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拐點”到底要來多少次?你還數得清嗎?

第一百五十六期

記者 | 李逸帆 高佳寧 王安迪 王展鵬

製圖 | 盧雪兒

美編 | 王安迪


自2019年12月31日新冠病毒肺炎出現在公眾視野以來,中國的“抗疫之戰”已整整持續了三個月。而在頭兩個月有關疫情的消息中,什麼時候出現“拐點”成為了公眾熱切關注的話題。

如今,國內的疫情逐漸平穩,抗疫主戰場悄然轉至國外,美國、意大利、英國、西班牙等國家疫情形勢嚴峻。而與此同時,有關國外疫情“拐點”的分析與報道卻又“捲土重來”。

拐點這一概念對公眾來說十分陌生。在弄清楚拐點何時到來前,我們需要解答一系列問題:如何定義“拐點”?參照的模型是什麼?如何向公眾解讀“拐點”?

我們梳理了疫情爆發最初兩個月的31篇關於拐點的相關報道,發現在這兩個月裡共有20名專家談到拐點問題。但是由於各自使用的標準不同,一次次的預測也消耗著公眾的耐心。無論是做出判斷的專家學者,還是進行解讀的新聞媒體,都有責任理清證據、劃清標準,以便社會各方採取及時有效的行動。

01

還未到來?無法預測?專家看法眾說紛紜

“疫情拐點”到底要來多少次?你還數得清嗎?

(圖1: “拐點”相關言論與疫情發展對比圖)

“拐點”一詞首次被媒體報道是在1月26日,人民日報客戶端以實錄的方式發佈了對傳染病專家桂希恩的採訪。被問及對新冠肺炎的發展有何預測時,桂希恩認為:“目前新的確診患者一天比一天多,但從頂峰到下降應該不需要太長時間,發病率“轉彎”可以以周計算,預計正月十五前武漢市的疫情可能出現回落。” 人民日報客戶端則以《桂希恩:預計正月十五前武漢市疫情可能現“拐點”》為題發佈了該採訪。百度指數(見圖2)顯示,1月26日以“拐點”為關鍵詞的搜索指數也較前幾日大幅上升。

“疫情拐點”到底要來多少次?你還數得清嗎?

(圖2: 以“拐點”為關鍵詞的百度指數)

之後,專家們對何時會出現拐點眾說紛紜,難以得出準確結論。

中疾控副主任馮子健對疾病流行趨勢比較悲觀,在1月27日央視《新聞1+1》節目上接受主持人白巖松採訪時,他表示現在預測流行的趨勢確實有很大的難度。

高福、鍾南山、張伯禮、曾光等則對疫情表現出樂觀態度。1月28日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院士預計元宵節(2月8日)前情況可能會好轉。同日,鍾南山院士也認為疫情將在一週或十天左右(2月4日至2月7日左右)達到高峰。鍾南山在接受採訪時未使用“拐點”一詞,而是表述為“情況好轉”、“達到高峰”。而當時疫情的發展趨勢也有所回落:1月28日當天,全國新增確診人數1459人,較27日的1771人有所降低。

1月29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則稱“我們期盼的拐點可能將要出現”,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也對張的說法表示認同,並表示“這個拐點的出現,就是武漢人的貢獻”。兩人都在採訪中明確使用了“拐點”一詞。

但是,這種樂觀情緒維持時間不過兩天,1月30日之後,專家們對疫情趨勢的預估則沒有那麼樂觀了。

當日全國新增確診人數攀升至1984人,疑似感染人數也達到了近5000人。中國工程院院士聞玉梅在上海防控工作發佈會上預測,未來20天至一個月(約2月19日至2月29日)會看到“拐點”,比前兩日的預計推遲了近兩週。

1月30日至2月4日,有關“拐點”的預判也在時間上有了較大推遲,美國安德森癌症中心教授張玉蛟、鍾南山、耶魯公共衛生專家陳希均把高峰拐點的預測延後至最早2月下旬。但是中山大學數據與計算機學院副教授胡延慶利用大數據預測,稱“拐點已到”。中疾控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吳尊友則更為謹慎,認為暫且無法判斷“拐點”。

2月4日,全國新增確診人數達到了3892例,成為新冠病毒入傳染病法十幾日以來的“小高峰”。2月5日與6日,新增確診人數有一定回落,分別為3697與3151例。

但暫時降低的數字並未讓專家們表現出樂觀。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王辰院士在6日《新聞1+1》欄目的連線中表示,現在還不能預判疫情拐點。鍾南山也於2月7日再次強調“拐點”還未到來。

拐點來了又去,一再推遲,讓公眾不禁提問:究竟何謂拐點,如何判定拐點?

