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推薦一部電影,給你,也給我自己

關注我,期待與你一起,在電影裡創造故事~

想推薦一部電影,給你,也給我自己

放心,我就是一個影視相關的評論號,身體健康,不需要靠雞湯來填補自己,也不喜歡為別人熬雞湯。

所以,這不是一篇雞湯文。

但是,想寫這篇文章已經很久了。

兩個多月以前,我和大多數渴望回家的人一樣,帶著憧憬也帶著迷茫和無助,從這座大城市回到小農村。

我以為這只是一個普通的過年,和我畢業之後的那些年一樣,匆忙回家,應付飯局,同學聯絡,親戚催婚,攢錢買房,諸如此類。

如果不是這場疫情,似乎一切流程都在這些日常裡,被淡化了危機感。

於是,從頭到尾,我們再也沒有藉口,躲開與家人面對面,也在逐漸放慢腳步的日子裡,開始冷靜下來,思考自己該何去何從。

時代的一粒塵埃,落在個體身上,就是一座大山,大多數就此灰飛煙滅。

這場疫情就是一粒塵埃。

我相信會有許許多多的人,在被無限延長的假日裡,逐漸變得焦慮。

“我想工作”

“沒有工作,就沒有收入”

“都還不起債了”

“終於知道,副業有多麼重要”

“一定要找一個穩定的工作,去考公務員,進國企,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

那段時間裡,似乎大多數人都陷入了迷茫,無助。

每天都聽到有企業倒閉,有公司裁員,有被迫降薪甚至協商不發工資。

這些碎片化的信息,在碎片化的互聯網時代,被這些掙扎於生活邊緣的人反覆品味。

就像每天看著全國各省份公佈的新增確診人數一樣,揪心,惶恐,但又無可奈何。

兩個多月後的今天,這場疫情在中國基本上被控制住了,但是,那些曾經讓國人心驚膽戰的數字,在全世界蔓延。

時代的這粒塵埃,終於使出了最大的力量,讓我們見識到了人的無力。

受疫情影響,世界經濟幾近崩潰,美國金融大盤破紀錄連續熔斷,各國陸續封國。

貿易受阻,早已成為一個整體的地球村,此時不得不被動分割,2020年的開端,是如此慘淡。

而世界性的經濟困境,導致國內即使到了後疫情階段,也無法迅速回血。

曾經期待的報復性消費,並沒有來。

雖然各地都有主官帶頭脫口罩,號召商業重啟,但是一些大城市的商場,依然顯得謹慎。

上週末約朋友吃飯,整層樓的店鋪,除了少數幾家開門,大多數的都已經關門,或許是覺得不到時候,或許是已經撐不下去了。

而開門的那些店鋪,是如此冷清,整個用餐階段,包括我們在內,只有兩桌。

就在這兩天,原本已經宣佈開業的影院,在電影資源不足的情況下,甚至整理了一些上映過的經典商業電影,準備重新登陸院線。

3月27日,國家電影局發佈緊急通知:所有影院暫不復業,已復業的立即暫停營業。具體復業時間等國家電影局通知。

娛樂,永遠是生活的點綴,卻無法成為主軸。

天下太平人民安居樂業的時候,娛樂不僅能促進經濟,還能為人民帶去精神享受。而在時代的車輪下,一次顛簸與震盪,最先被拋棄的,也是娛樂業。

這是必然,也是一種無可奈何。

中國與世界的防疫對比,讓更多人意識到,實業才能興邦,生產力才是硬道理。

只是,國內在近幾年的互聯網大潮中,湧現了一大批互聯網企業,缺乏經濟基礎,也沒有風險對沖能力,失敗成了大概率必然。

於是,2020年職場上的“金三銀四”,沒有如期而至。

若非這場疫情,大概早就在2月初就開啟了搶人大戰吧。然而,到了3月中旬,刷遍各大招聘網站,崗位需求姍姍來遲。

每一次換工作的時候,我拿著並不出彩的簡歷,穿梭於城市中的高樓大廈,總會有無限悵惋的情緒。

明明求職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卻聽得最多的,是“我被拒了“。

疫情之下,這種感覺更加明顯,翻看網絡上的網友發言,都在討論著這樣的話題:

年前裸辭,到現在投了100多份簡歷,都石沉大海。

有面試的機會,但是工資都給得好低。

突然發現,自己快30歲了,無房無車無存款,還要為求職奔波,覺得好失敗。

2020年,目標:活下去。

···

特別是,前不久國家宣佈擴大研究生錄取比例,而且強調企業招聘不能區別對待全日制與非全日學歷。

國家是在努力推動工作崗位的供需平衡,確保大家不失業。但是在那些已經出來混跡了一些年之後的人看來,壓力感瞬間上來了。

如果這些年,無法讓自己提升到一個可以抵抗風險的地位,那未來自己的競爭對手,就是又年輕又有學歷的新人了。

所以,其實從疫情的中期開始,全國人民最擔心的已經不是病毒的危害了,從那些哭著鬧著要上班的人嘴裡,我們聽到了對未來的擔憂。

和以前經常被提及的“35歲職場危機”一樣,似乎這種危機感,被提前了。

該如何呢?

