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家券商業績出爐,誰人歡喜誰人憂?

從傳統模式到技術創新,追求用戶價值、基於數字主線尋找生長空間將成為證券行業未來永恆的商業主題。

17家券商業績出爐,誰人歡喜誰人憂?

過去幾年,證券行業一直在經歷變化:從證券經紀商向綜合投行轉變,從通道業務向資本中介業務轉變,從零售交易向財富管理轉變

2019年,科創板試點註冊制推出,資產重組新規,再融資政策鬆綁,新三板改革,股票期權業務規則等措施密集落地。

隨著國內金融市場不斷放開,2020年4月1日起,外資也即將成為中國資本市場的重要參與者,與本土券商展開正面競爭。

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監管層對證券行業則更多體現為政策呵護,監管重心正逐步從“控槓桿”轉移到“調結構”和“促創新”上。

截至2020年3月30日,17家國內券商紛紛亮出了2019年成績單

17家券商業績出爐,誰人歡喜誰人憂?

整體來看,在營收規模上中信證券仍然位居榜首,海通證券、國泰君安、申萬宏源及廣發證券規模在200億以上;百億以下規模的有6家,其中中銀證券與紅塔證券均為上市後首次亮出業績。

17家券商業績出爐,誰人歡喜誰人憂?

相較於2018年,扣非淨利潤的增速總體高於營收增速,國海證券的扣非淨利潤增速最大,達674.19%;東方證券營收增速最大,達84.91%;中銀證券的兩指標均處於行業末尾;另外可以注意到,營收規模排名前三的券商企業中海通證券的增速均處在較高的水平。

17家券商業績出爐,誰人歡喜誰人憂?

按照營收規模由大到小的順序,分別從企業2019年度各部分經營業務的收入與相應成本為切入點,做出以下點評:

中信證券:穩佔龍頭,“泛直投”成穩定器

2019年中信證券實現營業收入431.4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15.9%;扣非淨利潤121.5億元,同比增長34.99%。

17家券商業績出爐,誰人歡喜誰人憂?

其中,投行、資管和直投+私募股權投資等“泛直投類”業務為最大亮點;且中信證券該年度重倉股均為“網紅版塊”:牧原股份、光庫科技和七一二;投行業務方面,中信證券股權承銷、債券承銷和併購重組三大板塊業務規模均居行業首位,市場份額穩中有升。

另外,報告期內科創板有9單業務,為公司帶來近5億的收入增量;境外股權融資業務和跨境併購業務規模的市場排名也顯著提升;在資管業務方面,主動管理佔比提升至50.06%,總規模和主動管理規模均居行業首位。

隨著對廣州證券的收購完成,中信證券也補足了在華南區域的佈局短板,公司淨資本也更為充足。綜合來看,“泛直投類”業務已成為中信證券投資類業務乃至全業務線的穩定器,但也有專業人士認為,相較於中信證券的體量,其淨利潤三成的增速並不出色,業務發展過於均衡也缺乏彈性。

中信證券總經理楊明輝表示,未來公司有“擴大規模,做精業務,業務轉型,國際化”四方面的探索方向,就具體業務線來說,公司的舉措包括經紀業務向財富管理轉型,投行對全球客戶全覆蓋,資產管理加強主動管理能力,以及之前提到的產品和交易模式的創新等。

海通證券:FICC為亮點,加速海外佈局

2019年海通證券實現營業收入344.29億元,同比增長44.87%;扣非淨利潤90.49 億元,同比增長88.51%。

17家券商業績出爐,誰人歡喜誰人憂?

投行業務方面,海通國際在全球市場完成的49個IPO項目和58個股權融資項目主要集中在香港市場,其中海通國際還參與了該年度亞洲公司在納斯達克交易所第二大規模的IPO——瑞幸咖啡的美股IPO項目;交易及機構業務營收同比增長891.07%,增幅最為亮眼。

此外,海通證券加速海外佈局,境外營收佔比處於行業領先地位,其中,FICC成為盈利動力之一,據瞭解海通證券的200億元定增項目中的一半募集資金也將用於發展FICC業務。

可以推斷,伴隨著證券公司外資股比例限制取消,相關需求或將直線上升,海通證券在一些跨境項目上可能更具優勢

但由於融資租賃業務毛利率減少9.26%,造成該部分成本同比大增。對此海通證券解釋,其租賃業務主要由海通恆信經營。據悉,海通恆信在2019年6月登陸港交所,是國內首家上市的券商系融資租賃公司。

國泰君安:一看兩融,二看資管,三看FICC

2019年國泰君安實現營業收入299.49億元,同比增長31.83%;扣非淨利潤81.63 億元,同比增長40.57%。

17家券商業績出爐,誰人歡喜誰人憂?

