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何理解“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和“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灼.灼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第一,天道思想,反映老子朴素的自然观

人类哲学思想的形成,与对自然现象的认识有密切的联系。老子是怎么看待天道(自然规律)呢?他说:“ 天之道,其犹张弓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在老子看来,天道是一种削高填低的动态平衡,比如说高山会遭到风沙、降水、泥石流的侵蚀,会逐渐被削低,而低谷则因冲积而抬升。山顶的石块泥土会被带到山下,把低洼处垫高。这就叫做损有余而补不足。

老子的观念,是符合我们生活的常识。山上的石头会掉到低谷,低谷的石头会滚到山上吗?以我们的生活经验来看,是不会的。同样,水是从高处往低处流的,它不会自动从低处向高处流,除非你会水泵给它加压。当然,用了水泵,就是人为干扰,就不能算天道了。

第二,让老子困惑的是,人类社会却出现与自然相反的走势

中国古代经常以天道来定人道,就是以自然法则来指导人类思想。在老子看来,自然法则是“损有余而补不足”,可是我们看到的人类社会是一种怎么样的趋势呢?刚好相反。“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大家都听过一个“马太效应”。“马太效应”是对圣经《马太福音》里面一句话的拓展引申,这句话是:“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这句话引申义为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其实我们中国人不一定叫他“马太效应”,更应该叫“老子效应”,因为老子的年代比耶稣、马太要早得多。

老子说的损不足而奉有余,就是本来就不够用,还要被夺走,拿去供奉过剩的人。这个意思,当然也是强者愈强,富老愈富;弱者愈弱,贫者愈贫。

这问题就来了。为什么人类的法则会与自然的法则相背离呢?这个问题,老子没有想通。因为他对自然规律的了解,受限于其时代。今天,我们可以来解决老子的困惑。

第三,老子的问题出在哪里?

其实这不能怪老子。老子只看到自然界有削高填低的一面,这是他科学知识的局限性造成的。我们设想一下,倘若自然界只是削高填低,那么最后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子呢?会变成一片平地。万物会变得无差别,有序的世界会走向混沌。

可是我们看到的自然界并不是一片平面。今天我们知道,高山并不总是被削低,在地壳作用下,有的高山还在不断隆起;低谷并不总是被填高,有的低谷比如东非大裂谷,还在不断地下探。这些知识,两千多年前的老子不知道,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因此,我们在讲老子的哲学,不要照着说,而是要接着说。我们要以新的自然观,来重新阐述旧的哲学。

从根本上说,老子关于自然界的动态平衡的观点是没有错的。只是并非高者一定往低走,低者一定往高走,而是高到一定程度就必然往低走,低到一定程度就往高走。就好比自然界隆起的山峰,不会无限隆起,而是隆起到一定高度了,就开始削低;同样,自然界的低谷也不会无限下降,下降到一定程度就要抬升。这就是自然界的动态平衡。

其实人类社会也是一样的。我们在说“马太效应”时,说富者愈富,同时又说“富不过三代”,这就好比山峰的隆起,升到顶点还是要往下降,甚至变为海洋。从这点看,人类社会的规律,与自然规律并没有冲突。不仅没有冲突,而且是非常的吻合。

第四,老子的意义在哪里?

在说到“天道”与“人道”之后,老子还说了一句话,非常有意义:“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不处,其不欲见贤。”


这就是老子的深刻性。

我们把老子说的“损不足以奉有余”看作是人类社会的不公平。这种不公平是存在,从古代到今天都是存在的,但老子并不认为这是无解的。谁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呢?老子说:“唯有道者。”只有那些能够领悟天道的人,也就是能够正确认识自然规律的人。

解决两极分化有两种办法。

第一种办法:任凭内在规律发生作用。当人类社会的不公平,达到一定的限度后,这些“不足者”,会以起义、造反的形式,去推翻、消灭“有余者”,以达到财富的再分配、再转移。这个过程,是血腥的,破坏性的,代价巨大的。

