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了多少遍,還這麼磨蹭!”孩子磨蹭的7大原因,第3條太準了!

“我不要做你的媽媽啦,你再去找一個更有耐心的媽媽吧!”


這是主持人李小萌因為女兒的磨蹭,生氣時說的話。


“說了多少遍,還這麼磨蹭!”孩子磨蹭的7大原因,第3條太準了!


相信很多父母也跟李小萌一樣,在生活中被孩子的磨蹭折磨到“七竅生煙”,特別是疫情期間,父母指導孩子做作業或者催促孩子上網課的時候,這種感覺可能更為強烈。


“我女兒一寫作業就各種找東西,半個小時能寫完的作業,非要拖上1個小時,批評了很多次,就是改不掉。”


“孩子做事磨磨蹭蹭,一件小事,都要做很久,我在旁邊看得都快急死了。”


孩子做事磨蹭,說了很多次後依然沒有改進,那可能是因為沒有找到孩子磨蹭的真實原因。


磨蹭,是家庭教育中常見的頑症,是和諧親子關係的強力殺手。今天,Professor給大家總結了孩子磨蹭的7種原因,並附帶解決方法,咱們一起來看看吧



沒有興趣/缺少吸引力


“說了多少遍,還這麼磨蹭!”孩子磨蹭的7大原因,第3條太準了!


事例:

早晨,鬧鐘響了,媽媽來到床前叫孩子起床,孩子卻怎麼也叫不起來。磨磨蹭蹭,上學就要遲到了,還是不緊不慢,直到最後才衣冠不整、急急忙忙的咬著麵包去上學。


原因:

之所以磨磨蹭蹭不願意起,自然是因為上學的吸引力不如睡覺,刷牙洗臉的吸引力不如看動畫片。缺乏興趣,也就缺乏動力。


辦法:

小孩子都是貪玩的,尤其喜歡和小夥伴一起。如果遇到孩子賴床的問題,可以從小夥伴這一點入手,通過語言的激勵來激發孩子起床的動力,比如“快點起來,到了學校,就可以和xxx一起學習一起玩啦!”



缺乏條理性,不知道先做什麼


“說了多少遍,還這麼磨蹭!”孩子磨蹭的7大原因,第3條太準了!


事例:

爸媽為了能讓孩子安心學習,每天都把他們的生活安排得面面俱到。可孩子寫作業總是慢慢騰騰,有時候甚至不知道老師都佈置了什麼作業。老師在批改作業時發現孩子的作業雜亂無章,且經常會出現做錯或漏題的現象。


原因:

這是一個寫作業條理性比較差的典型案例。寫作業時不知道有什麼作業,文具準備不齊全,對各科作業的先後順序沒有條理。


辦法:

如果父母事事都替孩子做,孩子的成長機會實際上就被父母剝奪了。父母要教會孩子先做什麼,後做什麼。讓孩子自己動手安排自己的事務,甚至可以讓孩子幫忙父母做點家務,這樣孩子就慢慢學會規劃和條理。當然,孩子在做事的過程中,父母可以適當指導孩子做事的順序和條理。



注意力不集中,小動作多


“說了多少遍,還這麼磨蹭!”孩子磨蹭的7大原因,第3條太準了!


事例:

孩子寫作業時總是東看西看,一會兒玩橡皮,一會兒吃鉛筆,一會兒咬手指,注意力不集中,孩子的注意力時間一般在15—20分鐘左右,如果讓他們連續做作業超過20分鐘,他就會走神,寫作業就磨蹭起來了。


原因:

這個屬於典型的注意力不集中的案例。影響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分為生理和病理原因、環境原因和家庭教育原因。


辦法: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有可能是生理和病理原因,家長要多觀察孩子的行為,如果發現異常必須及時就醫。環境因素也有可能會影響孩子的注意力,例如給孩子買糖或含有咖啡因及人工色素及添加防腐劑的食物,這些都會刺激孩子的情緒,影響專注力。孩子學習的地方要簡潔、整齊,尤其是書桌,準備好所有要用到的文具,但不要堆放玩具等會分散孩子注意力的東西。


另外,從兒童行為心理學導師的角度來看,想要提升孩子的專注力,不能逼迫他,而是要引導他發自內心的想要改變,從而完成當前的任務。



缺少時間概念


“說了多少遍,還這麼磨蹭!”孩子磨蹭的7大原因,第3條太準了!