2019年國泰君安兩融市場份額穩步提升,集團融資融券餘額同比增加38.9%,市場份額6.20%,排名行業第3位。有分析認為,國泰君安的資金擺佈正轉向兩融,債券和衍生品類高槓杆業務,融資融券較高的收益率和較低的風險處置難度將是公司未來提升ROE的重要發展業務。

資管業務方面,該年度國泰君安資管聚焦主動管理,優化產品體系,持續推進業務模式轉型升級,成為首批獲得大集合產品參公改造試點資格券商之一,並完成2只大集合產品參公改造;新發行集合產品同比增長167%,居行業第2位。根據證券業協會的統計,2019年末,國泰君安資管資產管理業務受託資金規模排名行業第3位。

此外,2019年國泰君安的客需服務加快創新,建立了覆蓋E-FICC領域的完整產品線。據瞭解,2020年國泰君安將在大財富管理業務方面進行發力

申萬宏源:ROE跑贏行業,金融科技收效明顯

2019年申萬宏源實現營業收入245.93億元,同比增長60.98%;扣非淨利潤56.16 億元,同比增長37.88%;其中,全年ROE為7.41%,同比增長1.22%,再次領跑行業。

17家券商業績出爐,誰人歡喜誰人憂?

2019年4月26日,申萬宏源成功實現H股發行上市,使其資本實力進一步增強,此後申萬宏源進一步聚焦央企、地方國企、龍頭民企等戰略客戶,完成企業債主承銷項目18家,行業排名第7;公司債主承銷項目61家,主承銷家數和金額均較上年翻番;地方政府債主承銷項目493只,行業排名第5。

在金融科技建設與佈局方面,2019年公司加強對“兩微一端

”(手機APP、微信官方賬號和網頁)的建設,推出個性化內容推送、靈活退款、第三方支付等功能,升級贏家live、贏家投顧、財富號等內容生產和運營,不斷改善客戶線上服務體驗。同時,申萬宏源還持續加強大數據、AI應用能力,從資產構成、收益分析等方面對客戶進行畫像,使客戶全面瞭解自己的投資情況,進而提出有效的投資建議。

目前,公司客戶新賬戶中有99%通過線上平臺開立,從2016年到2019年,在移動設備上下達的經紀訂單量由35.1%增至43.3%。

近日,子公司申萬宏源證券及申萬宏源西部證券已成為首批獲得基金投顧試點資格的券商,將為公司發展財富管理業務發展再添利器。

廣發證券:數字化轉型順利,投行業務轉型待考

2019年廣發證券實現營業收入228.10億元,同比增長49.37%;扣非淨利潤71.05 億元,同比增長82.05%。

17家券商業績出爐,誰人歡喜誰人憂?

具體地,交易及機構業務營業收入為45.28億元,同比增長426%,表現最為突出;財富管理業務收入96.20億元,同比增長15.91%;投資銀行業務收入14.49 億元,同比增長20.36%;投資管理業務收入64.54 億元,同比增長52.07%;其他業務收入7585.58萬元,同比增長14.52%。

根據年報,2019年廣發證券著力構建經紀業務極速交易體系,建設從日間交易到日終清算的全鏈路極速通道、投易通交易平臺;改進自主研發的基於區塊鏈技術的ABS可信雲系統和大數據、人工智能開放能力平臺(GF-SMART),在推動經營模式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推動業務內涵從經紀向財富管理轉型、拓展機構經紀業務、綜合化業務等方面取得了良好進展。

但是,2019年8月公司被證監會採取限制增加場外衍生品業務規模6個月、限制增加新業務種類6個月的行政監管措施,行業評級也由AA被下調至BBB。廣發證券在年報中坦言,券商代理買賣證券業務、投資銀行業務以及資產管理業務等的同質化程度仍非常高,面向客戶的創新服務能力不足,收費水平呈現下降趨勢