王辰院士在2月6日接受《新聞1+1》採訪時首次定義了“拐點”:人數先持平然後迅速下降,最後歸於常態或消除疾病的轉折點。

2月10日,《知識分子》公眾號發表對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寧毅的採訪,寧毅首次提出,拐點的概念很模糊,很難預測,還是要重新分析和評估各自的具體資源和疫情情況。

11日下午

,鍾南山在與前線醫院遠程會診時則稱“拐點”無法預測,而根據模型預測,疫情可能在二月中下旬出現高峰。

第二天(2月12日),流行病專家曾光則稱疫情下降“拐點”已出現,但還潛在上升“拐點”。此處曾光所稱的“拐點”,定義則與幾日前王辰定義的“轉折點”不同。他認為:“拐點是指傳染病流行趨勢的轉折點,就是一個時點的概念。對流行病學工作者而言,經常看到流行趨勢圖中,全國或某一省市各種傳染病疫情下降的拐點和上升的拐點,以及升降拐點的交替轉換。”

至此,爭論繼續,專家們對於如何定義拐點仍未給出確切的結論。不過,關於拐點何時到來的預測從未停止。

到了2月17日,中山大學附屬三院感染科副主任林炳良宣稱:湖北“省外拐點”早已到來 —— 這是專家們首次區分不同地區疫情“拐點”。

但就在同一天,鍾南山在與武漢前線醫療隊的遠程會診中表示:2月中旬病例數將達到峰值,而峰值不等於“拐點”——達到峰值並不意味著達到峰值後馬上下降。

19日晚的《新聞1+1》欄目上,王辰院士再一次對話白巖松,並表示現在拐點“有不同的定義”,而“拐點是一個因變量(結果),我們控制好自變量(導致結果的原因)才是重要的”。

傳染病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院士也於20日稱“如果所有的感染病人都找出來了,那才是’拐點’到了。”

21日衛健委專家組成員蔣榮猛則認為傳染病防控沒有“拐點”:“流行病學上的拐點和股市行情的拐點不一樣。只要新增病例沒有歸零,就說明還有傳染源。”

2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全國疫情發展拐點尚未到來。” 隨後幾日央視、人民網的評論也稱,儘管部分地區出現了新增病例零增長的狀況,這並不意味著“拐點”的到來。

此後,有關“拐點”的討論也逐漸平息。如百度指數(圖2)所示,關於“拐點”的指數於28日左右迴歸至較低狀態。

02

定義模糊的“拐點”

“拐點”一詞並非醫學專用術語。《現代漢語詞典》對“拐點”有兩條定義:“①高等數學上指曲線上凸與下凹的分界點。②經濟學上指某種經濟數值持續向高後轉低或持續向低後轉高的轉折點:經濟運行出現回升。”

這次疫情中,“拐點”一詞也並非首先出自醫學專家之口。而是人民日報客戶端在報道時將專家的判斷總結為“拐點”一詞。

核真錄記者蒐集整理了1月26日至2月28日近一個月提及或有關“拐點”的報道,共31篇(如圖1時間線所示)。從發佈“拐點”討論的主體來看,31篇相關報道共涉及8名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成員、11名國內外衛生領域專家學者、1名世界衛生組織官員。這些對於“拐點”的討論出現在媒體專訪、新聞發佈會以及學者的論文中。

而學者們在討論“拐點”的定義時,核心問題有兩個:

  1. 判斷“拐點”到來的標準是什麼?
  2. 是以“發病時間”還是“確診時間”來研判“拐點”到來的時間?


問題1

判斷“拐點”到來的標準是什麼?

關於“拐點”的討論在31篇報道中均有出現,但對於什麼時間點能被算作“拐點”到來卻沒有統一的解釋。那麼為什麼專家們對“拐點”的判斷大相徑庭呢?在分析31篇報道後我們發現,專家們判斷“拐點”的標準有很大差異。

31篇報道中,超過六成(21篇)的報道未提及判斷“拐點”的標準。剩下的10篇採用的標準也不盡相同。其中,所有文章都提到“新增確診病例減少”這一標準。但是有6篇文章只提到“新增確診”這一個標準,剩下4篇則還提到新增疑似、治癒、死亡等其他指標

根據上述統計,我們發現,“新增確診病例”數量的變化是判斷“拐點”是否到來的重要標準。鍾南山院士也在2月7日回答記者提問中稱:“拐點的到來……最關鍵的是新增病例,不是出院病例和死亡病例。”

標準的不同會導致不同的拐點時間預測。比如,若僅以“新增確診”為標準,那麼只要新增確診人數持續降低,則可判定拐點到來。但若以“新增確診+新增治癒+新增死亡”三個標準一起為標準,那麼預測的“拐點”到來時間可能要更晚幾天。

“疫情拐點”到底要來多少次?你還數得清嗎?

(圖3: 我國疫情趨勢圖)

如圖3顯示,我國新增確診人數於2月12日達到峰值;而我國現存確診人數(前一天總人數+新增確診–新增死亡–新增治癒)則於2月17日達到頂點。在間隔的4天裡,治癒率也上漲了約7%,死亡率基本持平。

在大量關於拐點的報道中,許多專家並未言明自己判斷的標準,或者對於自己提到的術語缺乏解釋,導致標準模糊。比如2月12日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成員曾光在其微博上發文稱:

在疫情分析中,拐點是指傳染病流行趨勢的轉折點,就是一個時點的概念。對流行病學工作者而言,經常看到流行趨勢圖中,全國或某一省市各種傳染病疫情下降的拐點和上升的拐點,以及升降拐點的交替轉換。因此,不要把拐點的概念複雜化,也不要簡單地理解拐點出現了的大局已定。

在這段對“拐點”理解中,“流行趨勢圖”中到底有哪些指標,怎樣看待“拐點”(如何在“不復雜化”與避免“簡單理解”中找到平衡),曾光都未給出清晰的解釋。

問題2

發病時間 or 確診時間?

