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层人民的反抗:湘军为何学印度锡克兵用布包头?包头=保命

《湘军志》曾这样记载李鸿章建立的淮军:“芒鞋短衣,布帕包头。”

这里描述的是那些为了援助上海而辛苦辗转的淮兵下船后的景象,当时,因为这样的装扮,淮兵遭受到了许多嘲笑和上海政府和当地人民的不信任。

下层人民的反抗:湘军为何学印度锡克兵用布包头?包头=保命

后来,李鸿章在吸收了上海许多富商的帮扶下,成功使军队面貌焕然一新,“布帕包头”也变成了军帽。而让李鸿章愤而改革的“布帕包头”的习俗,实际上来自于李鸿章的老师,曾国藩所创建的湘军。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北洋军阀》中曾这样描述湘军:“湘军,历史上一奇迹也。”在晚清官方的代表绿营军等军队连连战败的情况下,由曾国藩一手创办的湘军却屡建奇功。从网络上流传的一些历史老照片能看出,湘军头上清一色都有布条缠头。

究其背后的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湘军人员构成,二是当时在湖南流行的务实思想,也就是通过学习外国军队的练兵方法增强自身实力的学以致用的思想。

在当时,英国军队中存在着大量印度人,无论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印度人还是信仰锡克教的锡克兵,都有着用布条缠头的习俗,这一行为对于当时的湘军产生了一定影响。

一:危急关头建立的湘军——多是贫困农民

1.为了生存而投入曾国藩属下的湘军。

晚清时期,中央政府面对外国的侵略战争和势如破竹的太平天国运动早已疲敝不堪,在看到无论是面对装备精良的侵略军,还是面对缺乏各种资源只凭一腔孤勇的起义军都屡屡作战失利的绿营军后,一腔忠心且极具战略目光的曾国藩出于建功和保卫家国的想法,决定创立一支湘军。

创建最开始,兵力来源是最大问题,在没有官方支持的情况下,曾国藩决定采用“厚饷养兵”的政策吸引士兵。

下层人民的反抗:湘军为何学印度锡克兵用布包头?包头=保命

《湘军兵制》中有记载:“湘军陆军正勇(勇,即临时征募的士兵,属于战时上战场,战后解散的临时工)每日口粮一钱四分,每月四两二钱(小建月(即每月29天的月份)则为四两零六分)。”

据文中描述,这样的工资标准是绿营马兵的两倍,战兵的四倍,守兵的五倍。这样优渥的待遇成功吸引到了大量贫困农民。

而当时,湖南的农民人口成分比较复杂,大量少数民族充斥其间。

2.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湘军。

《长水粹编》中的《近代湖南人中之蛮族血统》一文通过考究近代湖南的姓氏研究湖南地区的人口成分,最后得出“今日湖南全省人口之中,其可确保为纯粹汉族者,恐绝无仅有矣。”的结论,从这里就能看出,当时湖南人中各大民族成分占据了绝大多数。

这种情况下,各种封建迷信自然也混杂其间互相流传。

《宁远县志》有记载:“(斋教)青巾帕头,焚香诵经,筹军粮。”斋教原起于北方,在晚清混乱的政治形态和频繁的人口流动下,逐渐流传至湖南。

宗教自古以来都是兴于贫苦,主要作用是给深受磨难的人们带来心灵上的安慰,因此,大多贫困的劳动人民在教义教习的影响下纷纷在头上包上长巾,而当曾国藩四处号召建立湘军时,这些人生活艰难的人们自然就成为了湘军的中坚力量。

二:英军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锡克军

1.深受印度种姓制度打压而日益强悍的锡克族。

锡克族是在印度土地上的一支由锡克教逐渐发展壮大而形成的民族,这个民族的主要教义中有一条为“神的面前人人平等,反对种姓分离与歧视妇女。”

从这项教义能看出,组成锡克族的人们大多属于印度低级种姓,这些人对于印度当地的种姓制度深恶痛绝,他们对于官方的强烈仇恨情绪极易被外来势力煽动。

下层人民的反抗:湘军为何学印度锡克兵用布包头?包头=保命

当时,英国趁印度内乱发起了两次侵略战争,在战争的最后,英国人利用锡克人英勇善战的特点和他们与印度官兵(即崇尚种姓制度,看不起锡克人)的矛盾,成功将印度逐地击破。

2.自然融入英国军队的锡克兵。

在深刻了解到锡克兵的优势和当地各大阶层、各大种族矛盾冲突严重的情况下,英军在占领了锡克人所属的印度旁遮普地区后,不仅没有对锡克人的信仰采取任何破坏措施。

反而还在当地扶持锡克人原有势力团体,并且对于他们的信仰和包头等习俗给与高度尊重与包容,在这种措施下,锡克兵对于印度官兵的敌对情绪要远远高于英国侵略者。

当战争结束后,英军中锡克军的比例高达百分之十八,这些锡克人在长期与印度本土势力的斗争中获得强悍的战斗能力,并且出于对印度官方的憎恶,对于英军有较高的忠诚度,后来在英军侵略中国的战争中,这些人也随之进入中国。

他们用布帕缠头的习惯对于当时湖南地区正通过研究英国军队作战方式建造湘军的人们来说,无疑会产生一定影响。

下层人民的反抗:湘军为何学印度锡克兵用布包头?包头=保命

三:为何历史上的湘军会和印度锡克兵一样用布把头包扎起来?

