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馬上到了,今年的清明有什麼不一樣?你知道哪些清明的習俗!

今年年清明節即將到來,而由於受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影響,全國各地呼籲市民儘量不要出門扎堆掃墓。除此之外,大部分城市還開發了線上掃墓的活動,從而減少了人們出行的必要。那麼除了掃墓之外,清明節還有什麼風俗呢?

清明不僅是我國二十日節氣之一,還是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清明節與春節、中秋節、端午節並稱為我國的四大傳統節日。

清明馬上到了,今年的清明有什麼不一樣?你知道哪些清明的習俗!

清明,既是節氣,又是節日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節氣的清明,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機;節日的清明,是民間寄放情感和犒勞自己的傳統日子。

在古代,清明是一個歡樂的日子。這一天,家家戶戶扶老攜幼,提著冷食來到郊外踏青、放風箏、盪鞦韆。按照現在的說法就是野餐。更有文人騷客,帶上酒具,尋一山清水秀之處,三五成群臨水而坐,曲水流觴,吟詩作賦。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也是一個祭奠亡靈和思念親人的日子。

其主要為每年公曆的4月5日前後,多為4月5日。而2020年的清明節為2020年4月4日。 清明節主要的兩大節日活動為掃墓祭祖和踏青。其中,掃墓祭祖主要是為了慎終追遠、禮敬祖先、弘揚孝道,發揚中國傳統文化。而踏青主要起源於上巳節。上巳節,俗稱三月三,在這一天有祓除畔浴、祭祀宴飲、曲水流觴、郊外遊春等活動。於是演變成清明節之後,掃墓祭祖和踏青就成為重要的節日活動。

清明馬上到了,今年的清明有什麼不一樣?你知道哪些清明的習俗!

除了掃墓祭祖和踏青之外,清明節的風俗活動還有植樹、放風箏、插柳、拔河、盪鞦韆、鬥雞、蹴鞠和吃青團等。目前,清明節還比較流行的風俗就是掃墓祭祖。

掃墓;中國歷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清明節掃墓祭祖成了此後持續不斷的風俗傳統。就是到了今天的社會,人們在清明節前後仍有上墳掃墓祭祖的習俗:剷除雜草,放上供品,於墳前上香禱祝,燃紙錢金錠,或簡單地獻上一束鮮花,以寄託對先人的懷念。

踏青:清明時節,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傳說,在很早以前就有清明踏青這一活動了。清明踏青的內在意義在於順應時令節氣,陽春三月,生氣始盛,萬物萌生,人們走出屋門,來到野外,積極主動地迎合時氣,以促進自身體內的陽氣流轉,這對身體的健康大有好處。

蹴鞠;就是現在足球的前身,球皮是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相傳蹴鞠早於商代已有,戰國時期流入民間,至漢代更成了軍中用以練身習武,並列於兵書。蹴鞠在唐宋時期最為繁榮,經常出現“球終日不墜”,“球不離足,足不離球,華庭觀賞,萬人瞻仰”的情景,《宋太祖蹴鞠圖》描繪的就是當時情景。杜甫的《清明》詩中寫到,“十年蹴鞠將雛遠,萬里鞦韆習俗同”,也說明了當時蹴鞠活動的普及。

插柳;清明節是楊柳發芽抽綠的時間,民間有折柳、戴柳、插柳的習俗。人們踏青時順手摺下幾枝柳條,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編成帽子戴在頭上,也可帶回家插在門楣、屋簷上。插柳的習俗與避免疫病有關。唐人認為在河邊祭祀時,頭戴柳枝可以擺脫毒蟲的傷害。宋元以後,人們踏青歸來,往往在家門口插柳以避免蟲疫。

清明馬上到了,今年的清明有什麼不一樣?你知道哪些清明的習俗!

放風箏;清明放風箏是普遍流行的習俗。在古人那裡,放風箏不但是一種遊藝活動,而且是一種巫術行為:他們認為放風箏可以放走自己的穢氣。所以很多人在清明節放風箏時,將自己知道的所有災病都寫在紙鳶上,等風箏放高時,就剪斷風箏線,讓紙鳶隨風飄逝,象徵著自己的疾病、穢氣都讓風箏帶走了。

盪鞦韆;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拴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盪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吃青團;吃青團是由寒食節演變而來,古代寒食節主要吃什麼呢?晉陸翽《鄴中記》最早談到寒食中的特殊食物:“寒食之日作醴酪,煮粳米及麥為酪,搗杏紅煮作粥。”直到唐宋時期,人們仍在食用這種涼大麥粥。

宋代吃楊桐飯,後來在江南很風行。佛教認為這種飯是目連奉母之食,添加了神聖氣息。此外,還有用青艾、嫩蔞蒿、藜藿等作飯食的,這就演變成現在的吃青團!

唐宋以後,清明節逐漸代替了寒食節,成為全國性節日。

清明馬上到了,今年的清明有什麼不一樣?你知道哪些清明的習俗!

鬥雞;古代清明盛行鬥雞遊戲,鬥雞由清明開始,鬥到夏至為止。我國最早的鬥雞記錄,見於《左傳》。到了唐代,鬥雞成風,不僅是民間鬥雞,連皇上也參加鬥雞。如唐玄宗最喜鬥雞。

今年清明有什麼不同呢?答今年清明節是2020年04月04日,星期六,農曆三月十二。清明節放假從4月4日至4月6日共放假三天。

現在很多省市的肺炎人數已經清零,但是考慮到國外的疫情越來越嚴重,目前很多城市都出現了國外的輸入病例,因此大家還是不能輕易出門的。


清明馬上到了,今年的清明有什麼不一樣?你知道哪些清明的習俗!

清明節掃墓祭祖是一個聚集性的活動,在肺炎疫情期間,建議大家聽政府號召,少聚集、戴口罩,不扎堆,等到疫情完全明朗之後再進行祭祀也是可以的。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全國上下團結一致抗擊疫情。由於疫情,許多人失去了生命。因此,我們仍然必須服從國家的號召,服從命令,在不留下任何病毒痕跡的情況下贏得與疫情的鬥爭。這是最好的結果,讓整個國家有一個良好的環境,過穩定的生活,並確保每個人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因此今年清明節不建議外出掃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