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分工不同,工人工作有工資,農民種地,但為什麼到老了的時候,有的工人會有存款,而有的農民卻出現了吃喝難的問題?對此你怎麼看?

政旗灝然


其實這是一種社會化的大分工,杜絕出現大鍋飯的現象的必然結果。農民種地是處於社會生活食物供應的的最低端,一直都是歷朝各代最重視的群體。

可是,隨著科學技術、工業生產的進步和發展,機械化大生產在農業上的普遍應用。單純種糧,已經不再是農民的主要作用了。不需要那麼多農民,就可以生產足夠的糧食。


因此,多數區域位置較佳的農民,已經放棄種糧,開始種植蔬菜作物,這種盈利水平要比種糧要高得多,比如山東的壽光以蔬菜大棚聞名全國。一些地區偏遠的農民,如果沒有特色的經濟作物,比如紅薯、水果、山珍、家禽,他們的經濟條件就很難改善。

人都是一種積極向上的生命,因此每年就有2到3億農民工,離開家鄉外出打工,獲取的打工收益也遠遠超過在農村土裡刨食的收益。

然而多數農民工,並沒有較高的技能和技術,所以只能從事非常簡單的體力勞動工作。因此,多數人打著勞務小工的方式,獲得收入,不交養老保險,沒有養老金待遇。


由於異地生活,即使勤勤懇懇省吃儉用,攢下來的的也不多。而回到家,還要供養老人、撫養孩子,有錢了就建套新房。很多農民工忙活一輩子就是等孩子結婚能夠蓋得起房子,辦得體體面面的。

而社會的趨勢總是讓人難以琢磨,現在大家工資高了,農民工也能攢下一些錢,一些5、6線城市又開始流行到城裡買房居住,本身農民子弟,娶妻就不易。農民工打工掙錢,好不容易把家裡修葺一下,結果又要掏出幾十萬到城裡給孩子置辦樓房。難怪一些專家喊著,房價不會降,有幾億農民沒有進城。原來他們有的是辦法,讓農民到城裡買房啊。

沒有養老保險待遇的人,老年之後只能靠兒孫生活。其實工人現在也不易,高額的房價讓大家只能六個錢包湊首付,不過買了房之後,好在還有獨立的居所。而且,城市裡面的工人,如果退休後身體沒有毛病,還是可以通過尋找一些保安,保潔工作,獲取一些補貼收入。也有失去勞動能力,家庭生活很不容易的工人。如果是工人,國家法律是強制規定企業必須給職工參加社保的,這樣工人退休後就有一部分養老金待遇。如果沒有養老金待遇,其實也和農民差不多。

其實國家已經重視到了農民的養老問題。專門建立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從今年開始,國家將大力提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待遇,未來每月三四百元是沒有問題的。現在的水平仍然有點低,2017年底,全國有1.56億城鄉居民領取養老金待遇,人均待遇水平只有125元,2018年國家又提升了18元標準。我們的養老保險待遇提升不會是一步到位,在未來會逐步提升。目前北京市已經到了710元,上海市更是高達930元。國家出臺了關於建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增長機制的意見,預計未來的城鄉居民養老金會年年調整的。


在未來,農民和沒有工作的城鄉居民,養老待遇都會差不多。

說在最後,要想改變這個現狀,最重要的就是推動教育的均衡發展。讓所有的農民子弟都能夠有公平的機會受到教育,這樣未來大家的各項收入就會日趨平均了。畢竟現在就業已經沒有城鎮和農村的限制了。相信未來會更好,努力投入更多到子女的教育中,才會有更大的機會改變命運。


暖心人社


工人工作有工資?

的確,做為一個工人,有幸蒙對了一個大國企,像鐵路、油田、電業等大牌企業才能“旱澇保收”。並且,老了以後可以談得上“少有積蓄”,但必需全家從上至下,從老到少全在“裡面”混才能富屋及屋,存款自然多卡多折。

但同樣做為一個“黃攤兒”的企業工人,和身為工人戶卻沒上過班、沒人管的“城鎮居民”,他們有工資嗎?

不錯!前者也有,

最後一天截止加上企業虧欠的,被上峰、上峰的上峰強制執行、一次次、一次性“追討”後得來的那點兒工資。這是命好的,多數到下崗後,連毛兒都沒看到。

後者!

都不知工資是什麼概念,更不知道工資條子有多寬、多長。

存款!

今個存完好像是有點兒,明天取了不夠花。卡里那點錢,只為應急。老了!子女給的零花線才叫工資。

農民種地,到老了沒存款?

