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罗奔尼撒战争幸存下来的城邦,为何最后却覆灭在自己人手中?

前言

在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以后,希腊的各个城邦都陷入到了危机之中。雅典城邦在这个时候也爆发了危机。在公元前四世纪时,

雅典的奴隶制经济陷入了低谷之中,总体水平远远不及往常,而在这个期间,雅典土地私有化程度也不断加深。原本城邦公有的土地被不断私有化,大批的雅典公民流离失所,整个城邦的无产阶级人数暴增。再加上公民兵制的瓦解,使得城邦的民兵被雇佣兵所取代,阶级斗争越演越烈。

伯罗奔尼撒战争幸存下来的城邦,为何最后却覆灭在自己人手中?

雅典城邦在公元前四世纪时,之所以会爆发这种危机,一方面是土地集中私人化的过程导致的,另一方面则是大多数公民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之后都面临破产的局面。尽管当时的城邦躯体还完整保存着,但实际上原本那个充满活力的公民集体已经变开始变得混乱且缺乏战斗力。

奴隶制经济陷入低谷

伯罗奔尼撒战争一共历时27年,而战争往往是最损耗钱财的事件,这场历时多年的战争给雅典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原本雅典是一个较为富有的城邦,但是在这场战争结束之后,雅典积累多年的钱财被消耗一空,在战争中雅典的农业也遭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雅典的许多奴隶也在这场战争中死去,工商业也开始了急剧的败落。

在这场战争过后,雅典帝国被敌方所瓦解,原本被雅典人控制的领土大大缩小,雅典的国势也一落千丈。在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之后,雅典的经济复苏异常艰难,因为战争破坏了雅典的无数良田,再加上人口的大量损失,使得雅典的工商业也呈现败落,这些因素对于雅典经济的回升都非常不利。

伯罗奔尼撒战争幸存下来的城邦,为何最后却覆灭在自己人手中?

  • 在公元前四世纪时,雅典的经济潜力已经呈现不断衰落的趋势。

在伯里克利时代,雅典国库的储存财富最多时达到9700塔连特。但是在四世纪前夕,雅典城旁的国库储存量却不超过1000塔连特。从这个数据的对比中就可以看出,公元前4世纪时雅典城邦的财富已经大大衰减,远远不如其极盛时期了。

  • 到了公元前四世纪后期时,雅典的经济已经有了较大的恢复,特别是在农牧业生产方面。

随着雅典人的努力开荒耕种,农业牧业已经得到了复兴。虽然在同盟战争结束时,雅典的经济又再一次呈现跌落的局势,但是经过雅典人民的努力,在10余年间又有了较快的回升,特别是在采银业和海上贸易方面,雅典的经济恢复较为明显,甚至促成了雅典第二个发展高潮。

从公元前四世纪来说,雅典的经济是呈现波浪式的增长,所以并不能说雅典是处于一个经济衰落的时代,只不过和古典时代的极盛时期相比,雅典在公元前40世纪经济确实远远不如,即使在公元前四世纪后期雅典的经济有所回升,但是依然没有走出低谷的状态。

土地私有化程度加深

在古典时代,雅典公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土地财产。在后期的时候,雅典的土地所有制进行了变革,而这也是导致城邦经济基础变化的一个因素。在公元前四世纪时期,雅典城邦的土地逐渐被私有化,沦落在少数人手中,从而破坏了雅典城邦原有的土地所有制结构,使得雅典的经济基础随之瓦解。

  • 之所以农业财富会日益被集中在少数人的手里,是因为在公元前四世纪时雅典的小农经济不断衰落。

有些土地所有者因为贫困所迫,不得以出卖自己的土地;有些是因为想要从事海上贸易、零售业等有利可图的行业,为了筹集资金而将自己的土地贩卖出去;有些则是希望用买卖土地的方式来逃避纳税。在这些因素的促使下,土地迅速集中在一些贵族手中。

在公元前四世纪时,雅典国家已经很难再依靠对外掠夺、扩充领土等手段来改善公民的物质生活,和公元前五世纪相比,雅典的土地所有制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土地私有化程度的加深,在这个时期土地不断被转让、买卖和抵押。

伯罗奔尼撒战争幸存下来的城邦,为何最后却覆灭在自己人手中?

