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姑蘇區疾控中心這位一線病毒“追蹤者”,獲蘇州時代新人!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市上下眾志成城共抗疫情。堅毅的戰“疫”信念鼓舞人心,逆行的戰“疫”背影牽動人心……湧現出了一批可敬可愛的“時代新人”。

  穿上防護服,走進ICU病房他是流行病學調查員摸清病例情況,嚴密排查行動軌跡他是防範疫情擴散的“福爾摩斯”深夜回家,面對熟睡中的大寶小寶他是柔情滿懷的超級奶爸……“我的職業很有挑戰性”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姑蘇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防科科長助理沈曉晨義無反顧地衝鋒在前用行動詮釋著年輕疾控人的責任、擔當與奉獻。  

蘇州姑蘇區疾控中心這位一線病毒“追蹤者”,獲蘇州時代新人!

  沈曉晨正在為採樣用的病毒管編號。(姑蘇區疾控中心供圖)

  在大家眼中神秘的“流調”人員他們的工作是怎樣的呢?一起來看看!

  第一次與患者面對面

  呼出的霧氣模糊了700度的鏡片

  如果出現新冠肺炎的確診病例,我們就要立刻對其開展面對面的流行病學調查。同時,我們還承擔著對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進行咽拭子樣本採集篩查,以及對這些密切接觸者的日常管理工作。

  明明從事的是一份高危工作,沈曉晨卻坦然淡定。他說,大學學的是預防醫學專業,對於自己的職業風險,早已做好準備。  

蘇州姑蘇區疾控中心這位一線病毒“追蹤者”,獲蘇州時代新人!

  1月24日,除夕,晚上八九點,正是萬家團聚的幸福時刻。沈曉晨卻還在單位忙碌著,清點應急物資、留意傳真電話。“突然間,任務就來了,需要我們立刻過去進行流調。”疫情就是命令,防疫就是責任。沈曉晨二話沒說,與同事們帶上裝備立即趕到市五院。

  “那是疫情發生後,第一次直接與患者面對面。”沈曉晨說,防護準備工作做得很認真,N95口罩、醫用手套、醫用鞋套、醫用帽、防護面屏、防護服,一樣樣一件件都仔細檢查。帶去的防護服尺碼偏小,身材微胖的他穿上後,伸手抬腿都得小心翼翼,“走路時,只能邁著小碎步,生怕動作幅度大了,防護服會裂開來。”

  患者是一位70歲的老人。沈曉晨按照慣例和他進行溝通,這是排查密切接觸者的關鍵。老人接觸過哪些人,去過哪些地方,都要問個明白。“通常,調查時間在一個小時左右,可或許是一個人待在病房有點緊張,這個老人一直和我聊個不停,問著、聊著,近兩小時過去了。”沈曉晨說,因為調查時間比較長,全副武裝的他感到很悶熱。身上,內衣已被汗水溼透;喉嚨裡,因呼吸不暢引起了疼痛;臉上,呼吸產生的霧氣瀰漫在700度的眼鏡鏡片和防護面屏上,“正面根本看不清老人的面容,只能通過鏡片兩側的餘角來看。但是,我必須堅持做完調查,這是我的職責。”沈曉晨說。  

蘇州姑蘇區疾控中心這位一線病毒“追蹤者”,獲蘇州時代新人!

  不放過任何線索

  摸排密切接觸者超過200人

  摸清確診病例的基本情況和行動路線後,嚴密排查並追蹤管理其密切接觸者,是防範疫情進一步傳播擴散的基礎。“由於對流行病學調查的誤解、對疫情的恐慌,以及因時間久遠而造成記憶模糊等因素,會讓部分患者在接受調查時,對自己的行蹤報告有意或無意地有所隱瞞或缺漏。”沈曉晨說,這就給密切接觸者的排查工作,造成一定的難度。面對困難,作為姑蘇區疾控中心新冠肺炎疫情處置工作流調一組組長,他沒有退縮,而是當起“福爾摩斯”,和同事一起研究探討、分析研判,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不漏掉任何一點線索,“至今,我摸排的密切接觸者已超過了200人。”沈曉晨說。  

蘇州姑蘇區疾控中心這位一線病毒“追蹤者”,獲蘇州時代新人!

