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油跌破20美元,國際巨頭的價格戰何時能結束?

1、布油

布油生於1988年,全名為布倫特原油,是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原油期貨合約,布油產於北大西洋北海倫特地區,主要在北歐加工提煉,是西北歐、非洲、亞洲等地區的原油計價基準,主要通過航洋運輸送至全球用戶,巔峰時期的布油,每天達到50萬桶,足夠當時英國一半家庭的用電供給。

布油跌破20美元,國際巨頭的價格戰何時能結束?

隨著產量遞減,布油不斷引入新成員,成為不折不扣的“混血兒”。80年代後布油產量急劇下降,交易減少,2010年,布油部分平臺停產,又先後納入英國芙蒂斯原油、羅威生產的奧斯伯格和艾克菲斯克等原油,形成了今天的布油基準原油。

國際原油巨頭的價格戰爭

布油跌破20美元,國際巨頭的價格戰何時能結束?

對於能源市場來說,美國的石油獨立,重塑了石油供需格局,

2020年的疫情爆發,是全球石油需求遭受衝擊,隨著疫情的擴散,局面變的越來越悲觀,3月初,歐佩克+減產聯盟烏龍會後,沙特憤怒於俄羅斯背信棄義,開啟了價格戰,俄羅斯則認為功大於求不是歐佩克造成得,不應該繼續減產,

沙特掀起的“石油戰”,其實是對俄羅斯的不滿,在歷次減產中,沙特一直是最積極的,而國際原油市場上,俄羅斯一直把“壞角色”都留給對手,一邊表示可以增產,但同時暗示“合作大門依然敞開”,自2016年以後沙特和俄羅斯組成歐佩克+減產聯合,沙特一直主動承擔了減產的責任,所以一直面臨著丟失市場份額的風險。

而俄羅斯一直都是減產的既得利益者,因為俄羅斯的凝析油也是算在減產份額內的,這導致俄羅斯實際減產份額很少,在2018年俄羅斯超越了沙特成為中國的第一大輸出國,本輪減產依靠沙特並不明顯,必須讓俄羅斯也承擔相應的義務,這對於俄羅斯是不可接受的,因此,俄羅斯的拒絕減產引起了沙特的不滿。

截至目前,全球主要的原油國都紛紛提升產量,期望用價格優惠的方式爭取市場份額,沙特將原油產量從1200萬桶提高到1300萬桶,而俄羅斯不甘示弱,將每日提高50萬桶,達到了歷史記錄的1200萬桶,美國也將產量提高到450桶每日,在美、俄羅斯、沙特三足鼎立,不斷提高產量的同時,原油市場供應面臨更大的衝擊。

在歐佩克、美國沒有聯合減產的情況下,原油價格難以維持,預計將會長期處於20美元附近震盪。

布油跌破20美元,國際巨頭的價格戰何時能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