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出征在即,为何频要封赏?大将回答到我是为了保命】

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能与帝王打天下的能人,很多都不得善终。为什么?自然是因为天家那难以琢磨的猜疑之心。像“战神”白起,应该就算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了。当初他力谏秦昭王不要求胜心切将赵国赶尽杀绝,结果秦王就是不采纳他的建议,不但把他降为普通士兵,还另派其他人前去伐赵。过后秦军大败,恼羞成怒的秦昭王将所有罪责全部怪罪到白起身上,使一代为国肝脑涂地的忠诚名将自杀而亡!这段历史,不得不让人惊叹和唏嘘!白起之死应该也给那时秦国的其他将领敲起了警钟。

【大将出征在即,为何频要封赏?大将回答到我是为了保命】


比如今天咱们故事的主角——同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王翦。公元前224年时,秦王嬴政准备出兵伐楚。在秦王首次启用李信的二十万大军计划失败后,无奈的秦王不得不亲自驾车前去迎请之前被他否决的王翦将军。姜还是老的辣,王翦当初因为建议伐楚需用兵六十万,秦王不舍,无奈的他只好告老还乡。眼见李信大败,嬴政也是意识到这一点,如此礼贤下士,亲自出城迎接王翦回朝。受此任命的王翦又是怎么安排的呢?古时打仗,六十万的大军,光供其后勤的人员就需上百万之巨。

【大将出征在即,为何频要封赏?大将回答到我是为了保命】


因此在那个年代,集结军队和预备粮草就需要花费许多的时间。王翦的战前准备工作,也必须做得万无一失。只是在这段时间内,忙完了自己的本质工作,王翦却还在不遗余力的干另一件事——那就是向秦王讨要封赏!在呈给嬴政的奏表中,王翦多次提到自己年老体衰,这一战恐怕也是有去无回。为了自己子孙后代的生计,特请秦王在出战前就能赐予他良田美宅,并拔擢族中子弟为官,这样他也好义无反顾的为祖国上阵杀敌。秦王见此奏表,自然要多加安抚一番,并许下将来天下一统后丰厚的奖赏。

只是王翦此时却装傻充愣起来,还非常不识趣的继续向秦王讨要封赏,并自嘲是自己奢求过度,请秦王宽宥。秦王对此也是一笑置之,只得再次安慰于他。或许各位看官看到这里,认为此事也就过去了,只是这王翦在率部下快到楚国领地时,又连向秦王发了五份奏表,还是不断向秦王求赐良田美宅,其贪婪和功利之心一目了然。到此连他的部下都要看不下去,纷纷劝他,如今大战在即,将军实不该如此频繁的向大王邀赏。要是等大军旗开得胜,灭了楚国后再回去向大王提赏不是更名正言顺吗?

王翦听后轻微一笑,向他的部下们语重心长的解释道,之所以他表现得这么看重功利,其实都是为自己和全家的性命考虑!帝王大都生性多疑,秦王自然也不例外。当秦王将他所有的兵力都交给王翦时,难道他没有考虑过王翦会拥兵自重,反过头倒咬他一口?只是为了更远大的抱负,秦王哪怕不放心他王翦,也得表现出一副极为信任他的样子来好让他安心为自己卖命。而通过王翦这一番自污的方式,秦王自然知道了他王翦只想做一个富家翁,而绝无拥兵自立的念头。这样才能消除秦王的疑虑,保得王家一家老小平安啊!

【大将出征在即,为何频要封赏?大将回答到我是为了保命】


众部下听后,无不赞叹主帅深谙帝王心术,的确不是一般人能想到的高度。而后王翦出师大捷,不但顺利拿下赵国,后又南下征服百越,为扩充秦国的疆土作出突出贡献。在他得胜回朝后,秦王不但将他封为武成候,还赐予他大量良田美宅。王家很多族人也被拔擢为官,当初他求的荣华富贵悉数到手后,王翦也毫不留恋的交出了自己的兵权。这一次他功成身退荣归故里,过起了幸福安泰的晚年生活来。像他这样位极人臣的将才,历史上有多少又能得以善终?

【大将出征在即,为何频要封赏?大将回答到我是为了保命】


王翦能做到,与他居功不傲、急流通退识时务的性格,密不可分!如此聪明的将才,实乃始皇之幸!王翦的结局无疑是幸运的,他审时度势的揣度帝王之心,不但保全了他自己,更是保全了全族人。能够在暗流涌动的政治漩涡中全身而退的将才,实则历史罕见!同时王翦的智谋和远见也为他在青史中留下特别的一笔!什么时代都不缺英雄,难能可贵的是英雄能瞻前顾后把所有事情都处理的妥帖,这可能更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