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囧媽》道出了多少中國孩子的無奈

電影《囧媽》向我們講述了一箇中年男子的尷尬與困惑。

名字雖是囧媽,但其實兒子更囧:

與妻子在鬧離婚,母親一直打著我都是為你好的名義,想讓兒子活成她所期待的樣子。

然而兒子並不理解她。

在一場長途旅行中,發生了一系列的事情最終才達到和解。

<strong>盧小花在電影中詮釋了一個典型的中國式母親。


一部《囧媽》道出了多少中國孩子的無奈

01 中國式母親:有一種餓,叫你媽覺得你餓


在影片中,一直問徐伊萬吃方便麵不?餅乾吃不?

奶糖吃不?

都不吃。

然後趁徐伊萬打電話的時候,不停的往嘴裡塞東西,小番茄,雞蛋。

徐伊萬不喜歡吃小番茄,但是盧小花讓她吃,她就得吃。


一部《囧媽》道出了多少中國孩子的無奈


有一種冷,叫你媽覺得你冷;


有一種餓,叫你媽覺得你餓;

很多網友看後都感同身受。

有人說這是無微不至的母愛,但有心理醫生認為,這是一種精神寄生,時間一長失去了自我,將我與孩子混為一體。從而忽略孩子的感受。

這讓我想起來紀伯倫的詩: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通過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身邊,卻並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因為他們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


02中國式母親—控制慾很強,我都是為你好


一部《囧媽》道出了多少中國孩子的無奈

盧小花控制慾極強,干涉他兒子的方方面面。大到生孩子這件事,小到申時喝水利膀胱,連這個都要管著。

徐伊萬喜歡吃紅燒肉,就算剩一塊了,盧小花說不能吃了,吃多了會得脂肪肝。徐伊萬也就不敢碰了。


一部《囧媽》道出了多少中國孩子的無奈


控制慾很強會讓我們感受到自己被侵犯了,產生強烈的逃離慾望。

所以在影片中徐崢暴怒了,因為一件和小的事和母親吵得不可開交。並要求母親和她保持10米以上的距離。

一部《囧媽》道出了多少中國孩子的無奈

在生活中我們總是打著“我為你好”的幌子去綁架另一方,用角色和身份去勒索另一方,因為我是你媽,所以你必須聽我的,你媽還能害你嗎?

美國的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闡釋到:

這是因為在衝突雙方里,有一方希望凡事都按照自己的方式來,卻因此犧牲另一方的利益。這並不是單純的溝通不良,而是雙方力量的較勁。

在這種情況下,這樣相互較勁的力量拉鋸,就被成為「情感勒索」

比如小花勒索徐伊萬,徐伊萬勒索妻子。

不知不覺我們都在某種程度上成為勒索者,或者被勒索者,以愛的名義進行冷暴力。

愛不是控制和索取,別再以愛的名義為我好了。

一部《囧媽》道出了多少中國孩子的無奈

《奇葩說》有一期的辯題是:如果能為孩子一鍵定製完美人生,你要定製嗎?

很喜歡陳銘在節目中說的一段話:

“我們這個時代的文明,能夠給予孩子最好的事情就是,給Ta一方花園,給Ta養料和空間。

你自由開放,你枝繁葉茂,你一枝獨秀,你孤芳自賞,我都為你鼓掌。”

03中國式母親——家庭裡最大的犧牲者


一部《囧媽》道出了多少中國孩子的無奈


影片中有一個情景他們來到了俄羅斯,在一個冰天雪地的森林裡迷了路。

盧小花開始向兒子哭訴她的婚姻生活,我和你爸的文化背景和家庭背景都不一樣,曾遭遇父親的家暴,婚姻生活很艱難,但是為了兒子沒有選擇離婚。

這個時候徐伊萬才發現,他之前從來沒有試著去理解過母親。

其實,我很可憐中國式母親,尤其是過去的母親,她們活得沒有自我,在最美好的年紀結婚生子,然後操勞家庭,把一切都寄託在孩子身上。

有時候卻怎麼也得不到孩子的理解。

就像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句話:我這輩子就是為你而活。

04 不要讓用愛錯了方向

難道中國式母親不愛孩子嗎?

不,她們非常愛,從電影的兩個細節中就可以看出來,徐崢爬火車,盧小花在車內拼命的呼喊兒子,怕他兒子上不來。

以及在冰天雪地的森林裡他們遇到了一頭熊,母親喊,別吃我兒子,別吃我兒子,來吃我。

難道徐伊萬不愛妻子嗎?

非常愛,他的內心裡不想離婚,但是他從來沒有想過去理解妻子,以至於她說出那句話,你心裡長了一個你幻想出來的老婆,你為什麼要鍥而不捨的改造我呢?


一部《囧媽》道出了多少中國孩子的無奈


這麼多年過去了,你難道還沒有意識到我不是你想的那個人嗎?”

徐伊萬和盧小花相處的幾天中,也對媽媽說出了同樣的話:“在你心裡面住著一個幻想出來的兒子,他應該喜歡什麼討厭什麼,他應該吃幾塊紅燒肉,你全都設定好了。

你為什麼要鍥而不捨地改造我呢?這麼多年過去了,你難道還沒有意識到我不是你想的那個人嗎?”

那個時候他才意識到,自己在潛移默化中,已經變成了和母親一樣的人。


一部《囧媽》道出了多少中國孩子的無奈


其實彼此並不是不愛,而是把愛用錯了方向,進而變成了傷害。

所幸,在爭吵和生死考驗後,母親找到了救贖自己的路。她說:“兒子,你也有自己的人生,媽媽對不起你。”

徐伊萬也給妻子打了一個電話:這六天的旅行讓我明白,卻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個體都應該是完整的,愛不是控制和索取,愛是接納和尊重。

05我們都應該學著去和解


父母和我們都是第一次來到這個世界,他們是第一次做父母,我們也是第一次做孩子。

難免會發生分歧和衝突。


一部《囧媽》道出了多少中國孩子的無奈


有時候因為我愛你,所以我想把你塑造成我喜歡的樣子,卻忘了問你想不想成為這樣的人。

正如徐崢所說:“我們中國人的情感,中國式愛的方式有很多的困境,造成他們之間的能量堵塞,把所有的期望放在孩子身上,對孩子有過多的要求,孩子長大了以後,變成了獨立人以後,就造成了隔閡。

要改變這樣的關係,需要父母和孩子雙方的努力。希望通過這部電影讓我們這一輩人發現這個問題,並且不要以這樣愛的教育留給下一代。”

我想這就是這部影片的意義所在。

<strong>隨著時間的流逝和年齡的增長,我們似乎忘了媽媽也曾是女孩,也有自己的夢想,她也需要被保護。

我們都需要一次和解,與自己的內心和解,與父母和解。

希望大家看完電影后,都能給媽媽一個溫暖的擁抱。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