第二种办法:就是老子说的“唯有道者”的解决方案。道者,就是认识自然规律,认识人类社会规律,以人为的方法,以制度、法律、经济、文化等手段,来避免两极分化过度,把社会差距维系在一个稳定为前提的合理范围之内。

有人说老子是“无为”,不人为干预,这个我不赞同。老子自己都说了,“为而不恃”,“功成不处”。老子认为最高明的,是做了,让人家感觉没做,仿佛自然而然似的。就好比女人化妆,最高境界,是化了妆,自然得让你看不出她化妆。


君山话史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 从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来理解。

众所周知,老子的《道德经》有集中反应辩证法思想,而我们高中教材就有讲述辩证法的,所以从这方面去理解,我觉得会比较容易一些。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自然的道理,是折损有余的,来弥补不足的。

而人的道理却是相反,“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损失本来就不足的,来供奉给本来就有余的,结果是贫者愈贫、富者愈富,加速两极分化。

这两句话,首先就是形成一个矛盾。

和唯物辩证法一样,肯定了这个矛盾的存在,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是对立统一的、相互联系的,这两句话也一样,贫富分化依然是当今世界的普遍性矛盾。

在唯物辩证法中,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而老子对这个矛盾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法是“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并且要“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解决和解决之后的状态又是一种矛盾统一对立的处世态度。


第二, 从对《易经》的传承和后人对《道德经》的传承去理解。

《道德经》中有88句经文来自易经,也可见辩证思想在我们文化中的久远。

当然这两句话和《道德经》的辩证思想更鲜明突出了。

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在述”说的何尝又不是贫富分化的问题。

北宋张载“不有两,则无一”,也是继往开来了矛盾中的统一,有些理论接近了“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的观点。

以及明末清初的王夫之都有这种矛盾的否定观即是新事物发展、旧事物产生都是事物的否定的类似思想。

这种传承中,也让李约瑟、尼采、康德、黑格尔等西方人推崇老子。

最后是老子对这两句话的矛盾所提出的解决方式也验证了辩证的反向转化,因为贫富分化的问题是统治者为了自身利益、维护社会稳定,运用“道法”的工具造成这一局面,而最后也得是“有道”的统治者去解决。

并且老子这种解决问题后“功成身退”、“明哲保身”的思想从古至今都影响着不少大人物的行事方式,当然这也是一种自保的明智选择。


我叫杨培川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原文:“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此章节中的这两句话,叙述的是两种对立的道的表现形式,分别以天道和人道来表示而已,并没有涉及过深的伦理和价值判断。通观整个章节,其主要目的是表达老子这样的观点:圣人之道乃天道,抑或,天道即圣人之道。这一点被如下两句表述的很清楚: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以及,圣人“能有余以奉天下”。相对的,文中所说“人之道”便可以理解为“常人之道”,而常人之道,并非庸常人之道,应该是平常人之道,即生命之常道。

我们平常所见的能量和物质的自然扩散,体现的是今日所说热力学第二定律,即是老子天之道“损有余 补不足”规律性的体现。而作为反自然之道的“生命之常道”,物质和能量的“逆向运行”,即“损不足以奉有余”便是必然,这是生命体作为一种耗散结构的必然表现形式,没有“损不足以奉有余”,便不会有生命体存在的可能。

作为个体的生命体,即个人,是耗散的、反天之道的、损不足以奉有余的(即自私自利的),否则人的个体将无法生存。但是,没有人能够以个体的方式长久地单独存在,其必然要作为一个群体的成员之一而存在。这样,区别于常人的另一种人的出现便呼之欲出,这种人就叫做“圣人”。这种人,作为个体,也是一个平常的人,一个正常的生命个体,但是,作为群体的成员之一,他还有别于其他成员,他要遵从天之道——而不是出于个体生命的本能去“反天道”,他要“能有余以奉天下”。他所体现出来的区别,并非其个体独立性,而是区别于所有群体中的其他成员,在另一个层次——非个体的新陈代谢层次——上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至于群体中圣人与常人的比例,应该是进化决定的,不在此论述。


