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北伐為什麼會失敗,有魏延這樣的大將,他為什麼不用反而要殺了他?

雨霽視角


讀過三國的人都知道,蜀漢後期劉備去世後諸葛亮掌權,期間六出祁山進行了五次北伐,均以失敗告終。那麼諸葛亮北伐真正失利的原因是什麼呢,期間又和魏延有何關係呢,我簡單分析一下我的看法。

北伐失利的原因

  1. 敵強我弱,曹魏不是商紂非速亡之國。諸葛亮所在的蜀漢政權一直以正道自居,那麼蜀漢就一定是正道曹魏就一定有罪嗎,這些只是政治口號並不能代表實際情況,殊不知那時候天下百姓心中最盼望的就是天下統一恢復穩定,而曹魏當時實力強大統一了中國的北方掌握了經濟政治中心是最有希望統一天下的,所以諸葛亮北伐實際上是逆勢而行的。

  2. 客觀因素,益州非進取之地。我們都知道蜀漢政權主要的勢力範圍是益州,也就是今天四川一帶,益州這個地方四周崇山峻嶺,中間是沃野千里的成都平原,因此我們可以看出益州這個地方是一個易守難攻的地方,守成可以出擊困難,註定只能偏霸益州,畢竟有古詩云“中原得鹿不由人”,要問鼎中原不是想成就成的。田餘慶先生就要曾說過這樣四句話“劉備出峽,全軍覆沒,諸葛北伐,積年無成”,由此可以看出益州確實非進取之地。

  3. 諸葛亮個人原因。讀過三國的人對諸葛亮可謂是十分熟悉了,他的各種事跡也是耳熟能詳。但是演義畢竟是演義,是有很多小說家的文學手法在裡面的,《三國演義》中幾乎把諸葛亮神化了,魯迅先生也這樣評價過“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歷史上真實的諸葛亮確實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但是他的才能主要體現在治國和外交上,也就是政治才能十分卓越,但是並不是一個將略之才,也就是說諸葛亮的軍事才能實際上並非那麼突出的,北伐是一個十分艱難的戰役因此諸葛亮本身確實不具備完全的軍事才能去打贏這場戰役。

子午谷奇謀

首先我要說明一點,諸葛亮並沒有不用魏延,更沒有殺魏延。據《三國志·魏延傳》中記載是這樣的,建興十二年八月諸葛亮病逝於北伐軍中,臨終之前交代了後事召開了一個榻前會議,其中最重要的一句就是“魏延斷後,姜維次之,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意思很簡單就是魏延斷後如果他不聽命令大軍就別管他了自行出發回成都。這裡沒有下達任何指令殺魏延,只是後任者擔心魏延不聽話所以設計殺死了魏延。

子午谷奇謀,因為北伐曹魏必要翻過秦嶺,當時從蜀中出發主要有三條路如下圖所示,其中魏延提出子午谷進軍路程短十日之內就到長安打曹魏一個措手不及,然後諸葛亮出斜谷兩軍會和這樣咸陽以西就全部搞定了,但是諸葛亮並沒採取魏延的計謀,這裡為什麼諸葛亮沒有采納子午谷奇謀,我分析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葛亮首先作為蜀國實際的領導人他需要從政治角度出發思考問題,而不是單純考慮軍事策略,畢竟戰爭也是政治的延續,諸葛亮所率十萬大軍是蜀國身家性命不容有失,所以不能輕易用險。

  2. 其次諸葛亮北伐自己也清楚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完成的,北伐是政治口號,實際上更多的還是要進行擴張穩紮穩打,所以不會冒進。


