浮深淇蕩,乃黿鱉之鄉,魚膳樂土。最是石槽九龍泉,九穴同流源出一脈,“泉出巨魚長比人,丹砂作尾黃金鱗”。九龍八景之“龍泉溥潤年光久,亞冢流芬歲月長,君子蓮池思品格,桃花仙人想衣裳,叢沙細浪縈千頃,洛水回紋旋一方,溪亭曙靄看隱約,蔬果春林試馨香”無一不是人間天堂的美景。三池、八亭、橋樑、林圃勝絕一時,引得無數文人騷客留戀徘徊於沙苑,賦詩填詞、縱酒高歌,盡享人生愜意之美。沙樹濃蔭,桃李芬芳,碩果累累,自古謂為人間仙境、遊覽勝地。

沙苑水世界

改革開放初期,沙苑慘遭一番“折騰”幾乎喪了元氣,水少了、池幹了,連井水也愈發深了,靈秀之氣蕩然無存。幸在好時代、好政策彌補了些許遺憾,渭河補水、洛河調水,三五年間沙湖、南湖和百十個澇池恍然如夢般復生,撲面而來的水氣讓古老的沙苑青春附體,“青青沙苑柳,枝葉何繽紛。薄暮鴻雁來,牛羊亦成群。宿食澗邊草,飛鳴洲渚雲”,富麗神奇的沙苑完美迴歸。(來源:美麗大荔(美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