郭城3点14壹伍玖


如何理解“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和“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看到这个问题,我本来想解释一下比较空泛的理解。

但是,我想讲一个,我之前和朋友的一个小事儿,从现实中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有一次,找朋友帮忙办一件事儿,事成后,我给朋友转了五百块红包。

朋友拒收,我问他问什么?他说:我不收整数,要么你不用发了,要么发我490就行。

我又问为什么?他说你没听说过“天之道损有余补不足”吗?后来给我解释了一番天道,地道,人道。下面我分享给大家,希望您能够帮助大家理解。

朋友说天道忌满,古代皇帝用个完美的瓷碗还要打破个小豁口是为什么?就是因为完美的东西天道是要损之的,如果不够天道会来帮助的补全的,所以说《半半歌》:一半还之与天地, 让将一半留人间。

然后又说了“人之道”“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朋友只给做了一个很现实的比喻,他说:你看观察下现实生活,越是有钱人就越有钱,越有资源,又是穷人就越穷,越穷就越得不到资源!这不就是道德经里面的“人之道”吗?

听完之后我思索良久,觉得有道理。现在分享给大家


术数天地


这两句话出自《老子》第七十七章,老子深刻指出自然法则与社会法则的根本区别,并一语道破社会贫富差距的根本原因。原文如下:

天之道,犹张弓者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故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孰能有余而有以取奉于天者乎?唯有道者乎?是以圣人为而弗有,成功而弗居也,若此,其不欲见贤也。



老子说,自然的规律,就像拉开弓弦一样,拉的位置高了,就下移一点,拉的位置低了,就上移一点。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充不足的。而社会的法则就不是这样,社会的法则是要损害不足的,来供奉有余的人。

谁能把有余的拿来供奉给天下不足的人呢?这恐怕只有有道的人才能做到吧!

所以,圣人作育万物而不自恃己能,有所成就却不居功,他是不想表现自己的聪明才智。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清易佩绅《老子解》:“道在天下均而已,均而后适于用。 此有余则彼不足,此不足而彼有余,皆不可用矣。抑其高者,损有余也;举其下者,补不足也。天之道如是,故其用不穷也”他说天道地均,其实也就是矛盾的对立统一性,天道以和谐统一为目的,自然就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明沈一贯《老子通》:“人之道则不然。裒聚穷贱之财,以媚尊贵者之心;下则箠楚流血,取之尽锱铢;上则多藏而不尽用, 或用之如泥沙。损不足以奉有余,与天道异矣。”

说到底,人类社会从来都是不平等的,富贵有余者,永远都是更有权力更有能力的人,他们能敛聚更多的财富和权利,而这些,都是从贫穷不足都身上取来的。

而不足者,正因为不足,所以也就没有能力跟有余者对抗,只能任凭有余者索取,这就是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根本原因。


谢小楼


因为天道是自然的而然的,天生天灭都是循乎自然的,他通过阴阳互补,调节着宇宙万物的平衡。为了维持宇宙生态的整体平衡,天道自然会损其富余,补其不足。损和补都是基于整体平衡“中”,中则和,和则平,平则能合,直到中正平衡。


天道是自然的,而人类所有的原则、所有的法、所有的术都掺杂着人的私欲和杂念,违背了天道的自然规律,进入了魔鬼的恶性循环,与天道背道而驰。

太极出八卦,八卦出六十四卦,越演越远,远到极处便是魔。阴的太阴,阳的太阳,富人太富有,穷人太贫穷,善恶混淆,黑白颠倒,价值扭曲。为了维护既得利益,昧着良心,视真为假,视魔为道,并辅之以规章制度,限制和扼杀真理大道,以牺牲公共利益为代价保护私欲。


其实,真正明了天道的,一定会遵循天道的,他们走中极正道立人极,建功立业为众生。因为天下财富为天下人所有,人间资源为人类所共有,暂时的持有不会永久持有。应法天道自然而自动平衡,行人道自然而心平气和,天下为公,人类当同甘共苦,只有当人道合乎天道的时候,人类才能永享康乐太平。