此外,對於積極引進外資券商股東廣發證券回應稱:“公司股東吉林敖東、遼寧成大和中山公用20年來均一直在公司前三大股東之列,形成了較為穩定的股權結構,為確保公司長期保持市場化的運行機制,

目前暫無引進外資券商股東的計劃。”

東方證券:聚焦財富管理,國際化佈局初現

2019年東方證券實現營業收入190.52億元,同比增長84.91%;扣非淨利潤23.71 億元,同比增長100.99%。

17家券商業績出爐,誰人歡喜誰人憂?

東方證券在年報中表示,通過充分利用集團公司在資產端的優勢,公司產品設計和配置能力快速提升,財富管理影響力和渠道競爭力大幅增強,2019年非現金類產品銷售量202.02億,同比增加17.91%。

2020年年初,東方證券也大手筆招募業務團隊,搭建公司私人銀行業務,意在拓展高淨值人群進場,進一步發力財富管理業務轉型。

值得一提的是,東方證券還通過全資子公司東方金控、東證國際及其子公司開展相關境外業務。

2019年,東方金控與東證國際完成集團香港地區組織架構調整,搭建“管理平臺+業務平臺+專業子公司”國際化發展新平臺,通過各香港證監會持牌全資子公司開展證券經紀、期貨經紀、資產管理、投資銀行、融資融券等業務。

招商證券:搶抓機遇,加快轉型步伐

2019年招商證券實現營業收入187.08 億元,同比增長65.24%;扣非淨利潤73.05 ,同比增長65.29%,均取得歷史第二的好成績。

17家券商業績出爐,誰人歡喜誰人憂?

招商證券的業務板塊中,投資及交易業務為業績貢獻主力,收入同比增長超過3倍,在營業收入佔比上升13.67%。

據瞭解,招商證券計劃在繼續做大傳統經紀業務的基礎上,加快財富管理轉型的步伐;同時建立豐富完善的產品體系,提升線上產品營銷和線下資產配置支持力度;在投資銀行業務方面,則要繼續搶抓科創板和創業板註冊制機遇,積極捕捉新三板精選層蘊含的業務機會,加大力度拓展優質IPO項目,進一步加優化和完善“投行+投資”業務運作模式。

具體到投資管理業務方面,招商資管將提升產品設計、產品投資、渠道銷售三項關鍵能力,做好公募化運作相關係統改造和制度建設;招商致遠資本也將立足“央企+交通物流+投行”的核心優勢,構建特色募資渠道和專精投資能力,做大基金管理規模。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招商證券目前正在推進配股相關事項,而若招商證券此次先實施利潤分配後再實施配股,將無法及時增加公司資本金,補充營運資金,直接影響公司當期利潤和長遠發展。

然而,近日,青島證監局向招商證券營業部一名員工李某出具了警示函,根據青島證監局3月26日發佈的公告文件,李某在擔任招商證券青島五四廣場營業部市場部財富顧問期間,存在利用未在公司報備的手機,違背客戶意願買賣基金及擅自修改客戶資料等違規行為。

中國銀河:財富管理收效甚微,自營及其他意外大漲

2019年中國銀河實現營業收入170.41 億元,同比增長71.69%;扣非淨利潤52.46 億元,同比增長82.35%。

17家券商業績出爐,誰人歡喜誰人憂?

2018年中國銀河拋出“雙輪驅動,協同發展”的戰略:一輪是財富管理,即融合大經紀和大資管業務的綜合財富管理服務;另一輪是大投行,以支持實體經濟、服務企業融資。

2018年末中國銀河證券經紀業務總部變更為財富管理總部;2019年1月,中國銀河證券正式宣佈經紀業務全面轉型財富管理的戰略調整方案,併發布了最新中國銀河證券4.0版本APP。

公司新任總裁陳亮在2019年末公開表示,中國銀河證券經紀業務正加速向“以客戶為中心”的財富管理業務模式轉型,預備建立“客戶分類、產品豐富、投顧分級、服務分層、科技支撐”的財富管理體系。

不過從2019年業績表現來看,中國銀河財富管理戰略主要支持的經紀業務所實現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僅有3.28%;投行業務收益相較於行業內其他券商也不樂觀,該年度中國銀河僅完成IPO項目1單。而自營及其他證券交易業務卻較2018年增長6427.76%,意外地成為僅次於公司僅次於經紀業務的第二大支柱業務。

國信證券:“好業績”背後罰單不斷

2019年國信證券實現營業收入140.93億元,同比增長40.49%;扣非淨利潤50.76 億元,同比增長53.38%。

17家券商業績出爐,誰人歡喜誰人憂?

