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來看看史書上始皇帝下波瀾壯闊的一生吧

嬴政(前259年-前210年),生於趙國首都邯鄲,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自稱始皇帝。

由於秦昭襄王採用了範睢“遠交近攻”的戰略,與較遠的趙國停戰,雙方需交換人質,派去趙國當質子便是秦始皇的父親異人(即後來的秦莊襄王 )。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公元前259年1月27日)嬴政出生,出生地在當時的邯鄲廓城(大北城)溫明殿遺址和叢臺以南,在今城內中街以東,叢臺西南的朱家巷一帶。

【國漫談史/人物誌/嬴政】來看看史書上始皇帝下波瀾壯闊的一生吧

在濮陽大商呂不韋的幫助下,其父異人被遣返秦國,公元前251年,異人被立為太子,趙國主動釋放嬴政回了咸陽。

公元前247年,秦莊襄王(異人)病故,嬴政繼位。嬴政年方十三歲,由於年齡尚幼的關係,嬴政尊稱相國呂不韋為“仲父”主持國政。

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10年期間,由於驪山一帶盛產黃金,南面的藍田以盛產美玉聞名,故此被秦始皇視為風水寶地,定此為自己的長眠之地。秦始皇花了三十餘年時間,修建自己的陵墓,後世稱為秦始皇陵。秦兵馬俑坑位於秦始皇陵封土以東約1.5公里處,有戍衛陵寢的含義,是秦始皇陵其中一部分。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之一。

公元前246年,秦始皇登基之初,韓國聽說秦國喜歡大興土木,就想以建渠消耗秦國的國力,使秦國無法向東用兵,便讓水工鄭國找機會遊說秦國,讓秦國鑿通涇水,從中山以西到瓠口修一條水渠,出北山向東流入洛水長三百餘里,用來灌溉農田。自渠成後,淤積混濁的涇河水被引至灌溉兩岸低窪的鹽鹼地,面積達四萬多頃,畝產達到了六石四鬥。從此關中成為沃野,再沒有饑荒年份,為併吞六國打下堅實基礎,該渠也因此被命名為

“鄭國渠”

公元前239年,嬴政命成蟜(嬴政之弟,長安君)率軍攻打趙國,成蟜在屯留叛秦降趙。秦軍攻佔屯留後,成蟜的部下皆因連坐被斬首處死,屯留的百姓被流放到臨洮。

【國漫談史/人物誌/嬴政】來看看史書上始皇帝下波瀾壯闊的一生吧

公元前238年,22歲的嬴政按慣例到秦國舊都雍城舉行冠禮。冠禮期間,嫪毐與太后趙姬淫亂事發,嫪毐先發制人發動政變,嬴政令相國呂不韋及有楚系外戚背景的昌平君、昌文君率兵平叛。嫪毐被生擒,嬴政​將嫪毐車裂,曝屍示眾,“夷三族”; 又把母親趙姬關進雍城的萯(fù)陽宮;摔死嫪毐與太后所生的兩個私生子,其童僕門客皆被流放蜀地。

公元前237年,韓國水工鄭國以修築渠道為名來到秦國做間諜,雖然鄭國渠的建設本身對秦國利大於弊,但其企圖疲弊秦國的意圖,郤引起秦國本土大臣的警覺,嬴政頒佈“逐客令”,驅逐一切出身六國的客卿 。出身自楚國上蔡的李斯也在被逐之列。為了避免被逐的命運,李斯主動上書嬴政,這就是著名的“諫逐客書”。被秦王政所採納,嬴政遂收回“逐客令”,李斯不久官至廷尉。在秦滅六國之戰的事業中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嫪毐叛亂最終牽連到相國呂不韋,公元前237年十月,嬴政以失職為名罷免呂不韋的相國職務,把呂不韋放逐到巴蜀。嬴政唯恐呂不韋發動叛亂,在公元前235年向他賜下一封指責他的敕書。呂不韋想到嬴政不會放過自己,唯有服毒酒自殺。

【國漫談史/人物誌/嬴政】來看看史書上始皇帝下波瀾壯闊的一生吧

嬴政重視法家

,韓非的著作流傳到秦國後,嬴政相當欣賞其所闡述的治國思想,以戰爭作要脅,逼韓王命韓非出使秦國。公元前233年,韓非出使秦國,受到嬴政的欣賞,準備加以重用。李斯與姚賈怕嬴政重用韓非,私下誣陷韓非,勸嬴政把韓非禁錮,嬴政深以為然。不過李姚兩人害怕嬴政反悔,為免夜長夢多,於是派人給韓非送去毒藥,讓他自殺。不出所料,韓非自被囚禁後,嬴政便顯得相當後悔,於是命人赦了韓非的罪名,但為時已晚,韓非已被毒殺 。

公元前227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派兵征服越族地區。在那裡設置桂林、南海、象郡等數郡,遷移中原50萬人,到那裡戍守,和越人雜居。為解決運輸困難,秦始皇派人開鑿了靈渠,溝通湘水和離水,把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連接起來。然而,湘江與灕江之間的水位差距甚大,工程接連失敗,直到秦始皇命使監“祿”(史書稱史祿)開鑿運河,終於在公元前214年以三十六道水門,完成溝通長江水系與珠江水系的工程,被稱為秦鑿渠,後因灕江的上游為零水,故又稱零渠、澪渠。唐代以後,方改名為靈渠,俗稱陡河。此項工程在1988年被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