问道黄老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道德经》

对于这两句话的直白解说就是:大自然的处事法则就是,哪里高了,突出了,或过多了,就把那些高的、突出的、多的去掉一部分,去填充给那些过低、过洼、或过少的,让二者之间达到一种平衡,使他们不至于走向各自的极端。而人类社会的法则就不是这样的,人类社会是把那些资源贫瘠的去补充给那些资源丰富的,使二者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以至于走向各自的极端。 圣贤终究是圣贤,可以一叶知秋。尽管老子没读过《史记》之类的二十史,也更没经历过中国几千年来的改朝换代。但他的思想可以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光了。历朝历代的规律是由平至乱、由盛而衰,其根本就是对于“损不足而补有余”的最佳解释与事例证明。王朝初建,统治阶级多是励精图治奋发有为的,整个社会也会呈现一片太平盛景,这个时候的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距离还不太明显,甚至有些明君和官员们还更勤政爱民,因此,社会发展进步只是时间问题了。随着社会的发展,财富日渐积累,太平日子过久了,统治阶级就开始享受生活了,歌舞升平坐吃山空,甚至是透支王朝未来,苛捐杂税猛于虎,老百姓日子渐渐失去了希望和奔头,再来点天灾人祸,只需要有人登高一呼,响应者云集,最终星星之火成燎燃之势,开启天下大乱模式。如此王朝更替周而复始。这不正是因为“损不足而奉有余”的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么?

至于大自然呢?它一直都遵循着“损有余而补不足”的法则,所以任由我们人类社会如何更替往复,它依然是自然而然,不动声色。

任何一个王朝,如果统治者们能效仿天地法则――损有余而补不足(这个与天下为公有同工之妙),那么这个王朝还是很有中兴之希望的。但人的私心太盛,注定了更替是其宿命!

――鄙人不才,如有不妥,还望指点。


指间行走


现代经济学说白了就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中庸互补,对应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体制妥协。资本主义市场理论始于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演变到现代弗里德曼的自由放任资本主义,对应于一百年前西方经济的大萧条和如今每五到七年一次的国际金融危机的现实。经济学代表了人类对利益和财富的欲望,相对斯密和弗里德曼的放任和危机,必然就有马克思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的管制,自由必然遭遇制约。犹如政治,经济学的历史和哲学原理也是左派和右派的抗争和妥协,发展市场、增长经济的确需要少数精英的自由发挥,但提高国民整体的生活水平及其消费规模从而做到市场的可持续增长,社会主义体制和分撒财富的税收政策必不可少。

发展经济,主要不在于政治体制而在于经济体制及其政策,如何调节、优化市场和社会的管制和去管制,从而控制好贫富两阶层合理的收入差距?2500年前的老子早就做出了精彩的论述,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调控经济就像拉弓射箭,压制高端收入、抬高低端群体,损有余而补不足。听上去分明是打富济贫的社会主义老子?其实不然,道家提倡绝圣弃智、太上无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道家指望你我阿猫阿狗都能达到老子这样的哲学认知,自觉做到损有余而补不足。你我当然做不到,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孔子代表老子来教导我们,最佳的经济政策无非就是自由市场和威权管制的结合,管制和去管制的不断优化,也就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理论的中庸妥协。


Lauzi


“天之道”即“天道”、“大道”、“真理”、“法则”,“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即万物自然的真理法则、真正的大道是损减有余的,而来补益不足的。

比如水:高处的部分总是向低处流,而低洼的部分总是受到补充填平,最终在一个水平面上。它追求的是——“平衡、均衡”。

“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是对比天道(大道)的,即人世的小道,是损减不足的,让不足(比如贫穷)的人更加不足,而奉养有余的人,让有余(比如富裕)的人更加有余。他阐述的是——“强者恒强”。

语出自《老子》第七十七章,原文:“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则不然,损不足,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其唯有道者。”

这里所讲的是,天之道,就好比张弓拉弦,高了则压低,低了则抬高,多了则减损,少了则补足,自然之道总是减损有余的而补充不足的。人类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的,它总是减损不足的而去补充有余的。谁能够把自己有余的拿出来供养天下呢?那就是得道的人。

