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頭企業為何愛往永川聚集

重慶日報網

3月20日,長城汽車與永川再次簽約,追加投資10億元,再建一個汽車整車工廠,打造一款高端越野SUV新車型,預計年產6萬輛、產值100億元。

而長城汽車此前在永川投資建設的另一個整車工廠,2019年8月才建成投產,生產的是該公司另一款新車型“長城炮”高端皮卡車,設計年產量16萬輛。

同一天,河北普康健康產業集團也簽約落戶永川,投資約10.5億元建設醫療器械產業園,達產後預計可實現年產值50億元。普康集團是國內ICU床、醫療護理床出口額最大的企業,該公司從首次與永川接觸到正式簽約,只用了15天時間。

“事實證明,我們當初選擇落戶永川的決定是正確的。”長城汽車永川工廠副總經理劉青山說,在黨中央作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大戰略部署後,公司立即把永川生產基地提升為戰略性基地,包括整車、核心零部件、結算在內的產業鏈條將重點向永川佈局。

“黨中央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提升為國家戰略,與長三角、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排在同等重要位置,成渝地區的未來發展前景不可估量!”普康集團負責人吳昊表示,他們快速落戶永川為的是搶佔先機、搶佔機遇。

龍頭企業紛紛搶灘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在近年來各區縣激烈競爭發展的過程中,永川招商引資成效尤為突出:引進了一大批行業龍頭企業投資項目。

在汽車產業上,永川不僅引進了自主品牌汽車龍頭企業長城汽車,還引進了中交TST、慶鈴專用汽車2個汽車整車企業項目,金皇后汽車、瑞悅車業2個整車代工廠。

在陶瓷產業上,永川引進了國內首家在香港上市的陶瓷企業東鵬陶瓷、我國最大的亞克力潔具生產商帝王潔具。

在數控機床產業上,永川引進了埃馬克、利勃海爾、埃斯維、德根等4家德國高端數控機床企業。

在大數據產業上,阿里、百度、攜程網、航天科工、達瓦科技、香港電訊盈科等知名龍頭企業,均在永川大數據產業園設有基地。

在總部經濟上,永川近年聚集了中交航空港、中鐵二十一局集團第五工程有限公司等18家區域性總部企業。

另外,永川還引進了全球最大的水漆生產企業晨陽水漆、新能源摩托車行業雅迪集團等一批行業龍頭企業。

他們為什麼選擇永川

為什麼這些龍頭企業會選擇永川?

“永川有突出的職教資源優勢。”劉青山說,永川有15所職業院校、13萬職教學生,為企業穩定用工、穩定控制成本提供了重要保障。目前,長城汽車永川工廠已有近3000名員工,大部分都來自永川職教畢業生,從前年招聘培訓至今,流失率幾乎為零。

“永川位於成渝之間的主軸線上,企業選擇落戶永川,兩邊都可以‘吃糖’!”雅迪集團董事長董經貴說,雅迪永川工廠的主要銷售市場在四川,但重慶是“中國摩托車之都”,產業配套完善,來了就能生產,產出後就能就近銷售。

重慶帝王潔具副總經理兼總工程師宋旭貴說,他們的成都工廠主要生產亞克力潔具,廣東工廠主要生產瓷磚,永川工廠主要生產陶瓷潔具。他們在永川建廠,就是為了便於用好永川周邊的返鄉農民工資源,打造新的生產線。

“對我們這樣的基建類企業來說,總部放在永川比放在大城市更方便。”中鐵二十一局集團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辦公室負責人田鵬說,他們的建設項目分佈在全國各地乃至海外,從永川乘高鐵15分鐘到重慶、50分鐘到成都,可根據各地航班情況,靈活選擇從重慶江北機場或成都雙流機場出行。

“永川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德國埃斯維公司中國總經理諾伯特·威斯特說,2017年他和總部三大董事來永川考察,成都、重慶的繁榮景象讓人印象深刻,永川的基礎設施、園區規劃、教育系統非常出色,三大董事一致認為成渝地區是一個非常有潛力的地區,永川是一座高質量成長的城市。

