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劳动维权投诉超时效,企业违规还能治吗?

yEs_HeLlo


在目前的劳动法律法规情况下,劳动争议纠纷的处理遵循“一裁两审”的流程,也就是说,必须要先经过劳动仲裁,才能再向法院提起诉讼(社保和公积金的补缴不属于劳动仲裁受理范围)。

对于劳动者来说,如果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一定要注意仲裁时效的问题。

2008年实施的《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为一年,自劳动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这就是劳动争议的普通时效。

有一个例外,就是有关劳动报酬的纠纷,仲裁时效自劳动者离职之日起计算,一年内均可提出仲裁申请。

比如说,未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就适用于一般时效,理论上来说,劳动者入职满2年后就丧失主张的权利了。

而拖欠工资(包括加班费、年终奖、奖金、提成等),则适用特殊时效,也就是员工离职1年内均可以提出仲裁,不过需要特别提醒的是,用人单位只有保存两年工资发放记录的义务,劳动者如果主张超过两年以前的工资,需要自己承担举证责任!

总结一下,如果已经过了仲裁时效,劳动者将很难再主张自己的合法权益了!


朱礼华谈劳动用工


法律层面上,诉讼时效已过,丧失胜诉的权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