根據不同業務條線劃分,自營業務成為國信證券2019年業務增長的最大亮點,報告期內投資與交易總營收39.43億元,同比增長105.26%;同時,國信證券也通過積極佈局外資公募業務,使海外機構客戶數量持續增長,QFII/RQFII佣金及投資諮詢服務收入穩步上升。

2019年國信證券順利推動博威合金、韋爾股份、晶瑞股份3個重大資產重組項目過會,其中韋爾股份併購項目是本年度中國A股半導體第二大併購案件,也是A股首例“雙重組”並行的案例;國信香港參與了9個上市及財務顧問項目,其獨家保薦的“360魯大師”項目在港交所掛牌上市。

然而,國信證券在2019年的新三板推薦業務、私募基金業務與資產管理業務與上一年度相比均出現下滑;另一邊,公司還陷入多個業務營收或淨利下滑、員工被監管查明借用客戶名義買賣股票等“窘境”,據國信證券2019年度報告披露,去年的2、4、8、9、12月分別收到“罰單”累計五張

對此國信證券表示,2019年私募市場普遍陷入募資難、投資難、退出難的“三難”狀態,私募機構的投資活躍度顯著降低,投資行為趨於謹慎。

中信建投:財富管理盈利少,科創板收益頗豐

2019年中信建投實現營業收入合計為136.93億元,同比增長25.54%;扣非淨利潤為54.87 億元,同比增長79.30%。

17家券商業績出爐,誰人歡喜誰人憂?

具體來看,對中信建投營收貢獻最大的亦是財富管理業務板塊。2019年中信建投財富管理業務板塊實現營業收入合計40.87億元,同比增長12.93%,但該板塊的營業利潤率是四大業務中最低的,僅34.91%。

中信建投的財務管理業務主要分為三部分,其中證券經紀業務的份額較2018年變化不大,融資融券和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有所下滑;但其最為看中的投行業務同比增長20.56%,營業利潤率高達58%。

在首批25家科創板上市企業中,中信建投全年保薦承銷科創板上市企業10家,位居行業第1名;截至2019年末,公司在審IPO項目44個,位居行業第1名;2019年中信建投債券承銷家數和規模也相繼創歷史新高,其中,公司債、企業債、金融債、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合計承銷規模位居行業第1名。

在發佈年報的當天,中信建投還發布了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修訂稿),。相較於2019年1月披露的預案,中信建投經營範圍中去掉了保險兼業代理業務;此外,還對標再融資新規調整了本次非公開發行發行對象、定價原則及限售期等內容。據瞭解,130億元定增扣除發行費用後將全部用於補充公司資本金和營運資金,以擴大業務規模,提升公司的市場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

光大證券:“元氣”恢復,MPS餘震猶在

2019年光大證券實現營業收入100.57億元,同比增長30.41%;扣非淨利潤19.90 億元,同比增長97.87%。

17家券商業績出爐,誰人歡喜誰人憂?

2019年光大證券的經紀和財富管理業務、機構證券業務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3.73億元和37.26億元,同比增幅22%和139%;但信用業務、投資管理業務、海外業務收入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信用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2.73億元,同比下降24%;投資管理業務實現營業收入9.34億元,同比減少了44%;海外業務實現營業收入7.82億元,同比下降20%。

此外,2019年2月,光大浸輝(公司全資子公司光大資本旗下從事基金管理的子公司)擔任執行事務合夥人的浸鑫基金投資項目出現風險,未能按原計劃實現退出。不久後,公司大幅計提預計負債14億元,共計減少合併淨利潤約11.41億元。

受該事件影響,光大證券在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77.12億元,同比下降21.61%;歸屬母公司股東淨利潤1.03億元,同比下降96.57%。這也是公司2006年以來的最低盈利

而隨著2019 年公司再度計提 16.11 億元預計負債,光大證券因為這個大“雷”已經累計確認預計負債30.11 億元。此外,在風險發生後,光大證券也進行了重大人事變動。

浙商證券:佣金費率下行,淨資本首次下滑

2019年浙商證券實現營業收入56.59億元,同比增長53.17%;扣非淨利潤9.50 億元,同比增長33.31%。

17家券商業績出爐,誰人歡喜誰人憂?

