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巧妙化解"鸿门宴"

《史记》以"不虚美,不隐恶"的求实原则,将情感丰富、个性饱满的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巧妙结合。关于《鸿门宴》的记载,《史记》分述在《项羽本纪》《高祖本纪》《留侯世家》《樊郦滕灌列传》,其中以《项羽本纪》最为详细,让我们领略了"鸿门宴"前后各色人物的心理动态,咀嚼了军事强弱团队对峙的英武与无奈,也让我们看到了刘邦以自己独有的风险化解能力,应对风险的自信与豪迈。

刘邦巧妙化解

刘邦与项羽矛盾陡生的背景

公元前209年,刘邦兵起芒砀,攻丰夺沛,成为沛公,不久由于雍齿的背叛而投靠秦嘉、景驹,但秦嘉、景驹被项梁顷刻间打回了原形,刘邦在项梁的帮助下如愿复丰,成为项梁集团的一员,与项羽携手取得城阳、濮阳、雍丘大捷。两人的友情与日俱增,"每一次胜利,都会增加两人的情感"。项梁战死定陶后,刘邦成为怀王集团的中坚,从这段经历看,刘邦与项羽是友好的战友,也是兄弟。那么,为什么在经历了一年生与死考验后的老朋友,一见面就剑拔弩张呢?简单地概括就是刘邦西征入关中后"王关中"与"有天下"的政治追求与项羽取得巨鹿胜利后"霸天下"的政治追求南辕北辙,产生了分歧。

刘邦巧妙化解

从刘邦的角度看

进入关中后,"王关中"且萌生"有天下"的意念成为他的政治追求项梁定陶战败,楚怀王心成为这支队伍的最高领导,怀王一方面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北救赵,另一方面以刘邦率军西征咸阳,并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刘邦不负众望,于公元前206年十月进入咸阳,在咸阳期间,刘邦不仅以"关中王"自居,而且有了"图天下"的想法。首先表达了自己"王关中"的内心世界。让人们看到了一个一心成为"关中王"的刘邦。其次,以不二的坚决,举起关中王的权杖。一是废除秦法,约法三章。法是占统治地位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法的制定是国家权力机关或国家权力机关授权的组织,按照法定程序开展的活动。刘邦虽有怀王之约,但还未得到怀王的最后确认。

刘邦巧妙化解

从项羽的角度看

巨鹿胜利后,已确立霸主地位,"霸天下"成为他的政治追求项梁定陶败亡,怀王驳回了项羽力请西征咸阳的要求,而以他北上救赵。途中,宋义不听劝阻,留滞安阳四十六日,又送其子宋襄相齐到无盐,饮酒高会。时至天寒大雨,士卒饥冻,血性的项羽怒斩宋义。共立项羽为假上将军,并得到怀王认可。握有兵权的项羽,破釜沉舟,取得巨大胜利。巨鹿战后,项羽马不停蹄西向咸阳,途中收降章邯,封为雍王,当大军抵达函谷关,却见关门紧闭,顿时怒火中烧,以武力叩关。入关后,又接到刘邦麾下左司马曹无伤的报告"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更是怒不可遏,决定第二天起兵攻打刘邦。从这个过程看,项羽斩杀宋义的豪迈,在巨鹿战后霸主地位的确立与"霸天下"的政治追求与刘邦"王关中"、"图天下"的政治追求已水火不容。一方面项羽霸主地位已经形成。项羽斩杀宋义后,声望陡增,诸将皆服,巨鹿胜利后,项羽已经成为实际意义的共主、霸主,怀王只是一个徒有其名的招牌,因此才会肆意封章邯为雍王。另一方面"霸天下"成为他的政治追求。周王朝的王业时代遥远,对于项羽而言是一个空中楼阁;秦王朝的帝业为他排斥,且刚被刘邦消灭;剩下的只有霸业。