識海泛舟


題目有兩個問題。

第一,諸葛亮北伐並沒有失敗。第二,魏延不是諸葛亮殺的。相反,諸葛亮一直重用魏延。

先說諸葛亮北伐的勝利與否的問題。

諸葛亮五次北伐,第一次因為錯用馬謖,導致街亭慘敗。其餘四次,全部取勝。佔領了武都、陰平兩個郡,先後斬殺了魏國大將張郃、王雙。多次擊敗司馬懿。

從戰術上講,諸葛亮取得了完勝。從戰略上講,諸葛亮以攻為守,打得魏國只有招架之功,沒有還手之力,也是完勝。假如諸葛亮多活十年,必定奪取中原。可惜,天不予時。

再說魏延的問題。

諸葛亮其實很清楚魏延的軍事才能。他也想重用魏延。但是魏延有個致命的缺陷,就是太過驕傲,總是盛氣凌人。得罪了很多人。

對於魏延,說實話諸葛亮並不放心。一是擔心如果太過重用魏延,會失去人心。因為魏延的壞脾氣得罪太多人。二是擔心過世以後,魏延目中無人,朝中又沒有人能壓制魏延,那樣劉阿斗就太危險了。

可能是出於這些考慮,諸葛亮對魏延的使用相對來說比較保守。但也不能說沒有重用。

魏延一直在諸葛亮的身邊,始終處於北伐第一線,參加了五次北伐的幾乎所有重大戰役。是僅次於諸葛亮的軍中二號人物。而且一再升職加薪,最後封為前軍師、徵西大將軍,而且假節,進封為南鄭侯。這是非常非常高的官職了。

魏延驕傲,與人鬧矛盾,諸葛亮常常維護他。

諸葛亮臨終時,並沒安排殺掉魏延。諸葛亮只是安排魏延斷後,大軍在南,依次撤退。諸葛亮這樣安排,其實是用心良苦,他知道魏延心高氣傲,十有八九不願意退兵。所以叮囑姜維等人,如果魏延願意撤退,那就一起走。如果魏延不願意撤退,那麼大軍自己撤退。沒有一個字提到要殺魏延。

可是後來,魏延與楊儀之間的矛盾被嚴重激化。到了兵戎相見的地步,魏延也悲劇了。


上將噯福斯


諸葛亮忠君愛國的品德、文韜武略的才華,在整個人類數千年曆史也是其中佼佼。 劉備自從請了他之後便逐漸轉危為安,由寄居(人下)新野一縣而三分天下有其一。

這樣一個完美的人,這麼輝煌成功的過往經歷,要開始北伐,六出祁山居然“出師未捷身先死”,實在是令人意外又遺憾。

然而現實就是現實,北伐沒有成功的原因我想主要有:

1、關羽失荊州

隆中對裡“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這一股重要的軍事力量徹底沒有。兩大戰略要素只剩益州一個。兩路進軍的話,魏國一心兩用容易顧此失彼,蜀國遙相呼應容易形成氣勢,東吳也會更加積極,成功把握必然大增,而且只要有一路成功即可。所以失去荊州實力至少減半,機會減少大半。

2、雙方實力不對等

土地人口魏國強於蜀國數倍。並且魏國的區域是當時天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夏商周秦漢兩千年裡所沉澱的精華都在這裡。

3、人才不濟。

蜀漢建立的過程中可謂人才鼎盛,五虎上將天下無敵,還有許多文臣武將兩三千人。取漢中之戰時就打的曹操驚恐不安,夏侯授首。但這些人才都是在天下大亂的時候糾合起來的四方精銳,像五虎上將就全出自這時的曹魏區域。待到三國鼎定人才就鮮少流動了,作為長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廣闊曹魏區域,自然是長江後浪層出不窮。而沒有多少經濟文化根基的蜀國(益州)一州之地所能培育出來的人才自然是有限了。