確實,如果真種了一輩子地,臉朝黃土背朝天,到老了沒有存款是件很悲哀的事,也不公平。但這種情況可能出現在少數地區,不能拿來說事兒。

富庶地區的農民,要地有地,要富業有富業,要做打工的“工人”也可以。成功了,進城。失敗了,回去種地,最起碼餓不死還少有積餘,這叫進退自如。老了!存款怕存丟了,交給後人,不必非得存銀行。

苦就苦在“工人”,進退維谷,冰火兩重天。

所以,別把時下的“工人”看得那麼“富有”,如果他們、我們、你們不省吃撿用,不為了子女,哪能在銀行埋下那“幾顆”傷心的種子。

因此,別說農民到老了沒存款,應該說錢為什麼不存。

我是羨慕農民,富庶地區的農民。他們的存款查不清幾位數,到老了,還開轎車。

但我也羨慕落後地區的農民,他們老了,“存款”不會告訴外人,就算說沒有,但總去銀行,我想不會去貸款吧!

我是農村鄉鎮的下崗工人,沒存款。

自己拼命攢點兒私房錢交社保。老了,為數不多的、拿自己的線給自己開,不知能領幾年的“退休工資”才叫存款……

你們呢?

工人!


驍勇34


我對這些為農民叫苦的問答越來越反感,說實話,現在農村向城市,向工廠的大門早已經打開。或者說,城市,農村;工人,農民,已經沒有大門,你有什麼道理叫苦?不願意作農民,不願意留農村,進城打工當工人就好了,還有什麼抱怨頭?

農民是改革開放最大的獲利者,兩頭資源都佔了。農村資源有一份,例如土地;城市資源已經向農民盡情開放了。城市有一半以上的新市民都是不久前的農民(包括我自己)改變而來,你只要自己努力,願意,隨時都可以結束你的農民身份,還有什麼不滿足?


蓉城草根財經


社會分工不同,結果會有很大的差距,因各自扮演的角色,決定了各自的收入狀況,先說工人,工人的收入總體是呈梯度上升的趨勢,並且隨著社保的繳納,退休後可以領取退休金、養老金等福利,本身城市各項福利待遇就好過農村。(這裡所說的工人和農民工有明確的劃分)

再說說農民,光靠種地,一家人的生計都成問題,靠著自家一畝三分地,每年收入不過幾千塊錢,還沒有扣除農藥、種子、化肥。為了生存,催生出了新的社會角色,即農民工。不管是農民還是農民工,從他們的收入結構來看,因為大多從事的是比較低端或基礎的高強度工作,拼的就是體力,因此,他們的收入是梯度下滑的,年輕的時候還可以掙點錢,而年紀大了,只能回家守著田地。另外農村本身各項福利待遇就很少,何談存款呢。


Power泡兒


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是同工同酬。但現實社會分配嚴重失衡。貧富差距越來越多,引發了新的社會矛盾。如同樣六十歲,公務員六千,在編人只四千,工人二千,農民八十。為了體現公平,普調百分之十,漲多少,公平嗎?


時事熱點焦點




工人和農民其實是倆兄弟,老大是農民集體分給了土地,在農村從事糧食生產。而老二讀過幾年書有文化,便離家去城裡當了工人。起初國家很困難,老二吃糧食大米、麵粉、油都是種地的大哥支持。後來,國家想到工人又沒有土地,也沒有宅基地,所以首先想到工人的養老問題,決定從他們們微簿工資中扣除一部分作為養老金和住房公積金。這樣,年復一年的扣除,到退休了終於有了一大筆錢,這就是工人退休金,從此工人養老有了保障。



而農民,國家當時只認為土地可以養老,有土地有糧食就不愁老了無人養。可是,到了二千年以後,農民的土地似乎不值錢了,生產的糧食越來越便宜。像今年小麥收購所每斤才一塊多點,早稻才八毛多一點,大豆才一塊七毛錢一斤,可謂農民種什麼作物,什麼糧食就便宜。一個正常勞動力在家種地的話,靠賣糧食只能維持現狀,年收入萬元的算是不錯的農民了,根本談不上存錢養老。



加上農民的兒子大子,就要面臨買車買房娶媳婦,在農村這是農民一輩子最重要的事,花去一生的積聚都不夠,有的甚至還欠了一屁股的債務。所以,農民做到老還到老的債,心裡總惦記著兒子、孫子、票子,到死都沒能存上養老錢。



