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萬一張天價國際機票?多家航司重拳出擊整頓

近日,民航局公佈了繼續調減國際客運航班的通知,要求“一司一國一線、一週一班”,即國內每家航空公司經營至任一國家的航線只能保留1條,且每條航線每週運營班次不得超過1班。

紅星資本局發現,在夏秋航季(3月29日至5月2日),多條國際航線的機票在官方渠道和第三方平臺均已顯示售空,但機票代理人卻號稱他們仍有餘票,並以數萬元的價格進行售賣。

機票代理人是從哪裡來的票?他們憑什麼能拿到票?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近日,南航、國航以及東航等都針對機票代理人推出了系列措施。尤其是南航,處罰了近百家機票代理人,不僅屏蔽航信配置,甚至停止授權。

多條直飛國際航線已售空

機票代理人卻有票高價售賣

3月29日,紅星資本局隨機對悉尼=廣州、紐約=上海、巴黎=上海等多條國際航線進行檢索,但均顯示:在近半個月內,該條航線的票已售空。

以巴黎-上海的航線為例,該航線由東方航空執飛,航班號為MU570。

在電話諮詢時,東方航空的客服明確告知紅星資本局,從現在到5月2日,該航線的機票均已售空。而當天,某機票代理人卻稱,

他們手上有該航線4月下旬的機票,現在票價在6萬元左右。

為什麼運營航線的航司沒有票,而機票代理人手中卻有票?

紅星資本局以旅客身份進行諮詢時,東方航空的客服稱,“東航這邊是沒有票了,代理的座位(票)是從哪裡弄來的,我這邊看不到。可能是代理之前自己壓的座位(票)吧。”

此前,民航業內有觀點指出:部分機票代理人用掌握的身份信息訂票“佔座”,待真正有需求的旅客來購票時,再取消“佔座”訂單,然後以高於航司後臺票價的價格出售。

3月29日,紅星資本局問上述機票代理人,是否是以這樣的方式“先佔座、再倒賣”?

對方予以否認,並稱,“這個是我們自己控制下來的,航空公司分給我們一些票,是現成的。”當問到具體是怎麼控制下來的,對方卻無法解釋清楚。

從往年的情況來看,巴黎-上海的航線往年的經濟艙價格約在1萬元左右,如有折扣通常價格會更低。而現在如通過機票代理人進行購買,價格已漲至6萬元左右。

有網友稱回國航班有空位

機票代理人“佔座”起飛前再退票?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有網友在微博上稱回國的航班上存在有空座。

紅星資本局| 六萬一張天價國際機票?多家航司重拳出擊整頓

微博網友截圖

一邊是市場上出現缺票、機票代理人推出“天價機票”的情況,而另一邊,乘客們卻發現回國航班並未載滿人員。

有觀點猜測,是因為機票代理人一直“佔座”直到航班起飛前才進行退票處理,擾亂了市場秩序。

不過,紅星資本局注意到,民航局運輸司相關負責人此前在接受人民日報時曾表示,“為防止機上旅客過於密集,我們還要求各中外航空公司需保證抵離我國的航班客座率不得高於75%。(指國際航班)”

民航局運輸司相關負責人還稱,經測算,每天通過航空入境的旅客人數將由目前的2.5萬人降到5000人左右。

在客座率不得超過75%的情況下,加之存在部分機票代理人疑似“佔座”的情況,回國的航班變得越來越一票難求。

多家代理人虛佔座位被處罰

航司重拳出擊能消滅天價票嗎?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機票代理人在民航市場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曾有業內人士向紅星資本局透露,過去航司80-90%的機票都是靠代理人銷售的,而隨著技術的進步,航司也有了自己的官網和APP,以及如攜程、去哪兒等第三方平臺的崛起,機票代理逐漸沒落,甚至尋求轉型。