4、老闆乃阿斗,李嚴非蕭何

在諸葛亮和司馬懿的交手過程中,司馬懿多是憑險堅守,拒不出戰。這樣相持著軍糧就顯得重要了,而負責後方的補給往往跟不上前方的需要。更有甚者,四出祁山是因為劉嬋聽信讒言,說諸葛亮早晚欲稱帝而下旨退兵的。和漢朝開國戰役比較,同在前線作戰的是諸葛亮劉邦,諸葛表現強於劉邦,損失的也比劉邦要少多了。劉邦的對手是西楚霸王項羽,比諸葛亮的對手曹丕司馬懿強。然而劉邦終能克楚,後方的蕭何“給餽饟,不絕糧道”之功也。劉邦勝利後論功行賞蕭何第一,可見後方補給的重要性,可見在後方的阿斗無能對於戰局的影響有多大。

諸葛亮因為忠君的品德,不會學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也不會對付同為託孤之臣的李嚴和其他道不同的一些人。即使因為事權統一這樣做了,在殘酷鬥爭後的剩餘力量也不能和魏國抗衡,結果只有自取滅亡。

所以他只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了。

所以他只能設計殺了能征善戰,劉備心目中堪比張飛,同時守漢中守的固若金湯的魏延。

因為諸葛之後,憑藉戰功資歷,軍中實力,統帥三軍的只有魏延。而魏延“性格高傲,性情極惡”。是受不了阿斗和朝中這些人鳥氣的,其結果也必然是蜀國慘烈鬥爭而滅亡。兩害相權取其輕,也只好在自己死後不用魏延而殺了他。


格致品天下


公元228年春至234年冬,蜀漢丞相諸葛亮先後五次兵出漢中,對曹魏戰爭,歷經7年。 公元228年春,諸葛亮發兵隴西三郡(天水郡,南安郡,安定郡),先得後失。史書多把失敗歸於馬謖街亭之失。公元228年冬,諸葛亮呼應東吳,進行第二次北伐,因糧盡無功而返。公元229年,諸葛亮第三次北伐,蜀軍奪得二郡。公元231年,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漢軍包圍祁山,司馬懿和張郃帶兵援救。李嚴運糧不繼,漢軍糧盡退軍。公元234年,諸葛亮第五次北伐,諸葛亮出武功五丈原。因未能成功搶佔北原而與魏軍僵持達百餘日。秋,諸葛亮逝世,漢軍退回漢中,至此諸葛北伐結束。

從上圖可以看出,蜀漢以漢中為基點向曹魏出擊,以期在渭水一帶搶佔戰略支點然後徐圖之,目的是解決補給線過長的根本問題。因此從時間上看,公元228至229年,僅兩年時間,諸葛亮即發起了三次北伐,可見諸葛亮心裡是很清楚的。

第四次北伐失敗以後,諸葛亮應該很清楚一統大漢的希望已經不存在了,之所以繼續發起第五次北伐,是通過持續保持對魏壓力,以保蜀漢政權穩定罷了。殺魏延亦同其理。


靜夜長思


觀點:諸葛亮是被神話的具有野心的政治家。

其實對於諸葛亮來說,他的一生是為蜀國事業奉獻的一生,同樣也是自己政治野心不斷擴大的一生。但他只是想要權利並不想篡位,所以劉備才會重用他。

前文中提到諸葛亮是一位頗有頭腦的政治家,既然是政治家,自然就是善於處理朝政和軍務,但不代表他會帶兵打戰!通過後期的史學研究表明,發生在諸葛亮身上的諸如:草船借箭,火燒赤壁,借東風,等都不是諸葛亮所為的,因此他在軍事上有很大的短板,至於為什麼要參與軍事,無非是想擴大軍事上的影響,來捍衛政治上的存在!所以殺了大將魏延自然也是達到自己政治手段的途徑之一。

反觀政治歷史,諸如劉邦之與項羽,狄仁傑之於袁天罡等都是玩政治的高手,都在為自己政治野心不擇手段。因此我覺得,諸葛亮北伐失敗是必然,因為政治家的眼界與侷限性在軍事上無論如何是無法和正兒八經的軍事家相比的。