  患者趙某發病前曾回老家,當地正好是疫情重點地區。按照國家防控方案的標準,已經可以認定趙某的感染來源,可以結束對她的流調。考慮到趙某在調查過程中存在刻意隱瞞的情節,強烈的責任意識使沈曉晨格外細心。他特意和趙某老家的疾控中心聯繫,經過溝通,發現趙某老家村上也有一名確診患者,兩人也確有接觸。大多數同事認為,趙某是被同村患者傳染的。沈曉晨卻認為,“這兩個人發病時間比較接近,趙某被同村患者傳染的可能性不高。”於是,沈曉晨再次仔細梳理了趙某發病前所有的接觸人員,通過多次對趙某家屬的調查,他得知,趙某的小叔子是武漢返蘇人員,且兩人有過接觸,趙某在回顧自己活動的時候遺漏了這一點,而其小叔子和公公一家,當時正在進行集中醫學觀察。沈曉晨當晚就打電話與當地疾控中心溝通,為這一家人進行採樣檢測。第二天,檢測結果顯示,趙某的公公核酸檢測呈陽性。“通過蛛絲馬跡,發現了真正的源頭,避免了病毒的繼續傳播。”沈曉晨說,現在想起來,這個過程真有點像破案一樣。  

蘇州姑蘇區疾控中心這位一線病毒“追蹤者”,獲蘇州時代新人!

  申請入黨並非蹭熱度

  身邊黨員的敬業擔當讓他感動

  疫情防控,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鬥。沈曉晨就像一個年輕的戰士,衝鋒在前,以昂揚的鬥志和飽滿的熱情,投入到疫情防控的一線工作中。2月6日,他向姑蘇區疾控中心黨支部鄭重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在這個時候做出這個決定,並非是想蹭熱度。”沈曉晨說,在幾次直面確診病例的流調中,科室負責人晁湘琴總是對他和同事們說:“我是黨員,我先上。”這句話,像一股暖暖的春風吹進沈曉晨的心中,“共產黨員不顧安危,主動擔責,這份敬業擔當和英勇無畏,深深感染了我。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我願意接受組織的考驗。”沈曉晨深有感觸。  

蘇州姑蘇區疾控中心這位一線病毒“追蹤者”,獲蘇州時代新人!

  今年31歲的沈曉晨不僅是一位認真負責、熱愛鑽研、勇於擔當的疾控工作者。生活中,他也是一位平凡的丈夫、兩個孩子的父親。“大寶快五週歲了,小寶才20個月。”說起自己的兩個孩子,沈曉晨眼裡滿是柔情和愧疚。原本計劃在寒假裡帶著孩子去滑雪,但因為疫情,行程被一再延後。清晨,孩子們還沒有醒來,他就匆匆出發;夜晚,孩子們已經熟睡,他才滿是疲憊地回家。“有時,很想抱著孩子親一親,但為了他們的健康安全,還是得忍住。”沈曉晨說,家人很支持他的工作。偶爾,孩子們會因為等不到爸爸回家而鬧脾氣。這時,妻子總會和孩子們說:“爸爸是個英雄,現在外面很危險,是他和他的同事們在和病毒戰鬥,才能保障我們的安全。”“在疫情防控中,臨床醫生是在消存量,而疾控人是在減增量。”儘管早已獲得法律職業資格證書,可以去當個律師,但沈曉晨說,自己更喜歡疾病防控這份工作。

  通過我們的努力,切斷病毒傳播鏈,控制各種傳染性疾病的發生,這既有挑戰性,也很有成就感。

  沈曉晨說,眼下,他最大的心願就是在這場疫情結束後,陪著孩子好好玩幾天,再美美地吃上一頓火鍋解解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