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江畔脱贫致富“领头雁” ——记兰坪县营盘镇松柏村委会党总支书记、主任 罗青松

一位穿着朴素,走村串寨,进村入户,踏遍全村田间地头,忧群众之忧、急群众之急、解群众之困,16年如一日,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做实事好事,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带领群众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之路,使曾经一贫如洗的贫困山区,一步一步走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光明大道。他就是兰坪县营盘镇松柏村党总支书记、主任、兰坪县宏丰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罗青松。

松柏村隶属兰坪县营盘镇,坐落在澜沧江畔东侧,这里深谷纵横、山高坡陡、土地贫瘠、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发展生产底子薄,是 “三区三州”深度贫困村之一。

不忘初心,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罗青松由于家里贫困,初中毕业后放弃了继续升造学习的机会。曾经贫困潦倒的他在家种过地,做过临工,凭着自己的辛勤劳动和勤俭节约,集聚了一定的财富。他开始认真分析当地的地理气候,进行市场调查分析,考察学习,发现养猪发展前景好,决定建养猪场开始创业。通过几年的起早贪黑地苦干,苦心经营,用挣来的钱扩大养殖规模,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养猪专业户,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了。

自己的日子好过了,但看到大部分乡亲们依然住着四面透风的危险房,生活非常贫困,没有通组公路,靠人背马驮,没能喝上安全水……他看在眼里痛在心上。他想改变村里贫穷面貌,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2004年参加村委会主任竞选,由于他为人正直、乐于助人、踏实干事,被高票推选为村委会主任。担任村委会主任后他深感肩上的担子重了,开始不漏一组、不漏一户地进行入户走访,认真查看每个小组的基础设施建设,每一户的住房条件,详细了解每一户的林地、土地、养殖、生活水平,发现大部分群众的日子过得很贫困,思考如何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他不知熬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

面对路不通、喝水难、村民住危房等困难,他制定出有效的措施和可行性方案,积极跑到州、县、镇各级相关部门、挂联单位汇报和协调争取项目。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多年努力,先后完成农危房改造360户,解决了村民的安居困难;全村15个村民小组实现了组组通公路,完成了15个村民小组村间道路硬化,实现了户户通水泥路,到村委会和部分通组公路实现了硬化,装设了安全防护设施,从根本上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全面完成了人畜安全饮水工程,完成了5.5公里三面光水渠,解决了全村1000多亩水田的灌溉用水。安装太阳能路灯65盏,使群众出行更加方便、快捷。通过一系列项目的实施,切实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筑牢堡垒,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双推进

火车跑的快不快,全靠车头带,一个村庄发展好不好,就看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的好不好。2007年以来,罗青松担任村党总支书记,他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党性修养和业务能力,结合松柏村党总支的实际情况,完善各种规章制度,认真组织开展“三会一课”、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组干部,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等学习教育活动,提高了全体党员的党性修养,在“建班子、强队伍、建场所”上下功夫,动员全体党员积极参加公益事业活动,积极开展老党员和贫困党员送温暖活动。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紧紧围绕“抓党建、促脱贫”的工作思路,他率先垂范,动员全体党员积极参与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产业发展、劳动力转移、控辍保学等工作中,做政策宣传员、解说员、项目建设先遣队、环境提升模范者、脱贫攻坚的参谋者,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实现了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双推进”,切实加快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针对松柏村的特困群体,挂包单位领导、村委会两委班子、驻村工作队的党员为主体,将13户22人特困群众结成“一帮一、一帮几”进行结对帮扶,从帮扶对象最困难、最迫切、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出发,进行有针对性地帮扶,从而实现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上不落一户、不落一人。

做强产业,拓宽群众稳定增收致富的路子


“我家10亩地,租给合作社种青饲料,每年租金4000元,我们两口子在合作社上班,两人工资收入70000多元。两个孩子都在外读书,一年费用几万元,没有合作社,孩子读书都供不起。”松柏村14组村民余四花高兴地说。

群众以传统的种养殖为主,经济收入渠道单一,没有支撑稳定收入的产业。如何解决群众稳定增收问题,罗青松充分利用当地地理气候、草场广阔等自然资源优势,召开村民大会、村民小组会议、党员大会等广泛征求意见,成立了兰坪县宏丰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党总支+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方式,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带领群众走出了一条稳定增收的路子。

2017年3月,罗青松牵头成立了兰坪县宏丰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投资700多万元,他把所有的积蓄都投入到了养殖场,还通过贫困群众帮扶资金、土地入股等方式,截至目前,总投资达1200多万元,已建成4个养殖区、青饲料加工区、办公区、生活区共6000余平方米,建成了青饲料基地600余亩,养殖西门特尔肉牛300余头,德州驴200余匹,土鸡2000余羽,中华蜂230箱。到今年年底,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带动本村和周边村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76户1767人,通过务工、土地流转、分红,实现户均增收3700多元。

“罗青松担任村干部以后,松柏村日新月异的在发展,人民群众住房、饮水、教育、经济收入、出行条件等改善都离不开他。”松柏村党总支65岁老党员赵福兴激动地说。

谈到下一步的发展罗青松介绍道:再过两年能实现牛存栏将达700头,年出栏达400多头,养中华蜂500箱,肉驴300匹,山地土鸡10000羽,种植青饲料玉米2000亩和花椒500亩,年收入预计达500多万元,在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让群众过上更好的日子。

他没有豪言壮语,在最基层一线默默地奉献,16年如一日,步履坚定、铿锵有力、扎扎实实做好每一件事,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