但諸葛亮作為一代忠臣,他對蜀國的貢獻,對三國曆史的影響,對後代的影響都是不可比擬的,這也是我們後世為什麼會將他神話,推上神壇的原因。

圖一――河南南陽臥龍崗

圖二――諸葛亮劇照

圖三――《出師表》





一林二木


主觀原因

1 北伐時期,隨著劉、關、張等相繼而去,蜀中大將除了屈指可數的老人,再加上軍中無可靠將才可用,可謂是將帥凋敝。軍隊的戰鬥力士氣日趨低迷,又加上北伐次數過於頻繁卻無一功成,導致國力漸衰,必引起士兵們無力打仗,無心於戰,失敗是必然的。

2 諸葛亮本身的身弱體衰,精疲力竭。只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義精神讓他疲於北伐,不得不北伐。不想讓漢室大業從此停滯衰退,消殆於己手。北伐成了諸葛亮的一塊難以抹去的心病陰影。

3 漢王劉禪的樂不思蜀,無心於政事,進一步加劇了士氣國力的衰退。

此三方面足以讓一個國家走向消亡。北伐雖勇,卻難逃失敗的結局。

客觀原因

1 魏國如日中天,本身就國富兵強。再加上不乏謀臣良將,與日漸衰弱的蜀國形成鮮明對比,這一盛一衰,北伐怎會成功?戰一次失一次,每伐一次,國力兵力就越發相差甚遠。北伐真就是在惡性循環中越陷越深。

2 魏王曹丕的內秀聰慧加上有了以司馬懿為首的司馬家族等肱骨之臣鼎力協作,魏國可謂是士氣高漲,國富兵強。這就更加襯托了蜀國北伐成功終究是一場夢,這也註定了北伐只有面對失敗。

而蜀國為什麼不用魏延大將?因為諸葛亮深知魏延此人只有功利權勢之心,毫無忠義可言。一旦讓他掌握兵力權勢,他日必成後患。這也成為蜀國不敢用不能用的根本原因。




28聊孩


1、皇帝,如唐太宗等歷朝歷代都有。因為諸葛亮是人臣的“典範”。

2、文人,如杜甫、羅貫中、毛宗崗等等等等歷代文人。

古代能傳承下來的歷史,基本上靠的是文人。符合統治階級需要的,就會得到皇帝的認可,並大肆渲染。因為宣傳工具都是掌握在統治階級、及位高權重的文人手中的。

這裡不說治理國家,僅從軍事上來分析一下;

首先否定諸葛亮軍事才能的,就是劉備。一是劉備得到諸葛亮後的每次出征,從來就不帶諸葛亮。二是在白帝城託孤的時候;委託諸葛亮的,僅是輔佐劉禪治理國家。而主管內外軍事、征伐的,卻委託的是李嚴。劉備對諸葛亮軍事能力,已經是非常明顯了;不認可!除了劉備外,關羽、張飛、劉封,甚至法正,對諸葛亮的軍事才能,也都是否定的!魏延更是看不起諸葛亮的軍事能力,在《三國演義》的第一次北伐,魏延獻“子午谷奇謀”被拒後,曾對諸葛亮說了一番話:“丞相兵從大路進發,彼必盡起關中之兵,於路迎敵,則曠日持久,何時而得中原?”此話雖然不是正史,但卻說中了諸葛亮的要害。之後戰局的發展,果然如此!