現在航司售賣機票幾乎已無需倚靠機票代理人,在此次新冠病毒疫情期間,對於部分機票代理人惡意加價的現象,航司也沒有手軟。

對機票代理人下手最果斷的是南航。

3月27日,南航發佈《南航對違規代理人的處罰公告》。公告中稱,近期部分國際航班需求激增,少數代理人在航班上違規虛佔大量座位,嚴重干擾旅客正常購票秩序。

對此,南航對涉及違規的93家代理進行了處罰,其中,對涉及違規訂座的90家代理人屏蔽航信配置,對涉及違規使用集團客戶運價的3家代理停止銷售南航授權。

紅星資本局| 六萬一張天價國際機票?多家航司重拳出擊整頓

圖據南航官網。

而國航則是直接斬斷了機票代理人的路。

網上流傳出的一張截圖顯示,國航通知稱,即日起至4月28日,暫停在全球各訂座系統及境內OTA旗艦店發佈國際、地區航班信息,旅客可通過直銷渠道購買。

——這也意味著機票代理人暫時失去了國航的國際航線的代理權

為求證此事,紅星資本局聯繫國航客服,對方稱,“目前查詢是的,建議您通過官方渠道購買”。

紅星資本局| 六萬一張天價國際機票?多家航司重拳出擊整頓

圖據網絡

另外,紅星資本局從東方航空處獲悉,近日東航也發佈了《關於重申加強監管機票代理違規加價的通知》。

通知顯示,東航嚴禁代理在銷售客票時加價銷售,以及以捆綁銷售的形式篡改機票使用條件。如果發生惡意違規行為,東航將視情節嚴重情況,予以屏蔽定座系統、取消授權及終止銷售合作處理。

三大航對於機票代理的加價行為,幾乎都是重拳出擊。未來,機票代理人還會有加價的空間嗎?

天價機票還會出現嗎?

民航業受到疫情衝擊,

上市航空公司表現如何?

實際上,自疫情發生以來,民航業在國內航線和國際航線上的表現已經發生反轉。

此前,國內多條航線停航,國際航線相對抗跌,效益下滑相對較小;但現在,國內包括湖北省在內的多條航線已經逐漸復航,逐步回暖,而國際航線在民航局的要求下已變為“一司一國一線、一週一班”。

紅星資本局根據南方航空(600029.SH)和東方航空(600115.SH)2018年的財報進行計算:兩家航空公司全年的載客人次為2.61億人次,淨利潤為56.92億元——這也意味著他們在每位旅客每次的飛行中賺取21.81元

在每天通過航空入境的旅客人數從2.5萬人降至5000人以後,僅以此計算國際航線,航空公司平均每天大約損失43.62萬元

目前,民航局已經公佈全行業在2月份的虧損,全行業虧損共245.9億元,創下了單月虧損最大記錄。其中,航空公司虧損209.6億元。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在各上市航空公司公佈的2月主要運營數據中,大部分數據指標大幅下降。尤其是載客人數,由以往的千萬級別下降至百萬級別,2月的載客人數同比跌幅都超過了80%。

以南方航空(600029.SH)為例,其在2月的載客人次僅165.90萬人次,同比降低了86.44%。

中國國航(601111.SH)同樣如此,2月乘客人數為160.06萬人次,比上年同期降低82.9%。

東方航空(600115.SH)2月載客人次同比降低幅度是“三大航”中最高的,它的載客人次為132.17萬人次,比上年同期降低了87.48%。

不過,紅星資本局從多家航司瞭解到,雖然各航司的國際航線都進行了調減,但國內的航線正在逐漸復航,其中也包括湖北省的部分航線。與此同時,航空公司們積極展開自救,推出包機等服務。

對於航空公司來說,它們對於經營性現金流存在高度依賴。而只要復飛,就會有現金流入賬。

至於民航業什麼時候能迎來曙光?

民航專家林智傑曾對紅星資本局分析稱,“主要看兩點,一是看疫情什麼時候能控制在低水平,旅客什麼時候能安心出門;二是看措施,看政府什麼時候能取消14天隔離,如果一下飛機就隔離,大家肯定也是不出門的。”

在民航業出現國內和國外情況反轉的3月,各航空公司的表現又會如何?它們3月的運營數據將在4月中旬發佈,紅星資本局將持續密切關注。

紅星資本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