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帝”嬴政,為何被後世誤解,成為人們口中的暴君?

<code>“他是一個無法用言語形容的人,
他是一個自古不曾出現過,

未來可能也不會再出現的人。”/<code>

導語:

在古代封建社會,皇帝是至高無上的統治者,也在史書上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這些皇帝中,後世的評價有開明的,有昏庸的,有仁厚的,有暴虐的,但是能擔當起“千古一帝”這個稱號的,只有嬴政一人,近些年來歷史學家開始為嬴政“平反”,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嬴政都被認為是一個暴君,是暴虐的象徵,而他的功績被人們遺忘。


“千古一帝”嬴政,為何被後世誤解,成為人們口中的暴君?


這不禁令人好奇,為什麼嬴政會被後世誤解,功績被人抹黑,然後成為了一個不折不扣的暴君,我覺得有以下幾點原因:


“千古一帝”嬴政,為何被後世誤解,成為人們口中的暴君?


1. 歷史由勝利者書寫

一般來講,幾乎很少有人為當朝作史,一般都是為前朝作史,所以這個史料其實並不準確,因為要為本朝立威,這樣就免不了要抹黑前朝,所以秦始皇嬴政受到這方面的影響。我們都知道,秦朝最終被項羽帶領的楚軍所滅,後來楚漢之爭劉邦勝出才最後建立,漢朝建立後,就要建立一個清明的朝局,得到百信的民心,因此就把嬴政的一些行為開始誇大,然後慢慢的越來越誇張,最後秦始皇嬴政就成為了後人眼裡一個暴虐的君王。


“千古一帝”嬴政,為何被後世誤解,成為人們口中的暴君?


歷史都是由勝利者書寫,記錄史書的史官不管怎樣都是人,因此都不可避免的使得歷史帶有一部分人為的色彩,所以這是嬴政被抹黑的一個原因。

2. 儒家思想的影響


“千古一帝”嬴政,為何被後世誤解,成為人們口中的暴君?


儒家思想從漢朝開始一直都是主流思想,而嬴政被誤解和嬴政有很大關係。儒家講求“王道”,想要君王以仁義治理天下,而嬴政的主張卻與儒家思想背道而馳,嬴政一直都推行法家的思想,認為只有厲法嚴刑才能夠減少犯罪事件,所以後來儒家思想受到重用後,嬴政的主張很自然的就被儒家認為是暴政,是失去民心的原因,也是最終亡國的原因。

3. 司馬遷《史記》的影響


“千古一帝”嬴政,為何被後世誤解,成為人們口中的暴君?


如果說中國歷史上影響比較大的史書有什麼,那當然非司馬遷的《史記》莫屬,但是這部史書卻帶有司馬遷太多的主觀色彩,在《史記》中對秦始皇嬴政的記載並不好,其中有一段是這樣描寫的

秦王懷貪鄙之心,行自奮之智,不信功臣,不親士民,廢王道,立私權,禁文書而酷刑法,先詐力而後仁義,以暴虐為天下始。

看見了吧,司馬遷將嬴政描寫成了一個暴虐的君王,《史記》的影響又非常大,於是慢慢的,秦始皇暴虐就在人們心裡留下印記。


“千古一帝”嬴政,為何被後世誤解,成為人們口中的暴君?


4. 六國舊人的詆譭

我們都知道,流言是非常可怕的,三人成虎,眾口鑠金,有時就會成為一個隱患。嬴政橫掃六國建立秦朝,統一了天下,但是六國中仍有許多不服者,這些人都是六國的舊人,或許是因為他們認為秦國使他們失去了故國家鄉,因此無比痛恨嬴政,這其中以楚人為代表,屈原死後楚人無一不痛恨秦始皇,因此就會傳出很多對嬴政不利的言論,抹黑嬴政,慢慢的,嬴政的名聲就變得不好,成為了一個“暴君”。


“千古一帝”嬴政,為何被後世誤解,成為人們口中的暴君?


5. 嬴政獨木難支

我覺得這一點是最重要的原因,嬴政是一個人,只是一個人,嬴政是一個極有野心的人,曾有人開玩笑要穿越到秦朝給嬴政送一幅世界地圖,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嬴政的心胸是一般人很難達到的。他年幼登基,奪得權力後開始不斷強大秦國然後橫掃六國,一統天下,結束了長達百年的戰爭,然後推行郡縣制,統一貨幣和度量衡,對待外族也是毫不手軟,北伐匈奴,南征百越,這其中每一點都在為我們今天打下基礎,為萬代造福,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強大的存在,也終究只是一個人。


“千古一帝”嬴政,為何被後世誤解,成為人們口中的暴君?


在《秦時明月》中蓋聶曾說過嬴政,只要是一個人,他就會死,嬴政還在的時候,大秦帝國就是大秦帝國,不管多少人窺視,多少人覬覦,只要秦始皇嬴政還在,誰也不能動搖分毫,但是最終嬴政是獨木難支,他駕崩後,他的帝國也隨著他土崩瓦解,然後他的不足就被後人拿來評論,被人批判,雖然他是一個強大的帝王,但他只是一個人,堵不住那些不理解他的悠悠眾口。

但我想,是非功過自有後人評說,秦始皇不會在乎那些流言蜚語,在他心裡應該想的是“皇天后土,佑我大秦!”“千古一帝”絕對當之無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