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娟院士这段视频真甜:穿过人海,终于牵住你的手!

一个多月前,我们一次又一次地为这些英勇逆行的白衣战士们而感动到泪目。今天,这些了不起的英雄们,回家了!


李兰娟院士这段视频真甜:穿过人海,终于牵住你的手!


穿越人海,牵住你的手,这一幕甜哭了


虽是春寒料峭,郑树森院士在春雨淅沥中撑着伞,早早地迎候在停机坪。他笑说,要给李兰娟院士一个惊喜。“想到马上就能见到她,感觉非常高兴和激动!”


李兰娟院士这段视频真甜:穿过人海,终于牵住你的手!

李兰娟院士这段视频真甜:穿过人海,终于牵住你的手!


看到飞机降落,郑树森院士特地戴上了眼镜,他要第一时间看清凯旋的李院士。


李兰娟院士这段视频真甜:穿过人海,终于牵住你的手!


走出机舱,李兰娟院士被惊喜到了,事先她完全不知先生会来接机。


李兰娟院士这段视频真甜:穿过人海,终于牵住你的手!

李兰娟院士这段视频真甜:穿过人海,终于牵住你的手!


穿越人海,两位院士牵住了手

这一幕太甜了!

李兰娟院士这段视频真甜:穿过人海,终于牵住你的手!


李兰娟院士在郑树森院士的陪伴下,笑着对在场所有人说:“大家都安全地回来了,我们与武汉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时时刻刻挂念着武汉。”


李兰娟院士这段视频真甜:穿过人海,终于牵住你的手!

李兰娟院士(中)和丈夫郑树森院士(右)


但她随即又郑重说道:“下一步我们还有艰巨的任务,我们武汉还有病人需要继续治疗。我们更要防止境外的输入,防止疫情的再一次传播,所以我们的任务还是十分繁重。”


李兰娟院士这段视频真甜:穿过人海,终于牵住你的手!

李兰娟院士这段视频真甜:穿过人海,终于牵住你的手!

浙大一院党委书记梁廷波迎接李兰娟院士


丈夫郑树森院士放下手术刀拿起厨刀

为妻烧年夜饭壮行


在这次抗击疫情的战役中,几乎所有人都认识了李兰娟院士,同时也有人发现了她“背后的男人”——郑树森。李兰娟和丈夫郑树森,是我国科学界少数的几对院士夫妻中的一对。


在疫情发生时,已经73岁的李兰娟院士第一时间赶往北京参加相关会议,除夕当晚9点多,才从北京返回杭州的家。


不过,杭州的家中,李兰娟院士的先生郑树森院士当起了大厨,烧好饭菜等候妻子归来。李院士发朋友圈说:今天我轻松了,可以不烧年夜饭了,由郑院士替代,手术刀改厨刀。

李兰娟院士这段视频真甜:穿过人海,终于牵住你的手!

李兰娟院士这段视频真甜:穿过人海,终于牵住你的手!

郑院士在厨房准备年夜饭


儿子眼里的李兰娟院士


“李兰娟不在家。”外婆音色洪亮。

  

这样的片段常常浮现于李兰娟儿子郑杰的童年记忆。诞生于双院士家庭,郑杰没有得到父母太多的陪伴。“我基本上是由外婆带大的。”他说。郑杰的父亲郑树森是肝胆外科、肝移植专家,同时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李兰娟与郑树森这对院士伉俪,也被人传为佳话。

  

李兰娟院士本人曾在媒体采访透露,她一直珍藏着病人的感谢信,还曾把这些与病人交流的记录汇编成书。“是的,病人的信有很多。团队一直都帮她保留着。”郑杰肯定。

  

然而当谈及“母亲曾送给自己什么珍贵的礼物”时,郑杰却沉吟了许久才回答:“母亲给我的礼物,我想了想。好像还真的不多。”

  

说着他又有点笑了:“我觉得很多时候,不是她对我说过什么,或者做过什么。而是她和父亲两个人的一些行为,无形中对我传达和教育了什么。”

  

郑杰从小觉得母亲做每件事都非常认真,“今日事今日毕”也是她一直恪守的行为准则。“她一直觉得小孩不仅要学习成绩好,人品也要好。”郑杰说。尽管他从小成绩优异,李兰娟对郑杰要求依旧严格。“我小时候最怕的是如果成绩不好了,学期末的时候要怎么办?” 郑杰说,“平常从身心角度,她对我们是很关爱的。”

  

李兰娟求学时期,大家主要学习俄语。所以直到工作多年后,才开始学习英语。“我印象中母亲和父亲,听着磁带重新从一个个单词开始学起的。”郑杰说。此时李兰娟的医务工作已经相当繁忙,除了临床工作还有大量的研究。“我小时候的印象,经常深夜的台灯下,看到他们一边补学英语,一边看国外论文。”郑杰说。

  

李兰娟的丈夫郑树森40岁左右那年去华西医科大学读博,毕业后李兰娟又支持他前往香港攻读博士后。“那段时间,母亲一个人的工资要养活我们一家四口。这应该是我还在念中学的阶段。”郑杰回忆,“当时我爷爷在老家生病了,我母亲也没有和我父亲说,就自己带着我,抱着弟弟去老家给爷爷挂吊针。一直到治好,这件事她也没和父亲提。小时候我们家里的经济条件也一般,一直到我父亲那个时候从香港回来,我们家才有了彩色电视机。”


“她一直都没有抛弃自己医生的身份。”


“她一辈子对职业的这种进取心,让我很受鼓舞。”郑杰说。不仅是丈夫不断求学的坚强后盾,李兰娟自己在求学进取方面也一直很努力,直到当上院士也没有放弃。

  

“这是一种拼搏精神,我后来才慢慢感受到。因为他们几乎没有娱乐时间。我父亲当上院士后,偶尔看看电视,也会被我母亲督促去看论文。”郑杰说。

  

“就是这种可能稍稍有点过的努力和严格。”郑杰说着笑了。

  

李兰娟求学期间曾经面临选择。一个是做老师,一个是赤脚医生。老师当时的工分回报比医生还高,然而李兰娟还是选择了做赤脚医生。“她觉得做医生还是学到很多东西,而且服务父老乡亲的意义也很大。”

  

因为工作认真,村里的家家户户都认识李兰娟。“所以当时就有句名言——进门狗不叫。就是说赤脚医生和百姓已经熟到你进他家门,他家的狗都认识你了。”

  

因为对职业的坚持,即使在担任政府领导岗位期间,李兰娟依旧没有间断过临床门诊和医学科研。“她一直都没有抛弃自己医生的身份。”郑杰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