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带兵伐楚前不断讨要封赏,部将劝他别过分,大将:我是在保命

中国数千年的封建王朝,如何处理好君臣之间的关系,不让帝王心生猜忌,则成为了每位大臣需要面对的问题。唯有深谙帝王心术,有所为有所不为,分清时局,懂得进退,才能在最后保得家庭安康,得以善终。可是,千年历史,能处理好这种事的“聪明人”并不多见。比较有名的,有功成身退的张良,功高而主不疑的郭子仪,以及自污的萧何等寥寥几人。但笔者今天要提起的并非这几人,而是秦朝大将,王翦。

大将带兵伐楚前不断讨要封赏,部将劝他别过分,大将:我是在保命

公元前224年,秦王召集群臣,商议出兵伐楚的计划,嬴政开局直接询问,我想要夺取楚国,不知将军需要多少兵力。年轻气盛的李信自称20万足矣,嬴政听过之后又问王翦。没想到王翦竟然说非60万不可,这相当于倾尽全国之力。秦王便说王将军老了,心生胆怯。王翦一看大王不信任自己,便请求辞官养老,秦王也顺势答应了。

大将带兵伐楚前不断讨要封赏,部将劝他别过分,大将:我是在保命

之后秦王便派李信率大军20万,直下楚都寿春,但由于李信中了诱兵深入之计,被楚军尾随三天三夜,最后大败而回。秦王大怒,但也无奈,只好前往频阳请王翦出山。王翦先是辞谢,但是看秦王非常坚持,便说如果老臣出兵,则再次提出了60万兵力,秦王应允。

大将带兵伐楚前不断讨要封赏,部将劝他别过分,大将:我是在保命

可接下来王翦的动作,让人十分意外,竟是趁着大军集结时,向秦王讨要封赏。秦王嬴政一时也有点懵了,便问王翦,既然已经出兵,还用担心贫穷?言外之意,就是让王翦好好打仗,之后少不了你的赏赐。但没想到王翦这个时候并不识趣,而是继续向秦王讨要赏赐,给出的理由也很简单,多年征战立功,却未封候,所以趁着老臣还能为陛下分忧,陛下也亲近老臣,希望多求一点良田屋宅,能为子孙留下点家业。秦王听后之后大笑,让王翦安心。

大将带兵伐楚前不断讨要封赏,部将劝他别过分,大将:我是在保命

按理说这件事应该过去了,接下来王翦好好打仗,等大胜之后,秦王必定不会少了赏赐。但没想到等大军走到蓝天关,即将踏入楚国时,王翦连发了五次奏表回朝,不停的向秦王求良田。

大将带兵伐楚前不断讨要封赏,部将劝他别过分,大将:我是在保命

这个时候就连王翦身边部将都看不下去了,便纷纷劝说,希望将军以大局为重,想要赏赐,就等灭掉楚国之后,名正言顺的要,现在太过分了,而且还会惹得大王心生厌烦。王翦听后,就和周围部将解释,我这样做是为了保全自己和家人的性命,大王多疑,担心有将军拥兵自重,如今我手上把握着全国兵力,大王必定不安心。为了让大王相信我没有造反的念头,只是想安稳度过晚年,只有通过索取赏赐,打消大王对我的猜忌,才能在大胜之后,保全性命。众将士一听,佩服的五体投地。

“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夫秦王怚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於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

等到了楚国领土,王翦也没有让秦王失望,整整一年竖壁不出,最后终于抓住楚军引兵向东的机会,大破楚军,斩杀项燕,俘虏楚王负刍,正式灭掉楚国。等到回朝之后,王翦被封为武成候,还得到了出征前讨要的大量良田宅屋,一时间风光无限。可之后王翦又做出了一个出人预料的举动,再次告老还乡,不过这次是真正意义上的辞官,几年后,王翦病故。

大将带兵伐楚前不断讨要封赏,部将劝他别过分,大将:我是在保命

​总结:数千年的王朝,功高盖主之人,并不少见,但能做到明哲保身,急流勇退,得以善终,则非常稀少。恰好,王翦便是其中一个例子,虽然位极人臣,但时刻牢记自己臣子本分,也深谙人情世故,帝王心术。手段高明,是个聪明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