2019年浙商證券的收入增量主要來自於期貨業務收入27.24億元,同比增長85.19%,在營收中佔比達48.13%,但該項業務整體毛利率僅為6.60%;經紀業務毛利率也連續三年出現下降。

據瞭解,浙商證券於2017上市,最近三年的年報並沒披露具體的佣金費率情況。但根據招股書,2016年公司經紀業務淨佣金費率已下降至0.35‰,而且未來公司仍面臨經紀業務平均淨佣金費率水平進一步下降的風險

此外,財報顯示,浙商證券的淨資本也出現了近幾年以來的首次下降。 截至2019年末,公司的淨資本為125.11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4.26億元,降幅3.29%,如果公司淨資本持續下降,結合當前的監管政策及其自身業務結構來看,浙商證券在一定程度上面臨補充資本金的壓力。

國海證券:扣費淨利潤大增,收入結構持續優化

2019年國海證券實現營業收入35.6億元,同比增長67.73%;扣非淨利潤為4.80億元,同比增長674.19%。

17家券商業績出爐,誰人歡喜誰人憂?

從國海證券的具體業務來看,銷售交易與投資業務實現營收9.52億元,較2018年增長高達1460%,成為業績大增的主要因素;與此同時,國海證券的收入結構持續優化。零售財富管理、銷售交易與投資業務、投資管理業務等三大業務收入佔比更為均衡

年報顯示,公司的銷售交易與投資業務加強了大類資產的投資研究,拓寬量化策略投資模式,提升跨類別、跨市場資產的配置能力,取得較好的投資收益;投資管理業務收入實現大幅增長,資管業務的主動管理能力不斷提升。2019年主動型產品規模和收入均同比增長19%,成功發行國內首單鐵路客運票款綠色ABS以及廣西區內單筆規模最大的融資租賃ABS。

據瞭解,2020年國海證券將以客戶為中心,打造零售財富管理機構和企業綜合金融服務兩大業務板塊,培育資產管理、銷售交易、網絡金融和研究四大業務平臺

華安證券:增速轉正,踩雷不斷

2019年華安證券實現營業收入32.31億元,同比增長83.48%;扣非淨利潤11.09億元,同比增長101.69%。

17家券商業績出爐,誰人歡喜誰人憂?

從營收結構來看,本年度華安證券的證券經紀業務同比增長25.46%;期貨經紀業務同比減少5.38%;證券自營業務同比增長317.64%;投資銀行業務同比增長140.31%;資產管理業務同比增長339.88%;信用交易業務同比減少6.96%。

從盈利結構來看,自營業務利潤貢獻度領先,信用業務盈利貢獻能力大幅下降,資管業務盈利增速最大;此外,數據顯示,2019年公司實現營業利潤14.93,同比增加120.21%,實現了增速上的轉正。

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支出17.38億元,同比增長60.54%,對此華安證券稱,主要是本期計提的減值損失金額較大所致

2019年華安證券計提各項資產減值共4.28億元。其中,債權項目包括:新光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凱迪生態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神霧環保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武漢國裕物流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安徽省外經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五洋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華信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北大方正集團。股權項目則主要是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踩雷“*ST剛泰”。

國元證券:實現正增長,自營投資貢獻最大

2019年國元證券實現營業收入31.99億元,同比增長26.04%;扣非淨利潤8.62億元,同比增長27.89%。

17家券商業績出爐,誰人歡喜誰人憂?

