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康迪電動車換了包裝重新上市,吉利你看上康迪啥了?

把康迪電動車換了包裝重新上市,吉利你看上康迪啥了?

楓葉汽車?又是一個新造車品牌?有沒有人看到這個品牌的第一反應也和《高工新汽車評論》一樣:這個時候還有不怕死的進入?

不過查詢資料顯示,原來這個品牌來自吉利集團,這個新品牌將是一個低端電動車品牌。

有趣的是,楓葉汽車的前身其實就是康迪汽車,而楓葉汽車的首款量產車其實就是康迪在售的全球鷹EX3,只不過換了個loge。

吉利的這波操作就有點看不懂了。要知道,當年吉利汽車可是煞費苦心的剝離了康迪、知豆這兩個低端品牌,全心全意要做品牌向上的。

迄今為止,吉利集團旗下已經有了帝豪、幾何和極星多個純電動品牌,新品牌領克也即將推出純電動車型,覆蓋了中低端、中高端到高端品牌,吉利真的有必要再做一個低端品牌嗎?


換了馬甲的康迪

楓葉汽車品牌隸屬於楓盛汽車科技集團,該集團成立於2019年3月,由吉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原名吉利控股集團)全面控股。

我們還發現,這個楓盛汽車科技集團,其實就是康迪電動汽車公司的前身。這個公司最初就是吉利科技集團和康迪車業有限公司成立的。

把康迪電動車換了包裝重新上市,吉利你看上康迪啥了?

去年3月,吉利科技集團又接手了康迪電動車的部分股權,成為了擁有78%股份的絕對控制方。去年10月,康迪電動車就把名稱改為了現在的楓盛汽車科技集團。

說起康迪電動車,對新能源汽車行業有所瞭解的應該都耳熟能詳。說到做電動車尤其是微型車的前輩,康迪和知豆那是當仁不讓的,這兩家都吉利有很深的淵源。

早在2013年,吉利就與康迪車業合資成立了康迪電動車公司,最初就是做微型電動車。

趕上了好年景,2015年的銷量就高達2.4萬臺,當時一輛A00級的車定價十幾萬,國家和地方給的補貼佔了大頭,遠遠高過一輛車的成本,只要能有渠道銷售出去的,做這類低端微型電動車簡直是穩賺不賠的暴利買賣。

例如康迪方面收到2015年和2016年的補貼就有7億多元。後來爆出這些車當時很多都進入了康迪旗下的一個電動車租賃平臺——左中右微公交。

大家可能還記得當年在杭州做的非常火熱的微公交項目,類似現在的共享汽車模式。當年這種“成功推廣”的商業模式還被不少媒體大肆宣傳。再來看看知豆的當年輝煌與康迪何其相似。

把康迪電動車換了包裝重新上市,吉利你看上康迪啥了?

兩年後,國家政策和市場快速變化,康迪們的這種發展模式難以為繼了,銷量和業績也開始大幅下滑。

當年有多風光,下場就有多淒涼。整個微型車市場受到重創,康迪在2017和2018年功虧了4億多元。

2016年7月,吉利汽車(00175.HK)發佈公告稱,將轉讓旗下康迪、知豆兩家合資公司的股份出售給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也就是現在的吉利科技集團。

也就是說,吉利這些低端品牌清理出去,要專心致志的做“品牌向上”了。

康迪電動車單幹後,只能重新啟用原來的全球鷹品牌,不過也沒啥成績,反觀吉利汽車在電動車領域倒是小有成就。

其中,帝豪品牌的純電車型藉助曹操出行成為了國內網約車品牌的熱門車型;全新的高端品牌領克也即將推出純電動車型;去年推出的幾何汽車憑藉首款車幾何A一炮打響,成為了我國純電動專屬品牌的領軍者。而另一個源自沃爾沃的高端品牌極星也隨之誕生,雖然車型還未大規模上市銷售,但品牌影響力和產品陣列也初具規模。

就在這個時候,吉利將康迪換了個馬甲重新啟用,又打的什麼算盤?吉利真的還需要一個低端純電動品牌嗎?


為出行而來?

雖然換上了全新的外衣,但車還是那個車。

今年1月13日,楓葉汽車首款車型30X在楓盛汽車江蘇如皋生產基地舉行量產下線儀式。

這款車其實吉利遠景X3的電動版,也就是原來康迪旗下的全球鷹EX3。

基本上就是將全球鷹EX3直接照搬過去改個LOGO完事,配置和續航等都沒有來得及升個級。

把康迪電動車換了包裝重新上市,吉利你看上康迪啥了?

不然,你還能指望這麼短時間內做出一款什麼車呢?

參考全球鷹EX3的售價是7.68萬-9.68萬,工況續航只有300km左右,所以換Loge 後的楓葉30X的性能和續航並沒有變化。

這個水平和目前市場上的元EV、北汽EX3等同級別競品比起來,無論是品牌、性能和續航都沒啥競爭力。

至少目前從各方面來看,吉利並不需要一款這樣的低端車來補充市場,並且這款車目測並不會成為走量的爆款。

那麼吉利又煞費苦心的把這款車換包裝後推到市場面前,總是有所圖。

據消息顯示,楓葉汽車主要是為出行市場準備的,這個可能性倒是比較大。

《高工新汽車評論》認為,楓葉汽車未來會主要生產吉利汽車旗下的低端車型的電動版,主要面向網約和共享出行市場,除了提供的自己的出行平臺,未來還會面向類似平臺的B端大客戶。

而這也是目前不少車企正在做的事情。

例如比亞迪還專門開闢了e系列車型,區別於王朝系列,e系列的低端車型除了私人市場,也將出行市場作為了主要的目標市場。上汽的榮威品牌也專門推出一款微型車——榮威科萊威(Clever),將用於投放到旗下的分時租賃平臺EVCDRD。此前上汽的這個平臺都是採用的其他品牌的車型,如今也將啟動自己品牌的車型。

吉利在出行領域佈局已久了,我們比較熟悉的就是曹操出行了,曹操出行的板塊並不只是我們熟悉的網約車業務,還有出租車、順風車、公務車等用車服務,甚至還有周邊的一些附加服務業務。

2019年,吉利與另一大汽車集團戴姆勒還合資成立了一個出行平臺——耀出行,主要是高端車型用車服務。投放的車型包括奔馳S級轎車、奔馳E級轎車等車型。

未來出行領域最大的蛋糕還是莫過於共享出行分時租賃平臺。雖說現階段的分時租賃共享平臺已經倒下了一大批,也遠遠沒有發展到可以盈利的階段,但至少可以為吉利旗下的純電動車型提供很好的銷量出口,例如曹操出行旗下運營車輛已經超過4萬輛,網約車中基本就是帝豪EV的車型。

現在,啟用一個新品牌,拿出一款無關緊要的車型,試水一下又何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