政府千方百計引龍頭

“永川有這麼多龍頭企業,也是我們千方百計引來的。”永川區委書記滕宏偉近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過去永川的發展處於一個很尷尬的位置。

從歷史上說,永川在1952年至1983年曾是地區行署所在地,在教育、醫療、城市建設、傳統商業等方面留下了較厚的“家底”。但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成渝兩大特大城市“背向發展”,永川又位於兩地之間,距離兩邊都遠,接受的輻射帶動都弱,給兩邊作產業配套都難。

因此,永川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外表光鮮、產業空虛,工業短腿尤為突出,這也是成渝地區之間普遍面臨的“中部塌陷”現象。

國務院批覆同意《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後,永川區委、區政府敏銳意識到,成渝兩地將由過去的“背向發展”階段逐漸進入“相向發展”階段,永川的區位優勢將越來越明顯。

永川如何順應這一歷史趨勢、實現新一輪的快速發展?該區決定突出抓好龍頭企業。他們認為,對永川而言,抓龍頭企業反而比抓配套產業更有優勢:一方面,為重慶主城和成都做配套,他們不如緊鄰主城的區縣有優勢;另一方面,如果他們反過來抓好龍頭企業,反而能享受兩邊的配套資源、輻射兩地市場,具有更好的配套優勢與市場優勢。

為此,該區在交通、職業教育、城市建設、營商環境等方面全面發展,全力打造自身綜合優勢,建立適宜承載龍頭企業的發展載體與平臺。

僅以交通為例,該區近年在“公鐵水空”立體交通上全面發力,現在是全市除主城外第一個擁有高速公路環線的區縣,形成“一環十射”高速公路網絡。永川大安通用機場已於2019年11月投用並首飛。渝昆高鐵已確定在永川設站,永川段已實現開工建設,將與成渝高鐵形成“一縱一橫”交匯格局,讓永川邁入“15分鐘重慶、50分鐘成都、兩小時昆明”高鐵時代。

另外,永川在招商上更是“不辭千辛萬苦、歷盡千山萬水、用盡千方百計”,2017年為引進長城汽車項目,永川高新區的招商人員每個週末都到長城汽車河北保定總部“打卡”,10個月的時間裡,共在重慶、石家莊或北京之間飛了50個來回,飛行總里程達17萬公里,最終在眾多競爭對手中勝出。

龍頭企業引領作用初顯

隨著龍頭企業相繼在永川落戶、投產,其引領作用已初步顯現,帶動該區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發展活力不斷增強。

長城汽車落戶永川后,至今已形成了3家整車汽車、2家整車代工企業、10多家汽車零部件企業的汽車產業集群。短短几年,永川不僅實現汽車整車夢,還成為重慶舉足輕重的汽車重鎮。

埃馬克等4家德國高端數控機床落戶永川后,至今已集聚上游功能部件及下游整機企業共33家,其中整機企業19家、配套企業16家,數控機床產量佔全市的三分之一。

近年來,永川依託理文紙業這個龍頭,先後引進了26家下游產業鏈的生活用紙生產企業,2019年,永川“一張紙”實現了130億元產值,成為全國最大的生活用紙生產基地。

目前,永川大數據產業園已累計入駐企業300多家,從業人員1.4萬人,成為重慶單體規模最大的大數據及信息服務產業基地。

在這些龍頭企業的引領下,永川的招商引資也開始變得順風順水:2019年,該區引進了80個投資1億元以上的工業項目。

永川經濟也快速走向高質量增長:2019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52.7億元,增長9%,增速位列全市第2位。

“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必將大幅提升永川對龍頭企業的吸引力,給永川帶來更大發展!”滕宏偉說,他們將抓住用好戰略機遇,更加註重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從“一盤棋”“雙城記”“經濟圈”三個方面出實招、求實效,把永川打造成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要節點、主城都市區戰略支點。本報記者 周雨 實習生 劉玉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