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聽一千二百多年前潯陽江頭的琵琶聲聲

重讀《琵琶行》,很為唐朝自信的女性和那種開放的風氣點個贊!

應該說唐代雖然也是男權社會,但女子的社會地位並不像宋以後的時代一樣,只是男性的附庸——唐朝時的女子大方大氣,不扭捏作態,既出現過政治女強人武則天和太平公主,也有名滿天下的才女上官婉兒、薛濤等人,"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這些妝點著春天和大唐歷史的女性讓我們覺得非常親切,覺得她們特別有魅力,自信的人永遠是美麗的——甚至在那個時代離婚並不是一件令人難為情的事。唐文化如果沒有這些女性的華彩篇章,就不是一個完整的唐文化。否則,也不會有《琵琶行》這一千古絕唱的問世。

一位女子因為丈夫"前月浮樑買茶去","去來江水守空船,繞船明月江水寒",丈夫遠行經商,自己百無聊賴,把一腔思念寄託在聲聲琵琶曲中。

此時不遠處卻有兩個中年男子"忽聞水上琵琶聲",便"移船相近邀相見″,女子並不推辭,而是"添酒回燈重開筵″,為素昧平生的兩位客人彈奏——試想若沒有開放的社會風氣和後來的小腳女人們"大門不出二門不到″一樣,又怎麼會有這場景的出現。

優美的樂曲如"大珠小珠落玉盤",令客人心曠神怡,興致盎然,請女子"莫辭更坐彈一曲",並答應"為君翻作琵琶行″。

或許是以為遇到知音,或許是同病相憐(客人應當先前自報家門了),女子便把自己曾經的輝煌"曲罷曾叫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嫉妒"和後來的寞落"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向客人傾訴,把滿腔的幽怨和鬱悶都傾訴在曲中,"悽悽不似向前聲",引得詩人淚灑衣襟,"江州司馬青衫溼!″

靜聽一千二百多年前潯陽江頭的琵琶聲聲


於是,一位容貌俏麗,略帶憂傷的懷抱琵琶的女子形像便定格在白居易的這六百一十六字的敘述裡,令人暢聽一千二百多年前潯陽江頭的琵琶聲聲。

靜聽一千二百多年前潯陽江頭的琵琶聲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