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朱元璋打算招降王保保

洪武五年(1372年)朱元璋的派徐達為主帥的第二次北伐,雖然可謂是深入兩千餘里的歷史壯舉,然而此役不但損耗了大量的財力、物力,也折損了數萬大明的精銳之師,這讓朱元璋有了一個解不開的心結,抱憾終身。

歷史故事——朱元璋打算招降王保保

正三十年(1370年,洪武三年)四月二十八日,元昭宗愛猷識理達臘繼承皇位,他一直說是痛定思痛,力圖恢復中原,中興元朝。所以他改年號為“宣光”,取杜甫《北征》詩中“周漢獲再興,宣光果明哲”之意,希望成為周宣王、漢光武帝那樣中興國家的君主。

元昭宗不計前嫌,重用在定西沈兒峪打了敗仗的擴廓帖木兒,拜他為都總兵、河南王、中書右丞相,並起用哈剌章、蠻子等人,大有振作之勢。當時,北元的領土除了漠北以外,還保有河西走廊、遼東、雲南等地,勢力還是相當強大的。明朝廷積極防禦的同時,朱元璋也不斷向殘元方面釋放善意。洪武四年九月,朱元璋給二兒子、秦王朱樉娶了王保保的妹妹做王妃,意圖再明顯不過,就是希望改善與殘元的關係。

歷史故事——朱元璋打算招降王保保

洪武三年(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派徐達為徵虜大將軍,西征王保保,意圖清除西北隱患。雙方在沈兒峪口(今甘肅定西縣北)對峙交戰,王保保大敗,從皇城逃回到漠北哈拉和林。至此,王保保原來所控制的陝西、甘肅一帶,皆被明軍佔領。從此以後,王保保再也沒有機會回到中原。王保保的家屬在這一戰中都被明軍俘虜,妻子、妹妹被俘,包括他尚在襁褓中的最小的兒子。為了籠絡北元勢力,明太祖朱元璋對這些俘虜善加優待,還把王保保的妹妹王氏選做了秦王妃(秦王朱樉)。然而王保保並不吃這一套,拒不投降。


後來王保保死了,朱元璋徹底斷了招降的念頭,也就不把王氏當回事了,另為朱樉選立了一個次妃鄧氏,即明王朝開國功臣之一鄧愈的女兒。然而鄧氏的孃家也未能善保始終,鄧氏的大哥鄧鎮娶了另一位開國功勳李善長的外孫女為妻。洪武二十三年,李善長被定為大逆罪誅殺,鄧鎮也被牽連其中丟了性命。朱元璋對朱樉這個兒子也日益不滿,朱樉死後得了父親一個帶貶義的“愍”為諡號還不算,朱元璋就連頒諡詔書都沒忘了訓斥死兒子“不良於德”。孃家夫家一直如此,王氏鄧氏這兩個女人除了死,也再沒有第二條路可走了。這是後話暫且不說。

歷史故事——朱元璋打算招降王保保

我們接著說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五年(1372年)正月派徐達、李文忠、馮勝三道出師,討伐北元,欲“永清沙漠”。擴廓帖木兒先是佯敗,誘敵深入,大破明軍,中路徐達部陣亡數萬人,東路李文忠部在漠北雖未像徐達那樣完敗,但也損失慘重,撤兵而還,只有西路馮勝、傅友德部連戰連捷,佔領北元的甘肅全境。這次戰爭挫敗了明軍進攻的銳氣,保住了元王朝的一線命脈,也算是元昭宗領導下的一個重大成就。嶺北之戰雖然作戰失利了,但朱元璋“以達功大”,所以沒有問罪;李文忠則得不償失,“以故賞不行”;馮勝雖小有戰果,但他不僅私藏繳獲的駱駝等,還私棄甘州、寧夏、西涼、莊浪四城,最終竟被追奪券誥爵祿,“貶為庶人,錄其家財”,後來才又重新復職。

洪武五年明軍北征,遭受重大挫敗,使朱元璋和他的大將們清醒認識到殘元的實力,單純依靠明軍的武力,無法根除來自對方的威脅,必須做出新的嘗試。

歷史故事——朱元璋打算招降王保保

洪武六年(1373年)初,朱元璋再一次任命徐達為徵虜大將軍,李文忠、馮勝、鄧愈、湯和四人為副將,但這一次不是讓他們率軍北征,而是分別在山西、北平練兵防禦。而這一年,王保保分別派兵攻打雁門關和大同,徐達派兵迎擊,雙方沒有更大規模的交戰。此後多年,雙方交戰不多。洪武六年(1373年)六月,朱元璋使用他一貫的手法,派元軍的降將盧道興充當使者,前去招降殘元的太尉伯顏不花,結果被王保保的弟弟脫因帖木兒殺死。

洪武七年,朱元璋又派李思齊去招降王保保。李思齊原來也是元將。當元末紅巾軍起義爆發的時候,李思齊和察罕帖木兒一起組織軍隊,對抗農民起義軍。可以說,他們兩人是對抗農軍起義軍的最重要的兩支力量。後來,察罕帖木兒被降軍暗害,他的養子王保保繼承了他的軍隊。王保保因為戰功,元朝讓他總領天下軍馬,於是王保保就發檄文,調動李思齊的兵馬。李思齊不聽他調度,大怒道:“我與汝父同鄉裡,汝父進酒猶三拜,然後飲。汝於我前無立地,今敢公然調我耶!

歷史故事——朱元璋打算招降王保保

李思齊不聽調度,也不僅僅是擺老資格。更重要的是,元末的朝廷其實也和明末朝廷差不多,朝臣們互相勾心鬥角,藩將們也互相勾心鬥角。甚至可以說,元末的朝廷比明末的朝廷更嚴重,因為皇帝(元順帝)和太子(愛猷識理答臘)也在勾心鬥角。皇后(奇皇后)想和太子聯合起來,推翻皇帝。因此,李思齊不聽王保保的,也是為了自身的利益。但因為這件事,兩人開始結怨。

後來兩人的矛盾越積越深,藩將張良弼、脫烈伯、孔興等人,推李思齊為盟主,共同對抗王保保。同時,朝廷裡皇太子又出來當和事佬,以關中為界限,李思齊負責關中以西,王保保負責關中以東。但李思齊因為是皇帝一派,不是太子一派,所以不聽太子的安排。接著元順帝又因為王保保是太子一派,讓李思齊攻打王保保。可以說,整個元廷打成一片。

如果元廷要是團結的話,在朱元璋和陳友諒大戰的時候,元朝便可趁機消滅農民軍。可惜不團結,讓朱元璋打敗了陳友諒,最後從容北上,收拾元朝。也就在這個過程中,李思齊打敗後,投降了朱元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