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各位,《道德经》说,天之道,利而不害。地震等自然灾害怎么理解?

鲁滨信


老子说的“天之道,利而不害”的“天”?不是现在已经海阔天空斗转星移的上天,而是“大鹏飞兮振八裔”以前有大鹏鸟的“原始天尊”圆天!由于被西方观念的宇宙星系生命起源与进化论理论的误导,现代人们已经很难来正确的解读老子(道德经)了。天道,地道?通俗讲就是乾坤天地两圈!总之(道德经)也存在着被篡改文字的可能?因为老子既然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道冲而用之或不盈”与“天门开阖能无雌”说,岂能再言“天之道,利而不害”?盘古开天辟地的祸从天降,是让古人(杞人忧天)的痛恨上天并来举行“射天”仪式让上天流血的


盖天宣夜说


什么是“天”?什么是“天之道”?什么事老子的“天之道”?什么是孔子的“天”?什么是儒家的“天之道”?如果不弄清楚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不可能将这个话题说清楚的。

因此,首先必须明白,老子的“天”与孔子的“天”是全然不是一个概念;老子的“天”是完全没有生命的,是自然规律,这个“天”是不以人们主观意愿而转移的“天”,用老子自己的话说,这个“天”是“不仁”的,是“视万物为刍狗”的那个“天”——

春去冬来,月有阴晴圆缺,是“天之道”;地震、火山爆发、陨石坠落都是自然现象;无所谓“利”,当然也就无所谓“害”了——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孔子就不一样了;儒家将“天”拟人化;主张“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地上一个人,天上一颗星;最亮的那一颗就是“天子”;

因此,在儒家看来,“天”是有生命的;老百姓不是也经常说“老天保佑”;祈祷“苍天有眼”;警告“人在做,天在看”吗?

还有什么“天道酬勤”、天灵灵地灵灵之类的说辞吗?儒家思想是积极入世的思想;认为人类社会关系中,也有着自己的发展规律,这个规律就是拟人化的“天”;

这个“天”与外来佛教文化相结合,就成了“报应”也就是“天人感应”——这样一来,所有的自然灾害,什么地震火山蝗灾水灾都是“天”在惩罚,当然就是“害”了——

所以,中国古代的皇帝要“封禅”,要“祭天”,要向“老天爷”汇报工作——其实说白了就是自己在寻找心理平衡,找一个借口而已。

老子的核心思想两个字“无为”——“天”有着自己的活动规律;道可道非常道——等着“天”自己去运作吧!它是没有感情没有生命的,无所谓“好”,也就是无所谓“不好”了。

主流思想,孔子的思想不是这样的;就连传说中的诸葛亮也要“夜观天象”,看看自己的那颗星还是否仍然还是光彩夺目,还能够活多长时间!

老子看来,得,就是“失”;失,就是“得”;所谓“福祸相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吧!


闲看秋风999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圣人之道是从哪儿来的?从天道来的,圣人为何“为而不争”?因为天之道“利而不害”。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益有余。

简单来讲,天道是是损上益下,把多的部分去掉,用来补充不足的地方,讲的是一个平衡协调。其实世事莫不如此,不平衡,不协调就要出问题。人事的成败也是这个道理,一件事要成功,也要有一个原则,平衡和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条件具备,事情也就成功了。如果要搞破坏就简单一些,抽掉其中一个必要条件就可以了。这也说明一个道理,人要做成一件事是很难的,但要被破坏掉却很容易。成百上千人花几年功夫盖起的大楼,拆掉支撑的柱子,大楼瞬间就倒塌。

从这点可以看出,人是依天道行事的,可是人是有私欲的,许多时候并不能真正明了天道所在。有钱了,还要更多,喜欢美色,要了一个还想再有一个,有的人宝马香车,妻妾成群,有的人却凄风苦雨,孑然一身。有者愈有,贫者愈贫,这就是损不足而益有余。