專家統計何時出現“拐點”所依據的時間節點也有差異。有的專家是以“發病時間”來計算拐點可能出現的時間,有的則是以“確診時間”為節點

“發病時間”指的是接觸病毒後首次出現症狀的時間點,“確診時間”則指的是病人經過試劑、CT等檢測後被診斷為新冠感染者的時間。

根據國家衛健委1月27日發佈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基於目前的流行病學調查,潛伏期1-14天,大多為3-7天。” 也就是說,接觸病毒的患者大約需要三天至七天才會出現症狀,也就是發病。而確診感染則取決於患者被隔離或就醫後進行檢測的時間。也就是說,除非是無症狀感染,不然一般情況下,發病日期比確診時間要更早。

因此,依據發病時間判斷的“拐點”會比依據確診時間判斷的“拐點”提前大約三至七天。衛健委專家組成員曾光於2月12日在自己的微博也指出了這一點,承認專業不同的學者對於拐點有不同的認識(如圖4)。

“疫情拐點”到底要來多少次?你還數得清嗎?

(圖4: 曾光2月12日部分微博截圖)

據我們統計,在31篇關於拐點的報道中,5篇是以“發病時間”來預測拐點的,8篇是以“確診時間”作為標準,剩餘18篇報道中未見與這一判斷標準相關的說明

由此可見,雖然在“拐點”的定義與拐點時間計算的標準上各個專家都有自己的標準,但卻鮮有專家學者做出完整、準確的界定。

03

“拐點”是如何被報道的?

在本次疫情中,媒體對“拐點”的報道往往影響著公眾的行為與情緒。但不準確的報道也往往會對公眾產生誤導。

過度概括、曲解文義的標題

在有關拐點的第一篇報道中,人民日報客戶端便將傳染病專家桂希恩所稱的“從頂峰到下降”、“發病率’轉彎’”等概念概括為“拐點”。這種概括將部分數字的變化過度概括成了整個疫情的“轉折點”。而正是這次過度概括,使得此後的報道均圍繞著“拐點”這一模糊概念進行。

對於新概念、模糊概念缺乏解釋與對比

有關“拐點”推測中,有的專家則提出了“上升/下降拐點”、“省外拐點”等新名詞。但在“拐點”相關的報道中,鮮有媒體就上述新名詞跟進調查與解釋。並且,除了蔣榮猛、王辰於21日直接表明定義存在的問題、定義本身不匹配疾病防控現狀,鮮有媒體對概念本身進行追問。在採訪專家學者時,絕大部分報道也選擇每次只採訪一個學者的方式,很少出現不同專家觀點不一或觀點互相補充的稿件。

“拐點”報道中仍不乏持續關注與理性思考

而在有關“拐點”說法眾說紛紜時,也出現了對“拐點”的理性分析。

以CCTV新聞頻道的《新聞1+1》欄目為例,該欄目自1月20日開始對疫情進行專項報道以來,共在2月6日、2月21日、2月26日的節目中明確提及並討論了“拐點”或“轉折”。節目在6日採訪王辰院士時,得到了對於“拐點”一個較為明確的定義;在21日的採訪中,王辰也提出“拐點是指每日發病數的下降,還是發病人數低於出院人數,有不同的定義……拐點是一個因變量,我們控制好它若干自變量才是重要的。”

2月21日王辰院士接受採訪的同一天天,中央政治局會議也指出,全國疫情發展拐點尚未到來。此後,關於“拐點”的報道也大體延續了這種說法。

《新聞1+1》對於“拐點”的持續關注,使得“拐點”的定義被逐漸釐清,無疑對公眾討論導向有著積極的作用。但從1月26日至2月21日,從“拐點”概念初現到概念釐清整整用了26天。這個過程所需的時間本可以在專家與媒體的合作下被大大縮短。

結語

在來勢洶洶的疫情當前,快速有效阻斷病毒蔓延、治癒被感染者是所有人的共同企盼。對於只能在家中隔絕病毒、只能通過媒體瞭解信息的公眾而言,疫情將要結束的信息無異於天降甘霖。這也是大家熱切關注“拐點”相關話題的原因所在。

而在報道這種極易調動公眾情緒的新聞時,更應該慎之又慎、字字斟酌。面對重大公共事件時,不準確的信息將導致公眾對事件的理解偏離正軌甚至南轅北轍。而一旦挫敗疫情的合力方向有誤,其後果可想而知。在一次又一次失實的預判背後,是公眾逐漸被消磨殆盡的耐心與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