2019年國元證券的各業務從增長指標來看,除信用業務同比下降54.05%,其餘均實現了正增長,特別是營業利潤第一大來源的自營投資扭虧為盈,由此有效逆轉上一年度全面下跌的“慘狀”,營業利潤也出現四年來的首次正增長

國元證券稱,2019年公司權益投資堅持以價值投資和絕對收益導向,不斷加強行業研究、公司研究,聚焦優質成長企業,精選個股,通過股指期貨對投資組合進行風險管理,投資業績大幅提升;新三板做市堅守價值投資理念,穩健運作,收益良好;固定收益穩步增加槓桿水平,提升投資規模,積極配置高評級信用債與利率債,不斷優化組合配置,嚴控信用風險,投資收益實現較大幅度增長。

另一方面,2019年公司發生信用業務成本3.6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68.79%,這與大額信用減值損失有關。2019年,國元證券信用業務減值損失達3.20億元,而2018年,該業務減值損失為3163.83萬元。統計期內,國元證券踩雷的個券涉及“ST華業”、“ST中孚”、“黃河旋風”等。

中銀證券:穩健自營,股東協同聯動

2019年中銀證券實現營業收入29.08億元,同比增長5.54%;扣非淨利潤7.16億元,同比增長8.19%。

17家券商業績出爐,誰人歡喜誰人憂?

根據公開數據,中銀證券ROE已經連續6年跑贏行業平均水平,但與行業龍頭相比,2019年中銀證券的增長幅度並不突出。分析發現,貢獻行業2019年主要業績的是證券投資業務和經紀業務收入,而中銀證券在上市前資本實力並不佔據優勢,在130多家券商中只屬於中等體量。受限於淨資本規模較小,自營業務投入佔比較小。

值得一提的是,中銀證券在業內首家設立首席科學家職位,專職負責技術創新,通過科技賦能提升資源整合和資源配置能力,在客戶獲取及管理、產品設計及推廣、系統升級與革新方面深化改革,促進線上線下一體化,形成同股東協同聯動的共贏格局。

據瞭解,中銀證券還成立了數字金融委員會,通過架構的調整來大力推進智慧化的財富管理轉型和業務的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打造券商領先的“O2O +專業投顧”經營體系。這也意味著中銀證券已經找準科技賦能的方向和著力點,開始全面發力。

紅塔證券:又啟再融資,重資本轉型

2019年紅塔證券實現營業收入20.66億元,同比增長71.94%;扣非淨利潤8.37億元,同比增長136.90%。

17家券商業績出爐,誰人歡喜誰人憂?

該年度紅塔證券將原互聯網金融業務部更名為零售與網絡金融業務部,主要負責經紀業務線上客戶的服務與開拓,實現線上線下業務的融合發展。

“精品投行”戰略實現收入同比減少17.94%,紅塔證券稱主要系新三板二級市場持續低迷,拖累了做市業務;而在ABS城市供熱、含權債、IPO保薦承銷方面紅塔證券均成功發行了項目,並形成了一定的項目儲備。

與此同時,紅塔證券還宣佈擬通過發行配股募資不超過80億元。而就在2019年7月5日,紅塔證券IPO共實現募資淨額12.22億元,時隔短短8個月就啟動了再融資計劃,且募資用途集中在重資本業務拓展

紅塔證券表示,此次配股募集資金將投向重資本業務,包括以不超過40億元發展FICC業務,不超過20億元發展資本中介業務。此外,還計劃投入不超過5億元用於增加投行業務資金投入,不超過2億元設立境外子公司及多元化佈局,不超過3億元加大信息技術系統建設投入,其餘不超過10億元用於其他營運資金安排。“FICC 業務是金融創新和風險管理的重要工具,關係戰略性資源的國際定價和人民幣國際化,”紅塔證券稱。

結 語

根據預測數據,2019年全年133家證券公司當期實現營業收入3604.83億元,其中代理買賣證券業務淨收入(含席位租賃)為787.63億元,佔營業收入的比重為21.85%,相較於前三年盈利空間呈長期持續下滑趨勢。

現如今金融行業的零售業務格局呈三足鼎立之勢,銀行、互聯網金融、第三方財富管理機構各據一方,從功能及渠道上對券商形成雙向擠壓,轉型勢在必行。展開來看,技術應用、戰略規劃以及方案實施其背後是一系列的難點與風險。

2019年度考卷提交後,對於這些券商來說,數字時代下的真正思考,才剛剛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