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崇禎皇帝殺了“魏忠賢”後,明朝很快就滅亡了?原因是這樣

3月14日,也就是崇禎十七年的三月十四日,即崇禎皇帝自縊為國捐軀前的第五天,崇禎皇帝在大勢已去、國破家亡的絕望中,終於明白了先帝強調魏忠賢“恪守忠信,大有作為”的深層含義所在,然後又聽完曹化淳太監的話說“如果忠賢還在,事情並不會發展成這樣”。在李自成軍隊壓近的關鍵時刻,崇禎並沒有全神貫注用心地部署軍隊和將領,而是仍然有閒暇時間做一些與保衛都城無關的事情;在對國家的毀滅感到絕望的時候,崇禎為何在恐慌中突然改變了自己推翻和否定魏忠賢的初衷,從而重新審視了魏忠賢的價值和成就,並讓人為他收集了骸骨和建造了墓碑的呢?請看下文!

為什麼崇禎皇帝殺了“魏忠賢”後,明朝很快就滅亡了?原因是這樣

在明熹宗朱由校臨終前特別囑咐崇禎說“忠賢忠心耿耿,能謀劃大事”。而當一個人快要死的時候,他的話是好的,其心也是好的。而朱由校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對魏忠賢的高度評價,固然與個人感情交織在一起,但最重要的是,他認識到魏忠賢在處理重大事情上的,清醒和果斷,特別是在維護大局的關鍵問題上,他還知人善行,獎懲分明,在政治地位上事關國家生死,事關民族大義的問題上,所表現出來的遠見卓識,沉著冷靜。這些都能體現出魏忠賢的價值所在。

為什麼崇禎皇帝殺了“魏忠賢”後,明朝很快就滅亡了?原因是這樣

公平地說,魏忠賢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他有自己的同黨、也有殘酷歹毒和罪惡、邪惡的一面。但是從很多方面來說,比如他起用了遼陽戰敗後遭受誣衊的熊廷弼,他不偏袒,果斷罷免袁崇煥,原因是袁崇煥在寧錦之戰中畏縮不前,他也拋開他自己的恩怨、違背自己內心的推薦趙南星和孫承宗等一批有能力的下臣,可以看出,魏忠賢仍然關心國家,強調原則。在魏忠賢主政時期,國內形勢良好,而遼東局勢非常穩定。這種能力、這種勇氣和這種成就應該得到承認和肯定的。

為什麼崇禎皇帝殺了“魏忠賢”後,明朝很快就滅亡了?原因是這樣

在崇禎皇帝登基時,國中的難民都揭竿而起,山海關外還有清兵。在這種內憂外患的嚴峻形勢下,朝廷迫切需要一個像魏忠賢這樣的能人,他有著豐富的處理軍事事務和把握動盪局勢的經驗。儘管他無法扭轉國家形勢的下降趨勢,但他也不會在短期內崩潰。但為了整頓內務,平息民憤,崇禎為了報仇和獨霸大權,藉助朝廷文武大臣的“倒魏”之怒的高潮,以雷霆之勢,徹底消滅了魏忠賢領導的宦官集團。

為什麼崇禎皇帝殺了“魏忠賢”後,明朝很快就滅亡了?原因是這樣

而就在魏忠賢臨死前,他被宣判各種罪狀,並被髮配到鳳陽充軍。他死後,屍體被碎屍萬段,然後還吊著他的頭向公眾展示。在崇禎皇帝上臺後,他對魏忠賢的一系列處理,給當時黑暗的政治舞臺帶來了一些新鮮空氣,同時也贏得了聖王的讚譽。然而,在17年後,李自成攻打北京前夕,崇禎發出秘密命令,讓人去埋葬魏忠賢的遺體。陵墓選在魏忠賢生前喜歡的香山碧雲寺。

為什麼崇禎皇帝殺了“魏忠賢”後,明朝很快就滅亡了?原因是這樣

消滅魏忠賢一直是崇禎自稱的人生傑作。然而,正是由於崇禎對自己能力的過度欣賞和對自己能力的過度肯定,才最終使他從自信變得自負,最後變的剛愎自用。就在魏忠賢死後,崇禎開始使用提倡儒家思想的東林黨人。但是,當國家動盪不安和邊疆危難之際的時候,那些善於空談、缺乏治國本領的文人墨客又能做些什麼呢?這些都能顯示出東林黨人的庸俗、懦弱、腐朽和無能。

為什麼崇禎皇帝殺了“魏忠賢”後,明朝很快就滅亡了?原因是這樣

雖然崇禎的志向遠大,勵精圖治,日理萬機,凡事都親力親為,但他既沒有治國謀略,也沒有用人的本領。加上他對大臣的嚴厲、生性多疑以及動輒責罵、問罪便砍頭,但與魏忠賢相比,他的殘忍和冷酷並不遜色。因為他不相信文武官員,崇禎也經常頻繁的調整各部的官員。他在位17年來,總共更換了17個尚書和50個內閣學士。這種讓人渾身發抖、如履薄冰的高壓局面,導致了國家人才的匱乏。願意為國家效力的人,不肯也不敢請纓效力。但在無奈之下,崇禎不得不培植私人勢力,重新利用大量腐朽無能的太監,最終導致了宦官專政、太監亡大明的歷史悲劇性的事件。

為什麼崇禎皇帝殺了“魏忠賢”後,明朝很快就滅亡了?原因是這樣

明朝崇禎3月14日,也就是崇禎十七年的三月十四日,即崇禎自縊為國捐軀前的第五天,崇禎死前才明白先帝說的那句話。但是現在明白早已為時已晚。在國家陷入危機的特殊時期,是否有必要放下個人的怨恨和私慾?畢竟,國祚永存,無論什麼時候這都是最硬的真理。與此同時,對國家滅亡無力迴天的崇禎精神上也是完全崩潰。最後他收集和埋葬魏忠賢遺骸,不僅是對魏忠賢價值和成就的重申,也是對其崇禎皇帝執政17年的徹底否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