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工申請如何斬獲哥大、JHU等名校offer?我的血淚準備經驗......

學生背景


Y師兄

中山大學,金融+數學

GPA3.5+,TOEFL100+,GRE325+


錄取:

● 哥倫比亞大學,Master in Operations Research

●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MSE in Financial Mathematics

● 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Master in Quantitative Finance & Risk Management

● 羅格斯大學,Master in Quantitative Finance

01

錄取關鍵


Y師兄:如果把申請過程看作是人生中一段遊戲歷程的話,最關鍵的因素我稱之為主線任務,顯然個人bg是最重要的,除學校績點這些硬性指標外,實習也很重要,其他的話,哥大招生官明確指出寒暑假遊學是沒有任何幫助的,當然交換經歷與合作研究經歷會起到一定作用。


還有就是申請過程中如果能拿到大佬強推也會有很大幫助,當然還有一些其他瑣事也會有效果,但我認為最關鍵的還是個人的bg(bg=background)。


所以各位同學,如果有時間還能補救的話,不如去嘗試著從幾個方面去試試提升一下自己。


02

為什麼考慮申金工?


Y師兄:金工與金融相比雖然名稱類似,但實際上關注的重點與課程安排有很大區別,金融偏向於金融類學生的招生,而金工則更偏向於數學等理工科類背景的學生,課程安排也會類似於cs,當然不同學校的課程安排會有所區別。


我申請這個專業的初衷是因為現在金融行業的競爭過於激烈,每年畢業人數也逐漸攀升,所以希望能夠申請更小眾區域並且技巧性更強不易被取代的專業。當然薪資和就業水平也是考慮的因素。 不過目前來看,貌似金工類人才也逐漸趨向於飽和,但就業形勢仍然還是比較不錯的。


我覺得申請專業的各位同學需要做好功課,明確未來會更傾向於走哪條道路,就業還是科研,對於這個專業的喜好程度到底如何。選擇自己偏好的專業我個人認為還是比較重要的。


03

如何做留學規劃


Y師兄:這個問題……說實話我應該是一個值得批評的反面教材


作為一個反面教材,過去痛苦的經歷告訴我,必須及早的進行語言考試的準備,爭取提前半年到一年解決這些必須要面對的問題


除此之外,要了解自己申請的各大院校該專業項目的課程安排與授課老師,是否適合將來前往該專業的自己。為每個項目寫下申請的timeline,不同學校的要求會有一定差異,有些不需要推薦信,有些需要錄取前就提交成績單等。


儘量不要卡著點交材料,不然錯過就只能進行下一批的申請。


關於第一批與之後批次,以往的經驗說明第一批應該是錄取人數更多,比例更大,但也存在第一批申請者競爭能力更強的干擾因素,個人還是

建議早點結束申請。 這些問題應該是各位需要注意的。


04

備考經驗


Y師兄:這個也是我比較頭疼的問題,因為困擾了太久,所以也算是有一定的發言權。


我一共參加了2次G,六七次T,不同人應該都有自己的優勢與劣勢,我最差的一直是口語方面,但是個人有比較懶,平時很少練習口語,所以最後也只有22,備考主要靠的還是平時積累,當然有時間的同學也可以參加各類線上線下的培訓班,畢竟現在這方面的語言培訓業也十分發達。


除此之外,網上有各類備考資源,github上有大量優秀的學習資料。而且講的也非常不錯,就是口語方面還是需要多練習。至於資料搜索的關鍵詞,大家應該自己能夠想的出來,當然我不提倡大量無償使用其他老師收費的資源,在此感謝github上默默耕耘的程序猿。


05

選校建議


Y師兄:其實這方面的話題會比較寬,有時候申請也是一個比較玄學的東西,大家可以參考三分地裡歷年案例,會比較有說服力。


個人認為,應該綜合考慮自己的能力,通過查看過去已有的案例,對比充分進行定位

,預估自己大概能夠申請到什麼水平的學校。也可以找留學中介等輔助機構給自己進行一定的評估。


給大家幾個比較推薦的榜單,說實話我認為QS是最沒有參考價值的。各大地區各個專業都有國際上比較權威的排行榜,北美地區usnews,港英qs等,當然回國的同學更有參考價值的是上交自己弄的arwu排行榜。


各個專業還有自己的排名,這個就需要申請的同學自己去尋找資料了,貌似usnews也有專排的,金工的話quantnet參考性比較強。


06

對師弟師妹的建議

Y師兄:吾日三省吾身,首先應該明確自己的定位,是否必須要出國,其他的方式保研、考研、工作等有沒有考慮過。對於明確出國的同學,要對於自己將來有一個目標,想要從事什麼樣的工作,進入怎樣的崗位,是就業還是做研究,到高校還是去銀行、券商、房地產等行業。


其次還要搞清楚是北美還是歐洲港英新加坡。不同地區準備的語言考試會有所區別,申請的難易度也會有很大不同。


在有限的時間內提升自己力所能及的項目,考試成績等硬性指標,還要聯繫院系內老師為自己給推薦信等。


有能力時間充足的學生完全可以自己進行規劃,通過各大論壇網站、學校原有的師兄師姐等進行了解,時間比較急比如剩餘兩三個月要提交然而連語言成績還沒搞定的學生可以考慮找一下靠譜的中介機構來幫助自己解決一些繁瑣的事情節約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