但损益都是有限度的,依天道而行的,超越了限度就会出问题。所以从人的角度来看,所谓的灾害只是基于自身利益是否受损而做出的判断。而天道的损益是为了恢复自然平衡,地震也好,水灾也好,只是平衡被打破,自然释放的一种能量,没有这些灾害,会造成更大的问题。而人类科技的发展造成的环境问题,正是天道与人欲的碰撞,人类的自大最终会毁了自己。而中国的文化讲究的是天人合一,人最终还是要依天道行事,要认识自然顺应自然。损益对人而言是相对的,而对天道而言只是自然的演化,没有灾害演化就要停止,所以天道只有利而无害。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就是为了说明这个道理,这个不争,要搞清楚不是不与人争,是不与天道争,要顺应天道。许多人在解释这个不争的时候犯了一个错误,误以为这个不争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争斗,如果啥都不争,干脆啥也不干了。地震来了等死吗?这也是许多人批评老子思想消极的原因。这个不争前面还有一个为,依天道而为,就是大利,没有争的观念,而老子所说的无为也是这个意思,无为而为,不争而争。这是智慧之学,而非谋略之学,请大家注意。


夕魄腾辉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道德经》中说“天之道,利而不害”,那么地震,自然灾害怎么去理解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将从两个方面为大家解析,一:“天之道,利而不害”的出处和释义,二:“道”的角度。

一:“天之道,利而不害”的出处和释义

在《道德经》的最后一章“善者不辩”之中,有这样一句话,叫做: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

意思就是说:天的法则是利于众人而不妄加伤害,圣人的法则是施惠于众人而不与人争夺。

我们读《道德经》的时候一定要转换一个思维和角度,就是从人的角度解脱,然后从天道的角度去看待人生的所有关系和事态发展,这也是《道德经》的境界精髓。

因为站在人的主观角度看待问题,总会受到主观意识和情感的影响,而模糊了事物的本质,人生的错误思维都源于此。

当我们跳出人的思维,从道的角度来审视万事,来看待万事的时候,那么自然会到达一种明智清醒的状态之中,这也是道的智慧。

二:“道”的角度

这一句话诠释了道的宗旨,也表达了道的角度。

道对待天地万物自然,没有亲疏之分。

就好像有这样一句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无所谓仁义,不将万物区别为好和坏之分,正是没有这样的刻意区别,所以也不会有刻意驱使,而这样的智慧更体现了道的智慧力量。

在这一句话中说“天的法则是利于众人而不妄加伤害”,其中“利于众人”的根本原因,就是道没有将人类分为好和坏,所以没有妄加伤害,这是利于众人的,这个“有利”是顺应道的法则,而不是主观刻意的。

道生成万物,养育万物,但是并没有像人一样有主观情感,还去主导万物。

说的再通俗一些,就是我们将某一些事情归类为好和坏的区别,而从道的角度来说,一切都只是出自于自然。

就好像白天和黑夜,有的人喜欢白天,有的人喜欢黑夜,但是从道的角度来看黑夜和白天,却是没有区别的;又比如,我们喜欢晴天,不喜欢下雨天,但是从天地自然的角度来看,下雨天和晴天也没有区别。

当我们理解了道的角度之后,就会明白那些灾害的出现都是出自于自然,并非是道的刻意而为之。


国学书舍


意思是:

自然的规律是有利于物,

而无害于物。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

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

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五百五十万次。

地震本是自然灾害,

特别是强度高的大地震,

会给人类造成重大灾难。

但同时,也带来难得的好处。

1.照亮地球内部的明灯

震源发出的地震波会通过地球介质向各个方向传播,我们从而在世界各地通过地震仪记录到。地震波是目前我们所知道的唯一一种能够穿透地球内部的波。通过对地震波的研究,判断地球内部的结构和状态。今天,我们对地球内部的指示,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地震波。所以,地震是一盏照亮地球内部的明灯。

2.制造神奇景观

许多奇山异水的形成得益于地震时由于地壳剧烈运动,地层断裂,在断裂带上升凸起处,便形成断块山;在断裂带下沉凹陷处,又形成凹陷湖、盆地等。我国巍峨挺拔、风光旖旎的黄山、华山、庐山、泰山等,都是断块山;青海湖、洞庭湖、鄱阳湖和云南的滇池等,都是断层凹陷湖。有些地震断裂带上还出现大大小小的山泉,犹如一株藤蔓上的串串瓜果。如著名的重庆南温泉和北温泉。

