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言: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老人言: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责人之心责己 ;恕己之心恕人。《增广贤文》

用责备别人的态度责备自己,用原谅自己的态度原谅别人。它劝诫人们对人要宽,对己要严;不计较他人,不放纵自己。这是一种境界,一种情怀,一种豁达。

老人言: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用责备别人的心来责备自己,用原谅自己的心原谅别人。

宋·范公佴《过庭录》:“尔曹但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到圣贤地位也。”

批评别人时应想想自己做得是否够好,宽恕自己的时候也应想想对别人不能太苛刻,正所谓“将心比心”.一味的恕己责人,只会让自己不思进取,蛮横无理.常责己,就会发觉有很多事并不象自己想象的那样,于是加以修正;多恕人,退一步海阔天空,给别人,也给自己一个机会.其实只要多站在别人的角度上看看问题,多考虑考虑别人的想法,这样就不会太主观、偏颇,而且也可以免去诸多误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能做到这样的话,可以算得上是真正的君子了。

老人言: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应当“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当我们用宽恕的心去对待别人时,自己的身心也会感觉到很放松。人应该具备很多美德,宽恕是其中之一,而宽恕别人其实就是善待自己。

雨果的《悲惨世界》里,有一些桥段:贫穷工人冉阿让看见姐姐的孩子饿得直哭,就去偷面包,因此被人抓住,判了5年徒刑。他几次越狱,被抓回来又加判了共14年刑期,结果为了一块面包坐了19年的牢。出狱之后,冉阿让到处遭人白眼,无处可依,他发誓一定要向社会复仇。

但是,出现了一个人,改变了冉阿让的一生。

老人言: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这个人是卞福汝主教,主教不仅收留了无处投靠的冉阿让,而且还将冉阿让偷走的银器送给了他。于是,这位未被监狱改造过来的老强盗,却被主教感化,从此改过从善,一而再再而三地宽恕一直追捕他的冷血警察沙威,最后沙威因自惭而自杀。

他做了一系列好事,哪怕在受到不公正对待时,也是以宽恕之心待人。甚至连一向误解他的女儿女婿,最后也懂得了善的力量,请求他的宽恕。监狱无法做到的事,主教用宽恕做到了。

《悲惨世界》里的这段故事让我看到了宽恕的力量:原来宽恕一个人,就是拯救一个人。甚至它能够强大到,可以拉回在悬崖边上挣扎的人。

叔本华说:在这世界上生存,具备一定的预见能力和宽恕能力合乎我们争取幸福的目的:前者帮助我们避免受到伤害和损失,后者则为我们免除了人事纷争和吵闹。

选择宽恕,就是给自己争取幸福

老人言: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一个人总是把别人的错误记录在沙地上,这样风一吹就会消失不见;同时他也把别人对自己的好刻在石头上,这样就永远都不会忘记。

宽恕他人,可能不是因他们应该被宽恕,而是因为你值得拥有一份安宁祥和。

宽恕别人就是宽恕自己,因别人的过错而保持愤怒,这其实折磨的是自己。

有人批评林肯对待政敌的态度:为什么试图要把他们变成朋友呢?你应该想办法打击他们,消灭他们才对。

林肯回答:“难道我们不是在消灭政敌吗?当我们与敌人成为朋友时,政敌早就不存在了。”

林肯两度被选为美国总统,他消灭政敌的方法,就是将敌人变成朋友。

老人言: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今天在以他名字命名的纪念馆的墙壁上,刻着这样的一句话:“对任何人不怀恶意,对所有人宽大仁爱。”

人际交往中,我们也可学习林肯的这一做法:心怀善意,得饶人处且饶人,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与你对立的人要好。

有些人说,自己想做到宽恕,但并不知道该怎么让自己宽恕,因为发自内心的宽恕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老人言: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