第二個否定諸葛亮的,就是司馬懿:“亮志大而不見機(有統一天下的大志,但不會把握時機和機會),多謀而少決(很有謀略,但到底哪個最好卻搞不清,所以難以決斷),好兵而無權(好戰,但卻戰術呆板,缺乏權變)。”有人說司馬懿是認可諸葛亮是“天下奇才也!”的。那麼,看看司馬懿是在什麼情況下說的這句話吧;“及軍退,宣王案行其營壘處所,曰:"天下奇才也!"”這裡很清楚;司馬懿是查看諸葛亮的營壘、環境後,發出的這種感嘆!營壘佈置得好,環境選得佳,不過是參謀長的責任。帶兵打仗的戰必勝、攻必取,才是主帥的“奇才”。

第三個否定諸葛亮軍事才能的,就是寫《三國志》的陳到:“......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如果這樣說,很多崇拜者不服的話,那就看看本朝的名將名帥們對諸葛亮的態度吧;太祖曾言:“蜀漢之敗,始於《隆中對》”,顯然是最令人信服的。此外,所有的本朝著名將帥,幾乎沒幾個人認可諸葛亮的軍事才能的!這就足以證明,無論歷代皇帝文人、老羅、毛宗崗等怎樣吹噓,事實就是史實;諸葛亮是大才不錯,但僅是政治上的,決不是拔尖的軍事人才!要統一天下,沒有絕頂的軍事謀略及能力,是根本不可能成功的!

除此外,用人方面,更是諸葛亮的一大缺陷;劉備的人,除了魏延無人代替,諸葛亮本身也不能或缺之外;劉備留下的所有人,都被他一一排擠出政治,軍事的核心圈子。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李嚴,從一個主管國家內外軍事的託孤重臣,最終淪落為運糧官。有怨氣是非常正常的!一個年輕而有將才的、劉備的養子劉封,硬是被他攛掇劉備殺了。理由居然是“慮封剛猛,易世之後終難制御”。就為了自己的掌權,靠自己的猜測,就極力攛掇殺害國家大將。說他沒有私心,鬼都不信!此外,趙雲、廖化、陳到、王平、馬岱、馬忠、張翼、張嶷、鄧芝等等,均是劉備提拔的,能獨當一面的大將,卻沒有一人能進朝廷及軍隊的核心圈子。

魏延更是整個蜀漢前、中期諸將裡,唯一一位逢戰必勝的將帥之才。整個蜀漢的武將中,唯有魏延終身未嘗一敗。諸葛亮有限的勝仗,幾乎都是魏延打的。是真正的“常勝將軍”!就因為與諸葛亮的戰略有分歧,就一直不肯重用。看《三國志》裴松之注述的:“亮尚不以延為萬人別統,......”,魏延是督前部(類似現代的‘前敵總指揮’),諸葛亮卻始終不讓他統兵滿萬人,可見對魏延的壓制有多重!像諸葛這樣的用人,即使韓信在他手下,效果不會比韓信在項羽手下強。所立的功績,也絕不會比魏延更大。中國將不會有“兵仙”一說!

而能進諸葛亮核心班子的,全都是諸葛亮的“相府屬吏”,而且大多是劉備貶謫不用、或處分過的人;如蔣琬,就是因為瀆職,差點被劉備殺了。楊儀,因為與劉巴鬧意見,也是被劉備貶謫了。還有馬謖,更是劉備臨終囑咐不能重用的人。如果真的沒有私心,為何把劉備的人全部排斥在核心圈子之外?而那些“相府屬吏”,卻把持著朝廷內外,劉禪左右,軍事核心!只有私心很重,權力慾熏天的人,才會有如此的作為!

所以,單從用人這一點來說,諸葛亮就不可能北伐獲勝!


傲視蒼穹39


魏文帝時期大力提拔士族,在人才選拔上採用九品中正制,發掘了大量政治,軍事人才,一個好的制度能夠保障人才輸入充沛。兩國在軍事實力相差不懸殊的情況下,拼的就是人才,何況在軍事上魏蜀是有差距的,也是基本盤的問題。

北伐的戰略意義大於實際意義,雙方拼的是宏觀,而非微操,即使諸葛先生在軍事才能上再卓越,也並不能改變基本盤崩塌的局面。

另外魏延在蜀漢後期的地位是很高的,諸葛亮代掌權時期,魏延也一直是擔任重要位置,諸葛亮過世後,魏延和楊儀的矛盾徹底爆發,因性格問題而處於政治邊緣的魏延自然沒落得好下場。