3.聚集和勘探矿产资源

地震时地壳相对运动,会把埋在地球深处的矿物质推到地球表面上来,为人类找矿提供了便利。我国横断山区川、滇、藏3省区交界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地区由于地震较多,这里就形成一条南北长近1000千米、面积达55万平方千米的多金属成矿带。矿床规模很大,是世界级成矿规模地区。同时,石油勘探人员还通过人工地震来勘探石油。他们先通过爆破引起轻微的地震,同时用仪器记下地震波向地下传播和反射回来的时间以及震形等有关数据,经计算处理后就可以初步判断地下构造的深度和形状,据此确定打井采油的地点。我国的大油田,如大庆、胜利、辽河、塔里木油田等,都是通过这一方法发现的。本世纪初,我国在南海发现可燃冰,也是靠人工地震的办法得到的。



钟灵毓秀业有成


老子说: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自然的规律是有利于物,而无害于物:圣人的法则是为施舍,而不争夺失之道利而不害”,纵观世相人类几人不争!大自然从始至终利万物,但前提是你不要人为破坏自然,你破坏了自然,改变了自然,自然也并未怪罪于谁“这就是“道”道从来没主宰过万物,而只是利万物。人类本该感恩天寻道而行。为而不争。回报自然。但人类却偏偏背道而行。总想超越自然索取自然万物据为己有。所以导致许多灾害!这其中也包括“地震”你说这是天道所为还是人类所为呢?这个问题提的特别好!今天我们是该好好反省自己了!






TV记录者


中国古代讲天人合一,

是以有天之道和人之道,

而圣人之道近于天之道,

故儒道皆如此,

虽对圣人的取向有些不同,

就是一个仁义之别,

老子以得天道者为圣人,

孔子以尽人道者为圣人,

故而一者无为一者有为,

实则皆法天而已,

中国向来主张天人合一,

就是这个道理。

要细论之,

同处大同世界衰微之际,

都想重回旧的世界,

道家求不变乃至其道,

儒家求应变以尽其德,

视域不同而已!

"天 之 道 , 利 而 不 害 ﹔

圣 人 之 道 , 为 而 不 争 。"

还得回到《道德经》的上下文去。

老庄皆不喜欢儒家式的圣人,他们的"圣人"是无为的至人神人真人,虽然庄子说过,"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但他的圣人是"予 无所用天下为"。老子也说"是 以 圣 人 处 无 为 之 事 ,行 不 言 之 教 ﹔万 物 作 而 弗 始 ,生 而 弗 有 , 为 而 弗 恃 , 功 成 而 不 居 。夫 唯 弗 居 , 是 以 不 去 。"

说到圣人,道家有两句话最引人注目:一句是"圣人不死 大盗不止",另一句就是"圣 人 不 仁 , 以 百 姓 为 刍 狗 。"从中可以体会一个共同点,即对"作为"的批判,而后面这一句则直指儒家的名相挠世。

在《庄子》中,《人间世》就是非儒的檄文。此章承养生而来而实无生可养,即使可养也不得全(身),因为"方今之时,仅免刑焉"!什么是人间世?其实就是儒家的建立在仁义忠信之上的君君臣臣民民秩序。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五 章

天 地 不 仁 , 以 万 物 为 刍 狗 ﹔

圣 人 不 仁 , 以 百 姓 为 刍 狗 。

天 地 之 间 , 其 犹 橐 龠 乎 。

虚 而 不 屈 , 动 而 愈 出 。

多 言 数 穷 , 不 如 守 中 。

有两个问题:一是天地与圣人是否同一个仁?不仁在二者间又是如何区别?

天无私覆,地无私载,以儒家有等杀的仁来看,天地本无仁也,而圣人方有仁;既然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就理所当然了;那么圣人有仁,自然不会以百姓为刍狗了。

此处,恰恰在于老子认为儒家的仁其实是不仁,才以百姓为刍狗,就是拿百姓当作仁义忠信之类的试验品来看待,而且还不能一视同仁!