說了這麼多,我該開始進入正題了,因為我就是一個影視評論號,所以我還是喜歡用影視作品舉栗子。

這一次,我推薦杜琪峰的《柔道龍虎榜》。

杜琪峰是我最喜歡的導演之一,他是一個有著孩子氣的大師。

時至今日,我已經不記得第一次看他的作品,是哪一部。但我始終記得,第一次看《柔道龍虎榜》,會如此震撼。

以至於後來,只要心情不好,或者覺得缺乏動力的時候,就再一次重溫這部電影。

豆瓣上這部電影的評分,只有7.5分,比起動輒8.5分甚至9分以上的國外文藝經典電影,《柔道龍虎榜》絕對是被低估了。

罪魁禍首,應該就是這個名字。

看似一部俗套的體育競技電影?

其實不然,柔道,在孩子氣的杜琪峰眼中,變成了一種生活態度,一種生活方式,或者說,是一種與生活對話的語言。

在這部電影裡,你會發現,幾乎每個人都會柔道。

像託尼最喜歡到處挑戰別人。

而大蠻哥找不到懂柔道的人,只能在遊戲中尋找樂趣。

想推薦一部電影,給你,也給我自己

司徒寶因為眼疾,自暴自棄,放棄柔道。

而司徒寶的師傅,一大把年紀了,為了推廣柔道精神,還去參加比賽。

於是,我發現,杜琪峰用他最擅長的文藝手法,將柔道意象化。

圍繞著司徒寶,從人生得意,到人生失意,再到自我成長,杜琪峰構建了一整套完整的“積極人生”價值觀。

想推薦一部電影,給你,也給我自己

這一路走來,有師傅的諄諄教誨與殷切寄託,有老闆的認可與鼓勵,有好友的支持,有陌生人的寬慰與陪伴。

司徒寶在得知自己得了眼疾最終會失明的情況下,雖然也掙扎過,去尋訪醫生,卻始終一無所獲。

於是,這之後的日子,他醉生夢死,沉迷賭博,喪失人生活下去的動力。

柔道,於他而言,就是一種生的勇氣。

想推薦一部電影,給你,也給我自己

和他一樣,小夢也是一個被夢想拋棄的人,但小夢最大的優點,是不服輸。

哪怕沒錢吃飯,被房東趕出來,依然努力尋找工作,去參加海選試鏡,去找經紀人推薦自己。從臺南到臺北,從臺北到香港,從香港再到東京。

小夢說,我一定會紅的。

小夢是一個對司徒寶影響很深的人,小夢的行為,和司徒寶的師傅一樣。

在一次與司徒寶聚餐的時候,師傅對他說:

開始我也怕受不了,但練下來也不覺得怎麼辛苦,我現在練得很好,我很有信心。下了決定,整個人都年輕了,我想明天就比賽。

想推薦一部電影,給你,也給我自己

一個是不服老,一個是不服輸。

想推薦一部電影,給你,也給我自己

還有一個託尼,是敢拚。

我相信,這世上會有很多人像司徒寶一樣,特別是在這幾個月期間。

因此,我寫了這篇文章,包括我自己在內,這個世界,需要一點正能量。

人生下來,就只有不斷往前走,說的再直白一點,就是讓自己體面地走進棺材,落到墳墓裡。

而在這之前,你要學會如何充(feng)實(kuang)自(gao)己(qian),當你的能力足以匹配你的野心,或許你不會再這麼焦慮。

就像,小夢哪怕再窮途末路,依然能保持抱著錢撒腿就跑的毅力,也是那個閃著光的背影,讓司徒寶為之一振,彷彿看到了暗夜裡的星星。

想推薦一部電影,給你,也給我自己

就像,那個百無聊賴的晚上,司徒寶發現小夢想要解救一個被困在大樹下的氣球,於是加入了這個隊伍,後來,託尼也被拉入夥。

這個拯救氣球三人組,在把氣球帶到空曠處,放飛在夜空中之後,那份成就感和滿足感,是多少人想要的吧。

想推薦一部電影,給你,也給我自己

我們不要去抱怨這個時代,因為時代的塵埃誰也擋不住。但我們可以找機會讓自己變得堅硬,至少,不要被塵埃壓得粉碎。

晚安,這篇文章,其實是寫給自己的。


-END-


關注我,一起探索更多電影吧!

喜歡的話,記得小手點一下擴散出去哦~

關注我,期待與你一起,在電影裡創造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