很显然,《老子》在这里想表达的是尽管人世社会、或整个自然局部环境有许许多多的不均衡,但总的自然运行的规律是遵循“均衡”这一自然法则的,即“损有余而补不足”。

老子认为水的状态是“几于道”者,是最接近“道”的事物。故有语“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而人类社会往往遵循着“马太效应”,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富的更富,穷的更穷。人们往往只尊重、仰慕强者,把更多的资源给他们,使得他们更富有,而对弱者缺乏关照和给予,甚至“柿子找软的捏”,亦常有人感“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人间的这种“人之道”人类难以摆脱,这是“丛林法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但老子认为这种“人之道”与“天道(大道)”是相悖的,是不遵从自然规律法则的,但他不过是天道的局部不平衡,是这种“平衡之道”的天道的一隅罢了。

亲爱的读者,你认为呢?


押司一丁点


这几句话出自《道德经》第七十七章,我们还是将其带入原文来推敲:

[原文]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①?高者抑之,下者举之②;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③。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④;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⑤。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⑥。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焉⑦。

[通释]

天道就像拉开弓吧?高了就往下压一压它,低了就向上抬一抬它;富余的就削减它,不足的就补充它。天道是削减富余的来补充不足的,人道却不这样,而是削减不足的来供奉给有富余的。谁能把富余的献给天下?只有得道的人。 所以圣人促成事物也不倚仗,建立了功劳也不占有,他不愿意在这些方面炫耀自己的高尚。

[注释]

①天之道其犹张弓欤:天道它就像拉开弓吧。之,音节助词。其,代词,它。犹,就像。张弓,拉开弓。

②高者抑之,下者举之:高了压低它,低了抬高它。抑,往下压,压低。之,代词,分别代指“高者”“下者”。下,低。举,向上抬,抬高。

③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富余的就削减它,不足的就补充它。有余者,有富余的,有多余的,指超过适中标准的。损,削减。之,分别代指“有余者”“不足者”。不足者,不充足的,不够的,指达不到适中标准的。补,补充。

④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天道是削减富余的来补充不足的。本句是判断句。而,连词,相当于“来”。

⑤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人道却不这样,而是削减不足的来供奉给有富余的。本句也是判断句。不然,不是这样。然,代词,这样。以,连词,作用同上句的“而”,相当于“来”。

⑥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谁能把富余的献给天下?只有得道的人。有余以奉天下,有富余来奉献给天下。以,连词,相当于“就”“来”。唯有,只有。道者,依道做事的人,符合道的标准的人,得道的人。

⑦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其不欲见贤焉:所以圣人促成事物也不倚仗,建立了功劳也不占有,他不愿意在这些方面炫耀自己的高尚。为而不恃,促成了事也不倚仗。参见第二章注释⑬和第五十一章注释⑪。功成而不居,建立了功劳也不占有。参见第二章注释⑭的“功成而弗居”。其,代词,指圣人。不欲,不想,不愿意。见,音xiàn,同“现”,表现。贤,高尚。焉,兼词,于之,于是,在这些方面,在这点。王弼本无此“焉”字,吴澄本、苏辙本有“邪”字,有人据帛书甲乙本补“也”字,但均不符合古人的语言习惯和语法规律。

[意义归纳]

本章通过比喻和对比,强调应该遵循“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天道。

全章分两段。

第一段强调遵循“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天道。分三层。

第一层:“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以“张弓”为喻,总结出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维持平衡的特点。

第二层:“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拿人道与天道对比,突出“人之道”背离“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天道。

第三层:“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肯定向天下奉有余的为道者。

第二段:“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焉。”点评圣人不表现自己的特点。

[考辨]

在此来一次“纸上谈兵”,谈一谈如何理解“张弓”。

《说文》释“张”为“施弓弦也”。有学者据此将“张弓”解释成“往弓上装弦”,而且佐以“张弛”的道理。我对这个解释持有疑问,“张”为“施弓弦”,“张弓”就是“往弓上装弦”吗?为此,我特意从网上搜索到了《传统弓箭的制作》和拉弓放箭的视频,增加对弓箭的间接感性认识,实在是找不出“往弓上装弦”的“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的根据。