松晞堂主


魏延在赤壁戰爭後,劉備派關羽攻打長沙,韓縣派屬下黃忠為關羽,黃忠和關羽雖是死對頭,但兩人英勇相惜,黃宗馬失足,關羽不忍殺人;黃仲弼戴著楊箭頭,但管仲不忍開槍,見恩不殺。對韓賢來說,黃忠顯然有與敵人相通的嫌疑。戰爭在即,與敵人的關係曖昧不明,豈是為了他。韓宣斬,然後果斷地判處黃宗死刑。此時魏延聽說,劉備的軍隊來到長沙,就向城中投降,救黃宗,因為這是明朝第二次投效主的機會,切斷韓信的府縣。諸葛亮被魏延定型,被魏延斬首,並被劉備所害,古人回君,是罪大惡極,所以諸葛亮決定魏延的未來將逆轉,不要重複使用魏延,多次說劉備。魏延忠於劉備,但諸葛亮根據諸葛亮的邏輯汙染“頭半骨”,魏延既是廢物,又是昏君,暴君,國家甲蟲,又是忠臣,否則“頭半骨”,天啊?三國時代,樹木選擇和棲息地,大臣們為了選擇主,多次背叛戰爭合謀,甚至劉備自己也投降了曹操,曹操就像關羽一樣忠誠,趙雲也是幾個容易的州,諸葛亮怎麼不說他們的頭是半個球呢?於是,魏延頭生的骸骨,真的有成見,對魏延的偏見,刻板。劉備珍惜魏延的才能,劉備是魏延的才能,破格的承諾;看馬。"說得太多,就沒有多大用處."我們分析劉備的僱用技能。如果選擇漢中太守,大家都認為張飛、韓中會成為要衝,而守護弟弟,既有防禦能力又忠誠,非張飛為什麼?但是劉備不這麼看。張飛愛喝酒鞭打士兵,為什麼是守衛者?以前他喝醉了,失去了徐州市。最合適的人是魏延。劉備重用魏延,司儀“韓軍大吃一驚。大家都很驚訝,自然也包括諸葛亮。劉備任命魏延為金元將軍,率領漢中縣問魏延。”廳長擔當重任,清朝想生活的是什麼?”,魏延回答說:“聽曹操的天下,大王拒絕吧;有10萬人。為國王吞下。單擊,終是氣壯山河,豪言壯語者!魏燕這樣說,這樣做了,真的不驕傲。魏延守衛漢中超過十年,像蜀漢長城一樣,曹操一動不動。不論劉備還是諸葛亮,歷史上魏延都很重用,劉備讚揚皇帝后,再加封魏延是鎮北將軍。北是曹操,劉備是魏延鎮曹操的意思。劉備死後,劉備繼承王位,馮我炎都是亭侯。武術畫是什麼,不是封侯嗎?李光一生戰,老了也沒有侯,深感羞恥。魏延建興元年,他繼承王位後,朝廷可以珍惜他,自然比不上他的戰功。魏延和諸葛亮的不一致反映了切斷偽軍的戰略戰術上的不同之處。魏延主張騎兵,諸葛亮主張慎重而穩定的軍隊。《史記》中,我想邀請你在潼關,如輒出兵、韓氏的故事、明制和禁,《這是著名的《子吾古奇才》:魏延個人在大溝,長安、長安和潼關的全部勝利,諸葛亮魏延只是諸葛亮的參謀長,諸葛亮是戰績指揮官,最後的採納權和否決權在於諸葛亮。諸葛亮拒絕了魏燕的“合理化建議”,魏燕很生氣,想到了深仇大恨。他討厭什麼,他討厭自己是韓信式天才,但在諸葛亮的手下。諸葛亮一生不敢謹慎果斷的僱傭兵,自己沒有獨立的指揮權,不能發揮專業知識,一輩子也不能作消極報告。



