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齊時期,“文登”出現在膠東半島,距今將近一千五百年

在歷史上,膠東半島的縣級區劃經過多次調整。人們現在所看到這些地名,時間有長有短。使用超過千年的縣級名稱,包括即墨、掖縣、黃縣、牟平、文登、平度、萊陽等。


其中,即墨、牟平、平度這三個名稱的古今含義有所不同(指代區域和縣城都有變化);掖縣和黃縣也在上世紀末更名為萊州和龍口;萊陽這個名稱在五代時期才取代昌陽,開始使用,時間剛過千年不久;相對而言,在北齊時期建立,並以文城為縣治的文登縣,算是膠東千年古縣當中,成色比較足的一個。

北齊時期,“文登”出現在膠東半島,距今將近一千五百年

關於文登縣設立的具體時間,《縣誌》和《齊乘》都記載為北齊天統四年(公元568年),而《讀史方輿紀要》記載為天保七年(公元556年)。雖然互有出入,但結合史料來看,天保七年無疑是一個關鍵點。當年,北齊政權出臺的政策,使得膠東半島的區劃產生了一次大變遷。即便文登縣的確是在後面的天統四年設立,實際上也是天保七年調整的後續反應。
天保,是北齊文宣帝高洋在位時期使用的年號。根據《北齊書》的記載,天保七年十一月,高洋下了這樣一道詔書:“崑山作鎮,厥號神州;瀛海為池,是稱赤縣。蒸民乃粒,司牧存焉。王者之制,沿革迭起……但要荒之所,舊多浮偽,百室之邑,便立州名,三戶之民,空張郡目。譬諸木犬,猶彼泥龍,循名督實,事歸烏有。今所並省,一依別制。”
詔書篇幅較長,並且引經據典,但實際上說的就是一件事:區劃數量太多,要進行調整。在北魏(東魏)原有的基礎上,北齊並省三個州、一百五十三個郡、五百八十九個縣。

北齊時期,“文登”出現在膠東半島,距今將近一千五百年

(配圖均為文登境內的山川風光)

在北魏時期,在膠東半島共設立了三郡十四縣,而到了隋朝初年,只剩下了一郡九縣。減少的部分,基本都是在北齊時期做出的調整。
其中,北魏時期設有東萊、長廣和東牟三個郡,北齊裁撤一個,將東牟郡裁撤,合併到長廣郡。

北齊時期,“文登”出現在膠東半島,距今將近一千五百年

在縣級區劃方面,北齊裁撤了七個縣,新設一個縣。裁撤的縣分別是東西曲成縣、當利縣、惤縣、盧鄉縣、即墨縣、不其縣;值得一提的是,曲成、當利、惤縣都是自漢代以來就存在的古縣,自此從膠東半島的區劃中消失。盧鄉和即墨一度裁撤,在隋朝又恢復。


在裁併舊縣的同時,北齊還設立新縣,那就是文登縣。在漢代,文登縣的範圍,分屬東牟、不夜、昌陽三縣管轄。自北齊設縣之後,膠東半島東部區域,都成為文登轄地,東、北、南三個方向都靠海。

北齊時期,“文登”出現在膠東半島,距今將近一千五百年

根據縣誌的記載,文登縣因文登山得名,而文登山的“文登”,又是文人登山的含義,指的是秦始皇東巡時期的一個傳說典故。
從北齊時期建縣,一直到現在,文登這個地名已經沿用了將近1500年的時間(上世紀四十年代因為戰時的特殊背景,一度分為文東和文西,時間很短)。雖然轄區從清代開始屢有調整,後綴也從縣到市到區,但治所始終沒有改變,底蘊可謂深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