政治格局相对稳定

  • 雅典城邦在公元前四世纪时,虽然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但是政治格局相对稳定持续。

多年的阶级斗争并未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之后加剧,所以公民大会的作用就日益显现出来。

自从公元前403年雅典民主政治再建之后,公民大会的权力就一直在增长,人民可以用民众法庭来公平处理和解决任何事情,可以说人民才是城邦的主人。

在雅典城邦之中,公民大会和民众法庭是最高的司法机关和权力机关,几乎所有的决议都必须要通过大多数人的肯定,而当时的中下层公民占社会人数的大部分,所以他们可以通过公民大会来维护自身的权益,并且用法律的武器来巩固自己的经济政治地位。

公民大会的成员地位都是比较稳定的,这也是雅典政治集团内部虽然互相经常有攻击和谩骂,但是却从来没有爆发过武装冲突的一个重要因素。正是这种成员地位上的稳定才带来雅典政治局势的平和,让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之后没有陷入内战之中。

伯罗奔尼撒战争幸存下来的城邦,为何最后却覆灭在自己人手中?

  • 除了公民集团中成员地位的相对稳定之外,雅典高层军官权力的日益分散,也是使雅典政治格局保持稳定的重要因素。

在雅典极盛时代,公民大会虽然原则上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但当时高层军政官员的权力非常大,几乎能够独揽国家的军事财政大权,所以雅典虽然在民主民意上是属于民主政治,但实际上国家的权利都被第一公民所垄断。但到了公元前四世纪时,在民主政治和权力机关的不断制约下,雅典军政首脑的权力日渐凋零。

与公元前五世纪相比,在公元前四世纪时期雅典使用雇佣兵的情况不断增多,而雇佣兵制度的形成也对少数贵族的权利造成了影响。在公元前四世纪的时候,雅典城邦的军事行动主要人是由公民重装兵担任。但是在战后雅典的政府财政经济异常困难,使得城邦无法再长期维持一支人数众多的军队,因此公元前四世纪的雅典开始大量雇佣雇佣兵,所以个别权贵以军事力量左右政治格局的现象就难以再出现。

游民无产者数量减少

  • 在公元前四世纪时期,雅典的津贴制度得到高速的发展。

当时的法律规定,所有执行公务的议事会成员,每天都可以得到5奥波尔的福利。这种福利条件促使许多雅典人民都愿意进入国家的议事会之中,法律还规定除了将军的军事官员,需要通过众人举手表决选举出来以外,其他的官员都可以通过抽签的方式来进行选举,这些官员不能够兼任或者连任,因此在雅典城邦中,普通公民很难在一生中担任两次官员。

公民大会一般每次举行都会有2000~3000个人参加,一位公民在一年里最多可以参加40次公民大会,如果运气比较好的话,还有可能被选为审判员,而公民每次参加公民大会都可以得到一定数量的津贴。

伯罗奔尼撒战争幸存下来的城邦,为何最后却覆灭在自己人手中?

在雅典帝国时代,统治者可以利用附属国的巨额贡税来补贴城邦内的贫民。但帮助贫民最好的方法,其实是将侵占的良田分给这些贫民,让贫民们能够自力更生,毕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公元前四世纪时,雅典中下层的公民已经很难再依靠政府的津贴生活,又不能够去剥削异邦人和奴隶,所以他们基本上都必须自力更生。

在这一时期,在雅典统治阶层的扶持下,城邦内农业生产已经开始恢复,工商业也得到了发展,所以公民从事农业或经营工商业的人数不断增多,失业游民的人数自然也越来越少,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一方面是政府采取了一些抑富扶贫的措施,另一方面则是这些无业游民者自身愿意努力。

国家的帮助使得雅典城邦贫富两极分化的现象得到了一定的遏制,缓和了富有者与贫民之间的矛盾,而这也是在公元前四世纪时雅典能够保持社会格局稳定的重要原因。

伯罗奔尼撒战争幸存下来的城邦,为何最后却覆灭在自己人手中?