张弓,拉开弓。张,开也。“张弓”未必就是“往弓上装弦”的意思,即便是“施弓弦也”有“往弓上装弦”的意思,老子“张弓”的本意也未必是“往弓上装弦”的意思。因为使用比喻是为了将深刻的道理通俗化,将“张弓”释成“往弓上装弦”即使在当时也未必通俗,因为虽然古人对弓箭的使用相当普遍,但制作弓箭是一项相当高难的技术活,不是谁都会制作的。而“射”几乎是古代男子的一项基本功,用这个做比喻,很容易看明白。而且,“往弓上装弦”不存在“高”与“下”及“抑”与“举”的问题,而开弓(放箭)则存在“高”“下”的问题,存在“抑”“举”的问题。至于将“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释成“多的剪短它”,这似乎还可以,那不足怎么“补之”?难道再接上一段不成!而实际上“往弓上装弦”也不存在“剪短”和“接上一段”的问题。开弓放箭则不然,置箭于弦上存在“高”“下”的问题,持弓存在“高”“下”与“抑”“举”的问题,发射之际存在抬高与下压问题,持弓拉弦存在力道“有余”与“不足”问题,可以“会挽雕弓如满月”(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使箭镞“没入石棱中”(卢纶《塞下曲》)的强力发射;可以“百步穿杨”或“射不注皮”轻力射出,“为力不同科”(《论语·八佾》)。不论是“高者抑之,下者举之”,还是“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都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高度统一,是射箭者根据自己经验作出的判断和决定。开弓射箭看手头,这是平时训练的积累,真正将箭搭弦射出去的时间很短,不会给射箭者更多的丈量准备时间,多余的减一减,不足的补一补,才能适中地奔向目标;箭搭在弦上虽未居中,但在发射之际可以通过“抑”或“举”的调整,同样可以达到居中的效果,使矢中的。要想射中目标,就必须“损有余而补不足”,这是自身的调节。“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当把箭搭在弦上,箭处于弦偏上位,发射之际就将弓身向下压;当把箭搭在弦上,箭处于弦偏下位,发射之际就将弓身向上抬。

再谈一谈“其不欲见贤”后补个什么字。

“其不欲见贤”后王弼本无此“焉”字,吴澄本、苏辙本有“邪”字,有人据帛书乙本的“若此其不欲见贤也”补“也”字,但均不符合古人的语言习惯和语法规律。我认为宜加“焉”字。焉,兼词,于是,在这方面,在这点上。“焉”字还可以承担帛书乙本中“若此”的作用。

[解读与点评]

本章是关于“有余”与“不足”的“损补(益)”之论。“天之道”是保持平衡,“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损不足以奉有余”这是一个鲜明对比。

“人之道”是人世间处理事物的方法。此“人之道”是违背“天之道”的,老子在议论中没有对“人之道”加以限制,显然老子从社会发展的历程中读出了这个问题。“自古及今”这种现象十分普遍,搜刮民脂民膏为富人添膘的事今天仍然太多太多。老子没让圣人来解决这个问题,这大概是“为之”也解决不了的问题,所以老子只得推出想象中的“道者”主动地“有余以奉天下”。

“有余以奉天下”与“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有差别的,是主动和被动的差别,是思想境界的差别。此“道者”正是老子推崇的“圣人”,拿“道者(圣人)”说话,鼓励“有余以奉天下”。

尽管我觉得“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焉”这几句话有“点评注释之语的植入”之嫌,但对这几句话还是要点评几句:《道德经》反复说圣人“功成而不处”“功成而弗居”(第二章),圣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他们不想表现出比别人高尚。“其不欲见贤焉”给出了答案。圣人具有“上德”,但却“不德”(第三十八章),“不欲见贤”正是“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第二十二章)的主观原因,然而我辈“生不逢时”“肉眼凡胎”,这类圣人难得一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