"不 尚 贤 , 使 民 不 争;不 贵 难 得 之 货 , 使 民 不 为 盗 ﹔不 见 可 欲 , 使 民 心 不 乱 。"树立仁,凡事皆假名而行,祸乱天下而不知。

反过来,天地貌似不仁,却是大仁,万物虽如刍狗,但各得其命,各有其性,不至于如告子所说:"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桊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桊。”

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可;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可乎?

若能达于道家的境界,无为而无不为,可;

若只如儒家那样的仁,则不可。

所以,仁只是一个利害的关系,所以《道德经》的结语是:

天 之 道 , 利 而 不 害 ﹔

圣 人 之 道 , 为 而 不 争 。

此圣人非儒圣人,无关乎仁也。



商业模式师袁连法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天道,指的自然规律,自然规律是让万物都获得好处而不损害万物,圣人的行事原则是主动付出而不与人相争。

天之道是利对世间万物,不单指人,包括所有存在的事物,还有自然本身。地震,泥石流,森林火灾等等自然灾难对人类来说是灾难,对部分动植物是灾难,但对整个自然界,地震等都是不过是一种自我修复手段。

因为地球不停的自转和公转,还有一些磁场原因,造成地球内部一些能量聚集,他们需要释放出来,就像人运动,肠道产生气体,也需要通过上下排出,打嗝放屁,释放能量必然会带来一些影响,比如地震,比如火山爆发,都是地球自身一种现象。

像森林火灾,现在大部分的都是人为森林火灾,那真是人类自己制造的灾难,你怨不着天道,只怨部分人渣,人乱为,但是一些森林火灾也是自然自我修复的一种,比如有些上百年,甚至上前面的树木,已经枯死,它需要一场火来让他更快尘归尘,土归土,还有一些植物种子需要大火才能烧掉外壳,来生根发芽。

像泥石流,暴雨,干旱,虫灾等,虽说是自然灾害,可难道不是人类始作俑者。“万物作焉而不辞”

“天之道,利而不害”,利万物不害万物,万物不只是人类,是所有存在的有生命与无生命的物体。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为万物创造生存环境,那万物都有共生权利,但任凭各自生灭,所谓保护地球,不过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如果地球没有人类,用不了多少年,一切都又恢复,不要小看地球的自我修复能力。地球没了人类依旧有生命,而人类离开地球,你球都不是!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仙子呀


老子说天之道,是告诉我们,天地万物都有其内在的运行规律,启发我们人类要明白天之道,要效仿天地施行人之道。

从大的方面来说,人类的很多活动因不顺应天之道而造成了自然界的破坏,从而导致地震海啸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这其实是天之道在启示人们应该保护自然,开发利用应该适度。这是是一种自然规律的内在警示,对于人类来说,明白了这一点,我们改变过度的开采利用,时时做好预防,以后就可以减少和避免这些灾害的发生。就像一个人受了风寒,出现流鼻涕打喷嚏,这并不是坏事,这是身体中的道在提示我们要多穿点衣服,要躲避风寒,要喝点姜汤,假如你明白了这一点,以后就可以少感冒发烧,是一样的道理。

从小的方面来说,一个人,如果能够懂得天之道,顺应一年四季气候的变化规律,你就可以健康;如果能够顺应国家社会运行的法则,修养道德仁义礼,多行善少为恶,你的人生也会多顺利少灾祸。

此乃鄙人个人愚见,如有不当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五谷人文


个人感受、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可以有以下几个理解:第一个“道”是老子哲学的专用名词和核心概念,在《道德经》中多次出现,但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含义,主要意思则有三种:一是指形而上的实存者,即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初本源;二

是指宇宙间万物的发生、存在、发展、运动规律;三是指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准则、标准。

而“道可道”里面的第一个“道”是第一种含义,即指宇宙万物的本源与实质。它是可以感知而不可见,无影无形却又是真实存

在着的;他是产生宇宙万物的本体,确定了宇宙间万物的运动、变化,而它本身却是永恒不变的。

第二个“道”,作动词,描述、表达之意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道德经里第五章开篇就写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我的理解是顺应自然、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