集体意识丧失

公民的集体意识一般都是随着城邦的形成和发展不断加强巩固,这种集体意识包括了爱国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但在公元前五世纪末期,因为雅典城邦的危机不断深化,所以城邦原有的传统意识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和破坏。

雅典之所以曾经能够发展到帝国的阶段,主要是因为雅典公民都具有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勇敢对敌向外征战的强大精神,而这种精神也是雅典城邦的灵魂,当时雅典城邦的每一位公民都会服从城邦的需要,对他们来说,城邦的利益就是自己的最高利益,这也是雅典集体意识的核心内容。

  • 随着私有制的不断发展,雅典社会开始兴起了奢侈浮华之风,个人意识不断增强,公民的集体意识之日渐衰弱

在伯里克利死后,雅典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权斗争越来越激烈,许多野心家都将个人的利益放在民族的利益之上,这也是在公元前五世纪末时雅典的国力之所以会不断衰落的原因之一。

伯罗奔尼撒战争幸存下来的城邦,为何最后却覆灭在自己人手中?

对于公元前四世纪的雅典来说,如何重振昔日的雄风,摆脱城邦所面临的种种困难是当时的发展核心。当时希腊城邦内有两种理论,一种是集聚结整个城邦的力量去发动战争,让爱国主义思想所激发的斗争精神为雅典带来巨额的财富,另一种思想则是主张消除雅典内部所有的不合因素,用公民们的实际行动来捍卫整个城邦的民族和独立。

遗憾的是,雅典公民虽然都希望国家能保持独立,但是他们都不愿意缴纳税务来支持城邦的战争,更不愿意去服兵役增强国家的军事力量。即使大家都喊着重振城邦的口号,但愿意付出行动的人少之又少。因为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的丧失,使得雅典公民集体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不断削弱,在这种情形之下,雅典自然只能面临城邦崩塌的结果。

伯罗奔尼撒战争幸存下来的城邦,为何最后却覆灭在自己人手中?

总结

在古希腊发展史上,有多种多样的城邦形式,不同的城邦在发展过程中也会遇到无数千差万别的危机。在公元前四世纪时,雅典城邦所爆发的危机和同时期斯巴达的城邦危机是有天差地别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公元前四世纪时雅典城邦所遇到的危机,并不是公元前五世纪时危机的深化。

在公元前四世纪时,雅典城邦并没有任何的领土扩张,奴隶经济制度也一直徘徊在低谷之中,雅典城邦总体的经济水平要远远低于雅典帝国时期。这种经济形势为后来的危机埋下了伏笔。其次,雅典在公元前四世纪时期,私有土地规模被明显扩大,土地私人化也不断加深,特别是许多异邦人都能够用钱财购置地产,使得雅典城邦的土地所有权被一步步分割,到了最后,这个曾经被视为国家经济支柱的土地所有制,却造成了雅典城邦的危机。

伯罗奔尼撒战争幸存下来的城邦,为何最后却覆灭在自己人手中?

虽然当时雅典公民的财产状况都比较稳定,但是因为集体意识的丧失,所以是甘心为国捐躯的雅典公民日益减少,而雅典城邦的财政状况又不能够长期养活雇佣兵,所以虽然雅典在民意上一直实行的是工兵民制,但是公民的战斗力和积极性却远远不如以往。

与前一个世纪相比,在公元前四世纪时,虽然雅典公民的贫富并没有出现两极分化的局面,平民阶层与贵族阶层也没有爆发太过强烈的矛盾,但是在民众权力日益增长的情况下,公众的集体意识和爱国精神却在不断的衰弱,最后雅典城邦的躯体虽然还在,但是却已经缺乏战斗力和凝聚力,可以说在这个时期的雅典已经逐渐往衰落的方向上走,最终才会陷入绝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