公元前227年(秦王政二十年),燕國以荊軻為正使,秦舞陽為副使,帶同樊於期的腦袋和燕國督亢的地圖,出使秦刺殺嬴政。結果失敗告終,成荊軻千古之名。

從公元前230年攻打韓國到公元前221年滅齊國結束,共計10年的時間。秦先後按順序消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結束了中國自春秋以來長達500多年的諸侯割據紛爭的局面,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君主中央集權國家

【國漫談史/人物誌/嬴政】來看看史書上始皇帝下波瀾壯闊的一生吧

公元前221年,嬴政下令統一全國的度量衡,以商鞅變法時制定的秦度量衡作為標準,規定標準度量衡器須由官府負責監製,民間不得私鑄。

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10年間,重新發行錢幣,禁止使用六國各自的龜、貝、玉等幣。規定全國統一使用金、銅兩種圓形貨幣,其中金為上幣,銅為下幣。金幣主要供皇帝賞賜,銅幣才是主要的流通媒介。

公元前220年,嬴政開始大幅修築以京師咸陽為中心,向四面八方延伸出去的馳道,類似現代的高速公路,馳道並實行“車同軌”,均寬五十步。得悉六國文字各不相同,決定推行“ 書同文 ”政策,廢除關東六國原有文字,將史籀大篆簡化為小篆,作為全國通用字體 。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統一中國,認為自己的功勞勝過之前的三皇五帝,過去“君、王”等稱號都不足以顯示自己崇高的地位,因而創造出“皇帝”這個新頭銜授予自己,

自稱“秦始皇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所以簡稱“始皇帝”。

【國漫談史/人物誌/嬴政】來看看史書上始皇帝下波瀾壯闊的一生吧


公元前219年至公元前215年,秦始皇連續到東方沿海,江淮流域以及北邊等地六次巡遊,所到之處,無不刻石頌其功德,以示強、威服海內,但亦採懷柔手段舒緩昔六國反抗未平之情緒。

公元前218年,嬴政在第三次巡遊途中途經博浪沙(今河南省新鄉市原陽縣),隨行車隊突然遭到一個120斤(相當於現在的30公斤)重的大鐵椎撞擊,但大鐵椎砸在了另一輛車上,行刺失敗,嬴政沒有受傷 。張良博浪沙行刺事件的主謀,他的家族五代仕韓,出於滅韓之恨,幾乎散盡家財尋求勇士謀劃刺殺秦始皇 ,後刺殺失敗,嬴政為此大索十日,追捕甚急。張良惟有改名換姓,逃到下邳躲藏起來。

公元前216年,廢除分封制,改行郡縣制。郡縣制初步打破了血緣關係的宗法制,封建制、官僚制則代替了貴族的世襲制。

公元前216年,嬴政決定遣兵征伐匈奴,下令將領蒙恬率領軍隊,從匈奴手中奪取河套地區。還遷徙內地人民到那裡耕田戍守。

公元前214年,嬴政派將軍蒙恬率領三十萬人攻擊匈奴,佔據河套。為了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侵略,嬴政下令徵發農民修築了西成臨洮、東到遼東的一道城防,將秦趙燕三國修築的舊城牆連接起來,綿延萬里,用來抵禦匈奴,成為

“萬里長城”的前身 。

【國漫談史/人物誌/嬴政】來看看史書上始皇帝下波瀾壯闊的一生吧


公元前213年至公元前206年,秦始皇制定頒行全國統一法律。秦朝對於官吏的管理是很嚴格的,制定了很多處罰官吏的法令。官吏犯法,不是像西周那樣享有特權,即“刑不上大夫”,而是加重處罰。秦始皇的嚴酷法律引起了士人的不滿,各種指責紛紛而來,不同於秦始皇法家的種種學說不絕於耳。由於當時社會上百家爭鳴,嚴重的阻礙了秦始皇對征服的原六國民眾思想的統一。丞相李斯認為這威脅到了秦朝的統治,主張嚴厲鎮壓這些士人,秦始皇支持李斯的看法,並發動了

“焚書坑儒”事件。秦始皇焚過書,但並非盡毀;發生咸陽的坑殺事件,其矛頭主要指向方術之士,但也波及到儒生。

公元前212年,下令修建阿房宮。秦始皇統一天下後,認為現時所居的宮殿狹小,不符合自己皇帝的身份,而且位於渭水北岸的咸陽人煙稠密,擴展宮殿規模受到限制。當得悉周文王、周武王分別建都的豐、鎬兩城,都是位於渭水南岸後,認為該地才是所謂的帝王之都,故打算在渭水南岸的上林苑中建造“朝宮”,首先建造前殿,稱為“阿房”。

公元前211年年尾,秦始皇踏上第六次全國巡遊之旅,期間秦始皇得病。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沙丘平臺(今河北省邢臺市廣宗縣)逝世。巧合的是,秦始皇的出生地點(邯鄲)與逝世地點,僅相距一百多公里。

【國漫談史/人物誌/嬴政】來看看史書上始皇帝下波瀾壯闊的一生吧


此後趙高亂政,胡亥即位,秦滅漢立,於昇天之始皇帝又有何干。始皇帝之功過相比,猶如皓月比之繁星,麒麟比之駑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