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風快報網:奮筆書寫新時代移民“民生答卷”

奮筆書寫新時代移民“民生答卷”——惠水縣明田街道“數說”創新易地扶貧搬遷社區治理工作紀實

  今年以來,惠水縣明田街道突出黨建引領,始終聚焦“五個體系建設示範點、實體經濟發展的主戰場、融貴陽貴安的橋頭堡、城鄉融合統籌的主城區”定位,把建設好新街道推動經濟新發展作為總抓手,把疫情防控和培訓就業作為重中之重,全體黨員幹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定信心、頑強奮鬥,牢記囑託、奮戰一線,紮實有序推進各項工作。

  精準“321”工作舉措,堅決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超前謀劃,疫情初期立即落實321防控舉措。“3”是三個全覆蓋。規範卡點全覆蓋,細化落實村(居)24小時封閉管理,全面減少人員聚集和流動,規範值守卡點18個,街道、村(居)兩級值守幹部64人。入戶排查全覆蓋,利用人工排查+大數據,開展“全方位、地毯式”精準摸排,累計完成排查2.98萬人次,鎖定和落實191名重點對象(即湖北返黔人員46名和1月23日以後外省外縣返回人員145名)。宣傳動員全覆蓋,利用25個小喇叭循環廣播、3輛巡邏車流動播報,128個網格員微信宣傳,印發疫情防控宣傳歌訣10000份、懸掛橫幅50條、製作展板91塊,實現防疫知識家喻戶曉、人人皆知。“2”是兩個百分百。居家隔離百分百,把好入口關,對惠水縣外輸入轄區人員實行百分百居家隔離,把可能造成的疫情傳播風險控制在最低。核酸篩查百分百,對五類人員和191名追蹤到的重點對象實行核酸篩查百分百,進一步阻斷輸入性風險。“1”是湖北返黔人員包保一對一。鎖定和落實湖北返黔人員46名實施“一對一”包保和日跟蹤管理。

  抓實全員人口普查,堅決打好脫貧攻堅決勝戰。嚴格落實四個不摘,做好脫貧鞏固提升持續精準發力。全面鋪開全員人口大普查,做到底數清。在3個村開展2輪全員人口大普查和邊緣戶、脫貧監測戶排查,共普查農戶1918戶、8292人,其中貧困戶81戶243人,脫貧監測戶1戶3人,邊緣戶3戶8人。同步開展社區全員人口大排查,共排查搬遷戶3118戶12760人,3106戶13024人,有勞動力6733人,常年在省外務工省外務工2979人,省內縣外務工820人,縣內務工2519人,有就業培訓需求3268人。全力籌備成效考核準備工作,做到資料實。增派駐村力量,街道自主加派7名幹部到村(社區)專職負責扶貧工作。核准核實實際情況,抓緊抓實表卡檔冊系統“五統一”,完善迎檢名冊和臺賬,對所有建檔立卡戶的一戶一檔和明白卡進行更新完善。

  大力推動“村社合一”,堅決打好低效產業調減戰。不拘泥傳統種養業,全面調減低效農作物550畝,探索多種模式多種渠道實施產業惠及群眾。盤活固有資源,最大程度發揮資源效能。盤活赤土村荒廢多年的275個標準化蔬菜大棚,採取“公司+村集體+農戶”的方式種植精品蔬菜150畝,讓沉睡的資源變成流動的資本。用活扶貧政策,最大程度建好扶貧車間。完成唐人坊扶貧車間建設並投入生產,達成與喜逢源、伊科達、夢飛翔等扶貧車間項目合作協議,篩選3家企業探索實施把扶貧車間建在企業車間,把保底分紅轉變為利潤分紅的合作模式。激活設施建設,最大程度提升社區服務功能。申報建設新民社區農貿市場建設項目,完善社區功能,保障和改善民生。

  探索“1234”就業模式,堅決打好復工復產就業戰。樹立“就業一個人就是激活一個家”的理念,立足明田區位優勢,把握群眾結構的特殊性,探索“1234”就業模式,寫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圍繞培訓就業1個核心。鼓勵企業對在崗勞動力開展企業職工培訓和以工代訓,讓搬遷群眾學到的技能匹配企業最迫切的勞動需求。支持青壯年勞動力就讀職業院校,鼓勵其掌握實現高質量就業的技能。放眼外出就業、就近務工2個渠道。研判家庭實際,區分就業意向,鼓勵青壯年勞動力富足的家庭走出去,到更廣闊的平臺,引導動員勞動力不足的家庭留下來,做到持家和就業兩不誤。落實“各種補貼政策兌現、暢通綠色通道、撤銷防疫卡點實行寬出嚴進”3項保障。為所有赴省外務工的搬遷群眾爭取200元交通生活補助而非只補貼建檔立卡戶;補貼集中務工搬遷群眾免費進行健康檢查;24小時在線為外出群眾出具相關證明;在街道設立長途車票直售點,大巴車開到小區門口;按規定撤銷防疫卡點,召開疫情期間特殊的群眾會——喇叭會,鼓勵群眾走出家門找工作。找準“組織省外集中務工、定崗推薦就近務工、招強做大扶貧車間送崗務工、公益性崗位安置務工”4條路子。統一協調交通工具,集中統一返向廣東、浙江地區轉移輸出務工人員100餘人;舉辦招聘會動員就近務工,入戶走訪群眾復工,社區黨組織主動帶領群眾走進企業找工作。利用扶貧車間提升返崗就業覆蓋率,動員保安、保潔等公益性崗位返崗。據統計,新冠肺炎疫情卡點撤銷以來,移民搬遷勞動力6900餘人,已返崗就業5200餘人,戶均就業率穩步提升。(惠水縣明田街道 趙酌,尹世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