事例:

一次3年級測驗過後,一個學生悶悶不樂地找到老師說:“老師,你看看這些試題,我本來都是會做的,可就是因為時間不夠用,沒有做完,才考得這麼差……”


原因:

磨磨蹭蹭,學習的時候不能全心全意就是不能安排、利用好時間,換言之,也就是時間意識淡薄。


辦法:

要讓孩子建立良好的時間觀念,就要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孩子做事有一定的節奏感。孩子對時間的觀念是比較模糊的,因此父母需要幫助孩子建立“一寸光陰一寸金”的時間概念,每天可以將孩子的學習任務進行制定,然後還要給孩子留下可支配的自由時間,這樣孩子就可以更好的利用這些時間來做自己想做的事。



動作不熟練


“說了多少遍,還這麼磨蹭!”孩子磨蹭的7大原因,第3條太準了!


事例:

洋洋十分聰明,就是有些內向,媽媽反應洋洋做作業時太慢了,每次做作業時,由於他思維比較快但是表達和書寫太慢了,所以就會經常寫錯、漏寫、跳字甚至串行。


原因:

有些孩子愛磨蹭並不是故意的,而是因為他們的感覺統合能力比較差,動作比較笨拙,所以做起事情來,尤其是做一些操作性的動作時會比較吃力。


辦法:

加強體覺方面的感統訓練,包括大運動(攀爬滾蹦跳、以及身體協調性、靈活性的操作遊戲)和手部精細動作(例:穿珠子,夾豆子等)兩大方面。有時孩子磨蹭不是孩子故意的,而是因為他對所做的某件事動作不熟練、缺少操作的技巧。



追求完美,害怕出錯


“說了多少遍,還這麼磨蹭!”孩子磨蹭的7大原因,第3條太準了!


事例:

有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願太迫切,總是喜歡不停的給孩子佈置任務,除了作業之外的作業,可能還有練琴、畫畫等其他內容,反正就是隻要孩子做完這一件,就立馬能安排出另一件,結果把孩子壓得根本就喘不過氣。所以,為了反抗,他們只得用磨蹭拖延的法子,避免被安排更多的任務。


原因:

這是一種被動的磨蹭,被父母逼出來的磨蹭。許多家長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在完成常規的作業和任務的同時,能夠多做一些可以比其他孩子提前一步,這樣,孩子每天加了許多“父母作業”。


辦法:

父母需調整心態,不能不顧實際地拔高期望,對孩子施加過重的負擔。孩子學習壓力大,心情焦慮,害怕出錯,父母不要過多指責,要用獎勵與肯定的手段來引導改善。



天生的慢性子


“說了多少遍,還這麼磨蹭!”孩子磨蹭的7大原因,第3條太準了!


事例:

有一些幼兒明顯比其他孩子動作慢,不論在什麼情形下、做什麼事情都慢,即便是有強烈的外界刺激他仍然是行動遲緩,慢條斯理,緊張不起來。


原因:

這類孩子的神經類型往往屬於相對安靜而緩慢型,是孩子的先天氣質。


辦法:

家長需要了解孩子的特性,平常可以跟孩子一起做關於時間的計時性的小遊戲,像在規定的時間裡找到相同或是相似的圖片,這樣的遊戲容易讓寶寶積極參與進去,慢慢地,孩子的慢性子就會得到改善。


“說了多少遍,還這麼磨蹭!”孩子磨蹭的7大原因,第3條太準了!


Professor點評:


教育孩子,就像牽著一隻蝸牛去散步,當我們放慢腳步,或許就可以發現孩子的很多天賦與優勢。


父母不妨耐心一點,用心的感受孩子的每一點成長和進步。

關注公眾號“瑞思英語”,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