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时期,“文登”出现在胶东半岛,距今将近一千五百年

在历史上,胶东半岛的县级区划经过多次调整。人们现在所看到这些地名,时间有长有短。使用超过千年的县级名称,包括即墨、掖县、黄县、牟平、文登、平度、莱阳等。


其中,即墨、牟平、平度这三个名称的古今含义有所不同(指代区域和县城都有变化);掖县和黄县也在上世纪末更名为莱州和龙口;莱阳这个名称在五代时期才取代昌阳,开始使用,时间刚过千年不久;相对而言,在北齐时期建立,并以文城为县治的文登县,算是胶东千年古县当中,成色比较足的一个。

北齐时期,“文登”出现在胶东半岛,距今将近一千五百年

关于文登县设立的具体时间,《县志》和《齐乘》都记载为北齐天统四年(公元568年),而《读史方舆纪要》记载为天保七年(公元556年)。虽然互有出入,但结合史料来看,天保七年无疑是一个关键点。当年,北齐政权出台的政策,使得胶东半岛的区划产生了一次大变迁。即便文登县的确是在后面的天统四年设立,实际上也是天保七年调整的后续反应。
天保,是北齐文宣帝高洋在位时期使用的年号。根据《北齐书》的记载,天保七年十一月,高洋下了这样一道诏书:“昆山作镇,厥号神州;瀛海为池,是称赤县。蒸民乃粒,司牧存焉。王者之制,沿革迭起……但要荒之所,旧多浮伪,百室之邑,便立州名,三户之民,空张郡目。譬诸木犬,犹彼泥龙,循名督实,事归乌有。今所并省,一依别制。”
诏书篇幅较长,并且引经据典,但实际上说的就是一件事:区划数量太多,要进行调整。在北魏(东魏)原有的基础上,北齐并省三个州、一百五十三个郡、五百八十九个县。

北齐时期,“文登”出现在胶东半岛,距今将近一千五百年

(配图均为文登境内的山川风光)

在北魏时期,在胶东半岛共设立了三郡十四县,而到了隋朝初年,只剩下了一郡九县。减少的部分,基本都是在北齐时期做出的调整。
其中,北魏时期设有东莱、长广和东牟三个郡,北齐裁撤一个,将东牟郡裁撤,合并到长广郡。

北齐时期,“文登”出现在胶东半岛,距今将近一千五百年

在县级区划方面,北齐裁撤了七个县,新设一个县。裁撤的县分别是东西曲成县、当利县、惤县、卢乡县、即墨县、不其县;值得一提的是,曲成、当利、惤县都是自汉代以来就存在的古县,自此从胶东半岛的区划中消失。卢乡和即墨一度裁撤,在隋朝又恢复。


在裁并旧县的同时,北齐还设立新县,那就是文登县。在汉代,文登县的范围,分属东牟、不夜、昌阳三县管辖。自北齐设县之后,胶东半岛东部区域,都成为文登辖地,东、北、南三个方向都靠海。

北齐时期,“文登”出现在胶东半岛,距今将近一千五百年

根据县志的记载,文登县因文登山得名,而文登山的“文登”,又是文人登山的含义,指的是秦始皇东巡时期的一个传说典故。
从北齐时期建县,一直到现在,文登这个地名已经沿用了将近1500年的时间(上世纪四十年代因为战时的特殊背景,一度分为文东和文西,时间很短)。虽然辖区从清代开始屡有调整,后缀也从县到市到区,但治所始终没有改变,底蕴可谓深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