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听一千二百多年前浔阳江头的琵琶声声

重读《琵琶行》,很为唐朝自信的女性和那种开放的风气点个赞!

应该说唐代虽然也是男权社会,但女子的社会地位并不像宋以后的时代一样,只是男性的附庸——唐朝时的女子大方大气,不扭捏作态,既出现过政治女强人武则天和太平公主,也有名满天下的才女上官婉儿、薛涛等人,"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这些妆点着春天和大唐历史的女性让我们觉得非常亲切,觉得她们特别有魅力,自信的人永远是美丽的——甚至在那个时代离婚并不是一件令人难为情的事。唐文化如果没有这些女性的华彩篇章,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唐文化。否则,也不会有《琵琶行》这一千古绝唱的问世。

一位女子因为丈夫"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水守空船,绕船明月江水寒",丈夫远行经商,自己百无聊赖,把一腔思念寄托在声声琵琶曲中。

此时不远处却有两个中年男子"忽闻水上琵琶声",便"移船相近邀相见″,女子并不推辞,而是"添酒回灯重开筵″,为素昧平生的两位客人弹奏——试想若没有开放的社会风气和后来的小脚女人们"大门不出二门不到″一样,又怎么会有这场景的出现。

优美的乐曲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令客人心旷神怡,兴致盎然,请女子"莫辞更坐弹一曲",并答应"为君翻作琵琶行″。

或许是以为遇到知音,或许是同病相怜(客人应当先前自报家门了),女子便把自己曾经的辉煌"曲罢曾叫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嫉妒"和后来的寞落"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向客人倾诉,把满腔的幽怨和郁闷都倾诉在曲中,"凄凄不似向前声",引得诗人泪洒衣襟,"江州司马青衫湿!″

静听一千二百多年前浔阳江头的琵琶声声


于是,一位容貌俏丽,略带忧伤的怀抱琵琶的女子形像便定格在白居易的这六百一十六字的叙述里,令人畅听一千二百多年前浔阳江头的琵琶声声。

静听一千二百多年前浔阳江头的琵琶声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