近年了,國家也看到農民確實有老有困難,所以也同樣出臺了農村養老保險,抽出一部分資金來補貼農民養老難。雖說每個月只有七八十元,但可見國家是很重視農民養老的。現在農民養老金過低,原因是農保繳費太低所制。我的想法能不能養老金繳費和新農合繳費調換一下,養老金每人每年上繳保險金300元,新農合繳費每個每年只需100元就夠了。這樣,不但減輕了農民負擔,而且還提高了農民的養老金,或者農民也可以參加社保,也可以一次性補繳,從而縮短了農民與工人之間養老金存在的差距。不知大家有什麼更好的建議,歡迎大家一起都來說說看。

更多三農精彩內容,敬請關注:頭條號《老孃舅說事》點贊、評論、轉發、分享

胡名胡姓


工人和農民其實是倆兄弟,老大是農民集體分給了土地,在農村從事糧食生產。而老二讀過幾年書有文化,便離家去城裡當了工人。起初國家很困難,老二吃糧食大米、麵粉、油都是種地的大哥支持。後來,國家想到工人又沒有土地,也沒有宅基地,所以首先想到工人的養老問題,決定從他們們微簿工資中扣除一部分作為養老金和住房公積金。這樣,年復一年的扣除,到退休了終於有了一大筆錢,這就是工人退休金,從此工人養老有了保障。

而農民,國家當時只認為土地可以養老,有土地有糧食就不愁老了無人養。可是,到了二千年以後,農民的土地似乎不值錢了,生產的糧食越來越便宜。像今年小麥收購所每斤才一塊多點,早稻才八毛多一點,大豆才一塊七毛錢一斤,可謂農民種什麼作物,什麼糧食就便宜。一個正常勞動力在家種地的話,靠賣糧食只能維持現狀,年收入萬元的算是不錯的農民了,根本談不上存錢養老。

加上農民的兒子大子,就要面臨買車買房娶媳婦,在農村這是農民一輩子最重要的事,花去一生的積聚都不夠,有的甚至還欠了一屁股的債務。所以,農民做到老還到老的債,心裡總惦記著兒子、孫子、票子,到死都沒能存上養老錢。

近年了,國家也看到農民確實有老有困難,所以也同樣出臺了農村養老保險,抽出一部分資金來補貼農民養老難。雖說每個月只有七八十元,但可見國家是很重視農民養老的。現在農民養老金過低,原因是農保繳費太低所制。我的想法能不能養老金繳費和新農合繳費調換一下,養老金每人每年上繳保險金300元,新農合繳費每個每年只需100元就夠了。這樣,不但減輕了農民負擔,而且還提高了農民的養老金,或者農民也可以參加社保,也可以一次性補繳,從而縮短了農民與工人之間養老金存在的差距。不知大家有什麼更好的建議,歡迎大家一起都來說說看。


發現周邊有趣的事情


提這個問題的人,本身就有不安好心,挑起普通百姓矛盾。工人、農民本來就是一對難兄難弟,有什麼好比的?當今社會分配不公,收入不平衡的,根本不是工人農民之間,而是少數富人與人民的矛盾,貧富懸殊極大,可以說一個是天上,一個是地下,還有部分是地獄,出現對社會悲觀不活的。


忠東\n


工人和農民像一對孿生兄弟,無論誰是老大誰是老二,無關緊要!工人與農民都從事著世界上最普通的職業,社會地位低微,幹活又苦又累,幾乎沒有多少差別?唯一不同的是工人退休有退休養老金,農民卻沒有,農民能夠領取的僅僅是幾十元一月的社會保障金?

工人和農民沒有直接的利害關係!工人有存款,是因為工人的工資有保障,能夠按月發放到位,就是我們常說的“鐵飯碗”。農民種地,旱澇不保收,農產品缺乏市場競爭力,產品價格波動大,農民收入沒有保障!農民生活水平降低,日子過得越來越差。

老年農民也希望享受國家發放的退休養老金,供他們以後防老養老!當然,這還只是個要求,能否實現還是個謎?但農民絕對不會要工人施捨,也不會向其它的各行各業伸手乞討!農民之所以要求享受一定數額的退休金,是因為近年來農村經濟狀況普遍下滑,部分農村老人手頭緊,經濟拮据,生活艱難!甚至還有個別老人的生活朝不保夕,存在著極大的安全隱患與嚴重的後顧之憂?

農村老人出現吃喝難的問題,令人傷心,令人擔憂!農民難!老年農民更難!


沱江人


農民的工作大部是義務的,所以老了分文沒有,只有靠子女養活,過著緊張受氣的生活,政府理應給他(她)們發放養老金,讓她(他)們過上快樂的晚年生活!沐浴著黨的陽光,幸福的老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