因路徑上的差異,魏延和諸葛亮越來越遠,甚至齊伽梁快死了,舉行了最後的軍事會議,甚至沒有要求魏延參與,魏延準備變更,矛盾是一觸即發的地步。魏延失敗和性格缺點魏延的性格,相當像關羽。關羽“為了世豪神,剛自重”,魏延“培養好軍人,勇猛,性格很高”,兩人實際上敗於“雌雄”。由於這種性格缺陷,關羽除了劉備、張飛外,朝廷沒有好朋友,最後見他死於麥方,傅士仁投降東吳、劉豐、孟達,諸葛亮竟沒有派一名士兵。魏延還控告他和楊有不同的意見時,每張桌子都發生了叛亂,但趙重官沒有替他說話。始終東允、劉厚長沙張彥、諸葛亮向有線推薦忠臣,《含寶界疑延》魏延,但朝中沒有得到《人心》,他的人生失敗就在這裡。諸葛亮死後,魏延認為自己在等待機會,他在軍事上雙手、諸葛亮死了,他認為自己的資格、名譽、軍事指揮藝術能力、諸葛亮的地位是理所當然的,他認為很多將軍也是這樣。但最終諸葛亮對他的政敵楊毅繼代,潑了一瓢冷水。慈祥的性格使他失去了理智。軍人以服從為天職,這時失去理智的魏延不再服從,楊義按照諸葛亮臨終前的命令撤軍了。魏延說:“丞相死了,但我自己看。政府官員的葬禮也可以埋葬,我自從所有軍隊都打賊以來,雲是怎麼死的,一個人就怎麼處置這個世界?”,魏延不服從楊益的命令,也公開蔑視,“魏延導演是誰,楊益系勒,破後幾乎要做!)。魏延卻如此說,還體現了他的憤怒,《速先回南,火閣道》,《南顧口》派逆賊等軍隊,《魏延不投降,而是行動,如《謀反》。


志華侃歷史


三國中如果要評出一個完美形象,那一定是諸葛亮,他神機妙算是曠世奇才,他5次北伐,為匡復漢室鞠躬盡瘁,若說他5次北伐,為何都以失敗告終,這還得從諸葛亮的用人說起。

蜀國到了後期,幾乎到了無將可用的程度,而諸葛亮死後,除了姜維連一個像樣的大將都找不出來,更別說關羽、趙雲這樣的猛將了。

但其實諸葛亮死時,蜀國還有一位忠臣猛將,或許可以改變蜀國命運的,但他間接被諸葛亮所殺,它就是魏延。

《三國演義》裡說,諸葛亮與魏延第一次見面,就勸劉備殺了魏延,說他腦後有反骨,久後必反,這當然是小說虛構,但其實也反應了諸葛亮對魏延始終存在疑慮,所以並不重用,最後才藉機除掉他。

  • 魏延實際上是大將之才

建安20年(公元215年),劉備奪漢中,封漢中王遷到成都,當時需要一個大將鎮守漢中,大家都以為這個人一定非張飛莫屬,誰知劉備卻破格提拔了魏延,讓他鎮守漢中。對於蜀漢來講,荊州和漢中是兩個非常重要的地方,漢中又是北方的門戶之地,曹魏一直虎視眈眈,戰略地位非常重要,而劉備卻這把這個重任給了魏延,可見魏延在劉備心中是非常重要的。

在魏延鎮守漢中的那6年中,曹魏連漢中的皮毛都不敢動一下。

公元221年,劉備稱帝,又封魏延為鎮北將軍,第3年,領丞相司馬、涼州刺史。建興八年(公元230年),魏延西入羌中,與魏國名將費瑤、郭淮戰於陽溪,獲全勝。升為前軍師,徵西大將軍,假節,進封南鄭侯。

  • 魏延獻“子午奇計”

