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4號附近隱藏著一個巨大金屬物,深29萬米,重達218萬億噸

月球作為距離地球最近的星球,自古以來就倍受人們的關注,由於月球圍繞地球公轉一圈的時間,剛好等於它自轉所需要的時間,這樣就造成了我們在地球上始終只能看到月球的正面,因此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對月球背面還知之甚少。


嫦娥4號附近隱藏著一個巨大金屬物,深29萬米,重達218萬億噸


隨著人類航天科技的發展以及觀測能力的提高,月球神秘的面紗正在被我們慢慢地掀開,為了探知月球背面的秘密,從1959年以來,我們人類就陸續發射了多顆環繞月球運行的探測器,而在2019年1月3日,舉世矚目的嫦娥4號探測器,更是成功地在月球背面“艾特肯盆地”的“馮.卡門撞擊坑”實現了軟著陸。


這些探測器為我們帶來了大量的來自月球背面的詳細數據,研究人員在對這些數據進行深入地分析之後,得出了一個令人驚訝的結論——他們在月球背面發現了一個巨大的金屬物。為什麼會得出這個結論呢?簡單地講就是,研究人員知道了月球重力場的分佈以及月球地形地貌的精確數據,就可以準確地推算出月球內部的質量分佈情況。

研究人員指出,在月球背面“艾特肯盆地”的地下,也就是嫦娥4號附近隱藏著一個巨大金屬物,其分析結果表明,這個金屬物位於月球表面以下深29萬米的位置,其質量重達218萬億噸,橫截面大約有5至6萬平方千米(注:該研究成果由貝勒大學的科學家彼得.詹姆斯(Peter James)於2019年發表在《地球物理研究通訊》雜誌上)。

那麼這個月球背面發現的金屬物到底是什麼呢?這是一個令人浮想聯翩的問題,要知道有一種流傳甚廣的說法是,月球背面一直隱藏著某種高級文明,他們有可能是來自太陽系以外的恆星系,也有可能就是太陽系本地的遠古文明。而這個巨大金屬物似乎正是這種說法的證據,於是一個合理的推測就出現了,即:這就是高級文明在月球內部建造的某種基地。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迷人的推論,而由於以人類現有的科技水平,即使是在地球上,也最多隻能深入地下大約1.2萬米,顯而易見的是,我們在短時間內根本就不可能深入月球29萬米去一探究竟,因此我們現在並不能排除這種說法的可能性。

嫦娥4號附近隱藏著一個巨大金屬物,深29萬米,重達218萬億噸


但大家都知道,科學家們一直都在試圖儘量用已知的自然規律,去解釋那些看上去比較神秘的現象,這次當然也不例外,對於這個隱藏在嫦娥4號附近的巨大金屬物,科學界認同度較高的有以下兩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是基於“大碰撞說”的,科學家推測在大約45億年前,地球與一顆大小和火星差不多的行星發生過一次大碰撞,而月球就是這次碰撞的產物。該說法認為,在大碰撞之後的原始月球由於碰撞產生的高溫而處於熔融狀態,而隨後的冷卻過程卻不太均勻,以至於大量富含金屬的氧化物聚積在某一區域,並最終形成了這個巨大的物體。

第二種說法則認為,在過去的某個時間點,一顆緻密的鐵質小行星與月球發生了猛烈的對撞,此次撞擊釋放了巨大的動能,由此產生的高溫使碰撞區域的物質瞬間融化甚至氣化,而由於碰撞角度較正,這顆鐵質小行星還沒有完全融化的緻密核心就深深地撞入了月球深處,在此之後,在此區域處於熔融狀態的物質又迅速回填,將這顆鐵質小行星撞出來的大洞給掩埋掉了。也就是說,月球背面發現的金屬物,其實就是這顆鐵質小行星的殘餘物質。

需要說明的是,以上的各種說法其實都是根據觀測到的現象而作出的合理推測,並不能被當作結論,具體是怎麼樣的,還有待人類進一步的探索才能得出最終解答。

好了,今天我們就先講到這裡,歡迎大家關注我們,我們下次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