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怎样安放自己那颗躁动的心?

大西洋的最后一眼泪


我在疫情期间,把自己骚动不安的心,放在了认认真真回答悟空问答上

疫情期间,无所事事,天天“葛优躺”,日日刷头条。实在闲的不亦乐乎。

终有一日,想着做点什么。于是,就给自己定个任务每天回答四个悟空问题。

决心已定,即刻执行,即使再累,也坚决做到。

年后立誓,执行到今天。天天不落下,日日强迫症。我竟然坚持下来了!

而且,有三篇过十万爆文,几万的十多篇,几千大几千的是常态。挺欣喜的。

此生大半程过完,我竟然第一次把一件事坚持了这么长的时间


三月森林


国内的疫情刚好转,现在国外的疫情又爆发,今年的市场不好做,离职的人员迟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眼看已经四月份了,已经过了今年的小半,人的心情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煎熬,孤独,无助,甚至是绝望,我就是其中一个,想做点小生意,由于市场不好一拖再拖,家人的不支持,搞得我现在已经不敢有创业这个想法,想去找份工作吧,工资不理想,好的岗位已经轮不到你了,面对一系列不在自己预想范围内的事件,我只有无助,无力,有几天时间我是一直躺在床上想,今年我的人生会是怎么样,以后会不会被生活磨灭了我的冲劲,那段时间的我是这20多年以来最落魄的我,以前那个朝气蓬勃,活泼开朗的我怎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难以置信,但是这几天,我都在做一件事,研究怎么才能将自己优化

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那就是你以前察觉不出来的缺点,现在被你一点一点发现了,然后我记录下来,觉得一个人真的很多缺点,优点呢没几个,为了优化自己,我决定降低自己标准要求,重新一点一滴地积累好的东西,我发现自己的心情好像没有那么郁闷了


幽兰语婷


逢艰难而不慌乱,处困境而心豁达,是一个人最好的精神境界。

2020年庚子鼠年春,一场疫情令万人蒙难、山河皆惊。

但在这样的群体厄运里,人性的光芒却处处闪耀在我们这片受难的土地上。

在武汉的方舱医院里,即便身染新冠肺炎,但心态豁达的大妈们仍然跳起了欢快的广场舞。

于她们而言,虽然身体有恙,但一个人的好心态却丢不得。

对生活的热情从容,令她们暂时忘掉了自己的病痛、忘掉了未知的明天、忘掉了自己身处隔离区。

既然生活给了自己迎头一棒,那么自己又何苦为难自己?

与其哀怨,不如跳舞,至少,这样的豁达欢快,能给身边同命运的伙伴们带来希望与安慰。

人到中年,万般皆悟。

豁达面对浓淡相宜的时光,独处于长短皆逝的流年,在远近相安的人心里懂得知足,在往来皆客的浮生里学着放下。

岁月凭风转,身安心亦安,这便是人生过半,我们最好的活法。


Jennyjia159


我在体制内工作且稳定,上不上班,工资照开(不是我自己不去上班,是单位不允许去),我不躁动。我也有一批干个人买卖的朋友,他们也不躁动。为何?因为都不是创业者,无论在哪个行业,都是那个行业中多年的从业者,早就不再为生计拼博,有房、有车、有存款,两、三个月不开工,就当出去旅游了(反正平时也常停工放假出去玩)。都是私企小老板,身上没贷款压力,雇员上班就给工钱,不上班啥也不用付,有啥躁动的?


草狼的平沦


焦于当下对自己有意义的事
灾难的发生一定会扰乱人正常的生活与心神,每个人都需要努力适应这种变化,森田正马提出了八字箴言——“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可以有效帮助我们应对当下的局面。

当前疫情下,人们普遍出现了一些负面情绪:恐慌、不敢出门、茫然、失望、易怒、放弃,等等。其实,千种百种负面情绪都源自一种,即对疫情的恐惧。而人对疫情的恐惧,本质上就是对死亡的恐惧。

“死的恐惧”和“生的欲望”,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是共存而无法分割的。也就是说,人不能为了生存,而彻底消除对死的恐惧。因为“生的欲望”有多强,“死的恐惧”也就有多强。

人若不接纳自己的恐惧,会产生两种糟糕的结局:一种是因恐惧而认为自己软弱无能,从而产生强烈的自我否定倾向;另一种是努力消除恐惧而不可得,反让自己更加焦虑烦躁。

人应当接纳自己的恐惧,以顺应生存本能对自我的保护,而不必过分苛求自己,这种心态称为“顺其自然”。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bad0a30d642f468fb5e5d41aa6de211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