魏延能得到重用和他的將才有關,但魏延的結果卻和他的性格有關。

魏延是一位有勇有謀的將才,每次北伐,他都要求自己領兵1萬,和諸葛亮分頭出擊,最後在潼關會師,結果每次都沒有被同意。魏延因此認為諸葛亮太膽小,感嘆自己有才能不得施展。而當時蜀國的第一把手實際上就是諸葛亮,魏延這種說法明顯是刺頭行為。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當時曹魏集中精力對付東吳,並不將蜀漢放在眼中,對於關中的防禦也很薄弱,而且當時鎮守關中的是夏侯懋。魏延綜合分析後,提出:

“今假延精兵五千,直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楙聞延奄至,必棄城逃走。比東方相合聚,尚二十許日,而公從斜谷來,必足以達。如此,則咸陽以西可定矣。”--子午奇計

結果諸葛亮認為這計策太過於冒險,不如從坦道,先取隴西,再出兵祁山。諸葛亮沒有采納魏延的建議,反而重用了馬謖,結果痛失街亭,導致首次北伐失敗,但同時也警醒了曹魏,魏明帝立馬換上了得力大將曹真鎮守關隴,再換上了諸葛亮勁敵司馬懿。從此,蜀國北伐成功的希望越來越少。

若說魏延這計到底有多險,其實也算不上,如果和鄧艾偷渡陰平相比,實在是風險太低,鄧艾行700多里,一路鑿山修橋,最後攀懸崖而下,奪江油,克綿州,襲成都,正是這致命一擊,使蜀國亡於一旦。

  • 性格使然與小人起衝突

從諸葛亮對魏延的態度,也可以看出,魏延並不得諸葛亮信任,而由於魏延的性格過於張揚,多次和楊儀發生衝突,甚至幾次要拿刀砍了楊儀,幾乎每次被諸葛亮勸和。

楊儀本身是一個小人性格,公元221年在劉備伐吳期間,就與尚書令劉巴不和,被遠放到弘農任太守,劉備去世後,才被諸葛亮所重用。

第五交北伐時,諸葛亮知自己命不久已,他一死,再沒有人能夠壓制這兩人,一文一武兩臣不合,很可能爆發大沖突,這種情況下諸葛亮只能二選一。

  • 孔明借刀殺人

在五丈原,諸葛亮病危時,召開秘密會議,而此會議參與者有: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而唯獨沒有魏延。

會議上諸葛亮決定,讓魏延斷後阻擊追敵,姜維作為副將,楊儀擔任退軍指揮,如魏延不服從,軍隊仍按計行事。這其實就變相說了,如果魏延不聽令,那就可以直接殺了,這就給了楊儀趁機陷害的理由。

諸葛亮死後,楊儀密不發喪,派費禕去揣度魏延的意向,並抓住魏延個性矜高的致命弱點,用欺詐和激將手段,引蛇出洞,惹得魏延勃然大怒,搶在楊儀撤兵之前,率領所部徑南歸。楊儀便以魏延叛國為由,將其殺害。

其實稍微動腦子想一下,也可以知道魏延根本沒有叛蜀之心,如果他要投曹魏,他幹嘛帶著軍隊向南走呢。本以為除掉魏延後,楊儀能夠順利接諸葛亮的班,然而他並沒有受到重用,仍然是參軍長史,讓他一度很鬱悶,居然在費禕面前說道:“如果丞相去世後,我帶兵投奔魏國,怎麼會落到這種田地!”

說這話,等於變相找死,楊儀最後被流放,後又上書誹謗,言辭激烈,最後下獄,自殺身亡。

現在回過頭來再看魏延,如果第一次北伐時,諸葛亮採用了魏延的“子午奇計”,或許可以改變魏與蜀國的格局。其二,後四次北伐時,諸葛亮如果同意魏延帶兵1萬,分兵的計劃,或許後面4次北伐有機會成功或未可知。,但歷史並不容許假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