1.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

晚清时期,在各国联军的侵略战争和各地熊熊燃起的起义火把影响下,各种宗教层出不穷,而这些宗教又随着广大的流民传往各大地方。其中,脱身于白莲教的斋教成功在湖南扎根,并使得当地穷苦人们跟随教义、教俗,用布帕包头。

宗教吸引的人群和曾国藩通过“高薪”组建湘军吸引来的人群,无论是从最底层的阶级地位,还是从生活贫困、深受艰难生活折磨的特点来看,都具备高度的一致性。宗教中的死后超脱等说法对于那些人们有着非常大的诱惑性。

因此,就算开始并不信仰宗教的人群,在加入军队后,也很容易被信教人群拉拢,从而入教。

《曾国藩全集》中曾记载:“若兵勇无胆无艺,任凭好阵法,他也不管,临阵总是奔回。”

这里指的是那些一看见英军装备精良就惶惶然逃跑的绿营军,比起这些在战场上怯懦不已的官方军队,湘军则完全不同,他们有着悍不畏死的劲头,面对英军时毫不惊慌,沉着冷静地按照战术进行攻击。

关于临阵不慌,不畏身死这点,除了曾国藩训兵得当之外,应该也有宗教信仰的原因在里面。

下层人民的反抗:湘军为何学印度锡克兵用布包头?包头=保命

2.模仿英军部队的结果。

在广大湘军中,占最多数量的是那些奔着“厚饷养兵”而来的劳动人民,剩下的则主要是面见国家受侵愤而投笔从戎的儒生。

《湘军记》有记载:“原湘军创立之始,由二三儒生披服论道,以畏难苟活为羞,克敌战死为荣。”这群忠心为国的儒生们努力从先进的英军中吸取经验,根据英军的编制和战术改良湘军。

当时的英军中大多是从英国成功侵占的印度当地派来的印度人,而不论是印度官方所信仰的伊斯兰教还是对英军接纳程度较高,且作战勇猛的锡克族,两者都有在头上缠布的习俗。

这一特殊行为对于那些密切关注英军的儒生来说产生了一定影响,联系到当时晚清时期男子头上的长辫确实不利于上战场,于是在头上缠布就成功成为一种低成本的解决办法。

3.避免在战争中遭受误伤。

随着满人成功推翻明朝统治建立清朝,在1645年顺治皇帝颁发不剃发蓄辫就“杀无赦”的指令后,剃发结辫就成为所有清朝人民所必须遵循法令。因此,晚清时期,男子无一不是身后蓄着长长的麻花辫。然而这种发型对于近代时期,火器、大炮等作战武器兴起后的战争来说大有不便。

长辫子不仅可能会导致在徒步奔跑时绊倒,甚至还会成为敌军眼中的最佳攻击点。但是因为中国古代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传统思想,当时的男子除了不得不遵守清朝统治者在前额剃发的规定之外,他们的头发终身不剪。

下层人民的反抗:湘军为何学印度锡克兵用布包头?包头=保命

因此,贸然剪去麻花辫这一办法势必不可取,也肯定不会在那些遵守传统义理的儒生考虑范围内,这个时候,借鉴于英军中印度人在头上缠满布帕的做法,他们想到可以通过在头上缠上布帕的办法来固定长辫。

这种做法不仅能防止在战场上因为辫子被兵器所缠导致当场殒命,同时也能很好的融合士兵中广大信仰宗教的群体。

四:总结

湘军会和印度锡克兵一样用布把头包扎起来主要原因是当时湘军的构成成分,在湖南浓烈的务实爱国主义带领下,忠义报国的儒生成为湘军的组成部分,而在曾国藩“厚饷养兵”的宗旨下,深受宗教信仰影响的广大劳动人民则成为湘军的另一组成部分。

对于儒生来说,本着积极学习西方先进战术的想法,处在近处的英军自然成为首要学习目标。而当时在英军中占很大一部分的印度人装扮对于他们产生了影响,在考虑到长辫不利于战场作战后,他们吸收了印度人用布帕包头的特点,利用布帕来捆束长长的麻花辫。

而对于剩下的绝大多数宗教信仰人士,则是根据教义教旨将长辫用布帕包裹。

参考文献:

《湘军志》

《湘军兵制》

《近代湖南人中之蛮族血统》

《曾国藩全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