刘邦巧妙化解

除此而外,项羽之所以选择霸业,一是项氏家族的出身与固有政治意识的影响。项羽出身楚国贵族,对春秋战国时代谋求一统,称霸一方的现实有深刻的理解,且目睹了祖国与祖父丧亡于秦帝国霸业车辙之下的一幕,"霸天下"的政治意识已烙在了脑海。何况项氏军事集团的主要组成是楚的旧贵,"这个集团以恢复秦统一前的列国割据为职志,其政治意识十分落后的"。二是项羽对刚刚出现的帝制并不熟悉。

"鸿门宴"前后刘邦化解风险能力的解读

刘邦、项羽这两个曾并肩作战的战友、兄弟,转眼间就进入了生死对决的角斗场,然而就在决战前夜和第二天鸿门两巨头会面两天一夜间的发生,戏剧般地改变了两大集团兵戎相见的不快与尴尬。对于项羽鸿门未杀刘邦的现实,多少年可谓众解纷纭。我们这里不去深究这一事实深层次的原因,只想从刘邦化解风险能力的老辣和独到的层面,解读两人化干戈为玉帛的本真。不好文学且接受教育少得可怜,在紧急时刻,只会以"为之奈何"发问的刘邦,见到项伯开展一连串公关,一番流利的他入关后秋毫不犯;籍吏民、封府库以待项羽及之所以封关的原因和自己不敢也不能背项羽的语言表达,不仅时间短而且信息多,语言组织的功底与能力可见一斑。在他自己组织语言的同时,又使受教育程度少得更显可怜的樊哙领悟他的真意,熟记为他组织的一番语言。樊哙在鸿门宴上,口若悬河的陈述,不仅与刘邦讲与项伯的几层意思高度吻合,而且附加了历史的对比,且流利程度让人吃惊,以樊哙自己的能力不可想象,只有在刘邦的授意下,为樊哙组织语言,使其熟记才是唯一正确解释。

刘邦巧妙化解

刘邦认知能力

能否正确认知风险的存在和奔赴鸿门团队成员的忠诚是化解风险前提。一是认知风险的存在。当刘邦得知项羽即将发兵的消息后,乱了阵脚,唯有一句"为之奈何"。他与张良在商讨中,张良"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刘邦第一反应是默然,他对自己十万兵力与项羽四十万兵力的悬殊对比是认知的。即便言语,也只有简单的"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连续发问:"沛公诚欲倍项王邪?"、"沛公自度能却项羽乎?"刘邦仍是默然良久,从牙缝中挤出"固不能也,且为之奈何?"的苍白回答。简捷的三个问题,使刘邦认知了环境的险恶,明白了坐等改变现实的枉然,激发了他积极主动、灵机机变的内在动力。二是认知赴鸿门团队成员的忠诚。

刘邦判断能力

刘邦在得知项羽起兵的消息后,不仅正确判断身处的风险,而且对张良的赤诚与项伯夜驰汉营的使命做出正确判断。正确判断张良的赤诚。刘邦安排人马封关无内诸侯时,张良显然不知,否则不会当风险面临,张良才问刘邦"谁为大王为此计者?"如此大的军事行动,张良毫不知晓,要么是张良不该知道,要么就是避开了张良。当张良把项伯带来的消息告诉刘邦,刘邦突然冒出一句"君安于项伯有故?"其戒备不言自明。张良坦率如实以告,"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并秉持忠义没有独自离去,刘邦对张良的赤诚忠心有了新的客观判断。正确判断项伯的使命。

刘邦巧妙化解

鸿门与霸上相距四十里,如果刘邦回来了,不辞而别不合理,以及项羽追军的风险都是不允许的。从骊山下,道芷阳间行"。刘邦知道这条路离坝上只有20里,这说明他对鸿门至坝上的地理位置有了客观的了解,并长期进行了应急安排。刘邦不仅留下了与向波有着悠久历史的张良山,还送给项羽和范曾他已经准备好的礼物。可见,刘邦对应急组织的准备是扎实细致的。

参考文献

《史记》

《汉初萧曹相位之争》

《鸿门宴真相初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